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教育經驗:學而思網校推出基于自研大語言模型的AIGC課程,好未來大模型最快月底上市,歡迎閱讀。
未來,好未來大模型還将支持更多的學習產品。
來源|多知網
作者 |王上
圖片來源 | 學而思網校
7 月 3 日,學而思網校編程產品更新暨人工智能課程發布會在北京落幕。本次發布會以 " 用 AI,創未來 " 為主題,推出業内第一個針對青少年的基于自研大語言模型的生成式人工智能(AIGC)課程——《人工智能第一課》,并持續進行編程課程產品的更新,希望幫助普及人工智能教育。
學而思網校《人工智能第一課》產品發布儀式
(左一為學而思編程後端產品和服務負責人王雪、左二為學而思網校研發負責人楊濤、右一為學而思編程業務負責人謝文怡)
" 好未來已深刻意識到,生成式人工智能和大型語言模型的長期影響是會轉移到學習領網域的。"提及好未來在人工智能領網域的探索,好未來集團首席技術官田密如是說。
作為一家教育科技公司,好未來一直對科技研發大力投入和深度應用,現已積累了上百項教育定制 AI 能力,十餘個智慧教育解決方案,以及包括影像、語音、視頻、題庫在内的海量教育場景數據集。
田密透露,好未來于今年春節起,已開始進行自研大語言模型的研發,其自研大模型初版最快将于 7 月底上市。據介紹,本次推出的人工智能課程,正是基于自研的大語言模型,未來,好未來大模型還将支持更多的學習產品。
好未來集團首席技術官田密
青少年作為數字時代的 " 原住民 ",他們接觸新技術的時間越早,感知程度也就越深。好未來在線學習事業部負責人郝月菲表示,學而思網校早在五年前就開啟了編程課程的探索,以期望成為主體教育的有益補充,目前編程課程服務用戶數量超過百萬,給整個社會帶來了不小的增量價值。" 我們希望每一個小學生都有機會體會到人工智能工具的強大,在孩子們心中種下成為科技小能手的種子,期待他們生根、發芽、成長為參天大樹。"
好未來在線學習事業部負責人郝月菲
教育部信息科技課标組組長、對外經貿大學信息學院院長熊璋認為,青少年教育事關我國未來人才的密度、科技進步的速度和國家發展的力度,人工智能教育可以幫助中小學生接觸到前沿的科技知識,有效地提高孩子們的創新創造能力和邏輯思維能力。
" 智能化解構了‘教’與‘育’,人工智能在技術上無論多麼前沿,都不能偏離‘育人大于教書’這一理念。" 中國人民大學附屬中學信息技術教研組組長、中國人工智能學會中小學工作委員會秘書長袁中果提出,青少年處在世界觀形成的關鍵時期,面對新生科技的真實衝擊,急需學校、家長、社會各教育環節的正确引導。
發布會現場,中小學生代表與兩位特邀嘉賓對話
這次,學而思網校推出的《人工智能第一課》首次采用人機協作的課程形式,采用了多模态,可實現文字、語音、圖片等形式的互動,是業内第一次探索在大模型基礎之上落地青少年人工智能課程。
01
基于人工智能,推出 " 編程、機器人、人工智能 " 三大課程體系
學而思網校 2018 年推出了編程課程,随着 AI 技術的發展,編程產品課程體系也發生了變化,人工智能正在植入其中。更新後的課程體系學而思稱之為 " 新編程體系 "。
" 人工智能,是第四次工業革命,未來将對人類的生活和工作方式產生巨大的變革。" 據學而思編程業務負責人謝文怡介紹,本次學而思網校編程產品更新以 " 用 AI,創未來 " 為錨點,推出了編程、機器人、人工智能的三大課程體系。未來,學而思編程将持續在課程中融入更多人工智能的應用和學習,培養适應這個時代的學習者。
而《人工智能第一課》產品是基于自研大語言模型的生成式人工智能(AIGC)課程,以 " 拓寬科技視野,激發探索精神,培養科技熱情 " 為原則,形成三大核心亮點。
第一,體驗最前沿的人工智能技術。課堂以前沿的生成式 AI 工具為依托,基于好未來自主研發的大語言模型,推出了 7 個人工智能創作工具,如物品識别、人臉識别、設計海報、制作繪本等,帶領學生以生成式 AI 技術創作 " 文、圖、音 " 相結合的作品。并讓孩子親自體驗影像識别的訓練過程,真正實現 " 學以致用,用以促學 "。
AI 虛拟機器人小思
第二,培養有效運用 AI 工具的思維能力。人工智能時代是人機協作的時代,更清晰地與 AI 交流,就能更有效地解決問題。課堂中會反復培養孩子 " 會提問 - 會迭代 - 會辨析 " 的思維模式。首先,孩子們會在老師的引導下明确你要解決什麼問題,并将問題拆抽成一個個機器能夠解決的小問題,分步解決;其次,根據回復的結果,不斷迭代嘗試,提出更精準的問題,得到更有效的回答;最後,對得到的信息通過自己的獨立思考,判斷是否采用。通過這樣的循環,實現運用 AI 工具的思維能力。
第三,通過探究實踐,激發好奇心,培養創造力。在培養孩子的創造力方面,《人工智能第一課》區别于以往 " 以聽為主 " 的單向傳授式學習,更強調以實踐探究為主。每堂課上,孩子都能結合學到的知識并借助 AI 工具產出一個創意作品。讓人工智能的學習不僅局限于科普,而是真正教會孩子更高效地駕馭 AI 工具,實現人機協作。
學而思編程業務負責人謝文怡
可以看到,在課程設定上,《人工智能第一課》更強調思維的培養,最終培養孩子的邏輯力、創造力、合作力、堅毅力;更強調實踐探究,讓孩子動手操作,人機協作。
在現場,謝文怡演示了 AI 對話,對話 AI 虛拟機器人小思,可以實現故事創作、物品識别和 AI 助手等能力。
比如要求小思 " 以暑假為主題即興創作了一個簡短的童話故事,要有反轉情節 ",小思快速給出了一個完整的小故事,闡述了小男孩和父母在暑期去海邊玩耍,後來小男孩幫助村民清理海灘,拯救海洋污染的反轉情節。
還可以要求小思推薦故宮遊覽的路線圖、" 用 AI 創未來 " 為主題做一首詩等。
針對物品識别,孩子可以修改、添加分類,從各個角度為自己想識别的物體拍照,從而訓練小思識别的準确率。
此外,孩子可以構建自己專屬的 AI 助手小思,個性化設定小助手的聲音、名字,小思能通過語音交流回答問題。
據悉,發布會當天,學而思編程還與人工智能學會籤訂了合作協定,後續将推出中小學人工智能領航計劃,持續推動人工智能教育的普及。
02
AI 實現從老師教學助手到學生自學同伴,好未來自研大模型最快将于本月底發布
此次編程產品更新背後是好未來自研大模型的支撐。
田密在現場提到,AIGC 将對教育產生颠覆性的影響。此前,AI 技術對教育來說只是做了很多賦能老師的工作,雖然教育產品做了分班分層,但仍然很難實現對每個孩子的個性化教學。而今天以大模型為基礎可以解決這個難題。
田密回顧了此前技術對教育的影響主要是降本增效,是老師的 "copilot"(此處意為 " 助手 ")。如 Al 可以幫助老師備課,在一對一業務中,為每個孩子自動生成課件;Al 可以輔助老師授課,給每個老師訓練一個單獨的語音模型,讓每個孩子都以為老師在單獨鼓勵他 " 某某,你好棒哦 ";Al 還可以替代輔導老師檢測每個孩子是不是在認真聽講,如檢測孩子有沒有出框,是否盯着攝像頭。
在課後練習環節,由于不同孩子課上練習的結果不一樣,薄弱點不一樣,課後練習題也不一樣,Al 可以為每個孩子規劃重點,基于知識圖譜,分析每個孩子對知識點的掌握情況,推薦最适合孩子當前難度和進度的練習題。但是這個還是不夠細致,因為知識點不夠細化,每個孩子對知識點掌握的情況也因人而異。
田密認為,而今,以大語言模型為代表的 Al 技術,可以真正解決個性化的自适應學習的難題。不僅僅是老師教學的 copilot, 還是學生自學的 companion。因為類 ChatGPT 的聊天過程是開放式的,對于學生提出的任何問題,它都可以根據上下文給出不同的回答,而不是限定在一些預先設定好的規則和策略上。
不過,即使強如 GPT-4,在一些學科上的表現也不夠好,尤其是數學,因為這門學科更偏邏輯思維、推理能力,這是當前的大模型技術比較欠缺的,因此,好未來決定自己研發大模型 MathGPT,補齊大模型的理科生能力。訓練一個 Al 模型需要算力、算法、數據,好未來在這三個方面,都有深厚的積累。
田密還在現場透露,7 月底,好未來将推出第一版自研大模型。
當前,學而思網校《人工智能第一課》即以好未來大模型為基底,田密希望這些課程能為孩子能理解人工智能,帶來人生啟蒙。
郝月菲提到,好未來發展至今正經歷 3 個技術浪潮,第一個是信息化階段,第二個階段是數字化階段,第三個階段數智化階段。在她看來,從數字化到數智化未來二十年的大浪潮,其中,人工智能将是最大的生產力,這是一個新時代的機會。當代青少年應該從小接觸人工智能工具,理解人工智能背後的原理。學而思網校一直以來致力于用科技推動教育進步,面對這樣一個巨大的科技浪潮,希望通過技術能夠讓孩子享受平價的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