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科技經驗:OPPO、vivo被禁售,松下狀告小米,國產手機廠商出海風浪有些大,歡迎閱讀。
近日,日本松下公司表示,在與小米和 OPPO 進行多年雙邊談判未達成解決方案後,決定向司法機關提起訴訟。目前,松下已經在多個司法管轄區就蜂窩通信領網域的标準必要專利起訴小米和 OPPO,并将在德國、英國、歐洲統一專利法院和中國同時進行。
值得一提的是,就在今年的 6 月,小米集團大家電集團空調不還和松下空調籤訂了戰略合作協定,号稱 " 強強聯合 ",表示雙方将在空調產品的研發、生產、制造等環節建立資源共享,形成 " 多層次、多領網域的戰略合作關系 ",還表示雙方将在未來将合作範圍擴大至更多的家電產品線,讓人不禁感嘆 " 此一時彼一時 "。
為什麼中國的手機廠商紛紛想要向外發展?
目前,中國廠商在國内市場已經幾乎占據了絕對的優勢,除了蘋果以外,其他國外品牌很難與中國廠商抗衡,根據 Canalys 的相關統計,目前中國手機品牌在國内市場的份額已經達到了 80% 以上。但與此同時,這也意味着國内市場的飽和與增速放緩,這種情況下很多中國手機廠商将目光投向了海外市場。
在這條 " 出海 " 道路上,中國品牌經過多年的深耕,取得了非常不錯的成績。在 Omdia 最近公布的 2023 年第一季度全球智能手機市場份額數據中,排名前十的品牌中除了蘋果、三星和摩托羅拉以外全是中國品牌,小米、OPPO、vivo、傳音、榮耀、Realme、華為榜上有名,其中排名前四的 OPPO 還是榜單上唯一市場份額同比和環比均上漲的手機廠商,表現非常突出。
全球手機廠商 2023 年一季度統計
盡管中國手機廠商在海外市場取得了非常不錯的成績,但與此同時他們也面臨着不少的挑戰和困難,這其中最突出的就是專利問題。此前諾基亞通過不斷訴訟等手段不斷施壓,迫使中國廠商接受巨額專利費用,導致 vivo 幾乎完全失去德國市場。不僅 vivo,其他中國手機諸如 OPPO、Realme 等也都不同程度地受到制裁,眼看要展開的宏圖卻因為非技術原因就此暫停不得不令人惋惜。
眾所周知,雖然通信行業标準化程度非常高,但對于專利收費,行業内卻一直沒有一個統一的标準。目前業内普遍提及的是 FRAND 原則,即公平、合理、無歧視原則。但這一原則在應用方面卻存在着不同國家缺乏統一的法律依據和司法解釋、缺乏充分的市場競争和監管,各家對于收費有着自己的定義。
例如愛立信針對每部手機區分高端、低端,按不同模式收取固定的專利費用;高通以單模、多模定義不同收費标準。這就會導致很多專利持有者或實施者能夠利用專利實施不合理的許可行為,甚至是形成 " 專利勒索 ",而且這并不是個例,而是普遍隐藏在中國廠商高速發展背後的一顆 " 定時炸彈 "。
如果說米 OV 們在專利上的困局是中國手機廠商出海遇阻的一個縮影,那麼華為無疑是給出了一條破局之路。早在 2016 年,諾基亞就曾起訴過華為,對此華為表示其與諾基亞之間曾存在交叉許可協定,華為希望在更新協定中與此前的條款保持一致,也就是采用了 " 以彼之道,還施彼身 " 的方法,用自己手裡的專利來反制諾基亞。
當然這也需要建立在極強的自主創新能力的基礎上,根據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發布的《全球 5G 标準必要專利及标準提案研究報告》中提供的數據,全球有效專利族排名前十名的企業中,今年有 5 家中國企業入圍,但即使強如華為也仍然需要費盡周折才能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不難看出這條道路仍然是任重道遠。
無論如何,中國手機廠商出海之旅是一場充滿機遇與挑戰的冒險,需要不斷創新和變革,以适應變化中的市場,尋求多元化和差異化發展,深入了解本地市場和消費者,加強專利保護能力和創新能力,才能在這條道路上走得更遠、走得更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