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科技經驗:vivo X200 Ultra 何以成為「V單」?,歡迎閱讀。
手機變成「影像旗艦」的歷史,其實并不長——智能手機誕生早期,三星、索尼、諾基亞等彼時行業巨頭在嘗試後「铩羽而歸」,更多是由于當時智能手機的制造工藝技術所限。
手機「影像旗艦」,從誕生一開始就是「追求極致」與「妥協」并存的產物:每個時代所面臨的用戶需求與挑戰都不盡相同,讓這個過程頗有一點「登山」的感覺。當你爬到一個山的頂峰的時候才發現,原來只是到了另一座山的山腳。
vivo X200 Ultra 外觀設計 | 圖片來源:極客公園
我曾用「再見高山」形容 vivo X200 Pro ——這不僅是對它影像體驗的總結,其實也是對前代 Ultra —— vivo X100 Ultra 曾在手機影像能力中取得的表現的肯定。
但你一定也聽過另一句關于「高山」的形容:在《一代宗師》中,葉問面對北派武林盟主,耳邊響起一句箴言:過手如登山,一步一重天。他的回答簡單而堅定:「我就是要見識一下高山。」
vivo X 系列的十年征程,就像這場攀登。從 X100 Ultra 奠定的「滅霸」傳奇,到如今的 X200 Ultra,vivo 沒有停留在過去的巅峰,而是通過打出「V 單」這一似曾相識、卻有着全新理念的概念,在「影像旗艦」這一領網域,衝擊另一座更高的山。
01
V 單之魂:留給創作的儀式感
如果說「V 單」更多是宣傳上的口号,那構成其内核靈魂所在的,就是 vivo X200 Ultra 的同樣屬于 2025 超級旗艦影像的硬體本身。
我們這次拿到的 X200 Ultra 為「銀調」配色;這也是本世代 vivo X200 Ultra 系列外觀設計最接近相機的配色,上手那一刻,就能感受到這其中屬于相機的復古感。
銀色調的「餅幹頭」相機模組設計,搭配細膩的太陽紋理和銀邊點綴,讓整機散發着以往獨屬于專業級影像設備的精致感。
vivo X200 Ultra 相機模組外觀特寫 | 圖片來源:極客公園
滾花紋理在相機外觀上的應用最早能追溯到 19 世紀末,當時的滾花紋理開始被廣泛應用于工業制品領網域,在相機上使用也是為了讓攝影師獲得更加穩定的握持手感。
但在 vivo X200 Ultra「銀調」配色上,滾花紋理并不用來增強手感,更多是對相機歷史上存在超過百年的經典設計的致敬。DECO 環上刻着的變焦和快門字元,都是在為 vivo X200 Ultra 增加更多獨屬于經典相機的「德味」。
滾花紋理外觀細節特寫 | 圖片來源:極客公園
從外觀與相機專業的角度出發,手機影像旗艦近兩年紛紛加入的專用相機鍵,這次 vivo 在 X200 Ultra 也終于一并給到專業用戶。這顆按鍵位于機身右側,支持通過輕按兩下切換模式、滑動調整焦段、長按錄像等功能,在橫屏拍攝時,給用戶提供更多屬于「專業攝影」才有操控體驗。
vivo X200 Ultra 相機按鍵特寫 | 圖片來源:極客公園
02
V 單之力:影像全鏈路
鏡頭部分,X200 Ultra 帶來了 85mm 蔡司 APO 超級長焦 II、14mm 鷹眼超廣角和 35mm 人文紀實主攝三顆鏡頭。
vivo X200 Ultra 相機模組特寫 | 圖片來源:極客公園
與過去數年的主流認知相反,手機 SoC 硬體算力如今在計算攝影中正在變得越來越重要,此次 X200 Ultra 也因為影像大模型的加入,充沛的專用算力在旗艦手機影像表現的進一步提升中,更有着不可或缺的重要地位。
到了本世代影像旗艦,X200 Ultra 的影像算力核心,在于 vivo 自研的 6nm 藍圖雙芯(VS1 和 V3+),與三大定焦鏡頭這一硬體配合。也給 vivo 移動影像管線首次帶來移動端的「預處理 + 後處理」能力。
在這對組合中,除了均使用藍圖 × 索尼 LYT818 傳感器的兩顆等效 35mm 的蔡司人文鏡頭以及等效 14mm 的「行業最大底」超廣角鏡頭,85mm 長焦鏡頭搭載 2 億像素 HP9 傳感器和「超光棱鏡」技術,拍遠處的紋理細節時,讓超長焦的 10 倍到 30 倍變焦的區間成像,依然清晰可辨。
vivo X200 Ultra 14mm 超廣角 / 35mm 主攝 / 85mm 長焦樣張| 圖片來源:極客公園
除了本身的硬體能力,最讓我覺得有誠意的,是 vivo 這次準備的「攝影師套裝」;其中有一款通過手機殼安裝、直接 USB-C 接口與手機連接的拍照搖桿模組,并通過其上附帶的波輪、半按按鈕等硬體結構,還原更加接近相機的操作體驗。
vivo X200 Ultra 攝影師套裝拍照搖桿,讓整體拍照體驗更加接近傳統微單相機 | 圖片來源:極客公園
除了讓整體的使用體驗更加接近專業影像設備,這款拍照搖桿還内置了 2300 毫安時電池,還能在支持專業攝影體驗之外,為手機提供更長的續航支持。
在 vivo X200 Pro 已經成為 Android 旗艦「視頻之王」後,vivo 這次打出了「錄像首次超越蘋果」的口号,其底氣就在于 vivo X200 Ultra「全焦段專業視頻」的卓越實力,不僅全焦段均支持 4K120Hz 電影慢動作,同時支持全焦段 4K 60fps 10bit Log 視頻錄制、全焦段 4K 延時錄像。
vivo X200 Ultra 專業拍照搖桿特寫 | 圖片來源:極客公園
以上專業影像能力,在行業已經是獨一檔的存在。而接下來要登場的才是我覺得這次 vivo 放出來的又一個「大招」——與蔡司聯合研發、為 X200 Ultra 的 85mm APO 超級長焦 II 鏡頭定制的 2.35 倍光學增距鏡。
vivo X200 Ultra 攝影師套裝中的 2.35X 增距鏡,充滿了蔡司元素|圖片來源:極客公園
對于傳統相機鏡頭來講,這顆增距鏡的體積可以說是超級迷你,但對于手機影像來講,這樣的使用體驗仍然算是一個全新的領網域。在裝上這顆增距鏡後,手機原本的長焦将更新為一顆 200mm、f/2.3 光圈的長焦鏡頭。
這套增距鏡模組的加入,可以說是 vivo 在手機影像超長焦體驗這條道路上的「極致探索」。vivo 這套攝影師套裝,甚至加入了方便攝影師使用的快裝支架。換言之,如果你願意,你完全可以像使用專業相機那樣,搭配快裝板 / 三腳架系統,使用各種你已經很熟悉的相機配件。
vivo 為這顆增距鏡設計了各種專業配件 | 圖片來源:極客公園
這套基于手機的光學超長焦結構,還有一個獨特的優勢。在很多無法将專業長焦相機鏡頭帶入的演唱會或 Live 場合,搭配獨有的舞台模式算法優化,這套「V 單」能讓你獲得遠超其他移動長焦設備的成像優勢。
在相機 App 中專用的「長焦增距」模式下,用戶最高可以使用到等效 1600mm 的相機畫面,将原本難以拍到的畫面,收納進手機影像的範疇中。
并且,得益于「全焦段舞台」的軟硬更新,無論是使用「超廣角」拍攝具有現場張力的超廣角舞台模式樣張,還是直接使用長焦極限變焦 100X 拍攝演唱會細節,都能保證一台手機 cover 到其中的所有影像需求,作為新一代的「演唱會神器」,滿足更多手機極限長焦在用戶真實需求中的使用需求。
vivo X200 Ultra 使用增距鏡等效 1600mm 樣張細節對比 35mm 主攝 | 圖片來源:極客公園
對于很多攝影師常見的街拍題材,X200 Ultra 的六個焦段(14mm 到 135mm)保持了高度的色彩一致性,這樣的優勢在于能夠讓攝影師更好的根據畫面内容而非物理焦段的限制去創作。
個性化風格中新增的「負片」模式 | 圖片來源:極客公園
同時新加入的經典負片風格,冷調青綠,膚色通透,低飽和的啞光質感,特别适合拍日系人像或城市光影。
「經典負片」拍攝效果 | 圖片來源:極客公園
得益于 vivo X200 Ultra「三主攝」的光學硬體,這次在傳統手機影像中屬于「難點」的多攝夜景一致性體驗中,也成為本次夜景樣張拍攝中留給我印象最深的部分;無論是主攝還是長焦夜景,都能獲得近似的光學使用體驗。
35mm 原生畫質夜景拍攝效果 | 圖片來源:極客公園
85mm APO 長焦鏡頭夜景拍攝效果 | 圖片來源:極客公園
人像領網域的色彩表現也是 vivo 一直以來作為影像旗艦的優勢之一,這一次 vivo 進一步擴充了人像鏡頭範圍,同樣強調「全焦段人像」這一新概念。通過全焦段人像抓拍、全焦段高清人像、全焦段夜景閃光人像等功能更新,vivo X200 Ultra 可充分提升用戶全天候、全場景的人像拍攝體驗。
在樣張中能看出,vivo X200 Ultra 在抓拍場景下的整體對膚色的把控度進一步提升,等效 85mm 的高像素模式也不僅适用于人像領網域,在諸多場景中一個高可用性的長焦高像素都能顯著提升出片效率。
人文人像 35mm 樣張 | 圖片來源:極客公園
更具生活感的 85mm 經典人像焦段 | 圖片來源:極客公園
03
V 單之基:不止影像
對于 X200 Ultra 來講,一款好的影像旗艦,首先它也要是一台合格的「旗艦手機」,甚至可以說影像旗艦最終能否在消費級市場上受到用戶青睐,很大程度上仍然與它能否滿足用戶日常使用需求有關。
相比 X200 系列其他機型,Ultra 更強調「極致影像旗艦」的定位,如何打動更極致的專業用戶,在影像之外,還有更多考驗手機研發能力「基本功」的重要場景。
X200 Ultra 搭載的是骁龍 8 至尊版 SoC,搭配影像管線中的 藍圖自研影像 VS1 和 V3+ 兩顆專用芯片,同樣是 2025 年手機影像旗艦頂級的算力組合。
vivo X200 Ultra 同樣是硬體上的「超級旗艦」| 圖片來源:極客公園
在 vivo X200 Ultra 上,除了老生常談的硬體、以及最早試水 AI 手機作業系統的 OriginOS,本次與 iOS 的「跨蘋生态互動」體驗,讓我覺得 X200 Ultra 成為了目前最「懂 iPhone」的 Android 手機。
除了此前已經發布過的檔案互傳,本次新增的能力,不僅實現了電話、短信、通知等内容的流轉,甚至還支持了設備查找、AirPods 識别配對等深度功能。
雖然我同時也在使用 iPhone,但 X200 Ultra 本次支持的跨生态互聯體驗在很多場景中都能實現「無縫切換」。互傳 App 讓照片視頻秒傳,電話短信通知也能流轉,無需查看 iPhone,即可實現關鍵信息的獲取。
OriginOS 5 與 iOS 生态的互動 | 圖片來源:極客公園
比起近兩年市面上主流旗艦一些選擇以「高度模仿 iPhone 的產品策略」為基礎,vivo 在 X200 Ultra 上展現出來的,似乎并不是想讓這台手機成為「你的新 iPhone」,而是通過接近專業級的產品定位,在完成 iPhone 作為智能手機無法完成的任務的同時,讓你以一種更「減負」的方式,無縫打通你原本留在 iOS 生态中的用戶體驗。讓你更多時間能夠專注于 vivo X200 Ultra 的體驗本身。
04
vivo 的新高峰
在連續兩代深度體驗來自 vivo 的「Ultra 級旗艦」之後,我會覺得 vivo 影像旗艦戰略實際上在做的,就是「用智能手機的姿态,完成更多原本屬于專業相機的工作」。
或許有人會說,在智能手機影像「算法為王」的時代,這是一條錯誤的道路,但這條路并非孤獨到沒有同伴,事實上過去已經有眾多手機品牌,都在用盡渾身解數,嘗試解決這個問題;在我看來,這恰恰說明了其中來自用戶真實需求的合理性。
「并不是用戶不需要,而是行業還做的不夠好」
vivo X200 Ultra 外觀|圖片來源:極客公園
這次 vivo X200 Ultra 實際影像體驗,給我的感覺,讓我想起了我第一次拿到哈蘇 X2D 的時候,不僅上手時讓我充滿了驚訝 / 驚喜,在後續的無數次拿起使用中,我都會因為細節,而再次重溫這種感覺。
從復古相機般的設計,到藍圖雙芯和蔡司鏡頭的專業影像,在體驗過 X200 Ultra 之後,我越來越覺得我越來越覺得它不只是一部手機,而是屬于專業攝影師「口袋中的相機」。
在一眾旗艦手機中,vivo X200 Ultra 仍然是最像相機的那個 | 圖片來源:極客公園
對攝影愛好者來說,它是一台口袋裡的專業相機;對追求極致旗艦手機體驗的人來說,它同樣是一部無可挑剔的旗艦。因此描述這樣一個新物種,「V 單」或許真的是一個恰如其分的名稱。
X200 Ultra 讓我見識了影像的高山,也讓我成為高山上的記錄者。站在這座新高峰,我知道,vivo 已經不再只是追逐高山,而是成為了高山本身。
而我,已經迫不及待想用它,去攀登下一座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