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汽車經驗:汽車巨頭半導體采購主管:電動汽車需求激增,“缺芯”潮料将卷土重來,歡迎閱讀。
全球第四大車企、歐洲汽車生產商 Stellantis 最新預計,由于電動汽車需求增加,汽車芯片短缺的問題将再度出現,當前的緩解不過是昙花一現。伴随着汽車軟體功能的爆發式增長,未來幾年面臨芯片短缺的嚴重風險急劇增加,距離下一次缺芯危機只是時間問題。
伴随着智能化、電動化的汽車產業發展趨勢,未來單車所需的芯片越來越多。到 2030 年,每輛車所需的芯片預計将增加到 1000 個,到 2035 年每輛車可能需要 3000 個芯片,需求量巨大。而生產一台傳統汽車需要 500 至 600 枚芯片。
Stellantis 公司半導體采購主管 Joachim Kahmann 表示,過去兩年,汽車行業中半導體的巨大多樣性意味着到處都存在多個問題,解決了一個問題,新的問題又會出現。Stellantis 公司向電動汽車轉變的過程中,需要更復雜的芯片和通用平台,任何短缺可能不僅影響公司的一兩家工廠,可能會影響到五家、六家、甚至七家工廠。
自 2020 年下半年開始," 缺芯 " 陰霾籠罩汽車行業," 一芯難求 " 成為汽車行業的真實寫照,有車企甚至成立專項小組前往芯片廠 " 搶芯片 " 保供。
據汽車行業數據預測公司 AutoForecast Solutions 的數據,2022 年全球因 " 缺芯 " 減產汽車近 450 萬輛,這比日本市場全年的新車銷量還多。另據業内人士估計,疫情爆發後的約三年時間,芯片短缺問題導致全球汽車產量減產約 1500 萬輛,其中中國超過了 200 萬輛。
Kahmann 指出,當前缺芯危機大體已經結束,目前芯片形勢 " 大為改善 ",預計下半年供應充足。不過芯片產能仍然受到限制,而且地緣政治風險加劇,未來存在巨大的不确定性。
為了降低供應鏈的風險,Stellantis 正在與英飛凌 、恩智浦半導體和高通等公司籤訂協定,此外還在建立半導體數據庫,其中包括未來數年的訂單計劃。Stellantis 還與 AiMotive 和 SiliconAuto 合作開發自己的半導體。
Stellantis 公司預計到 2030 年将花費 100 億歐元(約合 112 億美元),用于确保各種半導體的供應。
業内分析認為,車規級芯片在此前遭遇供不應求,一方面是疫情導致東南亞制造業停工停產,另一方面是由于投入產出比不高,導致半導體制造商們對車規級芯片的熱情不高。車規級芯片前期投入大,驗證周期長、難度大,以至于半導體廠商與整車制造商之間形成完善供應體系的綜合成本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