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财經經驗:遭餘承東炮轟,捅了馬蜂窩的懂車帝背後站着抖音,歡迎閱讀。
雷達财經出品 文 | 李亦輝 編 | 深海
一場冬測,懂車帝捅了馬蜂窩。
近日,懂車帝測試了在嚴寒情況下的混動車型純電續航達成率,約 20 個車型參加測試。其中,華為、賽力斯聯合打造的問界 M7 增程版以 31.6% 的續航達成率排名倒數第一,吉利、長城旗下的多款車型在測試中續航達成率均不到 40%。
對于該測試結果,華為智能汽車解決方案 BU 董事長餘承東發文稱:" 坑人的測試,誤導民眾!科學與嚴謹才是應該遵循的基本規則!"
同時,AITO 汽車、長城汽車和吉利控股集團高級副總裁楊學良均表示了質疑。長城汽車還将于 12 月 14 日在北京舉行懂車帝冬測标準質疑溝通會。
對于車企的不認同和質疑,懂車帝回應稱,2023 懂車帝冬測所有項目使用統一測試标準,符合用戶冬季極寒環境用車場景,不存在區别對待。
然而,此事到此還沒有完。12 月 12 日,有汽車博主放出了一張疑似懂車帝的冬測商業合作價位表,品牌出資 600-1600 萬元不等可獲得對應檔位的冬測長視頻、切片小視頻等宣傳權益。一時之間,有一些網友質疑懂車帝是 " 勒索帝 "," 收保護費 "。
對此,懂車帝通過官方微博發布聲明稱,部分網絡自媒體賬号在未經核實、無事實依據的基礎上,陸續發布涉及 " 懂車帝冬測 " 相關的不實内容,使用 " 無底線黑手 "、" 黑車帝 "、" 敲詐勒索 " 等抹黑内容及謠言信息,被大量傳播,嚴重誤導用戶和行業認知。
懂車帝在聲明中表示,上述言論歪曲懂車帝進行冬測的初衷,嚴重損害公司名譽和形象,已造成惡劣影響。目前,懂車帝已對相關自媒體文章進行取證,并向有關平台和監管部門舉報,希望相關自媒體賬号立即删除文章停止傳播,懂車帝将保留對該類賬号和傳播擴散行為進一步追究法律責任的權利。
海南科技職業大學客座教授張翔告訴雷達财經,一些民間媒體去做測試,目的就是獲取更多的閱讀量、粉絲,很可能有作秀的成分在裡面,消費者只能作為一個參考的依據;如果是專業機構去做這個事情,數據要替客戶保密,會做的更專注,所以在他看來懂車帝的測試不能等同于專業的測試。
值得一提的是,懂車帝是抖音旗下的汽車資訊平台,其對流量和内容的運營可謂是 " 爐火純青 "。有網友将這次 " 冬測比喻成‘張一鳴單挑眾多車企老板’ "。
圖注:懂車帝股權穿透圖
多家車企質疑懂車帝冬測
12 月 3 日,懂車帝官微發文稱,将在 " 神州北極 " 漠河開啟 2023 懂車帝冬測,針對 50+ 新能源車型展開極寒考驗,為用戶提供冬季用車寶典。
這 50+ 款車型包括 20 萬元以下的比亞迪海鷗,寶駿雲朵、大眾 ID.3 和哈弗猛龍等 12 款,20-30 萬價位的包括比亞迪海豹、岚圖 FREE、小鵬 G6 等 14 款,30-40 萬元的車型有特斯拉 model Y、比亞迪唐 DM-p、問界 M7 增程版和理想 L7 等 18 款車型,40 萬元以上的還有理想 L9、蔚來 ET7 和奔馳 EQE SUV 等 9 款。
12 月 6 日,懂車帝公布《2023 懂車帝冬測》。其中,問界 M7 增程在插混組續航達成率中排名墊底,嚴寒情況下的純電續航為 55.3 公裡,達成率只有 31.6%。
随後,這場冬測引起多家車企質疑。12 月 8 日,AITO 汽車官微發布的《無懼嚴寒,問界系列車型冬測表現官方解讀》指出,本次測試中的揚雪,由于受到風速和風向的影響差異,導致測試結果存在不确定性。
對于關鍵的純電續航達成率一項,AITO 汽車稱,經測試媒體确認,車輛在正式測試前進行了共計 71 分鍾的空調制熱,在車内溫度達到 24 攝氏度後,又持續制熱 40 分鍾。在此過程中有十餘次開關車門、車窗的操作,其中最長時間超過 3 分鍾,大大增加了空調能耗,導致電量快速下降。在嚴寒極限及空調持續制熱條件下,多次長時間開車窗、車門,嚴重背離用戶真實使用場景。
據媒體報道,12 月 10 日,餘承東轉發上述 AITO 汽車解讀内容,怒斥為 " 坑人的測試 "。餘承東還在評論中稱,科學與嚴謹才是應該遵循的基本規則。
除了問界,哈弗猛龍在《2023 懂車帝冬測》中排名倒數第二,在 WLTC 标準下,純電續航達成率僅 35.83%。
對此,12 月 11 日,長城汽車微博也宣布:" 撈幹的,還得看長城。" 其将于 12 月 14 日召開 " 懂車帝冬測标準質疑溝通會 ",為公眾講解新能源冬測的标準。
此外,長城汽車調取了參測車型後台數據進行确認,發現部分結果異常,主要涉及純電續航測試、虧電油耗測試、爬坡測試三方面。
長城汽車還呼籲并将全力推動中國汽車行業監管機構、車企、測評機構、媒體和用戶共同協力,制定更加貼合用戶實際應用場景、實際環境條件、實際工況條件的新能源測試标準。
11 日下午,吉利集團副總裁楊學良也發文回應懂車帝冬測。" 關于懂車帝發布的《2023 懂車帝冬測》混動車型純電續航達成率這項測評結果,我也是不認同的。我同樣認為測評過程不科學、不嚴謹,結論不令人信服,不僅誤導了消費者,還傷害了懂車帝自身的公信力。"
面對各個品牌的不認同,懂車帝回應稱,冬測所有項目使用統一測試标準,符合用戶冬季極寒環境用車場景,不存在區别對待。
專家:媒體測試不等于專業測試
多家車企質疑懂車帝冬測,那麼從第三方角度來看,該結果是否可信呢?
海南科技職業大學客座教授張翔告訴雷達财經,媒體去做測試,不管是專業人員配備、儀器設備還是預算方面,都跟正規測試有差别,因為如果嚴格按照标準去做的話,費用成本會很高。
" 媒體更多的是做一些宣傳效果,比如把所有不同的車都集合在一起,拍一些視頻和照片做宣傳,他們的目的是獲取更多的讀者、流量和閱讀量,有些是有作秀的成分在裡面。" 在張翔看來,專業的測試機構不會這樣,一般測試數據都要替客戶保密,這樣就做的更專注,因此從各個方面來說,懂車帝這樣的媒體測試,不能等同于專業的測試。
而且,測試一款汽車,涉及到車企的信用,甚至嚴重影響到市場銷量,所以一定要做到客觀公正,嚴謹。但如果說這個測試沒有完全按照國家的标準去做,那麼它的結果就不準确,公開發布後會對當事車企產生很大的負面影響。
這一點上,汽車分析師劉昊告也持有類似的觀點,他認為汽車媒體并非權威測評機構,測試标準和方法不一定完全科學,且與車企存在商業利益往來,測評結果常常引起争議。
對此,張翔建議媒體做測試的話,一定要說明整個測試條件和程過程,比如出發前的電量等細節,不然的話結果可能會誤導消費者。
此前,也有業内知名測評人表示,影響續航達成率測試結果的,還與車的使用壽命相關,即之前累計裡程有多少,也會影響電池的健康狀态,懂車帝的測試在這一塊缺少交代。
科技數碼博主科技新一就直言,新能源車的冬季續航達成率真的是一個非常難測的項目。與天氣溫度、車輛時速、車内人數、是否開空調、當天風速等等各種因素都有關系,即使同一輛車相同條件下你測兩次結果都可能不一樣。
張翔指出,從這個角度而言,作為一名消費者,應該明白媒體測試和專業機構測試這之間的差别,看待媒體的測試應該是作為一個參考,而不能作為百分百的依據。
當然,張翔也認為越來越多的媒體參與測試,也是一件好事,這樣讓消費者有了更多的購車依據。
對于車企而言,張翔認為,車企中也有少部分存在質量問題。如果車企對測試結果有異議,他建議車企可以跟媒體協商," 而不是以打官司的方式,讓媒體的報道始終有壓力、不敢說話 "。
最後,張翔還希望以後有越來越的媒體,來進行類似的測試報道,也是對車企的一種監督,這樣也有助于新能源汽車行業健康發展,新車質量越來越過硬。
懂車帝背後站着抖音
除了業内人士的看法,懂車帝也常被網友質疑其公平性。
12 月 12 日,汽車博主爆光了疑似懂車帝的冬測品牌權益表,并且發文稱,原來拍成這樣就能随便一套賺上千萬,剛制作好的大片瞬間就不香了。只要有流量,需要什麼質量?
圖中顯示,懂車帝冬測開放的品牌合作權益分為 " 自主品牌 " 和 " 豪華 / 合資品牌 " 兩檔,自主品牌一欄,按基礎版、儲能版、駕趣版三類各自權益不同,對應報價分别為 600 萬、1000 萬和 1600 萬;豪華 / 合資品牌一欄基礎版和儲能版分别報價 600 萬和 1000 萬。
具體的權益包括預熱期、引爆期、延續期、收官期四個時間階段,含有正片視頻(5-8min)、切片小視頻(60s)、品牌制定 H5 内容聚合頁、社媒宣發資源、公關 PR 稿件等細項内容。
對于上述合作權益的價格,懂車帝暫未回應。不過眾多網友不淡定了,紛紛質疑懂車帝收保護費、測試沒有公平性可言。
也有媒體放出了起亞中國首席運營官(COO)楊洪海的朋友圈截圖,楊洪海稱起亞 EV6 電動超跑報名參加此次懂車帝冬測,結果被懂車帝拒絕了," 可能是因為我們起亞 EV6 電動超跑有歐洲和美國、加拿大的嚴寒地區實測數據。" 媒體分析,楊洪海可能暗示,由于已經存在既有數據,使得懂車帝不便進行操作。
值得一提的是,懂車帝對車企的糾紛,早已有之。之前就因為大漲經銷商的會員費,引起多地汽車協會聯合抵制。
據媒體報道,2022 年末,湖南、四川、安徽、廣東等多地的汽車流通行業協會集體發布報告或者聲明,抗議汽車之家、懂車帝和易車這三大汽車網絡引流平台的會員費大幅漲價的行為,部分協會還呼籲當地經銷商暫緩與三大平台進行 2023 年的籤約。
而在強硬的背後,懂車帝背後站着的是抖音集團。天眼查顯示,懂車帝的主體公司為北京空間變換科技有限公司,該公司成立于 2016 年 3 月,法定代表人為李飛,注冊資本為 1000 萬元。股權機構方面,今日頭條有限公司持有前者 100% 股權,穿透後的上一層股東為抖音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