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财經經驗:一場離婚,讓兩位頂級量化大佬“鬧掰”,歡迎閱讀。
一場離婚案,讓全球頂級量化投資圈的 " 格局 " 也要改變了。
根據海外市場的公開信息,華爾街頂級的量化對衝機構 Two Sigma 日前突然發生了治理風險。
這家管理規模達 600 億美元(折合 4400 億元人民币)的對衝大廠,最核心的兩位創始人突然陷入劇烈的股權 " 争鬥 "。
這件事情還涉及到了其中一位 " 失敗 " 的婚姻。
整個事情的發展,越來越蒙上了一層 " 奇異 " 且 " 五彩 " 的 " 顏色 "。
兩位 " 天才 " 主角
Two Sigma 是一家總部位于紐約的對衝基金。
公司成立于 2001 年,由約翰 - 奧弗德克(John Overdeck)、大衛 - 西格爾(David Siegel)等人創立而成。
其中,西格爾具有麻省理工學院的計算機科學博士學位,早期曾任職于大牌量化巨頭 DE.Shaw,并擔任首席信息官。
奧弗德克的青少年時期則拿過國際數學奧林匹克銀牌得主,後來進入斯坦福大學攻讀數學,畢業之後曾在初創期的亞馬遜為貝佐斯效力,之後 1990 年代末和西格爾在 DE.Shaw 做同事。
2001 年,二人決定創立 Two Sigma 公司,當時還有一位創始合夥人,之後離開。
從簡歷可以看出,正是這兩位 " 天才級 " 的投資人員,在量化對衝大潮興起的早期創立了知名量化投資機構 Two Sigma。
而也是這兩個 " 天才 ",成了日前系列糾紛的核心主角。
David Siegel(圖左)和 John Overdeck(圖右)
一間知名機構
Sigma 是 " ∑ " 的英文譯音,表示數學中的求和号,所創公司名字可以看出二人的數學情懷。
而 Two Sigma 所在的投資賽道,恰恰就是過去一年全球非常紅火的 " 人工智能 "(AI)領網域。
自公司創立之日起,二人就十分強調分布式運算的運用。公司大部分員工直接從麻省理工學院、卡耐基 - 梅隆大學等院校的數學、計算機等專業畢業生中選聘。
" 先進的理念 " 和強大的數理計算機背景,令得這家機構的發展曲線 " 扶搖直上 "。
公開信息顯示,2008 年,Two Sigma 的資產管理規模已經達到 50 億美金一線,到了 2020 年末突破 500 億美元大關。
Two Sigma 的管理規模,一度超過鼎鼎大名的文藝復興和 DE.Shaw,成為業内綜合實力影響力最前列的量化機構之一。
兩人漸生嫌隙
随着影響力的增加,Two Sigma 也不可避免的遭遇一些 " 成長的煩惱 "。
比如,該公司官方網站顯示,其在全球有超 2000 名員工。如何穩定團隊,以及應對員工流失帶來的策略擴散和競争加劇是一個核心難題。
再比如,公司的決策和管理機制該如何運行的問題。
據悉,西格爾和奧弗德克早期有着明确的分工:
西格爾更多擔任公司的 " 出鏡代表 "、代言人角色,出現各類行業會議并作演講,同時在公司内部領導程式員等中後台團隊;
而奧弗德克則潛心抓公司投研,并實際上執掌最為核心的投資研究工作。
同時,二人在 Two Sigma 的股權一度屬于 " 五五開 ",各占 50%。
但顯然的是,兩人對于公司的貢獻和掌控力度不同。近年來,随着西格爾的角色更偏顧問性質,而且相當多的時間 " 在外遊歷 "。
業界越來越多的傳出,主抓投研的奧弗德克期望獲得更多公司控制權的說法。
矛盾突被激化
而一度隐藏在水下的西格爾和奧弗德克的激烈矛盾,在 Two Sigma 日前的一份公告中 " 正式曝光 "。
2023 年 3 月末,該機構一份長達 79 頁的投顧業務運作公告中,一段不起眼的文字藏于其中,披露了 "Two Sigma 管理層面的特定風險 "。
相關文字稱:公司内部曾經出現一系列管理和治理維度的挑戰,公司管理委員會合夥人始終未能就如下事項達成一致,具體包括:
第一,管理委員會成員和首席投資官的角色定位、權責界定問題。
第二,公司團隊組織架構與管理架構的設計。
第三,公司治理和監督事宜。
第四,團隊繼任計劃。
這實際上,宣告了該公司的管理層處于 " 徹底鬧掰 " 的狀态。
随後,更多的信息被業界透露出來:
Two Sigma 公司管理委員會僅有兩個人組成,也就是本文的兩位主角。
上述公告進一步披露:
(上述)分歧可能會影響公司留住員工或吸引員工(包括非常高級别的員工),并可能繼續影響員工全身心執行核心研究、程式化運作之能力,亦會波及公司商業目标的判斷。如果分歧持續存在,随着時間的推移,公司完成客戶受托的能力可能會受到影響。
還扯上了 " 婚姻問題 "
這還不是故事的全部。
據悉,Two Sigma 成立的第二年—— 2002 年,奧弗德克與一位 " 數學女俠 " 結婚。
奧弗德克的妻子勞拉早年畢業于普林斯頓大學數學專業,之後也進入了量化機構 DE.Shaw 就職,之後還在斯坦福研究所工作。
2012 年,奧弗德克的妻子成立一個非盈利組織 " 枕邊算數 "(Bedtime Math),為孩童與家長提供數學類寓教服務。
之後,奧弗德克夫婦還成立了家族基金會,專門支持 STEM 教育(科學、技術、工程和數學),挖掘青少年的認知潛力。
可惜的是:2022 年年初,二人啟動離婚程式。
一些業界信息稱:由于奧弗德克夫婦沒有籤署婚前财產分割協定,且夫妻兩人的主要資產均為奧弗德克在 Two Sigma 的一些權益(據悉約達 70 億美元)。
兩人的離婚,勢必要影響到 Two Sigma 的股權結構。
甚至 有分析人士認為,如果奧弗德克名下的 Two Sigma 股權被分割,可能會導致原來處于優勢一方的奧弗德克,未來在 Two Sigma 的股權地位的產生一些被動影響。
業務還在 " 快速發展 "
Two Sigma 未來的走向将由其創始人、高管層以及相關各方的 " 智慧 " 去推動。
但這場復雜的股權治理大戲,卻暗示了頂尖量化機構都會面臨的一些共同的問題。
一方面,随着量化手段越來越熟稔的在市場内被運用,量化機構的發展越來越超出其創始人、團隊和客戶的預想。
以 Two Sigma 為例,其如今的業務版圖日漸龐大,早已超出了最初用量化工具挖掘股票超額收益的範圍。
官方網站顯示:該機構除了量化對衝基金投資外,還涉及證券交易業務,也就是做市商,并因此而輻射 8000 只股票和 15 種期權品種。
這種 " 資管(或包括自營)+ 做市商 " 的模式在去年創下了對衝基金的年度盈利紀錄——由另一知名對衝巨頭城堡投資創下。
另一方面,頂尖量化機構的(掌控權)越來越多的集中在少數 " 天才 " 投資人員的手中。
他(她)們年輕、聰明、膽大,但快速的發家致富也使得他們在處理公司日常事務、以及個人感情、婚姻、乃至家庭生活等問題上,欠缺老一輩投資家如巴菲特、芒格那樣的智慧,如羅伯遜、羅傑斯那樣的手腕。
于是,我們屢屢可以看到,一些 " 不大的事情 " 最終卻如 " 火燒連營 " 般掀起了一次次大的 " 旋渦 ",并帶來了業界機構排名的重構。
從這個角度看,上面的兩位主角,不是同類事件的首創者,更不會是同類事端的終結者。
" 熟稔的在市場内被運用,量化機構的發展越來越超出其創始人、團隊和客戶的預想。
近年來,Two Sigma 還輻射專注融資 / 借貸平台的投資業務、風險投資業務、房地產私募股權投資業務、雲服務類數據平台業務(客戶主要為保險機構 / 買方投資機構)。
可以看出,此種業務體量下,誰是 Two Sigma 的 " 話事人 ",直接決定着這家公司員工以及大量客戶的根本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