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汽車經驗:國產旗艦出新款,上市立省3萬,百項豪華配置加持,還看啥BBA!,歡迎閱讀。
從理想 L9 在去年 6 月上市伊始,一年時間單車銷量破 80000 台!如此表現放在整個車界都是相當炸裂的存在。
深究 " 破 80000" 這個數字背後的產品特性,大型 SUV 身姿、增程式技術、高端新能源等等,這些标籤單拎出來,似乎還沒有誰真正印證實現走量的成功案例。但把它們組合在一起的理想 L9 卻能夠產生 " 銷量爆棚 " 的化學反應,以遙遙領先的身位優勢領跑在 45 萬起的價位市場。
站在高位更要懂得居安思危,理想汽車又何嘗不知其中奧義,盡管理想 L9 站在細分領網域競争高位,但身處内卷愈演愈烈的競争格局,理想汽車勢必要乘勝追擊。2023 年 8 月 4 日,理想 L9 Pro 版來了,42.98 萬的官方指導價相較于 Max 版本少了三萬的 " 購車成本 "。
借由價位下探吸引市場關注度,對于理想 L9 的目标人群而言,便宜三萬的 Pro 版到底是犧牲駕乘體感換取性價比,還是減價不減量?
用一句話總結 Pro 版和 MAX 版的區别,兩者之間唯一的區别僅體現在智能駕駛部分。具體來看,理想 L9 Max 配備理想智能駕駛 AD Pro,其駕駛功能能夠在高精地圖覆蓋的高速公路和城區快速路實現自主超車、調速與出入匝道功能。
理想這一套 AD Pro 對比更為高階的 AD Max 而言,硬體配置更為 " 精簡 ",沒有了激光雷達和 LED 智能駕駛輔助燈,以及少了一顆 800 萬像素掙錢感知攝像頭,芯片換成了地平線征程 ® 5 芯片,算力濃縮為 128TOPS。因此導航輔助駕駛能力從高階的全場景駕駛輔助退階為高速場景駕駛輔助。
結合以上闡述從消費導購的視角來看 Pro 在智能化和定價上和 Max 的區别,首先要明确的是智能駕駛的高頻應用性。換言之 " 日常駕駛工況,智能駕駛對我是不是真的很重要?"
舉個例子,每日城區通勤代步,應對擁堵繁雜的城區場景多于高速場景。那麼在理想 L9 身上,完全可以省下 3 萬購車成本選擇 pro 版,并不是說 AD Max 太貴亦或是不值得的問題,而是基于現階段 AD Max 3.0 的城區場景駕駛輔助能力還未正式落地推送用戶的前提背景下,在智能駕駛沒有成為真正高度依賴的駕駛功能同時,這三萬的性價比來得太及時。
當然,理想 L9 真正能夠拿捏用戶的點在于,在娛樂體驗、舒适享受這些方面迎合用戶心智。因此 Pro 版和 Max 版一樣配備 100 項 " 旗艦配置 ",成為 " 營銷賣點 " 的魔毯空氣懸架沒有缺失,冷熱雙用冰箱、三星 OLED 螢幕、三排座椅全電動調節帶加熱功能、杜比全聲音響系統等大彩色電視機智能家居應有盡有,還是熟悉的 " 理想味道 "。
毋庸置疑,除了駕駛輔助退階之外,Pro 版還是大家所熟悉的理想 L9。" 官降 " 三萬後給到更具誘惑力價格的同時,其本質上的產品競争力依舊很堅挺。盡管智能駕駛在當下消費時代被大肆宣傳為趨勢,但智能駕駛對于用戶的駕乘體驗而言,還需要技術快速革新迭代和體驗不斷更新來進行用戶教育。所以,理想 L9 Pro 這波 " 官方剔除冗餘配置 " 的操作看似讓人摸不透頭腦,但實則卻是以退為進 .......
覺得理想 L9 Pro 值的請點" 贊 + 在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