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娛樂經驗:敢為這事封殺她,才是真堕落,歡迎閱讀。
開篇先來一個靈魂叩問:
你決定投身某個行業的初衷,到底是為什麼?
答案無非兩個:要麼謀生,要麼謀愛。
但如果,恰好你選擇的行業效益不好,為了熱愛和追夢,需要你割舍和放棄很多東西,譬如錢财、名望、和家人相處的寶貴時光——
你願意割舍到什麼程度?
最近,越劇表演藝術家,國家一級演員何賽飛老師在節目中擲地有聲的一席話,赢得了節目裡、網絡上的滿堂喝彩。
任何的話題熱議背後必然包含了群體性的情緒。
這席話不止在講戲曲,也在講每個普通人在自我發展過程中都可能遇到的阻礙和挫敗。
這段網絡熱傳的怒斥視頻,來源于近期舉辦的《戲聚高平•擂響中華:中國梆子大會》節目,在這場弘揚傳統戲曲梆子戲的節目中,一個出演了《清風亭 · 舍子》的選手張軍波,得到了評委何賽飛老師的高度贊譽。
何賽飛老師被作品感動得淚眼婆娑,一個勁地誇選手演繹得精準到位,才能把全場觀眾評委的情緒都調動起來,他是真正的藝術家。
但主持人接下來說的一番話,卻讓她轉喜為怒。
戲曲振興道阻且長,
該由誰背鍋?
這位選手的奮鬥經歷辛酸而坎坷——
他因熱愛戲曲又有天賦,被太原劇團挑選進入劇團深造,以放棄和妻兒齊聚的代價,離鄉背井來到省城,結果一入戲曲深似海。
在他長達 5 年時間都得不到轉正的 " 試用期 ",張軍波的待遇只有劇團提供的宿舍,和僅僅 1500 工資。
入不敷出的他别說養家糊口,就連自己生活都成問題。
不想放棄戲曲夢想的他,冬練三九夏練三伏,不僅要兼顧戲曲排練,業餘時間還得做開網約車、送外賣等兼職來幫補家用,過得十分窘迫。一個人拉扯 3 個孩子的妻子承受不了喪偶育兒、經濟捉襟見肘、與愛人分隔兩地的痛苦,幾次提出離婚。
追求夢想的赤誠之心當然可貴,但明明有天賦有能力,卻因為堅持夢想,反而落得一個窮困潦倒,險些妻離子散的結局。
何賽飛真心熱愛戲曲,又愛惜人才。
怒極的她當場開麥,當眾炮轟戲曲行業的黑幕:
" 這樣的藝術家不保護,不給予基本生存,給誰?你們口口聲聲梅花獎、文華獎,幾百萬幾千萬花那麼多錢排一台戲,得了獎以後封在倉庫裡面,老百姓也看不到,戲呢,錢呢,到哪裡去了?復興傳承你們的錢都到哪裡去了?"
她哽咽着發出公開的質問,赢得了掌聲雷動。
她自己作為明明熱愛戲劇卻無戲可唱,只能曲線發展去拍電視劇,謀生再謀愛的戲迷,何賽飛老師深知在這一行到底有多艱難——
内部管理水深,人才不被重視,類目沒有市場,缺乏潛在觀眾。
這段發言裡當然還有更猛烈、更尖銳、直擊要害的抨擊,連她自己在說的時候也預想到了,但仗義執言的她仍然決定為了自己熱愛的戲曲冒險一次——
" 振興戲曲真的不是靠喊。我在這個平台說這個話,可能到時候又要(連累節目被)停了。對不起,但我真的,(就算)你們把我抓了我也要講。"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在大多數圈内人左右逢源,互相吹捧,虛與委蛇的時候。
像何賽飛老師這種量級的公眾人物,本可像其他人那般光鮮亮麗地露個面,在安全線内說些冠冕堂皇的漂亮話,然後美美地、安全地拿了通告費就回家。
但愛戲曲至深,也怒其不争的何賽飛老師,仍然選擇了站出來炮轟行業潛規則,一把扯下它的遮羞布——
即便這種尖銳發聲必然會給自己帶來無盡的麻煩。
傳統戲曲的振興磕磕絆絆,到底應該由誰來背鍋?
第 25 屆中國戲劇 " 梅花獎 " 得主史依弘曾談過同樣問題:
觀眾來來去去都要看舊戲,但舊戲申請不到預算,無法做形式上的改良;而新戲打磨時間短,不受觀眾喜愛,導致排片率越來越低,從此被束之高閣。
" 新戲就演兩場結束了,高高挂起了,幾百萬的戲,啪,參加一個藝術節完了,結束了。就演兩場、三場收掉了,你還想讓他好看,還想讓他流傳,想都别想。"
要求創新,但又沒有耐心等出成果,容不下創新過程中的試錯損耗,戲曲的守舊衰落就成了必然。
當然,除此以外還有更深層次原因,蟬主屬于外行,在此不能妄言。
所以大家的喝彩和掌聲中,不僅有對她發言内容的認同,更有對她敢于抨擊勇氣的欽佩:
像她這樣冒險講真話的圈内人,實在不多了。
甚至有不少網友開始擔憂起何賽飛老師未來的職業生涯:" 連這都敢說,她是不想在這行幹了嗎?"
傳統文藝的衰落,
需被救亦需自救。
而這次的大實話,本來是面向相對小眾的戲曲行業,為什麼會在全網範圍内引發網友齊聲叫好?
本質上還是源于大眾對内娛資源分配嚴重不公,以及對德不配位的流量們的不滿——
小醜在殿堂,大師在流浪。
當肩負起傳承功能的藝術家、工匠、科教醫學技術研究人員們,收入微薄,生活清貧。
全靠用愛發電,憑借一腔熱血和發自肺腑的熱愛,以及對行業的信念感和責任感,甘願在現實面前折腰。
與之對應的是空有臉蛋,但 " 唱跳演三廢 " 的美麗流量們,拿着天價出場費,享受着粉絲的無腦吹捧和洗地,卻吊兒郎當地敷衍交出一堆不尊重觀眾智商,也沒有營養的流量垃圾。
其實不只局限在戲曲行業,讓工匠和傳統藝術從業者以及科研人員們能有尊嚴,有飯吃,有工開,是全社會都需要努力的方向。
但與此同時,傳統藝術和技藝行業也不該只停留在 " 坐等要靠 ",還需自己支棱起來。
如今國潮的趨勢席卷大地,這場東風就是最好的賦能。
所謂國潮,就是中國特色的元素和當下熱門的潮流因素進行創新性的結合和碰撞,兩相賦能,互相促進。
眼看各朝代的漢服在年輕人群體中受熱捧;故宮和各地歷史名城推出的文創、美食、衍生品成為大家争相打卡的網紅產品;
西安古城因名勝古迹吸引來如織的旅客人流;河南衛視靠中秋端午等傳統節日的精彩節目全網翻紅……
每一樣都能圈粉無數,帶來無數關注度和經濟效益。
而這些收益和流量讓從業者嘗到甜頭,就更有動力,也更有資源反哺到產業的長遠發展中。
從文化出圈角度談:傳統文化必須與時俱進地改良和更新,舊事物需要注入新元素,才能煥發生命力。
相聲也屬于傳統文化,而德雲社之所以能大紅大紫那麼多年,除了作品本身精良外,離不開流量吸粉和營銷破圈層。流量經濟雖然飽受質疑,但取其精華去其糟粕。
若一個行業沒有足夠的閱聽人和體量,沒有造血能力永遠只靠外界輸血,那就永遠無法進入良性循環——
先窮盡手段把流量做起來,再談弘揚傳統文化技藝。
從行業管理角度來講:在其位的行業話事人有沒有用心去運營和盤活,大家一定是看得見的。
山東淄博的燒烤熱風靡全網,火的不是燒烤本身,更是當地管理人體恤、貼心、全面、周到的後勤服務。他們動員所有資源為到訪旅客全程保駕護航,确保每一個到訪者都能玩得盡興又安心。
如同何賽飛老師怒而質問的那一句:戲呢?錢呢?都到哪兒去了?
對戲曲和傳統文藝的資金扶持力度已經足夠多了,但這些資源具體如何落實到位,不該成為一個 " 迷 "。
任何事的問題,歸根結底其實都是人的問題。
而既然是人的問題,那到底是奮進還是摸魚,又或者渾水摸魚,就不能只依賴從業人員的主觀意願和個人自覺。必須得依靠外界更強有力的監管體系,或面向大眾公開方便監督。
何賽飛老師的發言一石激起千層浪。
期待她的發聲能泛起波瀾,救式微的戲曲行業于水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