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财經經驗:“搭子”快被玩壞了,歡迎閱讀。
圖片來源 @視覺中國
文 | 定焦,作者 | 布魯斯,編輯 | 向園
今年以來," 找搭子 " 火了。一些年輕人調侃," 在朋友和戀人之間,我選擇搭子 "。
在需要 " 找伴 " 時,通過社交平台發出邀約,快速找到人應邀,完成單次活動的形式,就是 " 找搭子 "。因其 " 精準陪伴 " 和 " 你情我願 " 的特性,以及處不好就 " 日抛 " 的自由,成了 2023 年最受年輕人歡迎的社交關系。
打開社交平台,從吃喝玩樂、戶外活動、健身學習、打工搬磚到校園生活、養寵帶娃,各類細分搭子都有自己的圈子,不少年輕人還會發帖分享自己的 " 高素質搭子 "" 神仙搭子 "。" 搭子 " 的定義逐漸泛化,熱度也越來越高。
不少網友沉浸在 " 君子之交淡如水,搭子之交才最美 " 的美好想象中,但事實真的如此嗎?
「定焦」發現,由于松散的契約關系無法起到很好的制約作用,這股搭子熱潮之下,負面案例開始出現。被毀約、放鴿子、口角摩擦、錢财糾紛的情況不時發生,更有甚者,一些商家開始借搭子文化,在減肥、考公、追星等圈子裡 " 精準銷售 "。
還有借搭子的名義相親交友的年輕人,沒等來愛人,卻等來了殺豬盤和性騷擾。8 月 30 日," 某平台旅遊搭子被指涉黃 " 的話題引發關注。據報道,有網友發現 " 旅遊搭子費用全包 " 正在成為一道暗語,此類帖子中,通常會注明 " 僅限女生,各取所需 "。
搭子關系只有在安全和真誠的前提條件下,才能發揮探索生活、輕松交友的作用。但現在,随着多方的加入和利用,搭子文化正在逐漸變味。年輕人原本想享受搭子關系的 " 輕 " 和 " 巧 ",最後卻發現事與願違。又一流行文化,即将走向 " 翻車 "?
那些奇葩搭子:放鴿子、不給錢、愛計較
搭子關系聽着有多妙,實際體驗下來恐怕就有多糟。
年輕人一開始喜歡搭子社交,看中的是能自主選擇趣味相投的人,又不必背負熟人社交的負擔。中央财經大學社會與心理學院心理學系副教授窦東徽稱,心理學中有一個概念叫 " 班機鄰座效應 ",是指很多人在熟人面前可能有所掩飾,而與飛機上素昧平生的鄰座卻能敞開心扉,原因就是萍水相逢的兩個人從此可能再無交集,所以能夠像面對樹洞一樣毫無保留地傾訴。
不過,依靠興趣愛好進行配對的搭子關系,無法準确識别對方的身份、性格、處事方式等,被毀約、放鴿子、難伺候的情況時有發生,本來想借機放松,卻成了性格磨練和處理突發狀況的修羅場。
很多人都遇到過這樣的搭子:說好的組團旅遊,攻略和交通餐飲都已準備好,對方卻在出發前臨時毀約;有的人不管吃飯、看展還是戶外運動,找搭子的目的似乎就是有人免費給自己拍照,而且對拍照效果要求很高。
對于被動的一方來說,相當于花錢花時間充當工具人。
同時,這種陌生人結成的臨時關系,原本都衝着輕松社交而來,并不會提前籤訂契約,只依靠松散的口頭約定或單純的信任達成共識,因此違約成本很低。這也提高了找搭子踩雷的概率。
小宮在今年休假時準備錯峰去貴州旅遊,由于身邊的朋友都沒有時間,就在網上組了一個四人的包車(2 天)小隊,費用最後一次性結清。
第一天,因為其中兩人飛機延誤,小宮只能和另一個搭子先坐原本包好的大巴到景點,另外兩人下飛機後打車到達目的地。第二天,遲到的兩人找了新的司機,在沒有告知的情況下提前離開,留下小宮和搭子自己承擔包車及其他各種費用,時間還被耽誤,預算一下子超出原定行程的兩倍多,小宮只能自認倒黴。
在國外念書的小雪,抱着找新朋友一起旅遊、拍照的想法,開始在社交平台上找搭子,為了安全起見,找的都是同性。一次她發帖找人,一位自稱是當地某大學講師的人回應了她,她看到對方經常在賬号上分享日常,便應約前往。
到了當天,她特地買了甜點和草莓作為禮物帶給對方,下午喝咖啡對方也自然回請,算是禮尚往來,于是小雪放松了警惕。當晚,對方建議她去某家居酒屋吃飯,花了四百多元,付款時說好小雪先付款,然後 AA 制,結果對方以沒有零錢、paypal 沒注冊為由,約定第二天見面給現金。結果第二天,對方沒有赴約,還删除了小雪的微信,錢也要不回來了。
" 真的太有陰影了。" 小雪向「定焦」總結,以後再遇到類似情況,一定不能礙于面子,要當場把錢算清楚。同時,她建議大家應該提高戒備心。
随着類似事件的曝出," 不要随便找搭子 "" 找搭子避雷 " 等成了新的熱門話題。被坑慘的小宮和小雪,決定以後不再找搭子。小雪提醒,找搭子時不要被對方的人設蒙蔽,也不要向對方透露太多個人信息。
成騙财騙色誘餌,搭子被玩壞了
除了靠興趣愛好驅動的搭子,互助型的搭子也是很熱門的類型。這類搭子非常容易組隊,本着互相監督、互相促進的心态兩兩組對或者多人組隊,成為健身搭子、考公考研搭子、減肥搭子等。
互助型搭子的出發點是好的,但正因為目标明确、痛點清晰、流量精準,不僅讓商家 " 托兒 " 嗅到商機,也讓一些賣課、詐騙的人藏匿其中。
把減肥天天挂在嘴上但是一直減不下去的富貴,今年在社交平台上找了一個減肥搭子,約好每天發微信進行減肥打卡。幾天以後,她就發現對方不會給她分享真實的吃飯和訓練照片,只是發某些健身 APP 的截圖,仿佛對面是個假人。
但神奇的是,這個人自稱體重一直在掉,富貴好奇問了一句 " 怎麼做到的 ",對方開始安利 " 無痛不反彈 " 線上私教課程,富貴才意識到對方可能是賣課的。她上網一搜發現,有很多類似打着減肥搭子的名義賣課的人,不僅話術一樣,就連每天打卡的 APP 和線上訓練營名稱也一樣。
" 他們抓住了每一個迫切想減肥的人的心理,讓人好奇她如何瘦得快、瘦得輕松,後期精準推銷,即使你不買課,你此前和她互發的打卡内容,也有可能成為她的推銷‘素材’,說你是用了她的產品或買了她的課才瘦下來的。" 富貴感到一陣後怕。
考公考研也是一大受騙重災區。"網絡上不少考公搭子,其實是機構的銷售",一位網友稱。有不少網友發現自己的搭子在學習打卡幾天後,就開始邀請他進群 " 白嫖 " 免費課程,群内學員再加其私聊,稱自己已經報班。很多人便會預付幾百元定金,即使後續意識到不對,定金也無法退還。
還有旅行社員工,表面是找搭子,實則是推薦遊客報團。暑假想去雲南旅行的文文,在網上招募旅遊搭子,沒想到遇到一個行程幾乎和自己完全一致的女生,就加了微信。聊了兩天之後,對方說自己怕雲南不安全,就報了個 4000 元的 " 年輕人純玩團 ",随後将導遊微信推給文文,問她是否有興趣。
交完 500 元定金之後,文文發現這個團沒有入駐旅遊平台,覺得不對勁,突然發現導遊和搭子女生的社交平台個性籤名一樣," 明明是同一個人還演了一出戲 "。被她戳穿後,對方随即改了社交平台的昵稱,并拉黑了文文。
被騙錢之外,還有一部分單身年輕人試圖通過找搭子的方式找對象,結果遇到了對方直接帶自己去私人影院 " 動手動腳 " 的騷擾行為。近日," 某平台旅遊搭子被指涉黃 " 的話題也引發關注,找搭子的風氣逐漸變味。
年輕人面對這種流行的社交方式,确實存在信任門檻低、警惕性不高的情況。窦東徽總結,很多年輕人存在一種認知:和我有相同興趣的一定也是和我一樣的人,這是代表性直覺謬誤的表現。網絡的匿名性也讓掩飾真實信息或編造騙局更為容易,增加了識别難度。
知名趨勢營銷專家、知萌咨詢機構創始人兼 CEO 肖明超建議,年輕人一定要做好鑑别,自己的社會關系網一定是逐漸擴散的過程,不能心急,要保證自己是安全的。而對商家來講,通過搭子制造熱點或營銷噱頭,能夠觸達消費者,但更要構建中長期的消費者關系。
" 現在找搭子不怕别人懷疑你,而是你要不斷去懷疑别人,尤其是那種一直附和你的人,更要注意辨别。" 文文稱,還有一種極端的情況是,以後找搭子都要看對方的身份證或學生證,一旦失去信任,這種社交方式也就被玩壞了。
" 日抛 " 搭子,難以轉正
其實 " 搭子 " 并不是新鮮事物,在文青聚集的平台,大 V 叱咤風雲的平台,二手交易平台等地,有人的地方就有 " 拼搭子 " 的社交需求,以前的牌搭子、魚友、球友、驢友等就是如此。
到了這兩年,搭子的定義變得越來越泛、搭子的固定性越來越低,這與這一代年輕人所處的社會環境和心理狀态的變化有關。
當現代社會人與人之間的關系越來越碎片,想找到一個滿足自己多維社交需求的人,邊際成本太高,不同興趣群體又存在供需的錯配。因此,在有限的時間,快速找到一個興趣相同的人,完成單次的活動,這種精準速配的形式,在年輕人中變得越來越流行。
而對于一些不安全感較強的年輕人來說,他們傾向于打造一種更實用、更經濟、更結果導向的社交關系——不需要過多的前期投入,也不需要後續的情感維護,也不過度侵入私人生活,邊界感極強。
臨時的、流動的搭子關系,就在這種氛圍下誕生了。" 年輕人愛上找搭子,是因為搭子能夠帶來經濟和心理上的多重收益。" 窦東徽解釋,由于費用共擔,搭子可以降低一些活動的經濟成本;有相同愛好的搭子一起活動,分享感受也能得到有效的回應。更重要的是,搭子這種即興的、靈活的組合,可續可散、進退自如。
在不少年輕人看來,不停尋求搭子确實增加了社交效率,能給平淡的生活增加些樂趣,但他們也深知,搭子代表不了生活的全部,也始終無法成為親情、友情和愛情的 " 平替 "。
" 這種人際交往是沒有厚度的,這也是為什麼我的很多搭子會一聲招呼都不打就把我删除,當大家都默認了這種日抛的人際關系,誰還會選擇付出呢?誰還會讓自己的搭子‘轉正’呢?" 一位不停換搭子的年輕人說,歸根結底,不要失去結交朋友的勇氣。
" 長遠去看,年輕人還是需要去構建穩固的社會關系,因為社會關系是維系我們在工作生活當中,能夠獲得更大支持的一個重要結構。" 肖明超稱。當然,想要獲得更有溫度和厚度的關系,需要付出成本與保持真誠。
應受訪者要求,文中小雪、小宮、富貴、文文為化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