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娛樂經驗:男女主人設毫無邏輯,這麼改編,再好的書都得“毀”,歡迎閱讀。
《長風渡》的劇情昨天終于來到了 " 大虐 " 的時候,之前的輕喜劇風格已經大變。
劇情的變化終于迎來了人物性格的急劇變化。但《長風渡》中人物邏輯不同的問題依然存在。
并沒有因為劇情的改變而好轉,看劇的觀眾也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長風渡》表面上看起來熱鬧,但實際上在人物設定上并沒有下功夫。
原著人物設計邏輯嚴密,人物成長弧線完美
《長風渡》中,柳玉如是一位揚州深宅大小姐,思想也十分封建。她認為女人應該依靠丈夫。她是典型的封建社會名媛。
雖然她是個妓女,但她的父親卻寵愛小妾,害死了他的妻子。她從小的願望就是嫁個好人家,所以從八九歲起,她就開始籌劃嫁給葉詩安。
她對葉十安的喜歡更像是一個向往新生活的夢想,而葉十安就像是能帶領她走出泥潭的 " 救世主 "。
顧九思的思想很現代。他認為,如果他想娶一個妻子,他必須嫁給一個真正相愛的人。
所以當顧九思說兩人找到真正愛的人就離婚的時候,柳雨茹感覺天塌下來了。
倒不是因為她喜歡顧九思,而是因為古代的 " 和而分離 " 之後,女人的名譽和生計都是問題。
書中,顧九思是一個真正的喜歡賭博的纨绔子弟。雖然他本性純潔,但沒有上進心。
《長風渡》言情劇的亮點就在于,兩個人因為家破人亡,山河動蕩,一開始就沒有精心設計,但卻很真實。互相支持,共同成長。
女主角逐漸改變了想法,認為女人也可以闖出一片天地,她的夢想變成了成為劉老板,建立自己的事業。
而男主也明白,有些責任是必須要承擔的。古九思、楊文昌的 " 欲得千萬府邸,庇護天下貧苦百姓 " 已經為他實現了。
不完美的兩個人,互相救贖,成長,打磨成閃亮的珍珠。這是完整的人物弧線。
單看《長風渡》女主角的人物設計并沒有什麼與眾不同,她從一開始就不是一個有獨立思想的女性。
她就像揚州城裡的一粒沙。她遇到了顧九思,沙子落入蛤裡,變成了珍珠。顧九思教她找回自我。
顧九思的人物設計也和很多假哥們不同。他真是個大佬,真是無知啊。
但他學做纨绔子弟并不是為了逃避。他怕自己再努力,還是會辜負葉十安。
但當柳雨茹告訴他,他能做到,而且他比葉十安聰明的時候,才是顧九思真正受到誘惑的開始。
因為那個時候,在劉玉如的眼裡,他看到了成為 " 真正的自己 " 的可能性。
《長風渡》裡的愛情是兩個平凡的人相遇之後變成了更好的人。
該劇如果不改編的話,如果完全按照原著拍攝的話,會非常精彩,但現在,編劇卻精彩地編寫,改編成了 " 四個不同的形象 "。
" 矮化 " 女主," 删除 " 男主亮點,配角全部都是 " 工具人 "
首先,男主的人設從一開始就崩塌了," 花花公子 " 只存在于别人嘴裡,幹壞事卻一個也找不到。
就連思想開放、追求平等,都是從男主嘴裡帶出來的。新婚之夜,也給女主思考未來,勸她獨立、自由。
看到問題了嗎?從一開始,編劇呈現給觀眾的女主角的 " 好 " 就遠遠大于女主角感受到的女主角的 " 壞 "。
信息量嚴重失衡,天平直接向女主這邊傾斜。誰會同情女主角結婚後跳入火坑的絕望呢?
大家都知道,描述人和事的技巧就是少用形容詞,多用細節。
描述英雄有多花花公子基本上是沒有用的,但他有多善良全在于細節。
人物弧線意味着開始和結束,先壓抑後崛起,編劇直接把顧九思寫成一個 " 不愛學習的好家夥 " 卻很聰明,有什麼 " 亮點 " 可尋?
就連 " 獨立 " 的想法也不是女主自己實現的,而是從男主的口中告訴女主,指點她的,這等于是直接剝奪了女主最大的人格魅力。
不遺餘力地為女主塑造一個完美的角色,但對女主的刻畫卻極其粗糙,心理活動也能盡可能地保存,這就導致了行為邏輯的割裂和反復的橫向跳躍:
關注一會 名利在乎面子。他時而當眾揭露家庭醜聞,時而謹慎善謀,時而求死欲生。
所以說白了,前六集的編劇和導演都沒有站在女主角的角度思考劇情。如果你自己都不理解女主角,又怎麼指望觀眾理解。
提前包裝好男主的完美人格也會帶來一個問題,那就是男女主感情線的張力會消失。
我猜這部劇想寫的就是男主被大家誤解,女主能一點點發現哥們兒的善良。這是一個尋寶的過程。
但現在變成了,任何一個人,任何一個不瞎的人都能看出男主有多優秀,往下挖的動力沒了,對比度幾乎為零,一半的角色應該被隐藏在冰山之下了。觀眾去探索。
前一秒女主還在擔心丢錢,男主卻出來安慰她,說這幾天在給她學習,女主盯着男主說 " 謝謝 "。
然後第二天早上醒來的時候,男主的口袋裡留下了一個竅門。女主做生意遇到的第一個問題,就被男主的智慧解決了。
女主只需靜靜地站在那裡,然後幾個 boss 就陸續來到她身邊,這根本不塑造女主的能力。
我只是覺得觀眾不會欣賞女主角,因為她依賴男主的平台、人脈、男主的聰明才智。
劇中不僅女主角相形見绌,男主角的高光場面也被删除。
顧九思在打人之前,大概就知道後果了,他已經準備好割斷自己的腿了。
現在白筝和顧九思什麼都不知道,就這麼肆無忌憚地打人,他并不是這樣肆無忌憚的人。
後面幾集的劇情都是各種工具人 " 配角 " 的犧牲,推動男女主角的成長。
男主對女主的信任,包含着别人和自己的糾葛和成長,卻沒有體現出來。相反,他立即開始 " 進化 " 自己。我變得懂事了,長大了。
前期的顧九思并沒有那麼 " 明朗 " 的思想,所以和後來的顧九思形成了反差。
會導致後來顧九思對柳玉如說:" 我不是顧九思,你一定是柳玉如。" 這種高光線。
雖然現在還可以湊合,但總覺得少了點什麼。仔細想想,原來人物都缺乏靈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