今天小編分享的财經經驗:瑞幸雀巢的咖啡豆之戰,歡迎閱讀。
咖啡界的戰火正在向上遊原料端蔓延。近日,履新不久的雀巢大中華區咖啡業務掌門人阿方索(Alfonso Troisi)亮相上海 "2023 雲南咖啡風味地圖 " 活動,公開強調本土化戰略。業内人士猜測,阿方索回歸意味着雀巢咖啡将在中國市場講新故事。
但中國咖啡行業早已不是雀巢唱獨角戲,瑞幸、Manner 等本土品牌已經從下遊搶到了上遊的咖啡豆,雲南更是這場大戰的中心。2022 年漲價後,雀巢交出了一份增收不增利的成績單,淨利同比大幅下降約 45%。30 多年來在中國賣出超過 1266 億杯咖啡的雀巢咖啡,業績增長乏力。中國咖啡產業結束了上半場市場教育階段,正式進入中場戰事,随着咖啡豆價格收購戰的打響,瑞幸、雀巢等玩家們還能否講出新故事?
百億級產業
9 月 17 日,由虹橋品匯與 Torch 炬點咖啡實驗室聯合舉辦的 "2023 雲南咖啡風味地圖 " 落下帷幕,三天的活動中不僅吸引了雀巢、中國郵政咖啡、OTALY 等知名咖啡品牌,還引起了重量級咖啡貿易商的關注。
當天,中網域咖烨旗下的中國郵政咖啡主題郵局與炬點咖啡實驗室達成 2000 萬元雲南生豆采購籤約;上海咖威科技有限公司與普洱大表哥商貿有限公司籤署了總金額 6000 萬元的咖啡鮮果采購單;上海閩龍實業旗下雲南全都有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與泸水玉光農林開發專業合作社籤署了采購量達 3000 噸的咖啡鮮果。
雀巢咖啡新帥阿方索(Alfonso Troisi)現身并表示," 我們目前在中國銷售的產品中使用的阿拉比卡咖啡豆就是全部來自雲南的,預計未來我們在中國咖啡業務對雲南高品質咖啡豆的需求量也會持續提升 "。
全球咖啡產區集中在南北回歸線之間的地區,稱為 " 咖啡帶 "。咖啡產量受降雨、溫度、光照、土壤、海拔等多種因素影響,對生長條件要求嚴格,種植區網域有限,主要分布在南北緯 25 度之間的熱帶或亞熱帶各國家之中,在我國咖啡產地主要分布在雲南、海南、四川、台灣等地。
2022 年,全球咖啡產業市場規模超 4000 億美元,聚焦到國内呈現高速增長态勢。艾媒咨詢數據顯示,預計未來幾年,中國咖啡行業基本保持 25%-35% 的增長,預計到 2025 年全國市場規模将突破萬億元。雲南咖啡產業經過多年發展,已基本形成完整的產業鏈,種植面積、產量、農業產值均占全國的 98% 以上,面積和產量分别占全球 0.82% 和 1.08%。2021 年咖啡全產業鏈產值 316.72 億元,同比增長 1.72%。
争奪咖啡豆產地
從 10 月開始,我國重要咖啡豆產地之一的雲南将進入新的產季,一個月後進入采收季,咖啡鮮果被采摘以後,經過層層加工,制成人們熟知的咖啡豆,經過稱量、磨豆、加粉、注水 …… 最終成為杯中香醇的咖啡。
據 21 世紀經濟報道,善于打價格戰的瑞幸,正在普洱向雀巢發起了價格戰 " 邀約 "。具體來看,雀巢向咖農收購價緊盯國際期貨市場,而瑞幸則選擇在雀巢報價之上加價收購。
截至目前,上述說法尚未得到瑞幸和雀巢方的證實,但從兩家近年來種種舉動可以看出一二。
2023 年,雀巢方面表示将會持續加大對于雲南咖啡產地的投入,在咖啡種植端,雀巢将在雲南普洱啟動新一輪蔭蔽樹種植活動,年内将在雲南種植和培育 20 萬棵樹,增加咖啡基地的生物多樣性,幫助咖農增收的同時,提升咖啡豆的品質。
瑞幸也加緊了在國内咖啡豆產區的布局。據天眼查數據,2022 年 10 月,瑞幸成立了瑞幸咖啡發展(雲南)有限公司,注冊資本 280 萬美元。今年 5 月,該公司在潞江鎮獲得了用地面積 20966 平方米的《建設用地規劃許可證》,又在 7 月獲得了瑞幸咖啡發展(雲南)有限公司鮮果處理加工廠建設項目(一期)的《建設工程規劃許可證》。
深度科技研究院院長張曉榮表示," 雀巢的優勢在于行業經驗豐富、營銷渠道龐大和國際品牌影響力。咖啡豆價格戰對雀巢可能會帶來一定影響,如由于新品牌的湧入和競争激烈,雀巢可能需要提高向咖農收購咖啡豆的價格,以保留供應渠道和提升產品質量 "。
咖啡巨頭紛紛到雲南搶豆,其實早有征兆。《2023 中國連鎖咖啡產業研究報告》顯示,由于 2021 年全球最重要的咖啡產區巴西受幹旱、凍災等自然災害影響導致減產 30%,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的蔓延又使得咖啡原產國和消費國之間的供應鏈遲滞或斷裂,國際物流成本也不斷增加。多重因素導致 2022 年的咖啡期貨價格大漲,阿拉比卡咖啡豆的價格一路上跳,與之挂鉤的雲南咖啡價格進口受阻、下遊消費驟增的背景下水漲船高,達到 30 元 / 公斤左右,種植業效益明顯提升。
期貨市場的反應最敏銳。據央視财經消息,羅布斯塔咖啡豆的期貨價格在今年 5 月底達到了每噸 2783 美元,創下了自 2008 年以來的新高。而國際咖啡組織在 2023 年 6 月報告中宣布,羅布斯塔咖啡豆價格達到 1995 年以來的最高位。
反觀雲南咖啡市場,在 2018-2022 年均價一直低于進口咖啡豆均價,當國内以 27 元 / 公斤以上甚至逼近 40 元 / 公斤的平均價格進口國際豆時,雲南咖啡豆的市場均價及出口均價一度處于 10-25 元 / 公斤的水平,最高時也難以觸及 30 元 / 公斤。
公開信息顯示,近幾年在雲南搶豆的,星巴克采購量 0.75 萬 -0.8 萬噸 / 年;雀巢采購量 0.8 萬 -1 萬噸 / 年;瑞幸咖啡 2022 年 4 月采購保山普洱咖啡豆 0.1 萬噸;Manner 咖啡 2022-2023 產季采購量預計超過 0.1 萬噸,占品牌生豆采購總量 30% 以上;幸運咖采購量 1 萬噸 / 年。
乳業分析師宋亮認為," 過去之所以大量進口咖啡豆,特别是生咖啡豆,是因為它價格比國產便宜,品質更好。但近兩年由于美元加息,使得進口咖啡豆的價格優勢不復存在。再加上國產咖啡豆的品質有了很大提升,導致國内外咖啡巨頭企業紛紛争搶 "。
咖啡的中場戰事
對于有着幾千年飲茶習俗的中國人來說,咖啡這種 " 舶來品 " 起初在國内未掀起太大波瀾。直到 1990 年,雀巢和星巴克開始投資中國咖啡種植,才拉開了中國咖啡戰事的上半場。
如果說中國咖啡消費的普及離不開雀巢和星巴克,那麼咖啡從高端消費到平價消費,則繞不開瑞幸們。中國咖啡的中場戰事,起承轉合與手機行業的路徑類似。蘋果之于國產手機,就像雀巢之于中國咖啡,二者都是 " 鲇魚 "。當下蘋果依然搶手,雀巢亦是全球 " 速溶咖啡之王 "。
但從連鎖數量來看,截至目前,瑞幸咖啡以突破萬家門店摘得桂冠,被雀巢買下部分業務的星巴克以 7000 多家門店位列第二,緊随其後的是庫迪咖啡、幸運咖、滬咖鮮果咖啡;從競争格局來看,根據雪湖資本數據,2022 年星巴克市占率 18%,瑞幸 14%。
就像國產手機品牌爆發的前夜,俨然有了中國咖啡品牌占主導的勢頭。
不過,香頌資本執行董事沈萌認為," 單純比較門店數量意義不大,跑得快也可能死得快,當初瑞幸造假的肇因也是跑太快、跑不穩,所以要比較的是單店的收益能力與門店數量的整體實力,如果每個門店都虧錢,那店越多失血越快 "。
雀巢在 2022 年漲價後,反而增收不增利,淨利同比大幅下降約 45%。面對 " 後輩們 " 的奮起直追,雀巢的應對之策是本土化。為迎合本土消費者飲用偏好,雀巢咖啡推出了國内首款咖啡 " 果皮茶 "、專為冰咖啡設計的速溶產品 " 醒醒旋風 "、時下很受中國消費者歡迎的咖啡口味 " 生椰拿鐵 " 等,同時花費大力氣打造 " 雲南咖啡 " 風味标籤。
宋亮表示," 雀巢之所以成為國際化大企業,一個根本原因在于雀巢在任何一個國家的市場開拓都非常接地氣,使得雀巢能夠融入到當地的經濟和消費發展當中 "。
擅長用價格突破的瑞幸則玩兒起了營銷,近期和茅台聯名的 " 醬香拿鐵 ",引發市場的狂歡。有人說,這是茅台和瑞幸各取所需,也有明眼人看到,瑞幸把年輕人的需求拿捏住了。
财報數據顯示,瑞幸咖啡 2023 年二季度總淨收入約為 62.014 億元(8.55 億美元),同比大增 88%;同期,星巴克中國收入約為 59 億元(8.22 億美元),同比增長 51%。同樣高于業内預期,星巴克略遜瑞幸一籌。
創業咖啡私董會主理人王建國表示," 國内新興品牌快速增加店面數量,品牌影響力也在快速增大,對于新興的中國咖啡產業來說,也起到了重要的發展促進作用。中國咖啡行業出現快速發展成果,此消彼長,也就不奇怪了 "。
中國食品產業分析師朱丹蓬則表示," 中國的咖啡已經進入一個全方位、多維度的競争節點,頭部企業都在加速布局上遊資源,如瑞幸這種過萬家店的品牌,它的咖啡豆用量是非常大的,如何取得上遊資源,管控好成本,讓整個供應鏈更加完善,這都是巨頭在未來布局中很重要的考量 "。
針對目前咖啡豆產業布局、咖啡豆收購價是否上漲等問題,北京商報記者通過郵件向瑞幸、雀巢(中國)發出采訪函,截至發稿前未收到回復。
北京商報記者 孔文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