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教育經驗:績效管理中,如何評價?十條原則要參考,歡迎閱讀。
以下文章來源于華夏基石管理評論 ,作者夏驚鳴
作者| 夏驚鳴 華夏基石管理咨詢集團副總裁、首席專家
來源 | 華夏基石管理評論,管理智慧
咨詢合作 | 13699120588
如果評價區分做不好,人才梯隊就會有問題,我們的 " 高目标、高績效、高回報 " 機制也會存在問題。所以,評價區分是核心。
文約 5600 字 | 預計閱讀 14 分鍾
怎樣才能讓組織充滿活力 ? 首先要有評價體系,比如職位等級、薪酬等級、人才梯隊 ; 其次要有評價區分 ; 最後要有競争流動。評價體系是戰績、能力、導向的反映。如果評價區分做不好,人才梯隊就會有問題,我們的 " 高目标、高績效、高回報 " 機制也會存在問題。所以,評價區分是核心。
怎樣才能做好評價區分呢 ? 我們總結為十條原則,本文将就十條原則進行逐一講解,突出幾個重點方面。
原則一 : 在績效評價的過程中,要務必追求導向正确, 而不是數量精确。
很多企業做績效評價,為員工打分可能分别是 97 分、96 分、 95 分,發獎金也會把這個分數當成系數。這種做法是極其錯誤的。我們追求的一定是導向的正确。導向是什麼 ? 一定是把那些打勝仗、做貢獻,尤其是做出突出貢獻的人和完成挑戰性任務的 人區分出來。如果績效評價不能做到這個程度,那怎麼做都是錯。反之,只要能夠把這些人區分出來,有沒有考核表都不重要。
原則二 : 績效評價是區分,不是衡量。
績效評價的關鍵點并不是衡量每一個人的貢獻,而是重 在把行為表現區分出來。要想精确區分出每個人的貢獻大小,太難了。但是,根據行為表現把前 20%、後 10%、中間的 70% 區分出來,有沒有難度 ? 一點難度都沒有,只存在敢不敢去區分的問題。團隊的領導甚至閉着眼睛都能知道,哪些下屬哪些方面比較優秀,哪些需要改進。但這裡我們強調,一定是區分,而不是衡量。
原則三 : 組織績效重于個人績效。
這一原則最本質的原因在于,組織績效能夠體現為明确的成果,而個人績效則不一定。個人的成果有時不好定義,但當 衡量标準提升到部門、業務單元或整個公司層面時,績效可以 通過成果來定義。因此,只要始終堅持以達成公司想要的成果 為導向,評價就會變得容易起來。
例如,如果今年公司的目标 是實現 5 億元淨利潤,而最終賺了 10 億元,那麼将薪酬總額翻倍,可不可以 ? 至于接下來怎麼分配,那是另一個需要讨論的話題。
我們首先要确保所有資源配置能夠指向想要達成的成果。一般來說,組織績效是能夠明确定義的成果。在成果明确的情況下,我們就可以判斷今年的目标是否已達成。在這個前提下,個人績效只需要用排序法就可以确定,不必設計各種復雜的指标。
原則四 : 績效指标要體現赢的邏輯。
從這一原則上看,很多企業做得并不理想,但做到這一點 卻非常重要。例如,公司層面的績效指标要體現公司赢的邏輯, 部門的績效指标要體現部門赢的邏輯,關鍵崗位的績效指标要 體現該崗位赢的邏輯 ...... 當然,所有這些都應與戰略目标保持 一致。下面我跟大家分享幾個案例來進一步闡述這個問題。
案例 1:在為百果園做戰略解碼時,我們曾提出一個命題—— 假設核心戰略指标只有三個,它們應該是哪三個呢 ? 最初,大 家認為是門店數、盈利和收入。而這三個指标可以用各種方法 來實現,因此,經過讨論,百果園商業的邏輯最終确定為來客數、復購率和門店數。這是不是赢的邏輯 ? 它和之前讨論的指标有 沒有區别 ? 如果只是關注盈利和收入,我們可以提高產品的毛利率,或者側重推銷一些高價的產品。
但這種以盈利為目的的 行為,可能會導致顧客數和復購率的下降。因此,今年的收入 雖然有所增長,但長期來看,甚至在第二年,風險将會顯而易見。也就是說,如果顧客不再願意光顧了,我們怎麼能盈利 ? 怎麼 會有收入 ? 所以,所謂指标的問題,其背後恰恰是企業赢的邏輯,我們不能繼續在這個問題上搖擺。
案例 2:一家 ODM 公司曾設定了一個核心指标,即實現 5 億元營收。我認為,那只是關系到它的戰略客戶數和戰略客戶市場占有率 ( 市占率 ) 。如果僅僅是以 5 億元營收作為核心指标,公司完全可以通過大量的小客戶東拼西湊地達成這個指标,但結果會怎樣 ? 這些小客戶的經營并不穩定,普遍面臨 " 活得過今天,卻不知道有沒有明天 " 的風險。
另一家生產檢測設備的廠家,同樣只将目标着眼于營收,結果導致許多大客戶流失, 包括像華為這樣的 " 金質客戶 " 也都沒能把握住。通過接一些小客戶的散單,盡管可以完成當年的營收目标,但是其邏輯卻是錯誤的。如果不能盡早糾正,公司就有可能走上衰退的道路。
案例 3:一家光伏支架企業将其核心指标定位于營銷體系,分别是營收、利潤和應收賬款。這本身并沒有問題。但接下來,它确定的戰略指标是什麼呢 ? 是訂單的準确率。因為訂單的預測不準,各相關部門都在抱怨,也影響了内部的協同。後來,我請他們好好地思考和讨論一下這幾個指标,并判斷正确與否,其目的是幫助他們重新聚焦公司的業務邏輯和戰略狀态。
光伏企業,尤其是光伏支架企業,赢的邏輯是必須搶占市場。作為項目型企業,他們主要的大客戶一個是投資者 ( 即投資電站的企業 ) ,這類企業所追求的是發電站生命周期收 益的最大化 ; 另一個是 EPC 企業 ( 工程建設項目的設計、采 購、施工等過程或階段的承包方 ) ,這類企業最關注的是初 始成本 ( 不管最終的發電量如何,都要控制初始成本 ) 。
這 裡面的關鍵指标是什麼 ? 是交付的保障能力,要保證及時交付。在這個過程中,必須有快速響應、處理得當的能力。比如,發電站生命周期的發電效率要平衡,初始投資也要平衡, 可以說是各有利弊。當然,這也是產品設計所決定的,所以, 交付保障随時、及時響應便成了很重要的因素。
在這種情況下,公司追求成果,設立營收、利潤、應收 賬款這樣三個核心經營指标并沒有問題。但緊随其後的必須 是追求客戶滿意度,客戶滿意了才能持續合作。然而,大客 戶的滿意度怎麼衡量 ? 并不需要通過所謂的表格和調查來實現,那只是一種形式化手段,因為滿意度主要體現于對交付的保障 和對服務的響應,只有在這兩方面堅持做好,實現客戶滿意度 的提升,企業才有長遠的預期。
另一個核心指标是赢得競争,即實現市占率的增長,赢過标杆對手的市場增長。因此,在各種各樣的指标中,我們保留了營收、利潤、應收賬款三個核心經營指标,之後是客戶滿意度和市占率的增長,争取比标杆對手更迅速。如果企業持續這樣做,會不會赢 ? 能不能獲得成功 ? 按照這個邏輯,這家企業目前在世界排名前十左右,其目标是争做世界第一。
這就是要求其在每一個市場都比世界第一的企業增長得快,在每一個市場都比競争對手市占率提升得快,這樣才能在未來超越它,成為第一。因此,這家企業後來把三個指标調整為五個,其中包括保證客戶滿意度、保證交付和服務響應的速度。影響客戶滿意度 的核心要素是什麼 ? 每年的情況都有可能會發生變化,因此每 年的指标也要有相應的調整。但企業一定要有這樣的思維邏輯,指标的設計才有可能正确,否則就會事倍功半。
做好這一點其實是困難的。在現實中,管理人員往往像一個将軍一樣,要組織大家做戰略解碼、組織績效讨論,還要反復強調把復雜的事情簡單化、指标化,還要建立指标庫。但是 我個人是反對通過指标庫來做績效考核的。做績效時,一定要思考和讨論公司今年打什麼仗,戰況怎麼樣,怎麼打才能赢的問題。在這個基礎上,把我們赢的邏輯想清楚,正确的指标自然就會出來。
原則五 : 事前約定、動态調整與 " 秋後算賬 " 相結合。
每年年底做戰略解碼、組織績效,并為此籤訂 KPI 責任書, 這就是事前約定。然而事前的約定未必準确,所以很多企業會 被 KPI 綁架。KPI 确定以後,重要的任務當然要付諸時間和精 力。但有些任務也很重要,KPI 卻沒有,那麼就不做。反過來, 一些事情是 KPI 事先确定的,盡管它沒有什麼價值,所有人員 還是要全力以赴。
這是不是被 KPI 綁架了 ? 所以,一定要有事前的約定和過程中的動态調整。
動态調整靠什麼 ? 經營分析會,包括月度經營分析會、季度經營分析會,以及年度經營分析會等。很多企業的經營分析會做得并不好,變成了表演現場,導致大家很反感,心 不在焉。
開經營分析會的過程就和将軍帶兵打仗的過程是一樣的, 是一線把戰況詳細報上來,然後由長官去思考,這個仗打得怎 麼樣 ? 有沒有達到預期效果 ? 目前面臨哪些問題 ? 有哪些差 距 ? 還要不要繼續打 ? 下一步怎樣布局,怎樣調整,等等。其實, 這些都是圍繞着作戰思路以及任務的思考。
具體到企業,經營分析會應該是圍繞着戰略解碼的思考, 其本質是圍繞着赢的邏輯,而不是圍繞着 KPI 的指标,不能被 KPI 所綁架。一切都是為了打勝仗。只要與打勝仗的邏輯相悖, 就要在月度經營會上給出調整。調整之後,還要與 " 秋後算賬 " 相結合,所以年終一定要做好述職工作。
因為我們即便在事前 約定的基礎上做出了動态調整,難免會有一些沒有來得及調整 的任務。年終述職就是鼓勵大家及時攻堅那些 KPI 沒有約定的 戰略性項目,公司對此要予以承認,明确幹部在 KPI 之外做了 哪些事,并且納入綜合評定。所以,千萬不要把績效管理簡單化。績效管理就是目标管理,目标管理就是領導履行管理職責的一個核心任務、核心抓手。
原則六 : 由外部定義成果 / 對标改進。
有一年,華為非洲某國代表處的業績在全公司排名前五, 比上一年增長了 80%,業績可以說是很好的。但是,當年這家 代表處的績效評估為 C,亟待改進。為什麼 ? 因為在這個區網域, 愛立信增長了 200%。
兩相對照,華為實際上打了敗仗。這個案例說明,業務做得好不好,一定是由外部來定義的。也就是 說,和競争對手相比,我們打的是勝仗還是敗仗 ? 對客戶來說, 他們對我們到底是滿意還是不滿意 ? 我為什麼為前述的光伏企 業增加了兩項戰略性指标 ? 正是基于由外部定義成果這樣一種認識。
有時,我們定義目标值時很有激情,将目标定得很高,結果發現整個行業都在高歌猛 進,或者某個競争對手的增長比我們快,這都意味着我們打了敗仗。基于此,我尤其建議對幹部的領導力和管理能力做同步評估,把績效管理能力作為領導力的一個核心指标來評估。
華為有 AD 團隊和 ST 團隊,後者負責的是業務,前者負責的是管理。如果 AD 團隊經常被投訴,認為他們的評估不夠公平、公正,就可以認定其管理能力存在問題,而這會影響其成員的晉升。
原則七 : 對領導力 / 管理能力的評估。
提升幹部領導力的核心抓手是目标管理。如果大家都能按 照目标管理的方法行事,那麼考核要不要跟上 ? 如果不進行考 核,大家還會不會如此 ? 顯然,做好績效管理是其中的重要一 環。績效管理做起來難,做好更難。然而,作為考核管理團隊 的重要項目,它可以對幹部的領導力、管理能力做出正确評估,因此我們必須迎難而上。
原則八 : 集體評議。
任正非曾在一篇文章中對集體評議做了反思,認為這種形式不夠好,有待優化。然而,在我看來,績效管理當中的集體評議制度非常有效。
第一,為什麼績效管理很難 ? 完全是因為人性在作祟。例如, 甲評價其下屬乙的績效為 C,乙馬上就知道了,他會認為甲對他有偏見,或者認為這個評價很主觀,不公平。由于下屬中可能有各種性格的人,對同樣的考核結果,也會有各種各樣的反應,問題也會層出不窮。
第二,集體評議減輕了大家的評估壓力, 避免了評估人與下屬的直接衝突。要想對這樣的衝突防患未然, 需要對被評估人做思想工作,并在下屬當中尋求平衡。
第三, 集體評議是以集體的名義對個人進行評估,是從領導評價變成 了組織評價,更顯客觀,所以被評價人的感受會發生變化。
基于以上幾個原因,我始終認為集體評議是一個好方法。
需注意,集體評議不是 360 度評價,而是一種管理。比如在一個體系當中,管理層包括司令員、政委和參謀長,那麼集體評議就是這三個人對整個隊伍做出的排序和評議。它是體系内的一個維度,不涉及體系之外。
當然,如果部門太小,就沒有必要采用集體評議。華為的管理體系覆蓋了好幾百人,也有司令員、政委、參謀長等角色,因此可以形成 AT 幹部團隊, 下設 HRBP。在這種組織架構之下,考核的最終決定權屬于司令員。
但集體評議是通過幹部團隊的民主評議過程選舉出來的。這并不復雜,不需要做比例、做權重,否則決策的過程反而會 僵化。當然,集體評議還有很多變種,比如在人很少的情況下, 部門不到 20 個人,也沒有 HRBP,就沒有必要進行集體評議。
事實上,并不只有中國人覺得管理有難度,全世界的管理 者都不願面對衝突。因此,集體評議不僅要公正,而且要公開、透明,要現場排序。不能開閉門會或寫個條子讓 HR 去執行。如果這麼做,可能會發生很多種不可預知的結果。管理者要是不想得罪人,唯有堅守客觀這一條路徑。而為了避免誤解,就 要在客觀之上,實現公開、透明。事實證明,國企采用這種方法,取得的效果是不錯的。
原則九 : 分層分類。
評價不能完全按照部門劃分,小的部門要往上一個層級, 将人員抽成某幾個層級或者某幾類 ( 如技術類别、管理類别等 ) 來進行評估。
原則十 : 正态分布。
必須區分前面的 20%,後面的 10%,以及中間的 70%。至 于這個比例到底是 2:7:1 還是 3:6:1 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把頭 部和尾部區分出來,實現優勝劣汰。當然,對一線員工而言, 評價機制并不復雜,也未必符合正态分布的特點,因為他們主 要采用的還是計件或者定量考核。
如果是職員不能夠計件,還可以使用排序法,即從工作量、工作價值兩個維度進行簡單排序, 不需要更多的所謂模型或者方法。當然,其背後也要有運營體系的支撐,要有檢查的過程。
以上就是績效管理當中有關評價機理的十條原則。如果企業都能做到,相信我們企業的績效管理可達到七八十分。事實上, 做到八十分就已經非常優秀了,要想超過九十分,目前來講還 是很難。需要提醒的是,在操作中,應特别注意這些原則中的第四到第八條,尤其是第四條。
點擊下方卡片,鎖定今晚直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