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科技經驗:對話何小鵬:我們為什麼做增程車,歡迎閱讀。
增程賽道又迎來新選手。
11 月 6 日,在小鵬汽車 AI 科技日上,最重磅的消息莫過于小鵬汽車董事長、CEO 何小鵬宣布将推出增程式電動車。這是自公司成立起,做了 10 年純電動車後正式加入增程陣營,此後小鵬将純電、增程兩條腿走路。
為什麼是現在入局?小鵬的增程車有何不同?
" 再做一輛普通的增程車已經沒有意義 ",何小鵬坦言,市面上的增程汽車產品已足夠豐富。而何小鵬口中「有意義」的增程汽車的承載體,就是小鵬鲲鵬超級電動體系。
為什麼要做鲲鵬超級電動,小鵬汽車在這一點上思考了多年,最終的考量是基于兩點,一是一定要有技術差異化,取得不同客戶的價值;二是小鵬的純電已經做到最高了 800km 續航,要想實現 1000km 乃至更高,需要換一種能源模式。
小鵬汽車曾多次調研,增程和純電解決的是兩種用戶需求,兩者之間的差異達到 90%,尤其是在全球其他市場。相較于中國,海外市場的補能體系尚未成熟。相關數據顯示,截止 2023 年年底,海外公共充電樁數量僅有 280 萬根,不足中國公共充電樁總數的三分之一。而要進入全球市場,就要提供更方便更通用的補能方案。
" 企業如果要走向全球市場,還需要一個新的補能方式,其中就包括增程式混動。另外,一輛車的續航要做到 1000 公裡以上,需要換純電之外的動力形式來實現。" 何小鵬如此解釋。
何小鵬對鲲鵬超級電動體系的期望就是讓用戶續航焦慮成為過去式。其中," 鲲 " 代表超級增程系統,采用下一代增程技術," 鵬 " 代表着小鵬的純電體系。
業界有一種聲音,純電是戴着鐐铐跳舞,增程是放開鐐铐跳舞。純電做增程比增程做純電更容易。
何小鵬也認為從純電做增程更容易,不過難易只是在比較中,其實兩者都有很高的技術門檻和難度。
目前看來,小鵬跨過了高門檻。
鲲鵬超級電動體系,基于全網域 800V 高壓碳化矽平台,搭載了 5C 超充 AI 電池、混合碳化矽同軸電驅、靜音增程器(運行噪音僅為 1dB),以及 AI 電池醫生和 AI 動力功能。
在充電方面,小鵬的 5C 超充 AI 電池可實現 "1 秒充電 1 公裡 ",只需 12 分鍾即可将 10% 電量充到 80%,效率堪比手機充電。
小鵬還為每塊電池配備了專屬的 "AI 電池醫生 ",即電池管理芯片,監測電池狀态以及優化電池性能,延緩電池性能衰減,可将電池壽命有效提升 30%。
小鵬汽車還發布了新電機技術,混合碳化矽同軸電驅,電驅 CLTC 效率高達 93.5%,并且體積僅為上一代電驅的三分之一,為車内騰出更多空間,讓 " 得房率 " 更高。
以上技術構成了小鵬鲲鵬超級電動體系的續航壁壘。在新電機以及全平台 800V 技術加持下,純電續航達 430km,是普通增程車型的 2 倍,綜合續航裡程超 1400km,讓用戶能夠一周充電 1-2 次。
此外,在 AI 動力加持下,小鵬鲲鵬超級電動體系能實現 " 一車雙能 ",逐步将電動變成 " 電動 + 增程 ",實現純電、增程絲滑切換。
而要把 " 一車雙能 " 這兩種化學能源組合使用,并不容易,需要在 AI 和能耗上都做到行業領先,無論是對小鵬汽車在中國還是全球市場都将是 " 差異化 "。
補能體系方面,截止目前小鵬汽車已在全國範圍内建成 1641 座自營站,其中超充站為 1307 座。小鵬汽車計劃在 2025 年面向中國和全球加速建設 S5 超級充電站,最快充電功率可達 960kW,相當于 "1 秒鍾充電不止 1 公裡 "。
近年來,增程車型銷量是在争議中 " 狂飙 ",加入增程賽道的車企越來越多,雷峰網《新智駕》後續将推出車企增程車型專題,歡迎添加微信 Yukuaikuaier 交流。
發布會結束後,小鵬汽車董事長 CEO 何小鵬、小鵬汽車副總裁 自動駕駛負責人李力耘博士、小鵬動力總成負責人顧捷接受了媒體采訪。以下為會後群訪對話實錄,雷峰網《新智駕》做了不改變原意編輯和整理。
入局增程賽道的戰略考量
問:鲲鵬超級電動背後的戰略考量是什麼,對產品出海有什麼特殊意義?
何小鵬:我們在這上面思考了很多年,首先一定要做到技術的不同,取得不同的客戶價值。純電動汽車有幾個不足,第一是有的國家沒有足夠電能的情況下,他們的基礎建設會比我們想象得慢。
第二點,像小鵬汽車這樣能夠把續航做得很扎實的公司,純電做到最高 800km 續航就夠了。要想做到 1000km 續航以上,就要換一種能源的方式。可能用油 + 電,可能用氫 + 電,不管哪種方式,在基建較為落後的區網域都是很大的機會。
未來,小鵬汽車會用 " 一車雙能 " 的方式,逐步将電動變成 " 電動 + 超級電動 "。我們也有信心未來把 AI 和能耗管理都做到行業領先,把 " 一車雙能 " 這兩種化學能源做到很好的組合使用,這對将來小鵬汽車在中國、在全球的市場的發展都會有很大的提高。
問:從純電車型開始做增程,和從做增程車型到開始做純電的優勢?
何小鵬:我覺得超級電動跟純電是兩種用戶群,90% 的特性都不一樣。在我們的多次調研中,得到的都是同樣的結論,并且在全球化上體現得更明顯。從我的角度,純電做超級電動更容易,因為從純電到超級電動,原來那些東西都是傳統的合作夥伴可以做到的,但兩者都有很高的技術門檻和難度。
問:蔚來在布局的螢火蟲增程車專為海外市場打造,小鵬汽車的增程車在海外有沒有特别的規劃?
何小鵬:我們不會有獨立的品牌專門面向全球,我們會用中國的部分車型投放到全球市場,比如小鵬 G9、G6,X9 在亞洲國家比較受歡迎,所以我們只投放到亞洲的國家,不同的產品投放規劃,是因為我以前在創業做全球化業務時發現,做當地做服務,滿足當地的用戶,做成本都很難打赢。他們實際最看重的是你能不能做成不一樣的事,最好是科技不一樣。這也是小鵬在海外一直做科技差異化的原因。
現在我每半年都去海外兩三次。在海外,雖然他們覺得小鵬是技術很好的公司,但我覺得小鵬還做得不夠好。在法國、德國當地用戶對科技的需求,我們真沒做到。所以我在海外會建更多的研發團隊,把中國平台化做好。在平台化的基礎上做簡單的配置就可以做到全球市場,而不是做定向的開發。
問:4 萬歐元以上的車型今年做到了歐洲銷量第一,歐盟反補貼稅将產生的影響?你認為中國品牌如何更好的走向歐洲市場?
何小鵬:這個問題不敢回答,馬克龍總統參觀了小鵬的展台,其他人都問你們是不是偷偷談話了。當然沒有,但是我們被冤屈了。首先,中國商務部一直都在組織中國所有整車廠展開應對,我們肯定會等待政府的統一規劃。所有廠商都在等待商務部和歐盟統一談判的結果,我們肯定會跟随并執行。
所有中國廠商都應該看到,最終中國汽車一定會走向全球,并且會和當地共赢。無論是大眾還是豐田都在全球賣得不錯,但是大部分時候都是在當地生產、當地銷售。
端到端智駕,純視覺方案一定會超過激光雷達方案
問:目前行業裡既有端到端 +VLM 的視覺語言模型方案,也有更注重車端模型的視覺語言動作模型方案(VLA)。小鵬對車端模型能力的思考?如何去建立更強的場景理解能力?
李力耘:在 1024 科技日和今天的 AI 科技日裡,我們都展示了我們未來真正自動駕駛的 " 端到端的四部曲 ",以及我們将如何從極致的輔助駕駛走向自動駕駛和無人駕駛。我們的邏輯和現在世界上最先進的 AI 科技公司 OpenAI 是一樣的,我們把它叫做英雄所見略同。當前車端算力是有限的,未來競争的核心在雲端,我們只有在雲端先去探究更強的能力,然後在車端實現降維的過程,這是我們覺得能夠持續保持領先的邏輯和方法論。
何小鵬:Scaling Law 其實在自動駕駛中也是成立的,它提高了技術的上限,某種程度也補充了一定的下限。但是規則其實也能控制好智駕的下限,也就是說端到端和規則方案都能做好智駕。
目前,小鵬自動駕駛端到端的 foundation model(雲端大模型)是在機器人上也會用的,技術上同源。因為機器人要思考的事情遠高于自動駕駛的小腦,所以端到端和基于規則的道路都可能是對的。最後看誰在長周期裡走得最順利、最穩健并達到最好的結果。只要走到終點,條條道路都通羅馬。
問:我們實測過純視覺方案的智駕車型,發現攝像頭會有很大概率出現誤判,就比如迎着夕陽開,系統會一直判斷為黃燈。這種誤判情況該如何解決?小鵬未來是否會拿掉激光雷達?
李力耘:用技術語言來解釋的話,您說的這種情況,主要是因為人眼會被光差或者逆光、眩光影響。我們 LOFIC 架構的原理很簡單,等于用像素下的電容溝槽來做動态調整。攝像頭看到的場景和人眼是不一樣的,人面對大光差和逆光環境需要一段時間适應,還有可能很長時間不适應。但我們的 AI 鷹眼智駕方案可以在面對這些對人眼構成挑戰的復雜光感場景中,實現更安全、更舒适的行駛。
在 AI 大模型加持下,我們實現了輕地圖、輕雷達、重算力的智駕方案,但也并沒有完全放棄主動傳感器,其實毫米波雷達、超聲波雷達也屬于主動傳感器。只是因為我們 AI 的能力很強,我們原來對激光雷達的使用也并不重,所以能夠讓輔助駕駛很容易地利用好視覺信息,未來我們并不是完全放棄主動傳感器。
問:您提到希望在實現無人駕駛時拿掉激光雷達,為什麼不是在高溢價車型和高配車型上保留激光雷達,而是直接 all in 去激光雷達?在 Robotaxi 上小鵬投入了多少研發人員和資源?
何小鵬:實際上選擇太多對客戶、企業、行業都不是很好的事情,因為選擇多了意味着更新慢。被力耘和婷婷教育我才知道,原來攝像頭更強大。因為首先一台車有十幾個攝像頭,人開車只能看前方,但是攝像頭可以觀察到 360 度的環境。其次攝像頭的進步太可怕了,現在的高清攝像頭在低光情況下表現很好。第三,以前基于規則代碼的汽車只拿攝像頭很少的像素能力去做行駛判斷,現在是用 360 度視角采集到的視頻流來混合訓練。現在的方法論和以前不一樣了。激光雷達可以認為是某一種主動發光設備,是通過波的反射來工作。低精度激光雷達際上遠遠比不上高精度攝像頭的數據規模,兩者的數據規模差别太大了。
從我們的角度來看,在端到端智能駕駛領網域,持之以恒地使用攝像頭方案,不用很久一定能夠遠超激光雷達方案。但是到了高等級無人駕駛汽車,在沒有人接管的情況下,從備份冗餘角度我認為還是需要激光雷達。比如車燈壞了,外面沒有路也沒有燈,這種情況下肯定不敢開車,但是無人駕駛車在那個時候敢不敢開車,這個問題可以讨論。所以無人駕駛技術在這種場景裡,是不是應該有一些設備可以去解決完全無光環境下且還在開。我們要跳開這個邏輯,從技術的遠度和場景的復雜度來看問題。
我補充一個很有趣的數據,我們今天的自動駕駛接管率有大幅度的下降,但是沒有下降到我們預期的程度。但是我們小鵬 XOS 5.3.0 版本的覆蓋率有了巨大的提高。也就是說我們以前認為每條路都可以開,但實際有很多路用戶不敢開,現在用戶敢開了,所以覆蓋率有巨大的提高。總之,這種接管率沒有巨大的提高、覆蓋率明顯提高的現象,技術變化導致場景產生下一代邏輯。
無人駕駛投入方面,投入問題是機密,只要說了就會引來大量獵頭挖角。我想說的是會堅持穩定地長期投入,我們 Ultra 版本的 Robotaxi 早就在做了。在無人駕駛領網域,我們會做蠻多的創新,而不僅僅是 L3 簡單更新。
問:純視覺和人開車的時候都會有誤差或者誤判的情況,怎麼确保安全?小鵬怎麼和特斯拉進行長期競争?
李力耘:第一個問題,端到端大模型主要是把攝像頭的視覺能力開發到極致,我們仍然有主動的傳感器。人開車也有誤刹跟急刹,現階段 AI 開車也仍然不可避免完全沒有誤刹或者急刹。AI 和人不一樣,它不太可能有分神或者受到情緒影響,我們有更好的數據和工程體系,能夠把 AI 訓練得更好。
在這個過程中,我們依然有工程倫理和規則同時能夠做很好的兜底和補充。雖然可能零誤刹、零急刹不太可能完全實現的,确實有的時候環境會有激烈的變化,比如說忽然什麼東西衝出來,但是相信在大模型的這個支撐下,AI 的智駕能力會持續的提升。
我覺得非常驕傲的一個點,小鵬和特斯拉是全球唯二輕地圖、輕雷達,全球都可以開的企業。
問:能否分享一下小鵬汽車在 AI 汽車上的布局,比如說将來會不會有 6 到 7 座的 AI 豪華大型 SUV?
何小鵬:實際上我們的 AI 能力很多都是跨車型、跨平台。當然高端車型和大眾車型用到的能力會有可能會稍微有一些不同,但是小鵬所有的 AI 最基線的能力,即高階自動駕駛全部車型都會有。
我們想不想讓每個車的底盤舒适度比現在提高 1 倍到 2 倍,能不能讓安靜度比現在提高 1 倍 2 倍。現在耳機都有主動降噪,車為什麼不能主動抗噪。以前的技術邏輯實現不了,新的技術邏輯能不能實現,這全是 AI 将來的想象力。
換一個角度,我認為自動駕駛能力的巨大提升,一定會導致從極客用戶到先鋒用戶,到大眾用戶到傳統用戶的快速的變化,這個變化從明年下半年開始會非常的明顯,而且會快速進入到 20 萬以内的車。尤其是 2025-2027 年這三年,中國汽車市場的變化會是巨大的。而且歐洲會從 2026 年或者 2027 年放開自動駕駛,歐洲有歐标。
問:在智能汽車時代小鵬關于安全的新的含義是有什麼?此前 MONA 已經爆單了對產能的壓力非常大,P7+ 的產能爬坡計劃?
何小鵬:首先我永遠都認為安全是基礎,因為我們也在做飛行汽車,飛行汽車的安全更加重要。但是如何用合适的成本做到更好的安全,是我們經常思考的事。比如說 AI 汽車,除了在原來的基礎做被動安全,我們還做了更多的主動安全。明天上市 P7+ 有一項主動安全,倒車後視鏡是流媒體倒後鏡,在夜晚雨天和特殊的環境下能夠比人眼看得更清晰。我覺得安全一定是需要的,不管是什麼級别的車,當然越好的車越應該重視安全。第二個問題,我們對 P7+ 做了很多的產能的布局,開了無數的會,具體的數據和情況我們在之後會分享。
問:圖靈芯片的出現是替代英偉達的 Orin 和 Thor 嗎?Pro 更新到 Max 後的能力?
何小鵬:圖靈芯片和 Orin 是共存的,我們不對新的、沒出來的芯片給出任何表态。如果你認為現在小鵬 AI 天玑 5.3.0 版本的能力是 100,我認為随着現在 Max 版本不斷更新,到後年可以做到 1000。而 Pro 升到 Max 可能能夠升到 900,肯定比 5.3.0 的能力提高很多倍,但是離 Max 還是有一點點差距。
能耗管理:「牆裡開花牆外香」
問:過去大家對小鵬的關注點在智駕層面,今年從 MONA 開始,小鵬總開始頻繁提到小鵬是純電能耗管控的第一梯隊,能否分享小鵬能耗管理的技術理念?這些理念是如何在產品上體現的?
顧捷:小鵬的能耗表現在市場上有目共睹,不但内部測試數據非常好,用戶真正的使用反饋也非常優秀。在定義產品能耗和續航能力之前,我們明确知道我們的目标。純電能耗管理最好的品牌是特斯拉,我們一直把特斯拉作為追趕目标。
在設計一款車能耗時,我們要考慮風阻、滾阻、動力系統效率、電池能量密度等很多因素,綜合考慮才能把能耗做到最好,這是一個非常復雜的系統性工作。從 2022 年的 G9,到 2023 年的 G6、X9,還有現在的 P7+,我們不斷用平台化方案及 SEPA2.0 扶搖架構不斷優化各種子系統的效率和能耗,把整車的能耗、電耗做的非常低。
大師兄(何小鵬)在 G6 裝電測試時挑戰了我們,為什麼要對續航反向虛标這麼多,因為我們想為用戶做出最扎實、最實際的續航裡程,這就要考慮到季節、溫度以及高速等各種影響功耗的因素,讓所有用戶都能擁有相同的裡程體驗。所以我們也得到了市場的認可,做到了我們說的 " 牆裡開花牆外香 "。
問:上周 P7+ 的光電測試實現 688.2 公裡續航和 101.21% 的續航達成率。P7+ 除了在熱管理方面做得比較好之外,在三電策略上有什麼高效的管理方法?
顧捷:P7+ 是可以被叫做能耗管理之王的一款車,綜合性能耗管控做的很好,在造型、滾阻、熱管理還有三電系統都做了極致的優化。一個是人駕,一個是智駕。在人駕層面,主要優化了基礎的硬體能力,包括剛才提到的造型、能量管理、底盤以及動力的效率層面都做得非常好。今天小鵬提到的 93.5 能耗,在現有技術上我們能做到近 92 的能耗,這是一個關鍵指标。另外我們在整車調校層面、包括底盤調校、動力調校、能量調校方面都做了很多的優化,即使是人駕開也可以開得非常好。
問:小鵬 MONA M03 賣爆了,爆單是否在預料之内?MONA 是抓住了消費者哪些需求?
何小鵬:銷售成績肯定超我的期望,這來自客戶的喜愛和同學們的努力。所以我們努力拉產能,希望比友商提高產能的速度還要快一點點。後面我們最重要的事情就是努力把每一款車都打造成爆品,明天的 P7+ 我們會全力以赴。從目前的數據來看,小鵬 P7+ 的市場反饋還不錯,我期待小鵬 P7+ 超過 MONA M03。
問:小鵬車型将不分 Pro 和 Max 标配智駕,還不需要訂閱也不需要繳費,成本壓力大不大?背後做了哪些工作來支持?
李力耘:小鵬汽車能夠做到全系标配智駕是件很不容易的事情。因為小鵬的車型很豐富,從相對小一點的轎車、轎跑到 SUV,再到大的 MPV,車型涵蓋了各種各樣的譜系。我覺得這既是一個挑戰也是一個好處,全系标配的背後是小鵬有一個非常強的工程能力、平台化能力,無論是什麼樣的車型,我們都能夠高效利用數據,讓數據可以轉起來。在整個工程體系能力加持下,AI 能力會迭代的越來越快。小鵬轉向端到端大模型之後,未來每個版本都會讓用戶更快感受到能力的進化。在整個大平台思路下,小鵬将把高階智駕搭載到全部的車型,在科技平權、科技普惠願景下,未來小鵬會做到不分 Pro 跟 Max,全系标配智駕。
何小鵬:以前我們認為高階智駕是增值服務是要收費的。如果把高階智駕做成标準服務,你會發現未來會有新的增值服務產生的可能性,也就是說它是新的增值服務的基礎。所以 AI 汽車的标準是要标配高算力,标配高階智駕,這都是基礎,要不然很多能力做不到。
問:小鵬在五大領網域齊頭并進,但小鵬目前還是虧損狀态,未來公司如何努力去提升產品毛利率?
何小鵬:首先所有想把 AI 做好的公司,都需要很多的子彈,要不然是絕對打不過的。第二,把希望寄托于只把規模做好就有更高的利潤的邏輯,在以前可能成立,但現階段不成立,規模越大不代表你的毛利就很好。所以過去的兩年我們做了非常多的事情,不該花的錢不花,該花的錢要多花,比如哪些錢要做成平台化,比如超級電動、一車雙能,有大量的平台化的事情。如果要把全國、全球所有的區網域都做好,用以前的邏輯,測試費、數據費、認證費都很高,所以一定要從規劃層、計劃層、架構層、平台層去思考。所以提高毛利率我還是蠻有信心。
沒有 500 億造不了 AI 機器人
問:科技日為什麼不安排機器人上來走兩步?
何小鵬:機器人今天沒有亮相,是因為我不想讓團隊有太大的挑戰。機器人出來走兩步很容易,但是要把很多能力做到很好,需要不同的團隊來支持。小鵬機器人一部分是動力團隊在做,一部分團隊是力耘下面的同學在做。這些能力要合圍,我覺得在明年的某個時候大合圍會做得更好。
今天不知道大家是否注意到,我們機器人基本可以原地轉彎,其它機器人做不到原地轉彎。僅僅是簡單地靠規則走是一種能力,但是像人一樣走,那是兩種能力。我們的機器人有很多種能力,這種能力組合導致可靠性和穩定性不還不夠好,明年某個時候它的表現會非常好。因為我們是以量產為反推,并導向所有的事情。所以到時候我們機器人出來,會是綜合的全能的、高質量的且成本可控,這是我們的目标。後面大家會看到,智能汽車的大廠做的 AI 機器人的能力會越來越強,因為它們擁有全棧的研發能力。
問:有沒有想利用小鵬在資本市場的号召力,再給鵬行推一波融資?如何評價市場上的通用機器人初創公司?
何小鵬:鵬行這個公司已經沒有了,現在是小鵬自己全力以赴在做機器人,小鵬的投入也非常大。所以小鵬現在很多技術都是同源開發,在 2025、2026 年,你會看到很多技術的成長将非常大。我們現在在機器人上訓練卡的集群,既跟海外的著名公司展開巨大型的合作,也會自己部署。我相信中國其他的機器人公司基本沒有用到的訓練集群,都還沒開始做。
我今天為什麼說到沒有 500 億造不了 AI 機器人,小鵬汽車對機器人研發投入的強度太高了。我的建議是多融錢,因為以前融的錢太少了,都是按人民币來算,根本承受不起機器人全局性的研發。可能在單點、雙點研發是足夠的,多點研發是不可承受的。所以到最後,這是一個比耐心、比實力、比财力、比運氣的綜合競争,是馬拉松規格的比賽。
問:第一台飛行器的產品節奏?目前小鵬的整體效率提高了,小鵬的產品結構變化是否結束了?小鵬整體的狀态跟前兩年相比如何?
何小鵬:產品節奏等產品 ready 的時候再說,第一台飛行器首先面向國内市場。第二個問題談到變化,今年二三月份我跟我們高管團隊說,我認為四季度小鵬會向上坡走,今年四季度到明年年底我認為是上到高度後的平穩鞏固,為下一階段的上升打基礎。我覺得這是一個挑戰,要打好基礎做好體系,做質量以及人才的管理。今天來看,可能 2026、2027 年才是看到淘汰賽的基礎,淘汰賽還不代表晉級賽,淘汰的時候還有第一名、第二名、第三名、第四名的排序。中國汽車科技競争以及全球化的競争還有很多年,遠遠還沒有到可以松懈的時候。雷峰網雷峰網雷峰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