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互聯網經驗:電商的康波:僅退款終結背後,“貓拼狗”備戰AI時代,歡迎閱讀。
文 | 港股研究社
争議中的僅退款,迎來了終結日。
據《北京商報》報道,拼多多、淘寶、抖音、快手、京東等多個電商平台将全面取消 " 僅退款 ",原有的 " 退款不退貨 " 申請,将交由商家自主處理。
這一轉變絕非簡單的規則調整,僅退款的誕生與消亡,折射出一個更深刻的命題:當流量紅利見頂、技術周期迭代,企業如何在 " 内卷 " 與 " 創新 " 之間抉擇?
答案正藏于康德拉季耶夫長波的規律中。過去二十年,電商乘信息技術革命的東風扶搖直上,而今,上一輪康波周期漸入尾聲,以 AI 為核心的新周期曙光初現。
取消 " 僅退款 ",是行業對舊規則的自我糾偏。" 貓拼狗 " 們正在告别以犧牲生态健康為代價的零和博弈,轉而擁抱新一輪技術驅動的價值重構。
" 僅退款 " 退場:康波周期裡的新起點
康德拉季耶夫長波理論(康波周期)揭示了一個深刻的經濟規律:技術的颠覆性革新驅動着 50-60 年的經濟波動,每一輪周期都經歷繁榮、衰退、蕭條與回升四個階段。
自 18 世紀工業革命以來,蒸汽機、電氣化、信息技術等革命性技術依次主導了前幾次康波周期。其中,信息技術周期的繁榮期,移動互聯網的紅利讓阿裡巴巴、京東、拼多多等電商巨頭實現飛躍式發展。
然而,随着技術紅利的邊際遞減,全球經濟增長動能顯著放緩,電商行業陷入 " 存量博弈 " 的困局。
在此背景下," 僅退款 " 政策應運而生。拼多多率先以 " 退款不退貨 " 規則撬動下沉市場,淘寶、抖音等平台迅速跟進。
這一政策本質上是平台利用規則制定權,通過犧牲商家利潤換取用戶增長與市場份額的短期策略,反映了康波衰退期内資本投入與技術創新脫節的典型特征。當技術停滞導致行業陷入 " 内卷化 " 競争,平台依賴非生產性規則,比如價格戰、流量補貼等維持增長。
過去一年," 僅退款 " 政策雙刃劍效應已經相當明顯。在短期内拉動了用戶活躍度,但長期卻導致商家利潤空間被壓縮、羊毛黨泛濫、物流與保險成本激增,甚至威脅中小商家的生存。
是時候踩下刹車了。從淘寶松綁僅退款起,各大平台都陸續優化這一政策。電商平台逐漸意識到,需要一種更加具有長期價值的發展模式。歷史反復證明,能夠穿越周期的企業往往具備兩大特質:一是對技術革新的敏銳洞察;二是對生态健康的長期堅守。
當前,全球正處于上一輪康波(信息技術周期)的尾聲與下一輪康波(以 AI、生物科技等為核心)的萌芽期。在這一歷史性轉捩點上," 僅退款 " 政策的落幕,既是電商行業對舊增長模式的告别,也是對新康波周期的擁抱。
今年以來,淘寶天貓、京東、拼多多都在加速擁抱新興技術和商業生态的變革,一方面構建 " 平台與平台、商家、消費者 " 多方共赢商業生态,另一方面加大對 AI 技術的應用探索。
在新一輪康波的起點上,電商行業的競争已從 " 規則的博弈 " 升維至 " 技術與生态的競速 "。誰能将創新根植于實體經濟的土壤,誰就能在技術長潮中錨定未來坐标。
供給側之變:尋找創新的最大公約數
歷史經驗表明,上一個技術康波周期中的巨頭往往會成為下一個周期的奠基者。此時的 " 貓拼狗 ",就引領着電商行業新一輪變革。
首先,三大平台率先開啟戰略調整,從 " 流量内卷 " 到 " 價值回歸 ",優化營商環境,扶持優質商家,降低内卷以将更多精力放到增長與創新中去。
松綁僅退款之餘,淘寶、京東、拼多多都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扶持商家發展。淘寶天貓已經帶領美妝、服飾、運動戶外等行業商家打響了 " 增長戰役 ",由平台一手治理營商環境,一手籌劃扶持和激勵策略;京東更新 " 春曉計劃 ",為品牌和商家投入至少 10 億廣告金補貼;拼多多加碼高質量電商生态建設,自去年推出 " 百億減免 ",今年再次推出 " 千億扶持 " 計劃。
這意味着,此刻的電商戰場,巨頭們已悄然換軌。而驅動電商巨頭從短期流量争奪轉向長期生态重構的動力,無疑是新的康波周期到來,更多增長機遇正在孕育。
以 AI 為代表的新興技術,正在開啟下一段長達數十年的繁榮長波。業内率先将新技術應用至傳統領網域的企業,已經吃到了第一波紅利。比如,京東通過 " 硬體 + 算法 " 的深度整合,使京東物流履約效率提升了 40%。此外,阿裡媽媽也表示,AI 能力已在商家經營中展現了顯著的助力成果,AIGC 圖生視頻的應用則為商家帶來了點擊率(CTR)65% 的顯著增長。
毫無疑問,電商巨頭正在以自身資源優勢,搶先瓜分 AI 電商時代的大蛋糕。
阿裡巴巴重視 AI 作業系統定義電商生态規則。阿裡豪擲 3800 億元布局 AI 大戰略,旗下淘天集團不斷推進其 AIGX 技術體系、大模型家族等技術進展。
京東則重視 " 產業 AI" 優勢。比如,拓寬供應鏈護城河。近三年,京東累計研發投入超 400 億元,其中超 30% 投向 AI 領網域,成功打造了數智供應鏈。以京東零售智能供應鏈平台為例,通過将 AI 能力應用于各供應鏈場景,對于自營業務千萬量級 SKU 進行精準預測、智能決策以及高效協同,将京東庫存周轉時間降至 31.2 天。
此外,拼多多則将 70% 的 AI 資源投向交易環節,通過技術突破農產品流通壁壘。CTO 陳磊表示:" 工程師必須下田頭、進車間,技術價值要用斤兩衡量。" 這說明拼多多 AI 戰略面服務于下沉市場與農業數字化。
盡管路徑因業務痛點不同而略有差異,三巨頭都在轉向技術驅動的生态構建,以資源傾斜和技術創新扶持商家與產業鏈更新。
因此,這場變革不僅是技術的更新,更是產業邏輯的重塑。
電商巨頭從短期關注流量變化,到中期布局生态重構,長期押注技術轉化。中國電商正以一場集體轉身,叩響新一輪康波周期的大門。而事實将證明,敢于掙脫短期主義的桎梏,在技術長潮中前進,将收獲更豐碩的果實。
對于投資者而言,此時是重估電商產業的關鍵時期。正如周金濤所言:" 人生的财富積累依賴于對康波階段的精準定位 ",電商行業的未來估值邏輯正在從 " 流量規模 " 轉向 " 技術滲透率與生态協同能力 "。
AI 時代電商估值邏輯的範式遷移
當以 AI 為核心的新一輪康波周期拉開序幕,全球電商產業正經歷自移動互聯網革命以來最深刻的估值範式遷移。
傳統電商估值模型中的 GMV 增速主導邏輯正在失效,AI 技術滲透率與生态協同效率構成新的價值坐标軸。
從最直觀的業績指标來看,瑞銀分析師 Kenneth Fong 團隊表示,随着未來 AI 技術不斷增強,将進一步助力京東提升用戶體驗、提高履約效率,從而鞏固其未來的增長潛力和利潤率提升空間。
從生态協同來看,阿裡巴巴 AI 技術對零售、金融、物流等業務的賦能效應,将釋放跨場景協同價值,推動長期估值溢價。對此,國信證券指出,看好阿裡巴巴在 AI 產業驅動下對其他各業務線的賦能作用。此外。拼多多也通過科技賦能農業的持續投入使其田間 - 倉儲數據互動效率不斷提升,驗證了數智化技術對垂直場景深度改造的價值創造路徑。
即将到來的年中大促将成為檢驗電商平台 AI 化的試金石。阿裡媽媽提出了 "AI 驅動 質赢 618" 的主張,強調 AI 全鏈路經營提效路徑;京東集團旗下的一站式數智營銷服務品牌京準通則以 " 智匯 · 共升 " 為主題備戰大促;抖音電商目前正開發首款面向 C 端的 AI 電商服務 "AI 購物小助手 "。種種迹象都表明,沉寂已久的電商大促正迎來更多新看點。
當然,目前各大平台對 AI 賦能電商的應用仍然比較初級。從效率革命到最終的範式颠覆,AI 電商的想象力還遠遠沒有打開。站在長遠視角下,AI 大模型仍處于快速迭代的早期階段,時代先鋒者需要通過一次次探索,才能實現飛躍。
可以預見,當 AI 帶來的邊際成本下降曲線與 GMV 增長曲線形成黃金交叉,電商產業将突破傳統電商的估值天花板。
在這場百年未有的商業形态變革中,那些能持續輸出 δ 值(邊際改善率)的先行者,終将在康波周期輪動中捕獲 α 機遇。這既是商業文明的進化論,也是產業周期下的價值重估預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