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社會經驗:民企數量衝進全國前三,山東卷起來了?,歡迎閱讀。
本文來源:時代周報 作者:曾思怡
山東的民營經濟家底,頗為雄厚。
根據《2023 中國民營企業 500 強調研分析報告》(後稱《報告》),民營企業 500 強入圍門檻為 275.78 億元。2022 年,民營企業 500 強營業收入總額 39.83 萬億元,增長 3.94%;資產總額 46.31 萬億元,增長 11.21%。
分省份來看,浙江、江蘇、山東、廣東的 500 強民企數量繼續包攬前四。其中,山東 52 家企業入圍,較上年增加 2 家,排名上升 1 位,進入全國前三。
山東省會,濟南城市景觀 圖源:圖蟲創意
民企 500 強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民營經濟的發展水平,折射出地方經濟的活躍程度。而季軍的頭銜,讓山東聚焦了不少目光。
牢據全國前四
拿下全國前三的山東,其實一直都是民營經濟大省。
從入圍中國民企 500 強的企業數量來看,時代周報記者梳理過去 5 年的數據發現,山東牢據全國前四強,其中 2019 年和 2023 年拿下全國第三,2020 年、2021 年和 2022 年為全國第四。
2022 年,山東企業入圍數量達 52 家,總營收達 36711.29 億元,占比達 10.4%,入圍數量比上年度增加 2 家。
圖源:圖蟲創意
上榜的山東企業中,排名前十的分别是:山東魏橋創業集團有限公司、信發集團有限公司、山東東明石化集團有限公司、南山集團有限公司、利華益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萬達控股集團有限公司、歌爾股份有限公司、日照鋼鐵控股集團有限公司、富海集團新能源控股有限公司、華泰集團有限公司。
民營經濟增加值占 GDP 比重,是衡量地區民營經濟活躍程度的重要指标。
按照歷年《山東省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發布的數據,從 2015 年至今,山東民營經濟占 GDP 的比重在 50% 以上。
拿最近的 2022 年來說,山東民營經濟實現增加值 4.53 萬億元,占全省 GDP 的 51.8%,對山東經濟發展的貢獻,不止半壁江山,也高出全國平均水平 48.4%。
但和全國四強陣營的其他省份相比,山東這一指标則沒那麼顯眼。2022 年,浙江民營經濟增加值占全省生產總值的比重為 67%,江蘇和廣東分别為 57.7%、54.5%。
重工業大省
區網域民營經濟的發展既要看數量,也要看結構。
以本次入圍 500 強民企的 52 家山東企業為樣本,時代周報記者整理發現,這些民企大都集中在重工業領網域。
具體來看," 石油、煤炭及其他燃料加工業 " 為主營業務的企業最多,有 18 家,其後 " 黑色金屬冶煉和壓延加工業 " 和 " 化學原料和化學制品制造業 " 均為 6 家," 有色金屬冶煉和壓延加工業 "4 家," 建築業 " 和 " 農副產品加工業 " 各 3 家。
這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山東民營經濟的整體結構特點。
專精特新企業高質量發展促進工程執行主任袁帥向時代周報記者表示,山東整體民營經濟結構主要涉及石油、煤炭、化工、冶金、能源和交通等行業。
從這些上榜企業所屬行業領網域,得以窺見一座重工業大省的形象。
資料顯示,礦產資源列全國前 10 位的有 74 種,如金、铪、自然硫等 8 種位居全國第一,鎂礦、钛(钛鐵礦)、玉石等 10 種位居全國第二,锆、片雲母、化工用白雲岩等 12 種位居全國第三;鐵、石油、鋁土礦、銀等均位居全國前十。
站在資源優勢的土壤上,山東在上世紀 50 至 80 年代實行重工業優先發展戰略,第二產業產值爆發式增長。上世紀 80 年代至本世紀初,繼續做大石化、煉油為代表的重工業,成為當時全國首屈一指的大型工業基地。
山東東營,勝利油田 圖源:圖蟲創意
重工業曾給山東帶來榮耀。從數據上看,1982 年山東 GDP 為 395.38 億元,領先江蘇和廣東,一度是全國冠軍,并在其後 3 年持續領跑全國。
2000 年之後,我國經濟發展方式優化,以服務業為代表的服務業成為中國經濟轉型的關鍵,但山東因為重工業的慣性,就像一頭匍匐前進的鋼鐵巨人,轉身緩慢,進而錯失先進制造業和發展服務業發展機遇,經濟發展稍顯頹勢。
" 山東宣傳 " 公眾号也指出,作為經濟大省、實體經濟大省,山東傳統產業、高耗能產業占比高,如何實現轉型更新,是全國都在關注的問題。
挑戰仍存
轉型發展正在進行時。
2018 年,山東成為中國第一個以新舊動能轉換為主題的區網域發展戰略綜合試驗區,邁出產業更新轉型的一大步。
2019 年 7 月份,山東政府發文《究竟該向南方學什麼》,将南北發展差距的讨論推至高潮,該文章從創新氛圍、體制機制、營商環境等提出向南方地區學習。
經濟學家任澤平曾提出,山東因為經濟發展階段轉換、產業轉型處于陣痛期。在他看來,山東經濟重振根本上靠市場化改革。
" 在經濟發展轉型和市場化程度差距方面,民營經濟扮演重要的角色。"IPG 首席經濟學家柏文喜向時代周報記者表示,民營經濟具有靈活性和創新性,能夠适應市場需求變化并快速調整產業結構。在北方經濟重振過程中,民營經濟可帶來更多創新、投資和就業機會,推動市場化改革,促進經濟發展。
近年來,民營經濟成為推進山東轉型發展的重要主體。
在創新投入方面,《2023 山東民營企業 100 強分析報告》指出,2022 年度,山東 100 強民營企業平均投入研發費用 8.43 億元,研發強度達 1.61%,達 2017 年以來最高水平。
當前,山東已經培育有專精特新中小企業 16075 家、專精特新 " 小巨人 " 企業 756 家,近 3 年全省新一代信息技術、高端裝備、綠色化工等領網域專精特新企業培育數量增幅分别達到 37%、32% 和 28%。
以本次入圍 500 強民企的頭部山東 52 家企業來看,這些企業雖大部分處于傳統產業和重工業領網域,但有相當一部分都在原來的基礎上尋求技術創新,逐步實現更新轉型。
山東也致力扮演好服務者的角色。過去幾年,山東發布先後《山東省民營經濟發展促進條例》,修訂施行《山東省中小企業促進條例》,逐年實施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十大專項行動。
今年山東召開的民營經濟發展大會,首度發布民營企業家 " 挂帥出征 " 百強榜,表彰優秀民營企業家;新推出 3 批 " 穩中向好、進中提質 " 政策清單,涉及民營經濟的财政支出達到 1311.1 億元;出台的支持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若幹意見》,進一步優化營商環境。
财經評論員張雪峰在接受時代周報記者采訪時表示,當前來看,山東具備廣泛的產業覆蓋、較好的創新能力以及地理位置優勢和交通網絡便利,這些為接下來民營經濟的發展提供肥沃土壤,但是也存在挑戰——產業結構仍存在一定的短板和不平衡。
袁帥也提出,山東民營經濟仍然過于依賴傳統行業,部分企業規模小、競争力不足,需要加快產業結構調整和轉型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