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社會經驗:趙小敏:中國快遞突破每年1200億件有何信号意義?,歡迎閱讀。
中新經緯 12 月 9 日電 題:中國快遞突破每年 1200 億件有何信号意義?
作者 趙小敏 貫铄資本 CEO
據媒體報道,近日,一件從雲南昆明寄往四川成都的快遞包裹,成為 2023 年第 1200 億件快件,同時,中國快遞年業務量連續三年突破 1000 億件。這一組數據包含怎樣的意義,預示快遞行業哪些新發展趨勢?
中國快遞首次在一年内突破 1200 億件,這一數據出現在疫情過後的一年,這展現出整個快遞物流行業的強大韌性和動力。2022 年中國快遞包裹業務量同比增長 2.1%,而這無疑為未來兩年的行業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這也從另一個方面反映出,中國快遞物流業的高質量發展,與擴大内需、促進消費的政策是緊密相連的。從消費端來看,2023 年以來,全國各地都把促消費作為首要任務來推進,這也說明我們的提振消費工作已經取得了階段性的顯著成果。從物流端來看,快遞業的高質量發展為國内經濟的穩中向好做出了巨大的貢獻。在持續推進智慧物流的背景下,快遞業正在為中國經濟注入新的活力和強大的動力。
在探讨中國快遞行業的增長趨勢時,我們注意到中西部的增速明顯,農村消費市場的潛力也開始顯現。此外,各種電商平台推出的促消費政策,也為快遞業的增長提供了有力的支撐。這些都說明,中國的快遞行業正在從數量向質量轉變的高速發展過程中,其科技化程度和集中度都有明顯的提升。同時,快遞業正在經歷從初級向更高層次的數字化轉型,尤其是人工智能的運用,使快遞業從過去的完全粗放型轉變為技術型的綜合性行業。這種轉型将重塑整個快遞業的商業模式,同時也将推動行業的更新換代。而在國際化的趨勢下,快遞業也需要堅定不移地走國際化路線,這将是構建國内國際雙循環的重要保障之一。
然而,随着快遞業務量的不斷增長,行業也面臨着一些挑戰。例如,如何處理大量的包裝廢棄物、提高服務質量和消費者滿意度、增強科技化程度、保障快遞員勞動權益等問題都亟待解決。對此,我們需要在政策上給予一定的靈活性和激勵,同時也需要快遞企業,尤其是行業領軍企業承擔起相應的社會責任。
未來三到五年,快遞業的發展趨勢已經清晰地呈現出來。首先,實現行業的高質量發展是重中之重。其次,綠色化和可持續性在整個過程中也占據着至關重要的地位。再次,發展路徑也将經歷一次從追求數量到追求質量的轉變,這也可以看作是從過去的單純規模擴張轉向實力增強的過程。同時,行業需要完成三個重要方面的轉變,一是從以價格為主導的市場策略轉向以產品為主導,二是以產品為主導轉向以客戶為主導,三是從客戶主導進一步發展為整個行業的一體化。
當下,城市群的建設、產業聯動計劃、供應鏈的重塑以及電商經濟的多元化等都為快遞行業的轉變提供了廣闊的空間。尤其是在企業的生產端和流通端,快遞行業有着巨大的發展潛力。但同時,整個行業正處于加速的行業集中度提升的過程中,這無疑會帶來一系列的行業整合與變革。另外,新興技術和業務模式也對中國快遞行業產生了潛在影響,諸如無人倉、無人機的大規模應用,以及貨運無人駕駛等前沿技術。同時,人工智能和先進算法的深度運用,結合 5G、5.5G 及 6G 通信技術的發展,将進一步推動快遞行業實現全透明化和全流程化,讓客戶能夠更全面地參與其中。 ( 中新經緯 APP )
本文由中新經緯研究院選編,因選編產生的作品中新經緯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任何部門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它方式使用。選編内容涉及的觀點僅代表原作者,不代表中新經緯觀點。
責任編輯:孫慶陽
作者:王京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