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互聯網經驗:6年基金被清盤:縱有疾風起,貝萊德也言棄,歡迎閱讀。
作者|李佳 黃繹達
編輯|黃繹達 鄭懷舟
繼上半年中國區負責人離任之後,貝萊德又在中國資本市場跌了一跤。
9 月 5 日,貝萊德全球基金在股東信中宣布,将于 11 月 7 日關閉由其管理的中國靈活股票基金。該事件一經發布,便引發了市場的廣泛關注和讨論。
話題度之所以會如此之高,一方面是因為貝萊德是全球最大的資產管理公司,行業地位決定了這次事件的影響力;另一方面,該基金 80% 的倉位配置了中國相關股票,随着基金清盤,關于貝萊德從中國撤資的傳聞甚嚣塵上。
從業績表現來看,該基金于 17 年 10 月成立,是一只成立超過 5 年的老基金,但是長期業績卻不盡人意,9 月 7 日披露的 7 月基金月報顯示,該基金成立至今虧損達 21.6%,過去 5 年僅 19、20 兩年有正收益。同業比較來看,根據 wind 統計,該基金大部分時間跑輸同類基金,甚至差距在不斷擴大。
圖:貝萊德中國靈活股票基金業績走勢 來源:Wind
再看該基金的業績走勢,大體可以分為三段,20 年 3 月到 21 年 2 月間有過一段明顯的上漲外,17 年 10 月到 20 年 3 月和 21 年 2 月至今這兩段都是在震蕩與調整,尤其是 21 年後的表現絕對配得上一瀉千裡這個詞。
這樣難堪的業績對于基民而言自然是缺少了吸引力。最近一期基金月報披露的規模僅有不到 2400 萬美元。誠然,基金業績差、規模難擴張,被貝萊德抛棄也在情理之中。
那麼,貝萊德清盤中國靈活股票基金真的是要撤出中國市場嗎?慘淡業績的背後,這只基金究竟做錯了什麼?
01 離岸基金清盤,貝萊德退出中國市場傳聞不實
基金清盤的消息爆出後,貝萊德官方也關注到了市場上關于它們退出中國市場的傳聞,貝萊德的回應是傳聞不實,并保證對中國市場的承諾不變。
不得不說,貝萊德的這一回應确實很官方,披露的信息也很有限。由于貝萊德在國内發行的相關基金產品業績堪憂,這次基金清盤事件加劇了市場對其資產管理能力的擔憂,退出中國市場的傳聞正是這種擔憂的具象化。
至于貝萊德是否要退出中國市場,梳理本次基金清盤事件後,得到的答案是只能說這次大概率只是獨立事件。
先從基金發行人來看,即将被清盤的貝萊德中國靈活股票基金是貝萊德全球基金系列中的一支,相關的信披維護由設立在香港的貝萊德資管北亞公司操作。貝萊德全球基金則是設立在盧森堡的開放式投資公司,是貝萊德的招牌產品之一。
所以,貝萊德中國靈活股票基金是一只典型的離岸基金,其運作與國内持相關金融牌照展業的貝萊德基金和貝萊德建信理财并不直接關聯。就信号而言,的确不能因為被清盤基金的投資對象是中國資產,就臆測貝萊德要退出中國市場,畢竟這次基金清盤并不涉及貝萊德負責國内市場運作的兩大主要持牌機構
而且,清盤一支長期業績不佳、目前管理規模僅兩千多萬美金的基金可以說就是正常操作,畢竟業績慘淡的同時還有運維費用的支出,在貝萊德做出該基金在短期内不會有進一步認購的判斷時,已經表明這支基金已經沒有繼續存續下去的必要了,這是操盤層面的問題。
從戰略層面來看,貝萊德在國内發行金融產品的主體還在正常運作。其中,貝萊德基金的相關公募產品目前在國内口碑不佳,6 只產品中 4 只成立以來的總回報為負,而且總回報最高不過 1.36%(截至 23 年 9 月 8 日),表現最差的中國新視野同期淨值僅有 0.65,同類產品中排名靠後。
即便業績較差導致基金管理規模出現一定縮水,貝萊德基金目前的總管理規模依然還有 53.45 億元。同時,貝萊德建信理财的管理規模在今年增長迅猛,從 22 年末的 67.40 億元到今年上半年已經增長至 118.17 億元。
綜上,雖然在國内資管行業中貝萊德的市場份額不高,但是國内兩大發行主體的資管規模也超過了 150 億人民币,即便貝萊德基金的業績不好,也斷沒有放棄國内市場的道理。另一方面,離岸基金清盤事件也讓國内投資者看到了外來的和尚可能并不太會念經,即便它是全球資管規模最大的金融機構。
02 貝萊德中國靈活股票基金都做錯了什麼?
本次基金清盤的主角中國靈活股票基金是貝萊德全球基金中的一支,作為貝萊德的旗艦產品,在全球資產管理規模第一的光環之下,招牌基金業績長期疲軟及其背後的原因,就非常值得投資者復盤與思考。
根據貝萊德官方披露的基金月報,回顧中國靈活股票基金自 2017 年成立以來的持倉情況,前 10 大重倉股的倉位長期在 50% 上下,所以重倉股的風格也決定了基金整體的風格。在近 6 年的基金存續期内,中國靈活股票長期重倉阿裡、騰訊、百度等互聯網大廠,其他重倉股則分布在大金融(銀行、保險為主)、新能源、白酒、醫藥等領網域,重點股票則包括了平安集團、中國銀行、寧德時代、茅台、藥明系等等。
圖:中國靈活股票基金重倉股;資料來源:公司官網,36 氪
由于重倉股基本都是各個板塊的龍頭,中國靈活股票基金是典型的藍籌風格,又因為重倉股分布在互聯網大廠、新能源、醫藥等板塊,又使得該基金呈現出明顯的成長風格。而且基金風格在近 6 年的存續期内沒有發生大的變化,主要以大廠、大金融為底倉,階段性地買入了新能源、醫藥、白酒等板塊的龍頭股。
基金風格整體前後變化不大的同時,重倉的板塊的行情卻在基金存續期内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近 6 年裡,國内的權益市場于外部經歷了貿易環境的改變、疫情的衝擊;于内部,主線風格則是經歷了從茅指數到寧組合的切換。而且,内外部因素之間相互作用,亦是導致大 A 至今預期偏弱的核心原因,一定程度上也決定了基金業績的 beta。
分階段來看,2017 年成立到 2020 年 3 月間,中國靈活股票的業績總體震蕩。在此期間,基金長期重倉阿裡、騰訊、百度、中國平安、建行、中行等股票;同時期也表現出了對能源、券商的偏愛,短中期持有過中海油、中石油、海通、廣發證券等。
然而,這段時間裡上述重倉股的表現都不算太好。首先,互聯網行業始于 2013 年的長牛行情于 2017 年末結束,其原因主要在于:其一,互聯網流量紅利的邊際弱化;其二,政策收緊導致的預期改變;其三,外部因素的影響。
其次,主要受到了外部因素的影響,A 股的各個板塊在 18、19 年間或而下跌或而橫盤震蕩,中國靈活股票基金重倉的銀行、保險、券商、能源等板塊亦是如此。即便個别持有的股票在某一時間段内有過短暫的優異表現,但依然無法對衝重倉股下跌對基金淨值帶來的負面影響。
2020 年 3 月至 2021 年 2 月間,中國靈活股票基金表現不俗,在風格整體變化不大的情況下,淨值的大幅增長源于互聯網大廠的股價在 20 年再次走強,同時基金倉位中也加入了新能源,而且重倉的茅台在 20 年也有一輪猛漲。
但在 2021 年 2 月到 2022 年 10 月間,基金業績可謂一瀉千裡,問題就出在風格整體變化不大上。
20、21 這兩年間,A 股市場發生了明顯的風格切換。就以 2021 年春節為界,在此之前以茅指數為代表的核心資產是 A 股長期的投資主線。而當能源切換被提升至國家戰略高度,在好政策的引導下,新能源滲透率快速提升,新能源行情開始發酵,以寧德時代為代表的寧組合逐步取代茅指數,成為了 A 股新的長期投資主線。
再看貝萊德的中國靈活股票基金,雖然也早早洞察到了風格切換的趨勢,但是新能源的倉位始終都不太高,依舊堅持以互聯網大廠為底倉。所以,新能源牛市行情對基金淨值的幫助相對有限。
與此同時,從 21 年起持續兩年的互聯網整頓讓大廠的總市值蒸發了 80~90%,由于基金在互聯網整頓期間依然堅持重倉互聯網大廠的投資策略,故而政策壓制導致的大廠股價暴跌是基金業績在此期間暴跌的核心原因。
21、22 兩年間的基金持倉中還出現了藥明系的股票,但是在 20 年醫藥大牛市、21 年醫藥結構牛之後,此前大熱的 CXO 開始退潮,藥明生物、藥明康德自 21 年下半年起都遭遇了股價持續調整,估值也持續被壓縮。
從基金買入相關股票的時間節點來看,藥明系的出現在基金持倉的時點主要在 21 年下半年到 22Q3,這段時間藥明系股價都處于調整中,由此推測基金經理可能是想做左側交易,但實際的結果是沒有跟上市場對 CXO 認知變化而被埋了。
總的來說,中國靈活股票基金有點生不逢時,重倉互聯網大廠卻沒趕上 2013~2017 年的互聯網大牛市,基金成立的時間接近牛市的頂點,所以該基金不得不承受高位接盤的痛苦。之後的投資策略堅定買入大藍籌,重倉的也都是好公司,但是架不住市場的風雲變幻,特别是疫情、貿易環境改變、政策壓制等諸多因素,加速了中國權益市場的風格切換,同時好公司卻也不等于好股票,策略上不僅沒能體現出名字裡靈活二字,還能看到擇時帶來的損失。
不得不說貝萊德中國靈活股票基金的業績不佳,關鍵在于其投資策略太不符合中國權益市場的特點,而過去表現優異的 A 股基金無不凸顯對政策有敬畏和對主線行情的靈活把握這兩大特征,而這都是貝萊德中國靈活股票基金所不具備的。
03 貝萊德基金的港股基金同樣業績堪憂
從貝萊德離岸基金清盤事件,也不由得聯想到由貝萊德基金在内地發行的港股基金 — 貝萊德港股通遠景視野。這支基金在發行時最大的賣點是以貝萊德的香港投研團隊為其港股投資顧問,通過投顧模式本地化來凸顯 " 主場作戰 " 的優勢。
但從實際療效看來," 主場作戰 " 的貝萊德港股通遠景的戰績并不理想,基金成立至今(1.6 年)的總回報為 -23.04%,在 wind 同類基金排名中僅排在中遊,基金業績甚至跑輸基準,也不及同期滬深 300 的回報水平。
圖:貝萊德港股通遠景視野業績表現;資料來源:wind,36 氪
從風格來看,貝萊德港股通遠景與即将清盤的中國靈活股票基金頗為類似,重倉股中依然能看到騰訊、美團、快手等互聯網大廠,同時還重倉了中銀系、友邦保險等金融股,除此以外還配置了房地產、制造業、醫藥、零售等板塊。
風格接近的情況下,貝萊德港股通遠景的慘淡業績就很好理解了。雖然 22 年的港股大盤表現低迷,但是也有結構性行情,比如能源板塊,紅利策略效果也還不錯。所以,貝萊德港股通遠景在大盤不利的情況下,投資策略的調整不多,那也只能跟随大盤調整了。
從調倉難度來看,貝萊德港股通遠景在 22Q1 時的規模為 5 億元,到 23Q2 是下降到 3.14 億元,相對來說規模較小,不存在國内那些超百億的明星基金因為規模太大而無法調倉的問題。由此可見,基金淨值下跌、規模縮水的關鍵原因還是投資策略的問題。
與貝萊德中國靈活股票所不同的是,前者是外來的和尚幫大 A 割了波外來的韭菜,貝萊德港股通遠景的投資者都是自己人。在公募基金業績為人诟病的當下,即便投資權益基金風險頗高,而且投資者與基金管理人風險共擔,但在筆者看來提升基金業績才是作為頭牌金融機構應該為投資者做的事兒。
* 免責聲明: 本文内容僅代表作者看法。 市場有風險,投資需謹慎。在任何情況下,本文中的信息或所表述的意見均不構成對任何人的投資建議。在決定投資前,如有需要,投資者務必向專業人士咨詢并謹慎決策。我們無意為交易各方提供承銷服務或任何需持有特定資質或牌照方可從事的服務。
36 氪财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