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汽車經驗:銷量暴跌45%!賽力斯成立AITO問界事業群,歡迎閱讀。
日前,我們從網絡獲悉賽力斯進行了新一輪組織架構調整,新成立 AITO 問界事業群。此前,AITO 問界發布致全體夥伴信。在信中賽力斯表示:" 為強化雙方聯合業務更加深入、緊密發展,賽力斯汽車與華為共同決定成立 "AITO 問界銷服聯合工作組 ",自 7 月 1 日起全面負責營銷、銷售、交付、服務、渠道等業務的端到端閉環管理。 近期将發布具體細則,敬請關注。" 而且這段文字進行了加黑處理,文字之間可以看到賽力斯渴望能與華為繼續牽手走下去。
據了解今年 3 月份在華為 2022 年年度報告會上,華為輪值董事長徐直軍在回應華為造車問題時稱:" 華為不造車,只會幫車企造好車。"
徐直軍提到,有些個人、部門或者合作夥伴在濫用華為的品牌,這些事情在查處過程中,華為三十年構築的品牌,不會被誰利用。華為不造車,也沒有任何品牌的車。" 我們在這次的檔案中也對品牌的問題也進行了明确要求,嚴禁華為品牌出現在汽車品牌前面,或者作為汽車品牌。我們會對所有的旗艦店,物料做出整頓,回歸到戰略上來,回歸定位來。華為的戰略沒有變化,不造車,幫助車企造好車,成為增量部件供應量。"
同一天華為創始人任正非再次籤發《關于華為不造車的決議》,強調 " 華為不造車 ",并且不允許在整車宣傳和外觀上出現 " 華為 " 或 "HUAWEI" 标識,檔案期限為五年。
3 月 31 日夜間,有報道稱餘承東親自下達指令:問界門店将于 4 月 1 日開始拆除所有相關華為字樣的宣傳物料。
經此賽力斯的銷量可謂雪上加霜。4 月份銷量直接跌到 2 千多輛。
其實進入 2023 年問界汽車銷量就出現了不斷下滑的情況,2022 年月銷量過萬的高光就已經不再顯現。數據顯示,問界汽車 1 月銷量腰斬至 4469 輛,2 月繼續下跌至 4000 輛,3 月繼續下滑至 3679 輛,4 月更是不到 3000 輛。5 月份 6 月份雖然止住下跌,但銷量表現依舊不佳。
排除失去華為背書的問題,品質問題或許也是問界銷量下滑的一大主因。
消費者在各種投訴平台上紛紛抱怨車輛存在行駛異響、增程器抖動、車機無信号、跑偏等問題。更為嚴重的是,一些消費者反映在購車過程中遇到了各種問題,如 "72 小時猶豫期 " 被莫名鎖單、定金難退、承諾無法兌現等。這些問題不僅影響了消費者的購車體驗,也對問界汽車的品牌形象造成了負面影響。
車主的後期服務也是問界汽車一大诟病,湖南長沙鄧女士投訴,華為問界 M5 購買不到兩個月故障頻出 華為問界 M5" 智能車 " 變 " 智障車 ",這樣的新聞無疑會使消費者購車時候直接 PASS 掉問界這個品牌。
面對銷量下滑問題,問界汽車也曾通過降價來換取銷量,今年 1 月,問界就宣布全系車型官降 2.88-3 萬元,試圖通過價格優惠來提振銷量。然而,這一舉措并沒有取得明顯的效果,相反,銷量繼續下滑。
總之,失去華為的光環是問界銷量下滑的一個原因,不過其產品力不足、安全性問題以及質量問題和服務投訴應該才是問界銷量下滑的關鍵因素。
來源:電車之家 https://www.zhev.com.cn/news/show-16578908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