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财經經驗:折疊屏,迎來iPhone4時刻?,歡迎閱讀。
圖片來源 @視覺中國
文 | 光錐智能,作者 | 劉俊宏
7 月 26 日晚,三星發布了 Z Fold 5 和 Z Flip 5 兩款全新折疊屏旗艦。
三星終于放下 " 執念 ",不再采用螢幕合不上的 "U 形 " 鉸鏈,與眾多中國品牌一樣,投入了 " 水滴形 " 鉸鏈的懷抱。Z Flip 5 外屏對比前代面積大了一倍,而 Z Fold 5 與前一代機型在設計語言上比較相似,在硬體和軟體方面的更新比較常規。
" 我對今年三星的折疊屏新品比較失望。以前三星是折疊屏手機的‘老大哥’,現在國產手機在參數和細節上已經超越三星了 "。一位手持 Galaxy Z Fold 4 的 " 星粉 " 在看完發布會對光錐智能說。
背後原因,可能并不是三星 " 江郎才盡 ",或許是在眾多中國品牌的圍攻之下,三星的領先才會變得 " 泯然眾人 "。
事實上,折疊屏手機在各家廠商頂級旗艦的產品序列裡,權重越來越大。
近一年,主流品牌密集發布了 13 款 " 大折疊 " 手機產品。今年,三四月份華為 Mate X3 和 vivo X Fold 2 陸續發布,七月份有榮耀 Magic V2 和三星的 Galaxy Z Fold5。接下來,小米 MIX Fold 3 和 OPPO Find N3 的發布也不遠了。
在對共計 12 款重點手機廠商主要迭代產品進行梳理後,我們發現,新發布的 " 大折疊 " 手機,在内外屏尺寸上變化不大。但普遍出現了電池容量提高,手機重量和厚度大幅減輕,螢幕蓋板材質基本切換到了 UTG 材質。此外,鉸鏈形态已全部切換至 " 水滴形 ",各家廠商在手機散熱部分也有不同程度的提升。
密集的發布,顯示着廠商們對折疊屏手機賽道十足的信心。
2022 年,Counterpoint Research 分析師 JENE PARK 表示,折疊屏手機是智能手機全新的設計,帶來了更多的螢幕空間,拓展手機的應用場景,尤其是在媒體、娛樂和工作領網域将變得越來越重要。
折疊屏,真的迎來自己的 iPhone4 時刻了嗎?
硬體技術更新,催動產品成熟
近一年來,折疊屏手機的各種參數變化比較大,其中 " 輕薄化 " 是最明顯的趨勢。
在這一年時間裡,手機折疊厚度從 13 毫米向 10 毫米演進;整機重量逐漸減重至 250g 以内。其中,榮耀 Magic V2 以 9.9 毫米的折疊厚度和 231g 的重量,暫列折疊屏手機輕薄化第一。
從左到右依次為三星 Z Fold4、榮耀 Magic V2 和華為 Mate X3 來源:Youtube
折疊屏手機的輕薄化,背後反映着核心零部件的進化。
這些零部件是折疊屏手機有别于直板機的特有組成部分。對應部分,可以通過三星第一款折疊屏手機(Galaxy Fold)對比同代旗艦(Galaxy S9+)BOM 成本變化中看出。其中,機械 / 機電結構件、顯示模組和電池的成本激增。細化到具體零件上,折疊屏手機的核心零部件是鉸鏈、電池和柔性屏。
鉸鏈是負責開合手機、保護螢幕折疊形變部分的關鍵零部件。當前,各家廠商正在積極縮減所需零件數量。
零件削減最明顯的地方,體現在鉸鏈支撐門板上。鉸鏈支撐門板負責支撐螢幕和承受開合手機的外部力量。針對這個部分,各家手機廠商選擇輔以鉚釘來提升結構剛度,導致上一代折疊屏鉸鏈部分零部件數量激增。華為 Mate X2 零件數量為 100 個,OPPO Find N 為 136 個,vivo X Fold 更是達到了 174 個之多。
華為 Mate X3 鉸鏈
零件越多,意味着加工難度越高,減重也相對更難。
于是,各家廠商正在尋找更合适的材料充當支撐門板,減少鉚釘數量,以削減鉸鏈的零件數量。
小米 MIX Fold 2 的思路是采用碳纖維材質減重,使用注塑工藝來代替鉚釘,最終鉸鏈部分零件數量為 87 個。OPPO Find N2 采用了航天級合金減重,對鉸鏈零件重新排列,最終零件減少至 100 個。vivo 選擇了一種復合材料,重新設計了鉸鏈部分,最終零件減少至 83 個。華為在 Mate X3 沒有直接公布鉸鏈零件數量,但整體思路是 " 機翼鋁 " 材質充當鉸鏈門板,再配合整體結構精簡,最終鉸鏈減重 8.4g。
而榮耀的方案比其他廠商更加激進。從 Magic Vs 開始,榮耀舍棄了鉚釘。用碳纖維復合材料充當支撐門板,在受力薄弱處添加一塊金屬支撐。兩者結合,将鉸鏈的支撐結構部分零件從 92 個減少至 4 個。Magic V2 上,榮耀保持了前代的路線,将支撐門板材質換成更高級别的盾構鋼。不過,榮耀的路線是否正确,也還需要時間驗證。
榮耀 magic V2 鉸鏈采用 " 盾構鋼 "
在電池上,提高能量密度,矽碳負極電池正在手機行業落地。
由于折疊屏相對于直板機,螢幕顯示面積幾乎翻倍。這就對電池容量也提出了更高要求。
但受限于手機内部空間和當前锂電池的性能限制,各家廠商折疊屏手機的電池容量卻做不到成倍的提升。例如小米 12S Ultra 為 5000mAh,MIX Fold 2 為 4500mAh。華為 P60 Art 為 5100mAh,而 Mate X3 典藏版為 5060mAh。
折疊屏手機在提高電池能量密度的需求上,比直板機更迫切。
" 石墨負極材料的潛能已經接近極限,革新負極材料是當下我們看到的趨勢。" 榮耀產品領網域專家曹工在今年 3 月一場媒體專訪中表示," 相比石墨負極,矽負極的極限是它的 10 倍,矽碳負極理論上能讓電池的能量密度直接提高一個數量級。"
方向明确,剩下的就是技術落地。
今年年初,榮耀首次将其帶入手機領網域(Magic 5),實現大規模商用。随後,華為在 Mate X3 典藏版和 P60 Art 上,快速跟進。
當下,榮耀在折疊屏手機中也引入了矽碳負極電池(青海湖電池)。Magic V2(素皮版)的電池容量相對前代雖未提升(保持 5000mAh 不變),但将電池厚度削減到 2.7 毫米。手機展開厚度削減到了 4.7 毫米,比 iPhone 電池厚度還薄。
未來,随着電池技術進一步發展,矽碳負極電池被越來越多手機廠商改進和采用。更薄、容量更大的電池還會繼續湧現,折疊屏手機的續航也将越來越有保障。
螢幕上,螢幕蓋板的主流材質正在從 CPI(透明聚酰亞胺),切換到 UTG(超薄柔性玻璃蓋板)。除榮耀外,華為、小米、OPPO、vivo 等手機廠商均選擇了 UTG 作為蓋板材質。
折痕,是每一台折疊屏手機繞不過被讨論的缺點。折痕的存在,是由于折疊螢幕會對螢幕材質產生拉應力和壓應力。在應力松弛的影響下,手機螢幕較易出現折痕和裂紋。
因此,螢幕蓋板作為保護螢幕的外層材質,需要兼具一定的硬度、防刮能力、良好的彎曲性和恢復性。在此前的解決方案中,由于 CPI 材質的機械性能高、易生產和成本低的特征,折疊屏廠商選擇采用 CPI 充當蓋板玻璃。
但 CPI 材質作為一種有機高分子材料(塑料),具有硬度低、不耐刮、折痕明顯的缺點。一位手機愛好者對光錐智能吐槽道:" 我首發入的 MIX Fold,用了沒多久就發現,折痕實在是太嚴重了,一萬塊錢買的感覺好虧 "。
在 UTG 這邊,2020 年,三星在 Galaxy Z Flip 中引入 UTG 蓋板,随後便堅持 UTG 路線不動搖。由于 UTG 透光率、平整度、外觀更好,更耐磨耐熱的特征,迅速與 CPI 材質拉開差距。采用了 UTG 的折疊屏手機,在觀感和觸感上比 CPI 材質要略勝一籌。
同時,作為面板廠商的三星,迅速向上鉗制 UTG 的供應鏈。從肖特獨家供應,到 2021 年導入少量康寧,打破肖特獨占鳌頭的勢頭。另一邊,三星将 UTG 的先進生產工藝也一并把控。從國產折疊屏廠商選擇 UTG 的路徑上," 賺得盆滿缽滿 "。
OPPO Find N、vivo X Fold 這兩款 " 新手作品 ",采購了三星的面板,直接選用了 UTG。小米 Mix Fold 2 在采購了三星的面板後,也加入了 UTG 的陣營。
另一邊,榮耀和華為堅持采用國產面板。其中,榮耀還在堅持 CPI 路線。華為在 Mate X3 上采用了國產 UTG,但在綜合因素的影響下,導致產能嚴重不足,華為 Mate X3 一度被炒成了 " 電子茅台 "。
" 貨少,大部分的渠道商級别不夠也分不到貨 ",一位手機渠道商向光錐智能表示," 都是加價賣,剛出那會 12999 元原價搶到,轉手就能淨賺 4000。"
未來,随着國產 UTG 的擴產,國内成熟工藝對國外工藝的取代,折疊屏手機有望滿足更多出貨需求。
UTG 生產工藝可以分為一次成型和二次減薄兩種方法。其中,一次成型法可以分為浮法、溢流法和窄縫下拉法,直接将玻璃原料加工成蓋板。技術難度大,但是生產成本低,產品良率高。技術主要被康寧、日本電氣硝子、德國肖特、旭硝子掌握。
二次減薄法是在成型的玻璃原片基礎上,再次減薄的工藝。缺點是當前技術水平下,加工成本高、產品良率低。
随着華為 Mate X3 首發采用國產 UTG 蓋板,賽德半導體(供貨 moto razer)、凱盛科技、東信光電(供貨 vivo x flip)等國產 UTG 廠商逐漸有能力量產,更多的國内廠商将參與到折疊屏手機面板的供應之後,折疊屏手機将開始供應鏈優化,進一步降低生產成本。
從核心零部件的變化中,折疊屏手機已經找對了方向,向着技術成熟的方向發展。2023 年的折疊屏手機正在擺脫硬體短板的限制。
那麼軟體層,2023 年度折疊屏手機又有哪些變化?
強化 " 生產力 " 屬性,但軟體适配還差點意思
如果要問折疊屏手機和直板手機什麼地方差距最大?可能是生產力。
" 我買折疊屏手機的目的就是方便辦公 ",阿靜 ( 化名)告訴光錐智能," 報社工作很多時候都很急,但在地鐵上掏出筆記型電腦太不方便了。從去年開始,不少同事也都選擇了折疊屏手機當作主力機。"
折疊屏手機如果僅僅是在影像方面的提升,那還不足以跟直板機劃清界限。但如果折疊屏手機能夠用大屏滿足直板機無法支持的場景,質變就來了。
增強軟體體驗,提高生產力屬性,是當前各大折疊屏手機廠商争相打磨的焦點。
三星在剛發布的 Z Fold 5 上改進了任務欄功能,可以讓用戶快速切換常用應用。新增雙手拖放功能,可以讓用戶用一根手指拖動一個元素,比如從相冊應用中的一張圖片,然後用另一根手指打開一個不同的應用。
三星 Galaxy Z Fold5
對比下來,三星的進化還是 " 有些保守 ",而國内品牌在提高生產力路線上,創新探索更加豐富。
在文字閱讀和編輯上,2023 年的折疊屏手機都能支持左右分欄的設計,将大屏的優勢盡可能發揮。實現調整字體、大小粗細、改變文字顏色、編号等等功能,也都能夠支持插入音頻視頻。
有差異的部分,主要體現在互動設計的偏好上。最明顯的是各家手機廠商的輸入互動變得更加專業。
華為 mate X3 與 vivo X Fold2 相比,對手寫體驗的支持更多。vivo 手寫,需要專門劃出一個區網域,沒法和文字部分重疊。而華為可以直接選擇手寫輸入,支持修改顏色和筆畫,在文字部分做上标記,添加參考線等功能。能做到幾乎不需要其他的筆記軟體,滿足全部的手寫需求。榮耀對手寫筆做了更多的支持,Magic V2 内外屏均支持手寫筆(至臻版标配手寫筆),讓用戶在手機上進行繪畫、寫字和更好地編輯工作。
手機端經常遇到的工作場景除了文字編輯,還有線上會議。但折疊屏手機在第三方會議軟體的适配卻有點參差不齊。
理論上,線上會議是折疊屏手機的優勢場景。需要打開攝像頭,折疊屏只需要将螢幕彎曲到 90 ° 即可,而直板機還需要找個地方立住手機。但截止到現在,各家手機廠商對會議軟體的優化還不能完全覆蓋。
在騰訊會議中,vivo X Fold2 支持懸停功能,螢幕上方顯示會議,下方是觸摸板和控制台。而華為 Mate X3 對騰訊會議的支持還不太理想,暫時沒有懸停适配。在微信語音功能場景中,幾乎所有機型都不支持懸停。
如此現狀,或因為折疊屏手機當前滲透率還不高,第三方應用并不願意主動深度适配。據 Omdia 數據顯示,目前折疊屏手機的滲透率僅約為 1%。在第三方應用主動深度适配前,折疊屏要想好用,還得靠小窗、分屏、平行視界這三板斧。
其中,小窗和分屏功能各家廠商都能很好的支持,具體細微差别主要體現在操作邏輯上。
榮耀的分屏和小窗功能
平行視界功能是讓同一個應用進行分屏顯示。實現邊看電商直播,邊打開同平台搜索欄比價或查看商品詳細信息。平行視界功能在華為首次推出後,快速被其他廠商跟進。
華為平行視界開發手冊
當前,平行視界功能針對常用應用的适配還無法全覆蓋。
以 vivo X Fold2 和華為 Mate X3 作為參照。折疊屏手機目前還做不到常用軟體全覆蓋。例如在影音娛樂類應用中,vivo X Fold2 不支持抖音、快手。在優酷、騰訊視頻和喜馬拉雅上,兩款手機都不支持。在新聞應用中,兩款手機也不支持搜狐新聞和騰訊新聞。
未來,随着用戶變多,折疊屏手機的應用适配也将越來越好。
在常用軟體适配應有盡有,生產力屬性充分釋放後,折疊屏手機将有望迎來 "iPhone4 的爆發時刻 "。
折疊屏手機正在走向 "iPhone4 時刻 "
目前的折疊屏,雖然并不一定是未來手機的主流形态,但卻一定是多元化的發展方向。
出貨量是市場繁榮度的 " 硬指标 ",折疊屏手機正在成為各家手機廠商的下一個增長引擎。
最近幾年,全球消費電子市場持續低迷。根據 IDC 數據,2022 年全球智能手機出貨量僅約 12.1 億台,創 2013 年以來最低紀錄。但聚焦在細分賽道上,折疊屏手機的出貨量及規模正在快速增長。
2023 年第一季度,中國智能手機市場出貨量約 6544 萬台,同比下降 11.8%。但國產折疊屏產品出貨量逆勢上揚,出貨量達到 102 萬台,同比增長 52.8%,并且預計未來增長勁頭強勁。
根據 Counterpoint Research 預測,2023 财年全球可折疊智能手機出貨量預計将同比增長 52%,達到 2270 萬部,2024 年有望增長至 2600 萬部。預計到 2025 年,折疊屏手機将占高端市場 40%~50%。
折疊屏手機出貨量的快速增長,除了前文所述的技術進步之外,價格持續下探也在為折疊屏手機市場注入更多活力。
成本端,折疊屏手機制造成本下探明顯。由于每個廠商較少特别說明配件價格,我們選擇作為折疊手機核心零部件的柔性屏作為參照系。參考 Omdia 在 2021 年 6 月對 7.6 英寸螢幕的分析顯示,螢幕模組在 2021-2025 年價格預計将從 124.21 美元下降至 68.98 美元。
來自制造成本的下降,在產品的定價策略上也能清晰可見。
根據 Canalys 數據,全球折疊屏手機平均售價從 2019 年的 2000 美元以上下降到 2021 年的 1500 美元左右。随後,國内廠商的產品定價進一步下調,大部分首發售價已進入萬元以内。折疊屏手機代際價格中樞下移趨勢明顯。
在多家廠商的競争之下,中國折疊屏市場競争格局從華為占據半邊江山,轉變為多強争霸格局,後發廠商 " 逆襲 " 趨勢明顯。
據 Counterpoint 在 2023 年 1-5 月的統計,中國市場最暢銷的十款折疊屏手機中,OPPO Find N2 Flip 以超過 19 萬的出貨量和 14.8% 的市場份額奪得榜首。華為 Mate X3 出貨量為 101400,以 7.8% 的市場份額排名第二。
随着價格繼續下探,性價比逐步提升,折疊屏手機的價格逐漸不再是 " 不可承受之貴 "。越來越多的 " 嘗鮮者 " 也正在用折疊屏手機展示自己的審美個性。
" 最近到店的顧客,把玩折疊屏手機的意願會高一些。還有不少顧客在選機前特意去不同品牌的線下店都上手試試。" 一位線下手機實體店經營者告訴光錐智能。
未來,随着折疊屏手機在消費者的認知逐步滲透,量變產生質變,折疊屏手機距離爆款時刻越來越近了。
結語
十年前的夏天,喬布斯主導設計的 iPhone4,一夜之間引爆了全球智能手機市場,發展多年的智能機一下子被大眾接受,成為了主流。
iPhone4 的成功,可能并非碾壓式的技術革新,而是眾多細節優化,視網膜螢幕、拟物圖示、喬布斯的設計美學、ios 人性化的操作邏輯,再加上移動互聯網的生态環境決定了成功。
折疊屏手機的今天,就像是智能手機爆發的前夜。伴随着接下來密集的發布會,更激烈的競争和更多樣的產品選擇,折疊屏手機也即将完成從 0 到 1 的爆發,迎來屬于自己的 iPhone4 時刻。
更多精彩内容,關注钛媒體微信号(ID:taimeiti),或者下載钛媒體 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