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科技經驗:蘋果拿出了“AI Phone”,歡迎閱讀。
出品 | 虎嗅科技組
作者 | 丸都山
編輯 | 苗正卿
頭圖 | 蘋果官網
北京時間 9 月 10 日凌晨,蘋果秋季新品發布會開幕。全新的 iPhone 16 系列,以及 Airpods 4、Apple Watch 10 等產品悉數亮相。
先來說說大家最關心的 iPhone。
好消息是,iPhone 16 系列與前代產品相比,除了芯片等例行更新外,終于有了明顯的改進。現在," 相機控制 " 按鍵的引入讓新款 iPhone 解鎖了更豐富的影像體驗,而且這項功能還可以搭配 Apple Intelligence 使用,算是蘋果又一個成功的設計集成化案例。
壞消息是,發布會上已經确認,中文版的 Apple Intelligence 在明年才能問世。
iPhone 16,算不算擠牙膏?
過去幾年,圍繞 iPhone 新品的诟病,大多集中在外觀設計上的一成不變。
今年,這個問題依然沒有多大改善。
iPhone 16 Pro/Pro Max 兩款機型與前代產品相比,最大的變化是螢幕尺寸的增加,分别從 6.1 英寸和 6.7 英寸更新為 6.3 英寸和 6.9 英寸。
值得一提的是,iPhone 16 Pro 系列将螢幕邊框進一步收窄至 1.15mm。因此,在握持手感上較前代產品并沒有明顯變化。
而 iPhone 16/16 Plus 兩款機型則繼續玩着 " 排列組合 " 的遊戲,兩顆攝像頭 " 上下垂直 " 的排列方式,讓人回想起了 iPhone 11/12 系列的時代。唯一的區别是,機身背部影像模組面積變小。
至于機身材質,邊框和背板設計,可以直接回顧下去年 iPhone 15 的發布會,除了個别配色外,幾乎沒有任何區别。
說完了新款 iPhone 的 " 面子 ",再來聊聊它的 " 裡子 "。
首先在芯片方面,iPhone 16/16 Plus 兩款機型采用了基于第二代 3nm 制程的 A18 芯片,CPU 性能較 iPhone 15 上的那枚 A16 Bionic 提升了 30%,GPU 性能提升 40%,同時内存帶寬提升 17%。
蘋果方面宣稱,這枚芯片的機器學習性能,較 A16 Bionic 提升了兩倍。
綜合來看,A18 芯片的綜合性能提升較大。當然,這與 A16 Bionic 發布時 " 擠牙膏 " 式的更新不無關系。
與前代機型一樣,iPhone 16 Pro/Pro Max 兩款機型采用了更新的 A18 Pro 芯片。讓人意外的是,在 "Apple Intelligence" 貫穿整場發布會的背景下,蘋果并沒有對 A18 Pro 的 NPU 能力進行過多渲染,甚至沒有數據對比。
早些時候,曾有海外博主爆料,A18 Pro 芯片的 NPU 算力在 Geekbench 上的測試結果,要好于新款 iPad Pro 上搭載的 M4 芯片。至于這則消息的真實性如何,還需要後續去驗證。
本場發布會,蘋果還罕見地單獨講了下 iPhone 16 系列的散熱設計,大概是考慮到 Apple Intelligence 在使用中需要頻繁調度本地算力,蘋果為 iPhone 16 全系重新設計了散熱方案,并且增加了散熱片的面積。
但話說回來,能在 2024 年堅持用鋁片散熱,而非 VC(均熱板)散熱的旗艦機型,除了 iPhone 也找不到第二個了。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這次 iPhone 16 全系運行内存都更新到了 8GB。不難理解,蘋果此舉是為了減小 Apple Intelligence 運行時占用系統的壓力。
盡管國行版本的 iPhone 16 今年還無法使用 Apple Intelligence,但運行内存的增加還是對系統的流暢度,及後台應用的承載量有很大的幫助。
一個有趣的細節是,蘋果這次在新品發布前的保密工作,似乎沒有過去那樣嚴謹,因為上述提到的更新重點,在發布前的數周,基本被爆料得七七八八。
但最重要的更新,行業分析人士大多猜錯了方向。
相機快門,還是 AI 入口?
這一代 iPhone,最顯著的變化是機身側面加入的 " 相機控制 " 按鍵。
操作方面,按下即可調出相機應用,單擊可充當拍照時的快門;長按可錄制視頻;左右滑動還可實現變焦;輕按兩下可切換諸如曝光、景深等其他設定。
在當下的時間點,蘋果在 iPhone 上引入這一功能相當值得玩味。
因為手機上的實體快門,并不是一項新功能。早在 2010 年前後,摩托羅拉就在多款智能機上搭載了側邊快門鍵。索尼在 Xperia 的機型上還開發了與 iPhone 16 類似的 " 兩段式快門 ",并在日後成為 Xperia 的品牌符号。
以此來看,在 2024 年推出一項被友商玩爛的功能,顯示沒什麼意義。所以,蘋果在發布會上展示了這個按鍵做為 "AI 入口 " 的一面。
比如,當手持 iPhone 16 的用戶看到一家餐廳時,可以通過按下 " 相機控制 " 拍下餐廳,然後 Apple Intelligence 就能自動調出該餐廳的營業時間、評價以及預定等選項。
又比如,當用戶在街邊看到了一副感興趣的活動海報,同樣是按下 " 相機控制 " 按鍵後,Apple Intelligence 就可以自動将海報中的活動時間、地點等信息添加到日歷應用中。
這項功能的意義在于什麼?
以第二個場景為例,在傳統的圖形操作頁面中,用戶需要做的全流程是 " 打開相機——拍攝——切換文檔應用——圖片信息提取——切換日歷應用——粘貼 ",而在 " 相機控制 " 按鍵和 Apple Intelligence 的配合下,這個操作層級被壓縮到了兩個步驟,即調出相機——按下快門。
而在第一個場景中,這項功能又很好地回答了第三方大模型在 Apple Intelligence 上的定位問題。可以預見的是,如果未來智能手機上出現 " 殺手級 AI 應用 ",大概率還是要以本地大模型和雲端大模型的混合應用為基礎。
最後,還是要說下 iPhone 16 系列的價格。
目前國行版本 iPhone 16/16Plus 的起售價格分别為 5999 元和 6999 元,iPhone 16 Pro/Pro Max 的起售價格為分别為 7999 元和 9999 元,與上代 iPhone 15/15 Pro 相比,各存儲版本的定價相同。
AirPods,也可以是助聽器?
除了 iPhone,蘋果的 IoT 設備也是許多人關注的重點。
今年恰逢 Apple Watch 誕生 10 周年,因此在發布會開始前,業内紛紛猜測蘋果會像 iPhone 10 周年推出 iphone X 那樣,對 Apple Watch 進行一次大刀闊斧地更新。
但從新發布的 Apple Watch 10 來看,只能算是一款中規中矩的更新產品。
最大的更新之處在于,采用了更加纖薄的機身,只有 9.7mm,還有更大尺寸的螢幕—— 46mm 版本的螢幕面積甚至比 Apple Watch Ultra 還要大,螢幕上可以展示出更多内容。
另外,蘋果同樣對 Apple Watch 10 的 AI 能力進行了更新,比如通過機器學習進行的跌倒報警功能更加準确,或是對相冊中的照片進行評估,選擇效果更好的圖片作為表盤。
再有就是機身材料的更新,比如在 Apple Watch 10 上首次使用了抛光鋁金屬材質,又推出了钛金屬機身的版本。
某種程度上,新款 Apple Watch 的出現,似乎有些模糊了這條產品線與 Apple Watch Ultra 的邊界。
而比兩款 Apple Watch 定位還要重疊的是新款的 AirPods 4。
這一代 AirPods 4 開始支持主動降噪功能,對于那些不喜歡入耳式耳機,同時又有降噪功能需求的人來說,絕對是個重大利好。
但從原理上看,半入耳式耳機幾乎沒可能實現與 AirPods Pro 2 同樣的降噪效果,尚不得知新款 AirPods 4 在這方面的實際表現如何。
另外,AirPods 4 在搭載主動降噪功能後,勢必會直接對 Airpods Pro2 的銷量產生影像。
不過,蘋果想到了一個非常聰明的解決方案。
本場發布會上,蘋果宣布後續将對 AirPods 進行一次 " 史詩級的軟體更新 ":其更新後的新增功能包括聽力保護、聽力測試,甚至還支持臨床等級的助聽器功能。
一款兩年前發布的產品,竟然以這種方式,完成了一次從耳機到助聽器的華麗轉身,着實令人感嘆。
寫在最後
從今年 WWDC 開始,AI 俨然已經成為蘋果眼中拉動市場增長的新驅動。
盡管就目前 Apple Intelligence 所展現出的能力來看,還遠沒有到言及 " 殺手級應用 " 的時刻,但透過全新 iPhone 16,蘋果在 AI 布局上的野心一覽無餘。
我們不妨可以回想下庫克的 " 精準刀法 ":iPhone 14 Pro/Pro Max 上的 " 靈動島 " 設計,後來被下放到 iPhone 15 全系列機型;iPhone 15 Pro/Pro Max 上的 "Action" 按鍵,如今又被下放到今天發布的 iPhone 16 全系列機型上。
按照上述產品規劃,蘋果完全可以把 " 相機控制 " 按鍵用于 iPhone 16 Pro/Pro Max 兩款高配機型,等到下代 iPhone 發布時再全系應用。
但蘋果沒有這麼做,因為 " 相機控制 " 按鍵搭配 Apple Intelligence 的意義在于,它能夠重新塑造用戶的互動習慣——就像 Siri 誕生時那樣,過去是 "Hi,Siri",今天則是 " 輕按一下 "。
很難說這種設計是否能被用戶廣泛接受,但它的确是一個不錯的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