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财經經驗:70億定增,突遭撤回!,歡迎閱讀。
作 者丨易妍君
編 輯丨巫燕玲
圖 源丨圖蟲
上市券商定增融資再添 " 變數 "。
7 月 21 日晚間,中原證券公告稱,現綜合考慮資本市場環境,并統籌考慮公司實際情況和融資安排等因素,經審慎分析與論證後決定終止本次向特定對象發行股票事項,并向上海證券交易所(以下簡稱 " 上交所 ")申請撤回相關申請檔案。
中原證券表示,目前,公司生產經營情況正常,終止本次發行事項并撤回相關申請檔案不會對公司生產經營活動與持續發展產生重大不利影響,不存在損害公司及全體股東利益的情形。
21 世紀經濟報道記者了解到,這也是今年内第一家主動撤回定增申請檔案的上市券商。目前,中原證券的申請仍有待監管批復。
曾經歷三輪問詢
中原證券此次決定終止的定增事項始于 2022 年。
2022 年 4 月 29 日,中原證券披露了《非公開發行 A 股股票預案》。根據定增預案,中原證券拟非公開發行募集資金不超過人民币 70 億元(含人民币 70 億元),扣除發行費用後将全部用于補充公司資本金和營運資金,以提升公司的市場競争力和抗風險能力。
針對該定增項目,去年 8 月 18 日,中國證監會第一次提出了反饋意見。同年 9 月 15 日,中原證券公告了《非公開發行股票申請檔案反饋意見的回復》。同年 9 月 28 日,中原證券公告稱," 近日,根據監管要求,公司與中介機構對反饋意見回復進行了修訂 ",并披露了反饋意見回復(修訂稿)。
此後,鑑于《上市公司證券發行注冊管理辦法》等注冊制相關法律法規已于 2023 年 2 月 17 日正式實施,今年 2 月底,中原證券對本次定增方案進行了一次修訂。
而今年 3 月 28 日,中原證券再次收到了上交所出具的《關于中原證券股份有限公司向特定對象發行股票申請檔案的審核問詢函》。
半個月前,7 月 6 日,中原證券定增項目則收到了上交所出具的第三輪問詢函。
在第三輪問詢中,上交所提出了兩個方面的問題:第一,關于小貸公司,上交所請中原證券說明,公司持有中原小貸股權的處理進度及後續安排,是否符合相關監管要求。
關于融資必要性,上交所要求發行人進一步說明:(1)本次募集資金拟投向業務在報告期内資金使用情況、盈利水平及與可比公司的對比情況、行業排名;(2)結合股東回報和價值創造能力、自身經營情況、公司主責主業、市場發展戰略、前次募集資金投向及效益實現情況等,說明本次融資的必要性、融資計劃及方式的合理性,是否有利于提升資本運用效率、充分發揮募集資金使用效果;(3)結合期末貨币資金的詳細使用計劃及投向金額、募集資金各項投入内容的具體測算依據及過程、資金缺口測算等,說明本次融資規模的合理性,是否存在過度融資。
其中," 說明本次融資的合理性及必要性 " 在前兩次的問詢函中也被提及。
緣何終止定增
伴随行業馬太效應加劇,近年來,不少中小券商都寄希望于通過定增募資來補充資本金。
" 中小券商如果不能及時補充資本,将面臨業務規模受限等問題。" 一位業内人士指出。
自 2017 年在 A 股上市以來,中原證券曾于 2020 年 7 月實施過定增發行。上述 " 夭折 " 的 70 億元定增項目,為中原證券第二次發起 A 股定增。
根據此前發布的修訂版定增預案,中原證券拟将募集資金用于補充公司資本金和營運資金,以提升公司的市場競争力和抗風險能力。具體投向包括:發展資本中介業務、發展投資與交易業務等。
但今年内針對上市券商定增項目的監管 " 風向 " 已然有所變化。
據 21 世紀經濟報道記者統計,今年以來,共有 7 家券商公告了定增預案(包括更新預案)。截至目前,除了國海證券定增項目已獲證監會通過,其他項目均未獲批。
結合各種情況來看,當前,監管方面格外關注上市券商融資必要性、募資投向等問題。
上半年,财達證券、南京證券等多家券商已調整了定增募資投向,以響應監管提出的 " 證券公司必須聚焦主責主業,樹牢合規風控意識,堅持穩健經營,走資本節約型、高質量發展的新路 " 這一倡導。
中原證券則選擇終止定增事項。對此,中原證券解釋," 自披露本次發行預案以來,公司與相關中介機構積極推進相關工作。現綜合考慮資本市場環境,并統籌考慮公司實際情況和融資安排等因素,經審慎分析與論證,公司決定終止本次發行事項并撤回相關申請檔案。"
今年上半年,中原證券的業績有所改善。
7 月 14 日,中原證券發布《2023 年半年度業績預盈公告》稱,預計 2023 年半年度實現歸屬于母公司所有者的淨利潤 16,700 萬元(未經注冊會計師審計),與上年同期(法定披露數據)相比,将實現扭虧為盈。
中原證券表示,2023 年開年以來,經濟發展呈現回升向好态勢,公司全面推進各項發展舉措,把握市場機遇,主要業務發展勢頭良好。
" 報告期内,财富管理、投資管理等各項業務穩健發展,受公司投資業務收入同比增加和信用減值同比減少等的共同影響,公司經營業績實現扭虧為盈。" 該公司解釋。
SFC
本期編輯 黎雨桐 實習生 宋佳遙
21 君薦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