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财經經驗:手機廠商對擂護眼屏:玩手機真的能不傷眼睛嗎?,歡迎閱讀。
圖片來源 @視覺中國
文|鋅财經,作者|孫鵬越,編輯|大風
近日,榮耀發布新一代數字旗艦 " 榮耀 90 系列 ",将 " 手機護眼螢幕 " 列為最大賣點。
據榮耀公布的數據顯示,榮耀 90 系列的螢幕,使用 3840Hz 超高頻 PWM 調光技術,并獲得 T Ü V 萊茵無頻閃認證。
榮耀宣稱,榮耀 90 系列已經帶領行業邁入螢幕 "0 風險 " 時代。
此番言論得到了華為終端 BG CTO 李小龍的怒怼,表示所謂 " 零風險 " 螢幕不如叫 " 零收益 ",根本沒有意義,超高頻 PWM 調光是噱頭。
曾經的 " 一家人 ",如今的 " 友商 ",華為和榮耀作為國產手機的雙姝,如今因為分家、市場競争成為了對手。
那麼,手機護眼螢幕,這個充滿玄學的詞語,究竟有沒有作用?
從 LCD 到 OLED
說到手機,家長們的第一反應就是傷眼睛,經常對孩子們告誡要少玩手機容易近視。于是乎," 護眼 " 成為智能手機不可忽視的用戶需求。
在前幾年,廠商研發出來的 " 護眼功能 ",只是把手機螢幕調暗,或者換上眼睛更舒服的偏黃色顯示。
但是,OLED 螢幕的出現,讓護眼開始棘手起來。
據了解,OLED 螢幕的驅動方式更易于實現高亮度、高分辨率、高色彩表現、低能耗,最早被三星用在智能手機上,研發出 AMOLED,也就是三星稱作的 " 魔力炫彩屏 "。
來源:網絡
在 OLED 螢幕之前,智能手機基本使用的是 LCD 螢幕,LCD 顯示技術早在 1964 就已經誕生,經過數十年的發展 LCD 顯示技術非常成熟,并且已經到了技術瓶頸,但是它有着三個天然缺陷無法修復。
首先是可視角度差,當用戶拿起手機從不同角度斜看,手機螢幕明顯變暗,造成畫面不清晰。并且因為 LCD 螢幕的響應時間為 10ms,在玩遊戲的時候有延遲出現殘影的情況。
然後是無法顯示純黑色,用戶通過 LCD 螢幕看到的黑色,實際上是白色和黑色混合的灰色,通過亮度大幅度遞減的灰色,不是純黑。
最後是柔性不行,不論是全面屏還是曲面屏,LCD 螢幕過于 " 硬 ",注定與窄邊框無緣。iPhone 曾一直是堅定的 LCD 廠商,但是為了全面屏被迫放棄 LCD 螢幕。這個缺陷在如今全面屏、曲面屏、折疊屏大行其道的當下,無疑是無法接受的巨大缺陷。
雖然 LCD 螢幕缺陷那麼多,但它有一個好處,就是護眼。LCD 螢幕依靠背光層發光,非自發光,雖然導致色彩偏灰飽和度不夠,但是不會出現頻閃。
OLED 螢幕好處雖多,但是會出現頻閃。OLED 的操作原理會以快速開關螢幕光源的方式進行調光,在亮滅之中來回反復橫跳。但是因為頻率過高,雖然人眼察覺不到。OLED 螢幕是以固定的頻率進行閃爍,低頻尤其有害,會對用戶的眼睛產生明顯的刺激感,眼球雖然沒有反饋視覺上的閃,卻對眼球結構有損傷。
于是乎,解決 OLED 頻閃問題,成為 " 護眼螢幕 " 的新任務。
DC 調光和 PWM 調光
想要解決 OLED 頻閃問題,調光成為唯一的手段。所謂的調光,就是讓用戶在不同光線條件下正常觀看手機螢幕上的内容,螢幕需要相應地改變亮度。
在手機螢幕領網域,主要有兩種調光技術:PWM 調光和 DC 調光。
PWM 調光(Pulse Width Modulation,脈寬調制)PWM 調光調節亮度并不靠改變功率,而是靠螢幕的亮、滅交替。當亮滅交替夠快時,肉眼就會認為手機一直在亮,也就是在欺騙你的眼睛。
DC 調光(Direct Current,直流調光)DC 調光原理更為簡單,就是通過提高或降低電路功率來改變螢幕的亮度。功率 = 電壓 x 電流,所以 DC 調光相當于物理調光。
兩種調光各有優劣。
PWM 調光節能,不給手機續航帶來額外負擔,但螢幕閃爍問題依舊存在。
也就是說,PWM 調光是在低亮度模式下欺騙你的瞳孔,等你的眼睛被騙到,瞳孔放大允許更多微弱的光抵達視網膜,依然享受到了高亮度脈衝。
DC 調光雖然不會產生螢幕閃爍現象,對眼睛的刺激較小。然而,DC 調光的缺點是在調節亮度時,可能會導致螢幕色彩失真。同時,DC 調光的成本極為高昂。
據了解,DC 調光需要通過内置的顯示芯片,将原本輸出到螢幕硬體本身的色彩經過一層轉換,從而達到整體降低亮度的目的。并且,還需要手機廠商對搭載不同螢幕的手機做針對性的顯色調校,從螢幕、顯色到主控芯片逐一的調校,适配成本高昂。
目前來說,DC 調光受限于成本問題,手機廠商始終不肯大規模的推動普及。于是,PWM 調光成了主流。而 PWM 調光的頻閃問題依然存在,于是高頻 PWM 調光技術出現了。
IEEE 照明标準
根據 IEEE 所設定的标準,頻閃的傷害程度在 3125hz 以上時是無風險,1250hz 以上低風險。
如果按照這份标準來解讀,那麼高頻 PWM 調光達到 2000hz 以上安全頻率,30 以上波動深度,人類瞳孔收縮擴張的幅度很小,才不會造成疲勞過度。
但值得一提的是,IEEE 這份标準是燈光業相關标準,在燈具領網域,高頻 PWM 調光已經司空見慣,但是燈的光源并不直射眼睛,而人眼需要直面螢幕的光源。
所以,高頻 PWM 不代表絕對的安全。智能手機所對應的安全頻率,應該更嚴格。
不止是頻閃
想要真正完成手機護眼螢幕,要做的事情不止是解決頻閃,還有藍光危害。
自然界中的可見光波長一般在 400-700 納米之間,人眼一般看到的 400-500 納米之間的光的顏色是藍色的,所以這個波段的光被稱為 "HEV",也就是俗稱的 " 藍光 "。對人眼傷害較大的是波長 400-450 納米的藍光,大量存在于手機、電腦顯示器、熒光燈、數碼產品、顯示屏、LED 等光線中。
這部分藍光能夠穿透晶狀體直達視網膜,導致視網膜色素上皮細胞衰亡,引起視力損傷,且不可逆,嚴重者還會導致黃斑病變。
上文提到不產生頻閃的 LCD 螢幕,則是藍光的重災區。
目前在手機領網域有效的防藍光方式,基本為兩種,軟體防藍光和硬體防藍光。
軟體防藍光是各品牌手機自帶的 " 防藍光模式 " 或者 " 護眼模式 ",手機通過調整色溫減少藍光。但螢幕就會看起來偏黃,看久了眼睛也會不舒服。
硬體防藍光是控制峰值,把螢幕藍光輻射大範圍往 400-450 納米的範圍外移,直接降低有害藍光範圍内的總輻射強度,降低有害藍光對眼睛的傷害。
但通過硬體減少有害藍光輸出,只有少量旗艦機型是通過 "SGS" 或者 " 德國萊茵 " 的低藍光認證。
總體而言,在現階段想要實現手機螢幕對人眼 " 完全無害 " 是并不現實的。不論是 LCD 螢幕還是 OLED 螢幕,或者 DC 調光和 PWM 調光都無法杜絕藍光和頻閃對眼睛的傷害。
目前護眼做得最好的螢幕,反而是 Kindle 電子書們使用的墨水屏。
想要保護好眼睛,還是放下手中的手機 / 平板,看看藍天白雲,放松一下吧。
更多精彩内容,關注钛媒體微信号(ID:taimeiti),或者下載钛媒體 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