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科技經驗:極速 300km/h!比亞迪漢 L & 唐 L 突破 1000 馬力,充電 5 分鍾能跑 400 公裡,歡迎閱讀。
我們的追求,就是讓電動車的充電時間,和燃油車的加油時間一樣短。
3 月 17 日晚,比亞迪以一場技術發布會,将純電動車的性能與補能标準推向了新的高度。
在「超級 e 平台」的框架下,比亞迪宣布旗艦車型漢 L、唐 L 開啟預售的同時,發布了兩項關鍵技術:号稱可實現「充電 5 分鍾續航 400 公裡」的 10C 兆瓦閃充技術,以及全球首款轉速超 3 萬轉的量產電機。
在現場演示中,漢 L EV 在比亞迪自研的「兆瓦閃充樁」上實現了 1000kW 的峰值充電功率,10%-70% 電量充電僅需 4 分 45 秒。
不僅如此,那台轉速超過 3 萬轉的電機,也被比亞迪裝到了漢 L 和唐 L 的後橋上,加上前軸的交流異步電機,總功率來到了 1102 馬力。
擁有 10C 充電,零百 2.7 秒的比亞迪漢 L …… 怪不得預售價來到了 27 萬元起。
從 5C 到 10C 的千伏戰場
當行業還在為 5C 快充的普及争論不休時,比亞迪将充電技術推向了更激進的戰場—— 10C。
1000V 電壓、1000A 電流、1000kW 功率——這三個 1000 構成了其最新發布的 10C 閃充技術的核心。
在發布會現場,用于演示的漢 L EV 接入比亞迪自研的兆瓦閃充樁後,峰值功率表瞬間突破 1000kW,電量從 10% 充至 70% 僅耗時 4 分 45 秒。
王傳福對此的總結頗為直接:「充電從『人等車』變成了『車等人』,這才是真正的油電同速。」
技術拆解顯示,這項突破背後是比亞迪對電池、電控的全鏈條重構。
在新推出的閃充電池上,比亞迪通過正負極材料改性、電解液配方優化以及多維度離子通道設計,将内阻降低 50%,解除了超高速離子運動的速度上限,使得 1000A 超大電流通過時仍能保持穩定。
以比亞迪漢 L 為例,在兆瓦閃充體系下,充電 1 秒鍾可以補能 2 公裡,這是全球量產最高峰值充電速度,以 5 分鍾去換算,漢 L 可以實現 400 公裡的補能。
另一邊,1500V 碳化矽功率芯片的自主研發,則解決了高電壓下電控系統可靠性的行業難題。比亞迪 在發布會上自信表示,他們會在較長的一段時間内成為獨占 1000kW 充電技術的車企。換句話說,其他車企想要研發出同等水平的 SiC 芯片,可能還需要不少時日。
不過,真正引發行業讨論的并非實驗室數據,而是比亞迪規劃的 4000 座兆瓦閃充站。這些充電樁的最大輸出功率達 1360kW,遠超當前主流超充樁的 480kW 上限。
在布局閃充站的這段時間裡,比亞迪還給車主們提供了一套「過渡方案」——雙槍快充。是的,漢 L 和唐 L 都将支持雙槍快充,這是比亞迪首次在騰勢和仰望之外的車型上推出這一功能。
不過,現實挑戰也随之浮出水面。
根據億歐智庫的分析,目前中國公共直流充電樁中,95% 的充電功率在 150kW 以下,即便比亞迪通過雙槍快充技術将普通快充樁功率翻倍,實際用戶體驗仍與兆瓦閃充存在代際差距。
另一個容易被忽視的細節是,比亞迪官方暫未公布 4000 座閃充站的具體建設時間表,僅透露首批站點将優先部署在 4S 店。這種「車等樁」的局面,或許會延緩 10C 閃充技術紅利的釋放速度。
對于比亞迪來說,這次将「全網域千伏架構」作為技術底座,整車高壓部件全部更新至 1000V 耐壓等級。毫無疑問,這種系統性的改造将帶來巨大的成本壓力,這或許解釋了為何漢 L EV 的預售價較現款漢 EV 高出近 9 萬元。
▲漢 L EV 的預售價格為 27-35 萬元,唐 L EV 為 28-36 萬元。
但可以肯定的是,當技術創新形成規模效應時,成本曲線自然會下探。對于年銷超 300 萬輛,實現電動化深度整合的比亞迪而言,這或許是其敢于押注超前技術的底氣。
極速超過 300km/h 的,比亞迪漢
如果說充電技術的突破瞄準的是用戶焦慮,那麼比亞迪此次發布的 3 萬轉電機則是在嘗試重新定義電動車的性能邊界。
漢 L EV 在今年 1 月首次亮相工信部時,大家就對那接近 800 馬力的永磁同步電機,以及 2.7 秒的零百加速感到好奇。現在,謎底揭曉了。
這款高轉速電機以 30511rpm 的極限轉速,刷新了小米 V8S 電機此前保持的世界紀錄,單模塊功率達到 580kW,功率密度更是攀升至 16.4kW/kg ——按照王傳福的說法,這組數據「足以超越傳統 V12 發動機的表現」。
更誇張的是,這款電機還在實驗室裡突破了 35000rpm,似乎能夠為電動車的性能天花板撕開一道裂縫。
這台高轉速電機的能力可以體現在漢 L EV 的極速上——超過 300km/h。
不僅如此,超級 e 平台的電機采用全新冷媒復合冷卻技術,電驅冷量提升 60%,這讓漢 L EV 和唐 L EV 在連續 70 次零百加速後,仍然能夠做到性能不衰減。
同時,這台電機還有着超高的集成度。
王傳福表示,該電機的功率密度達到了 16.4kW/kg,是全球量產驅動電機裡的最高水平。這樣的集成度表現,讓漢 L 的備份箱多出了 20L 的空間。
這種工程奇迹般的集成度,恰好印證了比亞迪在「超級 e 平台」開發中奉行的系統思維——當電機體積被壓縮到傳統 V8 發動機的 1/3,當充電焦慮被縮短至一杯咖啡的時間,電動車的價值坐标已然發生本質偏移。
如果說此前的技術迭代聚焦于解決「有沒有」的問題,那麼現在,比亞迪正在用 3 萬轉電機與兆瓦閃充的組合,重新書寫「好與更好」的标準。
當下,全球電動車市場都在經歷從「續航競賽」向「體驗競争」的轉型。比亞迪用 10C 閃充解決補能痛點,用 3 萬轉電機突破性能認知,這套組合拳顯然不止于技術炫技。
當充電時長縮至燃油車加油水平、電機性能超越頂級燃油引擎時,這場電動化革命或許才真正觸達質變臨界點。
不過,所有這些願景的前提,是實驗室數據能夠完整復刻到真實用車場景。而這,恰恰是比亞迪接下來最需要向市場證明的命題。
期待漢 L 和唐 L 在 4 月份的正式上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