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汽車經驗:傳統豪華品牌新能源增長,保時捷的反攻即将開始?,歡迎閱讀。
近幾年,随着自主新能源的崛起,自主高端品牌對豪華車市場產生了一定的衝擊,傳統豪華品牌也從一開始的獨善其身,到現在的被迫做出讓步,旗下的燃油車終端降價政策逐漸探底,新能源車型也多以低價入市,試圖與新勢力一較高下。
但盡管面臨種種挑戰,傳統豪華品牌仍然在豪車市場中占據着主導地位。以 BBA 為例,奔馳 2023 年在華銷量 76.5 萬輛,與 2022 年持平;寶馬 2023 年在華銷量 82.49 萬輛,同比增長 4.2%,奧迪 2023 年在華銷量 72.86 萬輛,同比增長 13.5%。
同樣是增長,2023 年保時捷的全球銷量也達到了 32.02 萬輛,同比增長 3%。但有所不同的是,保時捷 2023 年在華交付量為 79283 輛,相比 2022 年的 93286 輛,有所下滑。不過,這并沒有讓國内高端品牌松一口氣,反而是透過 BBA 的增長,看到了未來保時捷更多的可能性。
BBA 靠電動化實現增長
2023 年,我國汽車產銷量分别完成 3016.1 萬輛和 3009.4 萬輛,同比分别增長 11.6% 和 12%,產銷量連續 15 年穩居全球第一。其中,乘用車在 2023 年的產銷分别完成 2612.4 萬輛和 2606.3 萬輛,同比分别增長 9.6% 和 10.6%。
自主品牌成 2600 萬輛乘用車市場主力軍,市占率達 56%,在此背景下,傳統豪華車的增長一定程度上依賴于新能源汽車的增長。
具體來看,加上今年,已連續第 5 年蟬聯中國豪華車市場銷量冠軍的寶馬集團,在中國市場共交付 824,932 輛 BMW 和 MINI 汽車,同比增長 4.2%,是首個在中國市場突破 80 萬輛的豪華車企業。同時,BMW 也是純電動車型銷量最高的德系豪華品牌。
數據顯示,BMW 品牌去年純電動車型全年共交付 99972 輛,同比增長超過 138%,全年交付近 10 萬輛,是寶馬整體銷量增長的重要支柱,純電動車滲透率達到了驚人的 12.1%,是所有外資品牌中,純電車型銷量占比最高的企業,電動化轉型初步成功。
梅賽德斯 - 奔馳 2023 年向中國客戶累計交付約 76.5 萬輛新車,盡管整體銷量微弱增長,但奔馳在華的產品結構卻出現了巨大變化。一方面,高端豪華產品矩陣持續收獲快速增長,梅賽德斯 - 邁巴赫品牌、G 級越野車分别實現 21%、22% 的年度增長。另一方面,奔馳新能源汽車矩陣(包含純電車型及插電式混合動力車型)交付蓬勃攀升,純電車型年度交付超翻番。
奧迪 2023 年在華表現最為亮眼,共計交付超過 729,000 輛車,同比勁增 13.5%,超過豪華汽車市場整體增幅,占全球銷量近四成。出色的銷量表現同樣離不開奧迪電動化轉型的推動,2023 年,奧迪純電動 e-tron 系列車型在華交付量實現穩步增長,達到 31,025 輛,奧迪全球純電動汽車銷量超過 178000 輛,實現同比增長 51%。
BBA 身上電動化轉型帶來的顯著效果,也讓保時捷開始大步邁向電動化。
保時捷電動車占比将超過 80%
事實上,2023 年 " 保時捷最大單一市場 " 之所以從中國變為北美,就受到了國内新能源豪華車高速增長的影響。據乘聯會數據顯示,今年前三季度,豪華車累計銷量達到 225 萬輛,同比增長 26%。其中,新能源豪華車前三季度累計銷量達到 58 萬輛,同比增長 89%,是豪華車實現增長的主要因素。
" 我們不追求絕對的銷量數據,重點在于,市場需要多少,我們就供應多少。" 保時捷中國總裁柯時邁,在年底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但有一點很明确,保時捷的目标是在 2030 年,保時捷全球銷售的新車中純電車型的占比将超過 80%。當然這也意味着,保時捷需要大幅提升電動車型的銷售份額。而一旦電動車型銷售份額提升起來,自然也會帶動保時捷整體銷量的增長。
根據計劃,未來 5 年保時捷計劃在電氣化和數字化領網域投入 200 億歐元。除了已經上市的 Taycan 系列產品外,2024 年,保時捷将推出純電版 Macan,随後還有純電版 718,以及純電版 Cayenne。此外,保時捷還表示,将推出全新的 D 級純電動產品。
為此,保時捷還在中國設立了一個研發分支,這個研發團隊和保時捷中國數科、保時捷工程中國,以及保時捷中國產品部門共同組成了本地研發矩陣,以增強保時捷在中國市場的研發實力。
據悉,保時捷第二代 Macan 計劃年内上市交付,新車将提供燃油版和純電動版兩種動力選擇。其中,純電動 Macan 即将迎來全球首發,新車将搭載 PPE 純電動架構 +800V 高電壓平台,最高充電功率達 270kW。
不過,保時捷面臨的競争也愈發激烈,前有特斯拉、理想、蔚來等新能源車企占據着 30-50 萬元細分市場,後有比亞迪仰望 U6、埃安昊鉑 SSR、蔚來 ET9、極氪 001FR 等國產品牌殺入百萬級豪車市場,都對保時捷的潛在客戶虎視眈眈。
" 大家經常把保時捷和其他品牌作對比,我認為保時捷的優勢始終在于,我們總是能夠找到自己的方式。" 柯時邁表示," 從零開始的挑戰 " 通常将在第三代和第四代車型上出現。這就是所謂的 " 範式的轉變 ",它不僅是從内燃機到電動引擎的轉變,還有企業的思維模式、汽車的工程,設計等等 ...... 這是傳統主機廠共同面臨的一些挑戰。不過,保時捷有信心可以做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