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财經經驗:熱衷于“蹭熱度”的娃茅酒,想在醬酒賽道分羹有多難?,歡迎閱讀。
外形酷似茅台,還處處帶着娃哈哈的影子,娃茅酒自問世起便因 " 碰瓷 " 争議引發業内關注。
據企查查信息,近日杭州娃茅酒業有限公司因涉嫌實施混淆行為,違反反不正當競争法,被杭州市西湖區市場監督管理局罰款 51 萬餘元。
處罰事由顯示,當事人經營的貴州娃茅酒和娃茅小哈酒瓶身及外包裝整體圖案布局、顏色搭配與貴州茅台酒的瓶身、外包裝相似。當事人通過 " 娃茅店 " 眾籌項目開展貴州娃茅酒業務,截止案發,違法經營額為 34 萬餘元。
企查查截圖
處罰信息傳出後,就有業内人士調侃稱,茅台不讓蹭了,以後娃茅酒還能蹭誰的熱度?
娃哈哈茅台一起 " 蹭 ",娃茅酒是誰的 " 娃 "?
事實上,娃茅酒的确和娃哈哈存在一定的關聯。
公開資料顯示,娃茅酒業成立于 2022 年 7 月,主要從事白酒的生產、銷售、推廣。其法定代表人為張兵,實際控制人則是娃哈哈創始人宗慶後的弟弟宗澤後。而這家公司由大理宗盛智能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 " 宗盛智能 ")、杭州宗盛商業發展有限公司(以下簡稱 " 宗盛商業 ")共同持股,持股比例分别為 70%、30%。
企查查截圖
2022 年 10 月,娃茅酒業投資成立了兩岸小咖(杭州)新零售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為吳堅,注冊資本 300 萬元,經營範圍含食品銷售、餐飲管理、互聯網銷售、個人互聯網直播服務等。
今年 1 月 19 日,娃茅酒業獲得了 500 萬元天使輪融資,投資方包括順為資本、光谷創投、快悅抱團等。
深入了解可以發現,宗盛智能是宗澤後于 2016 年攜手娃哈哈共同成立的。該公司專注于無人零售、智能終端設備,協助傳統零售向新零售轉型更新。
目前,宗盛智能有 15.62% 的股權屬于浙江娃哈哈創業投資有限公司。浙江娃哈哈創業投資有限公司的法定代表人和實際控制人為宗慶後。
這樣看來,娃茅的 " 娃 " 似乎和娃哈哈息息相關。但事實上,娃哈哈似乎并不太喜歡娃茅蹭熱度。
2022 年 9 月,娃茅酒業曾以娃哈哈的名義進行宣傳。娃茅酒業在微信公眾号發文稱将于 9 月 25 日在杭州舉辦 " 貴州娃茅酒品鑑會 ",還放出了 " 貴州娃茅酒 " 產品,稱這款酒來自貴州茅台鎮醬香酒核心產區。
大家很快就發現,這款酒不僅名字蹭了貴州茅台的熱度,就連包裝也是和貴州茅台如出一轍,很快就引發熱議。
不僅如此,貴州娃茅酒的宣傳海報上還寫着:2016 年娃哈哈投資成立宗盛智能,2022 年宗盛智能投資成立娃茅酒業。這立刻讓大家浮想聯翩,娃茅酒難道是娃哈哈與茅台的跨界聯合產物嗎?
不過,娃哈哈立刻在官網發文進行了正面回應,在公告中表示并沒有參與 " 娃茅酒 " 的生產、銷售以及推廣等活動,也并沒有授權該產品使用 " 娃哈哈 " 的品牌、企業名稱等,并要求對方停止這種侵權行為。
從企業層面看,娃茅酒業與娃哈哈集團無實質關聯。但除了宗澤後與宗慶後的兄弟關系外,娃茅酒業背後的宗盛智能,與娃哈哈集團确實有着千絲萬縷的聯系。
2022 年 3 月,娃哈哈集團曾在官網發布公告稱:曾授權 " 宗盛智能 " 在 " 小藍罐 " 產品上使用商标,該產品由宗盛科技研發,并由宗盛科技許可中亞創投總經銷權。但娃哈哈集團與宗盛科技為兩家獨立的主體,相關糾紛與娃哈哈無關,将督促宗盛科技與中亞創投溝通,推動事件妥善解決。
對于娃茅與娃哈哈,也曾有業内人士分析,雖然娃茅與娃哈哈并無企業上的實質關聯,但通過這場輿論風波,與家喻戶曉的娃哈哈聯系在一起,娃茅确實被推到了大眾面前,增加了極大的曝光量。又在娃哈哈發公告澄清後與娃哈哈解除捆綁,保持獨立發展的方向,對娃茅來說,不一定是壞事。
不過,靠 " 蹭熱度 " 為生确實也不是長久的買賣,此次被處罰就是一個警告,也表明了茅台的态度。
有業内人士認為,提起娃茅酒大多數人想到的是其蹭熱度博眼球的事,反而對其產品沒有任何印象。這次因為仿冒茅台包裝被罰後,娃茅酒以後恐怕無法再蹭茅台熱度,無論是包裝還是宣傳定位可能都要推翻重來。
欲赴美 " 借殼上市 " 遭質疑,實控人官司纏身、被強制執行 6300 餘萬
讓業内驚訝的是,成立剛滿一年、連產品都未站穩腳跟的娃茅酒,在今年五月宣布了欲赴美上市的消息,計劃衝擊美國資本市場 " 中國醬酒第一股 "。
據悉,娃茅酒業已與美國 SPAC 公司籤署合并協定,正式宣布拟通過借殼 SPAC 在美國納斯達克挂牌上市。合并交易預計将在 2024 年第四季度完成,預估股權價值約為 5 億美元。
娃茅酒業副董事長吳堅稱,這是近幾年美股市場中最受歡迎的金融創新工具,娃茅酒業通過 SPAC 實現與美國資本市場的全面接軌是合乎時宜的選擇。
不過,在廣科管理咨詢首席策略師沈萌看來,娃茅酒業通過 SPAC 尋求在美國上市,基本屬于極小範圍内投資者的遊戲," 這種‘自娛自樂’式的 IPO(首次公開募股)基本沒有多少市場意義。"
更值得關注的是,娃茅酒業實控人宗澤後官司纏身,還一度成為被執行人。
今年 3 月,宗澤後被法院強制執行 6317 萬,關聯案件為寧波梅山保稅港區凱瓴嘉銀股權投資合夥企業(有限合夥)與宗澤後相關股權轉讓糾紛。
除了被強制執行以外,宗澤後已有 7 條限制消費令,關聯案件涉及股權轉讓糾紛、融資租賃合同糾紛、勞動争議等。
企業實控人已經陷入這種境地,還如何帶領娃茅衝刺美國資本市場 " 中國醬酒第一股 " 呢?這不禁讓人對于娃茅酒的實際經營狀況和未來發展產生擔憂。
據了解,宗澤後不僅是宗慶後的三弟,更是娃哈哈早期創始人之一,上世紀 90 年代,宗澤後就開始闖蕩美國,現任美國格蘭集團有限公司、美國捷爾思化工有限公司和美國綠城建材有限公司董事長;投資有杭州捷爾思阻燃化工有限公司、美國鼎盛國際有限公司等,現任美國浙江經貿文化聯合會會長。
不難發現,宗澤後的業務主陣地一直在美國。事實上,宗澤後在上世紀九十年代就遠渡重洋去了美國,直到 2011 年第一屆世界浙商大會召開,浙商回歸工程啟幕,而宗澤後響應 " 浙商回歸 " 的号召回國創業。
在美國,他一路賣過罐頭食品、服裝、滑板車、飲水機、建材、食品添加劑,乃至阻燃劑等化工產品。21 年來積累了相當豐富的商業資源,而這或許也是娃茅酒業選擇赴美上市的原因之一。
今年以來,證監會對于白酒企業在國内主機板上市的政策再次收緊,并于 2 月份明确對主機板申報企業的行業要求,對禁止、限制、允許和支持上市類别劃線。據傳,學科類培訓、白酒、類金融等禁止上市。
不難發現,近年來準備上市的白酒企業都選擇或轉戰港股或者海外。今年上半年,珍酒李渡成功在港交所挂牌上市,一舉打破了近 7 年無白酒企業上市的尴尬局面。
不過,即使能夠上市成功,娃茅酒在國内市場能打開一片新天地嗎?業内人士分析稱,近兩年 " 醬酒熱 " 逐漸回歸理性,賽道競争從品類擴張轉向品牌競争,娃茅酒既缺乏品牌影響力也缺乏產品影響力,要想從競争激烈的白酒市場立住腳跟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產品渠道都缺位,入局醬酒賽道獲利難度不小
那麼,作為一家酒企,娃茅酒的實際經營狀況究竟如何?
新消費财研社發現,娃茅酒在淘寶、京東等各大電商平台均未開設線上官方店,甚至我們在線上也找不到任何在售的娃茅成品酒。
娃茅酒業的官網和官方小程式僅顯示了一款酒,名為娃茅黑金系列 2.0 ——娃茅精品 15 的產品,并且是預售。這款 53 度娃茅精品 15 年 500ml 每瓶售價 1499 元,在產品介紹下方顯示該產品單瓶已售 24 件。小程式的頂端還标注了 " 娃茅小程式系統更新,暫時無法下單 " 的公告。
此外,娃茅官方小程式下方還顯示支付 9576 元可做 " 娃茅眾創店股東 ",獲得權益包括贈價值 35976 元的貴州娃茅酒、免費入讀價值 18000 元的股東研修班,以及加入娃茅社交眾創平台。
娃茅小程式截圖
據娃茅酒業總裁張建兵介紹,創立以來公司陸續推出 " 望江山 "" 栖霞韻 "" 娃茅小哈 " 等系列產品,但新消費财研社通過線上渠道檢索發現,這些產品并沒有在售。
在渠道方面,娃茅工作人員曾向媒體表示目前尚未開始進行線下鋪貨,也沒有經銷商,但已經設定了經銷商優惠政策。
由此可見,成立時間短短不到一年的娃茅酒業,產品和渠道都還沒有鋪開形成完善的體系。公司經營狀況尚且沒有理清,那麼娃茅急于赴美上市的原因到底是什麼?
娃茅酒業總裁張建兵曾公開表示," 出于對娃茅產品的堅定信心,以及對醬酒市場的長期看好,未來五年公司将借助資本力量全面提升娃茅的品牌力和產品力,積極完善產業鏈上下遊布局,從前端酒廠生產到銷售渠道鋪設到終端消費者平台,全力以赴挖掘和創造可期的價值爆發點。"
娃茅酒業的大股東、投資方宗盛智能總裁張代運稱:" 這也是對中國醬香白酒未來的一次投資與押注。"
近年來,我國白酒呈現出高端化、醬酒化、集中化的大趨勢,而醬酒更是迎來二十年一遇的結構性調整,投資醬酒等于投資 " 時間的朋友 "。
從他們的言論中我們似乎可以窺見,娃茅是盯上了醬酒紅利。
确實,2011 年至 2021 年的十年間,國内醬酒行業迅速發展,市場和產業規模都在擴大,吸引了不少酒企紛紛入局。這其中既有其他香型的白酒企業通過收購 " 染醬 ",也有不少資本湧入醬酒賽道跨界 " 飲酒 "。
但近兩年,已經過了醬酒行業的熱度頂峰,醬酒熱已經逐漸回歸理性,賽道競争從品類擴張轉向了品牌競争。未來的醬酒市場或許是品牌醬酒對雜牌醬酒、貼牌醬酒的市場收割,大型品牌對中小醬酒品牌的降維打擊。
在這種背景下,生產鏈條還未完善、也沒有成熟的產品和渠道的娃茅酒業入局醬酒,獲利的難度似乎不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