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科技經驗:零下30度手機還能正常用嗎?22台主流手機冬季大橫評,歡迎閱讀。
前不久我們前往了北緯 49 度的内蒙陳巴爾虎旗,在零下 30 度的環境中對 22 款主流手機在低溫的環境中實測 2023 年主流手機的使用體驗進行了實測。
本次參加測試的共有 22 款手機,均為各大主流品牌的 3000 元以上機型,具體機型和容量版本如下:
首先,我們進行的是大家最關心的冬季續航測試。在冬天大家都比較擔心手機的續航問題,特别是長時間在戶外的低溫環境下,有些手機甚至可能會出現直接 " 凍關機 " 的情況。因此為了檢驗手機在低溫環境下的耐寒性能,我們将測試場地設定在了戶外。
可以看到,現在的室外溫度是零下 32 攝氏度,我們将參測的 22 款手機放置在支架上,每款手機都是在室内充滿了 100% 電量拿過來的,現在我們将這裡手機逐台開機,開機之後,我們将這些手機現在寒冷的空氣中靜置一段時間。
這裡我們注意到了三個情況一是小米旗下的三款手機小米 14 Pro、小米 14、紅米 K70 Pro 都無法正常開機,我們現場反復嘗試開機,這三款手機都無法開機,在僅顯示系統 LOGO 後便熄屏了,我們懷疑很可能是手機觸發了低溫保護,因此這幾台手機便無法參加本次測試。
第二個情況是 iPhone 15 Pro Max 可以開機,但是會出現頻繁反復重啟的問題,無法正常進行測試。第三個情況是魅族 21 也同樣無法開機,在長按開機後,會提示低溫警告,因此也只能放在這裡。
本次測試采用 3 小時寒冰離線續航模型,即所有手機不插 SIM 卡,關閉 wifi 和其它連接功能,先循環播放 2 小時的 4K 本地視頻,然後再連續運行一小時的安兔兔跑分,該模型旨在測試手機在高寒環境下的電池耐用性。
這裡需要肯定有觀眾朋友們要提出疑問,為什麼不進行标準的 5 小時續航測試?首先标準的 5 小時續航測試需要全部手機連接網絡進行,這會帶來很大的變量,在戶外環境又有如此多的手機同時進行測試的情況下,我們很難進行有效的變量控制。
同時在寒冷的戶外環境下工作人員很難進行復雜的操作,大家可以在畫面中看到,我們的工作人員在使用觸控筆來代替手指進行操作來避免凍傷。因此我們選擇了具有一定的性能負載同時又便于操作的視頻播放和跑分測試項目。
所以這裡我們再強調一下,我們本次橫評測試的,并非手機的綜合續航能力,而是手機電池在嚴寒條件下的耐用性。在這一場景下,堅持時間越久的手機,就意味着其低溫續航表現越出色。
這裡有幾點情況需要說明,一是 iPhone 15 标準版在測試過程中出現頻繁自動重啟的情況,大概每 10 到 15 分鍾就會重啟一次,重啟前後均可正常使用,我們猜測是觸發了低溫保護機制,二是華為和榮耀兩家的機型都會出現低溫告警彈窗,但并不影響正常使用。
三是因為受低溫影響,手機顯示的 UI 電量并不準确,因此測試結果中的電量數據僅供參考,另外我們判定一款手機退出測試的标準是自動關機後無法再次在本次測試中開機。
經過三個小時的測試之後,我們以下機型還保持開機狀态并可以正常使用,分别是:
vivo X100 Pro 系統顯示剩餘 51% 電量
華為 Mate60 系統顯示剩餘 49% 電量
榮耀 Magic5 Pro 系統顯示剩餘 49% 電量
華為 nova 11 Pro 系統顯示剩餘 36% 電量
榮耀 100 Pro 系統顯示剩餘 26% 電量
iPhone 15 系統顯示剩餘 16% 電量
iQOO 12 Pro 系統顯示剩餘 12% 電量
真我 GT5 Pro 系統顯示剩餘 1% 電量
vivo X100 系統顯示剩餘 1% 電量
在測試過程中,我們發現了幾個比較有意思的點,例如在開啟安兔兔測試之後,iPhone 15 标準版沒有再出現重啟的問題,我們認為是由于機身溫度升高,導致低溫保護機制不會被觸發。
vivo X100、真我 GT5 Pro 都是在 1% 電量顯示的情況下循環運行了很久安兔兔測試都沒有關機,這說明在低溫環境下手機的電量顯示确實會出現不準确的現象。
測完了續航,我們再來測測充電,同樣我們選擇了低溫下的測試環境,支持超級快充的手機都預先在室内設定中開啟了默認超級快充模式,然後我們将所有手機耗盡電量至自動關機,然後帶至測試現場。
同時我們也為每款手機都選擇了使用原廠充電器進行測試,本次測試所使用的插排全部由航嘉提供,航嘉插排采用超大間距孔位布局設計,即使是多個百瓦級快充頭插在一起也不會出現擁擠的問題,并且航嘉插排擁有出色的產品質量,可以放心在多種環境下使用。
這裡肯定有小夥伴要問了,你們這才冰天雪地裡,給手機充電,電從哪裡來呀?本次冬測由 ZOL 聯合汽車之家進行,充電環節的電量供應由 2 台新能源車提供,每款手機均使用各自的官方充電器進行充電。
這裡不得不說,為了測這次充電了我們還斥巨資購買了蘋果和三星的原廠充電頭,對此我們只能說你們是懂環保的。
在充電開始之前,我們還使用測溫儀測試了手機的機身溫度,大致在零下 20 攝氏度以下。一切準備工作就緒之後,我們同時按動連接手機與車載供電的航嘉插排開關,同時為 22 款手機進行供電。
經過實測,我們發現共有 14 款手機無法開機,7 款手機可以開機并使用,但是無法充入電量,僅有真我 GT5 一款手機可以實現有效充電,在供電開始 30 分鍾後充入了 47% 的電量。
7 款可以開機并使用的手機:三星 Galaxy S23 Ultra、OPPO Find X6 Pro、vivo X100 Pro、一加 12、真我 GT5 Pro、iQOO 12、華為 nova 11 Pro;
14 款無法開機的手機:iPhone 15 Pro Max、華為 Mate60、小米 14 Pro、iQOO 12 Pro 、iPhone 15、小米 14、vivo X100、OPPO Find X6、榮耀 Magic5 Pro、一加 Ace2 Pro、紅米 K70 Pro、OPPO Reno11 Pro、榮耀 100 Pro、魅族 21;
1 款可以正常快充的手機:真我 GT5。
這裡可能有人可能會問,是不是你們的供電線路有問題呀,怎麼都充不上電?為了排除這一可能存在的問題,我們對每個插排上的充電器都進行了單獨測試,确定了都是可以正常供電的。考慮到超低溫充電可能會手機電池帶來負面影響,因此我們認為在超低溫環境下各大廠商應該都做了相應的保護措施。
現在談到手機的使用體驗,就不得不提到影像部分,因此我們本次冬測也設定了影像能力測試環節,首先是靜态影像部分。為了統一測試場景,我們選擇了固定機位進行測試。
在由蘋果和三星組成的超大杯影像旗艦的萬元組對比中,兩款機型的主攝在觀感上有着明顯區别,大家可以注意看樣張背景的天空顏色。除了色彩的區别之外,兩款機型在對于細節畫質的處理上也有差異。
三星 Galaxy S23 Ultra 所呈現的中心畫質更為清醒且細節豐富,但是也出現了過度銳化的問題,反而是一直以銳化著稱的蘋果在采用 2400 萬像素輸出模式的情況下,降低了中心畫質的銳化表現,成像效果更為自然。
iPhone 15 Pro Max 和三星 Galaxy S23 Ultra 兩款機型分别搭載來 5 倍長焦鏡頭和 3 倍長焦鏡頭,這兩款機型的長焦成像效果差異就沒有主攝那麼大了,特别是在色彩風格方面也更為接近。
三星 Galaxy S23 Ultra 還搭載來一顆 10 倍長焦鏡頭,可以實現清晰的局部細節特寫。
夜景方面,iPhone 15 Pro Max 的主攝表現完全稱得上 " 鬼影小王子 " 的稱号,其成像畫面可以用一個 " 亂 " 字來形容。不過同組對比的三星也未能幸免,其主攝成像也出現了嚴重的眩光問題,但其對鬼影的抑制更好一些,不過我們仍能在其成像畫面上看到鬼影的出現。
夜景長焦方面,iPhone 15 Pro Max 的 5X 長焦鏡頭表現十分驚豔,其成像清晰度和曝光控制都堪稱本次測試中的頂級表現,相比之下三星 Galaxy S23 Ultra 對于畫面燈光部分的處理就要顯得差一些。
在旗艦組的對比機型中,在主攝方面,華為 mate60 的表現非常不錯,可以實現出色的畫面細節與色彩表現,不過其中心畫面的曝光有點偏低,但這點可以通過後期輕松解決。
長焦方面,vivo X100 Pro 的表現較為出眾,在可以實現優秀的細節記錄與光影效果的同時,也融入了 vivo 自家獨特的色彩風格。
在夜景方面,華為 mate60 的主攝表現堪稱驚豔,其雖然也存在一定的眩光問題,但是其成像照片中幾乎沒有鬼影出色,畫面也相當清晰,這比很多 Pro 級别的旗艦手機都要好的多。
華為 mate60 的長焦夜景表現也很不錯,雖然不及 iPhone 15 Pro Max 但是在同級别手機當中相當出色。vivo X100 Pro 的主攝表現也很不錯,對于眩光和鬼影的控制相比各大旗艦機型都要更好一些,這裡面估計有蔡司鍍膜的功勞。
夜景方面,榮耀 Magic5 Pro 的整體表現最為出眾,其從超廣到廣角再到長焦,每個焦段都做到了對于眩光和鬼影的出色控制,成像畫面也較為清晰,沒有出色明顯的過曝問題。
另外一加 12 在夜景條件下的表現也相當不錯,一方面主攝和超廣角鏡頭都實現了相對不錯的眩光,長焦成像樣張也實現了相對準确的曝光控制和畫面細節還原。
接下來我們再看看中端組的表現,在日間場景下,榮耀 100 Pro 延續了榮耀 Magic5 Pro 的優秀表現,從超廣到廣角再到長焦,每個焦段都擁有優秀的成像質量。
我們還進行了大家最關心的性能測試,我們在室内将所有手機充滿電,開機,然後帶到戶外同樣放在手機支架上,将亮度設定為自動并開啟性能模式,檢查清理所有後台。然後進行了安兔兔跑分測試,共進行兩輪跑分測試,取每台機型的最高得分計入最終成績。
可以看到在寒冷的環境下進行跑分對于智能手機來說算是基本解決了散熱問題,大家都能夠實現充分的性能釋放,在這種條件下成績的好壞一方面要看系統的性能調度策略,一方面要看手機電池在寒冷天氣條件下的供電能力。
經過測試,我們發現得分最高的是搭載骁龍 8 Gen3 的 iQOO 12 Pro 16GB+1TB 版本,得分高達 225.6 萬分,一加 12 16GB+512GB 版也跑出了 223.8 萬分的超高得分。
天玑 9300 機型得分最高的是 vivo X100 的 16+1TB 版本,得分是 217 萬分。上代旗艦處理器機型中,一加 Ace 2 Pro 和真我 GT5 也跑出了骁龍 8 Gen2 的新高分:171.8 萬。
總結
通過以上測試,我們可以發現華為和榮耀旗下的機型在低溫環境下擁有相對更好更加穩定的使用體驗,OPPO 旗下的機型綜合體驗也很不錯,特别是一加 12 的表現很不錯。iPhone 15 系列在本次測試中也一舉扭轉了大家對于 iPhone 在冬季表現不佳的印象,實現了相對不錯的整體表現。
中端機型方面,OPPO Reno11 Pro 和榮耀 100 Pro 的整體表現可以說是更為均衡的,在不同場景下都可以實現優秀的使用體驗。像 OPPO Find X6 系列、榮耀 Magic 5 系列,雖然都是 2023 年上半年發布的機型,但整體表現不錯,依然屬于第一梯隊水準,這也讓我們對它們後續的更新機型產生了更多的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