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财經經驗:海底撈張勇:海底撈的競争問題不在外部,主要在内部,歡迎閱讀。
6 月 7 日,海底撈在北京舉行股東周年大會。
在這場三年疫情後首度線下舉行的股東大會上,海底撈國際控股董事長張勇再度金句頻出。在回應股東代表就外部餐飲市場競争展望的問題時,張勇他坦言:" 提到競争,我覺得海底撈的競争問題不是在外部,它主要是在内部。"
2022 年,海底撈整體翻台率為 3.0 次 / 天,與 2021 年基本持平。對于外界關注的翻台率恢復問題,張勇也在股東大會上表示,翻台率、盈利并非越高越好。" 比如 2018 年 ~2019 年我們的翻台率平均在 4.8 次 / 天,體現在消費者身上就是,要排 2 個小時才能吃上火鍋,這種情況我很着急,我就想在旁邊開一家不用排隊的店,哪怕經濟效益差點,但是不排隊,我們叫‘加密布點’。"
張勇同時預測,預計在今年 10 月份左右,海底撈的管理可以恢復到疫情前水平。
業績層面,2022 年,海底撈實現收入 310.39 億元,較 2021 年同期減少 20.6%;淨利潤約 13.73 億元,對比上年度的虧損約 32.48 億元,實現扭虧。
" 翻台率、盈利不是越高越好 "
在重要指标層面上,2022 年,海底撈餐廳的整體翻台率為 3.0 次 / 天,與 2021 年基本持平;同店翻台率為 3.1 次 / 天,較 2021 年的 3.4 次 / 天略有下滑;整體顧客人均消費由 2021 年的 102.3 元上升至 104.9 元。
門店數方面,2022 年全年,海底撈新開 24 家餐廳,48 家關停餐廳恢復營業,并關閉了 50 家經營表現欠佳的餐廳。截至 2022 年 12 月 31 日,海底撈在中國内地經營 1349 家海底撈餐廳。
圖片來源:每經資料圖
在周年股東大會上,面對海底撈在内地面臨的開店天花板問題,張勇回應稱,餐飲業競争一直非常激烈,技術的進步帶來了規模化的拓展,但是規模化擴展也帶來了很多無法解決的問題。
張勇直言:" 在我心中,翻台率、盈利不是越高越好,幹餐飲是長期的事情。從 1994 年開店到現在,比如 2018 年 ~2019 年我們的翻台率平均在 4.8,體現在消費者身上就是,要排 2 個小時才能吃上火鍋,這種情況我很着急,我就想在旁邊開一家不用排隊的店,哪怕經濟效益差點,但是不排隊,我們叫‘加密布點’。"
而對于新開門店的計劃,海底撈國際控股非執行董事周兆呈則表示,可以用四個字來概括,就是 " 謹慎 + 樂觀 "。他進一步解釋稱,海底撈的開店策略是 " 自下而上 " 的拓店策略,由在一線的店經理和區網域經理自下而上地提報拓店計劃,公司根據資源和綜合的評價來進行評估。
圍繞管理模式調整問題,張勇表示,創辦海底撈至今,始終相信 " 雙手改變命運 " 的價值觀。而在考核維度層面,他直率地指出:" 目前的困難和大盤沒什麼關系,大環境好壞,餐飲都不會太差,因為吃飯是剛需,不會因為經濟環境不好就少吃兩頓。在管理上出現問題,是我們内部原因導致,是我們堅持得不夠好。我現在就是要跑步,争取多幹點,給大家做個貢獻。" 張勇笑稱。
2022 年末,海底撈将海外業務分拆至港股上市。談及海外業務的布局重點,張勇表示,将由獨立的團隊管理,海外發展不會太有特别重點的地方。原因是世界對中國的關注不斷增加,這樣的關注帶給中國餐飲業更好的機會。" 不應該說哪個(海外)地區是重點,應該是整個海外都是我們的目标,但是目标當中我更喜歡挑戰歐美市場。"
談及餐飲的個性化與标準化問題,張勇表示,首先,海底撈内部 " 雙手改變命運 " 的核心價值觀不會改變。而在產品标準化層面,張勇直言不諱。" 以前我們是犯了一個錯誤,過去因為生意特别好,我腦海裡面總是受國外快餐連鎖品牌的影響。對于連鎖餐飲企業的标準化,雖然沒有去很好地總結它,但是行為上會去迎合它。"
他表示,在今年年初,公司調整了產品上下架的權限,店長和大區可以根據本地化需求去調整菜單," 預計到十月大家能感受到這種變化 "。
" 餐飲業不會絕對受經濟形勢好壞的影響 "
據《中國餐飲發展報告 2022》,2022 年,我國火鍋市場的整體規模已達到 6046 億元,火鍋品類門店數規模也達到了 55 萬家。其中,門店數量超過 500 家的火鍋品牌就有 8 家。2023 年即将過半,火鍋賽道的戰火也在重燃。
在張勇看來,餐飲行業是碎片化的,一個人不可能一輩子在一家餐廳吃飯。" 要想長期讓每個人一輩子都在海底撈吃飯是很難的事情,我們也不會設立這樣的目标。"
" 我一直喜歡餐飲行業的一個最主要的原因是,經濟條件好人要吃飯,經濟條件不好人還得吃飯。" 張勇坦率地說,就是經濟無論是上行還是下行,餐飲業都會有機會,不會絕對受經濟形勢好壞的影響,或者說受到經濟形勢好壞的影響稍微小一些,可以想辦法調整。
提到競争,張勇毫不留情地自我批評,海底撈的競争問題不是在外部,主要是在内部。" 疫情的這幾年,我總是決策失敗,我覺得應該開放了結果關了,我覺得應該關了結果放開了,每次都踩偏。"
2020 年,由于誤判,海底撈選擇加速擴店。财報數據顯示,2020 年,海底撈門店在一線城市增加 65 家,二線城市增加 167 家;三線及以下城市增加 257 家。海底撈在其 2020 年财報中稱:"2020 年二季度起,随着内地新冠疫情逐漸好轉,下半年餐飲業復蘇明顯,海底撈在現有門店營業情況逐漸恢復的同時在加速開店。"
直到 2021 年 6 月,張勇在一次交流會上坦言," 我對趨勢的判斷錯了 "。同年 11 月,海底撈公布了 " 啄木鳥 " 計劃。
2022 年末,防疫政策轉變後,海底撈曾短暫面臨員工緊缺的壓力,但張勇表示,目前海底撈人員是充足的。" 或許你還是能在一些店裡看得到笨腳笨手的或者比較誇張地在努力想做好的員工。但就目前情況來看,我覺得 10 月份左右,海底撈的管理可以恢復到疫情前水平。"
面對管理模式問題,張勇再度反思稱,自己非常信奉柳傳志講的一句話,在管理的位置上撒一層土,夯實了,再撒上一層土,踩幾腳夯實,再撒土、再夯實。" 我也一直這麼做的,出了問題之後我馬上撒土再夯實,再撒土再踩。非常不幸的是,這幾年撒下去了,但是踩不成,因為(我)沒有辦法去檢查門店,也沒辦法審核門店位置的好壞。我們的主要挑戰是内部,‘加密布點’不完全是從經濟效益考慮,所以請大家相信我,只要你給我時間,我就可以做起來,第一因為我們有經驗,第二吃海底撈的顧客很多。我們前期管理的問題都會調整,把流失的客人帶回來。"
" 最後再總結一句話,就是這幾年做得不太好,各位股東多多擔待,我們會知道哪裡做得不好,我們會加倍努力地去調整。" 張勇最後對股東表示。
每日經濟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