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财經經驗:江蘇老板“半路出家”,用5.5億重押咖啡,歡迎閱讀。
茶飲行業 " 去植脂末化 " 趨勢下, 重押咖啡,對佳禾而言是個重大挑戰。
植脂末大王,重金加碼咖啡業務。
2 月 11 日,佳禾食品公告稱,公司拟募資不超過 7.25 億元,其中 5.5 億元将被用于咖啡擴產建設項目。項目建成後,将形成年產 16000 噸焙烤咖啡豆、3000 噸研磨咖啡粉、8000 噸冷熱萃咖啡液、10000 噸 RTD 即飲咖啡和 610 噸凍幹及混合風味咖啡的生產能力。
公開資料顯示,佳禾食品是國内植脂末行業的頭部企業,主要從事粉末油脂(即 " 植脂末 ")、咖啡、植物基及其他產品的研發、生產和銷售業務。
長期以來,植脂末都是佳禾的核心產品。據了解,統一、香飄飄、娃哈哈等食品工業企業,以及蜜雪冰城、滬上阿姨等新茶飲企業,都是佳禾食品的主要頭部客戶。
但近年,受下遊客戶自建產能,以及新茶飲行業健康風潮," 去植脂末化 "(植脂末在生產過程中可能產生反式脂肪酸)趨勢等影響,佳禾食品的主業受到不小衝擊,植脂末業務在佳禾食品的營收占比也逐年下降。據佳禾食品财報,2021 年至 2023 年,佳禾食品營收分别為 23.99 億元、24.28 億元、28.41 億元,粉末油脂業務營收占比分别為 77.4%、72.1%、67.8%。截至 2024 年前三季度,粉末油脂業務營收同比下滑 42.17%,營收占比降到了 49.7%。
主業承壓之下,咖啡業務被寄予厚望。對于本次募資,有接近佳禾食品人士告訴《中國企業家》,新建產線主要用于生產咖啡粉、咖啡液等。
此前,佳禾食品披露數據,随着下遊需求擴張,2023 年 1~9 月,該公司的咖啡業務產能利用率已經達到 94.63%,急需擴產。
早在 2015 年,佳禾食品便布局了咖啡業務,并于 2018 年成立了單獨做咖啡業務的子公司——金貓咖啡。這幾年,随着國内咖啡市場的高速增長,咖啡業務已成為佳禾的第二大主要業務。不過目前,佳禾咖啡業務的規模仍偏小。截至 2024 年前三季度,來自咖啡的收入,也僅占報告期内 13% 的比重。
在佳禾食品創始人柳新榮看來," 咖啡是一個非常朝陽的行業 "。他希望,未來金貓咖啡會成為中國領先、着眼全球的咖啡公司。艾媒咨詢數據顯示,2023 年中國咖啡行業市場規模為 6235 億元,預計 2025 年将突破萬億元。
中國食品產業分析師朱丹蓬也告訴《中國企業家》,整個國内咖啡市場正進入高速擴容期,咖啡消費人群基數也比 5 年前增加了 10 倍。" 佳禾此時增資擴建咖啡生產線,應該可以抓住這波風口的紅利。" 朱丹蓬說。
但咖啡生產線從擴建到投產,通常需要 1~3 年的時間。對佳禾而言,主業承壓之下,想靠咖啡 " 翻身 ",仍需要時間。
01 靠植脂末起家
柳新榮出生于 1973 年,18 歲畢業後便進入食品行業。最初,他曾做過糧管所的營業員,做過食品公司的品管員、研發員,之後還曾南下廣東汕頭,當過一段時間食品企業的廠長。
在食品行業積累了多年經驗後,2001 年,28 歲的柳新榮回到老家江蘇吳江,創立了佳禾食品,主要生產植脂末。佳禾的成立,一舉填補了國内植脂末行業的空白。
彼時,國内還鮮有生產植脂末的企業。柳新榮後來回憶,上世紀 90 年代,國内的植脂末 90% 以上依賴進口,生產技術也一直被國外巨頭壟斷,且產品售價奇高。他稱,當時進口奶粉每噸的價格不到 1700 美元,但進口植脂末每噸價格卻接近 2000 美元。
資料顯示,植脂末是以葡萄糖漿、食用植物油、乳粉為主要原料,通過微膠囊化、噴霧幹燥等技術工藝制成的粉末型食品配料。由于其能改善食品内部結構、增香提味,提升食品口感,植脂末不僅被用作奶茶、咖啡制品和速溶麥片等飲料的配料,還常用于蛋糕、餅幹等烘焙食品。
佳禾成立當年,便建成了第一條噴霧幹燥線,并順利實現投產。而當時國外相關企業從建產線到投產,普遍需要一兩年的時間。
柳新榮回憶,由于佳禾生產的植脂末成本低,產品質量好,且根據國内消費者的口味進行了改良,佳禾生產的首款植脂末產品,一經上市即實現滿產。
此後,随着奶茶行業的發展,佳禾創立的第五年,便實現了 5 億元的銷售額。2010 年,銷售額更突破 10 億元大關。
近幾年,随着新茶飲行業的快速發展,佳禾也迎來了高速增長。東吳證券研報顯示,2017 年,佳禾食品前五大客戶中,只有 1 家連鎖茶飲企業,4 家是食品工業企業,但截至 2020 年前三季度,佳禾前五大客戶中連鎖茶飲企業便有了 4 家,銷售收入占比達到 23.6%。
2021 年,趁着新茶飲的熱潮,佳禾食品成功在上交所主機板上市,被稱為 " 植脂末第一股 "。據華經產業研究院數據,2023 年全國植脂末市場規模為 86.47 億元,佳禾在國内市場占有率為 22.27%。
植脂末主要供應給 B 端客戶,業務會随着下遊客戶的需求而變化。随着近兩年茶飲行業的健康化趨勢,植脂末也被部分茶飲企業抛棄。
由于植脂末在生產過程中可能產生反式脂肪酸,該成分被認為對心血管健康有害。随着消費者對健康的關注度提升,越來越多的中高端茶飲品牌開始放棄使用植脂末,轉而采用更健康的原料,如真牛乳、乳基底等。
許多知名茶飲品牌近年紛紛推出 "0 植脂末 " 產品。喜茶于 2023 年推出了 "3.8 源牧甄奶 ",強調 "0 植脂末、0 添加 ";霸王茶姬宣布在門店使用新基底產品 " 冰勃朗非氫化基底乳 ",并表示該基底實現了 "0 奶精、0 植脂末、0 氫化植物油 "。此後多家新茶飲品牌紛紛跟進。
但佳禾的主要客戶都是茶飲品牌,佳禾的業務因此受到很大影響。2024 年前三季度,佳禾食品營收同比下降 19.46%,歸母淨利潤大跌 59.88%。其中,植脂末業務收入大降 42.17%。
近幾年,佳禾也研發出了 0 反式脂肪酸的植脂末。今年 1 月,茶飲行業 " 冰勃朗 " 風波時,佳禾食品再次回應消費者對于植脂末的健康疑慮。佳禾方面表示,公司自 2021 年啟動了《0 反式脂肪酸行動計劃》,2022 年底含人工反式脂肪產品全面清零,因此目前市面上買到的所有佳禾產品都是不含反式脂肪的。
但佳禾的植脂末業務,在行業大趨勢下,仍舊受到不小的衝擊。再加之這幾年植脂末原材料的波動,佳禾的利潤端也顯著承壓。佳禾财報顯示,植脂末原材料(食用植物油、乳粉、玉米澱粉等)成本占比超 80%,原材料的價格波動也對盈利水平影響很大。
佳禾不得不打造第二增長曲線。
02 半路出家,重押咖啡
相比植脂末而言,咖啡則是一個更有前景的市場。
而十年前的布局,也為當下佳禾的業務結構轉型打下了基礎。早在 2015 年,佳禾便布局了咖啡業務。彼時,國内的咖啡行業剛剛起步。憑借在食品行業打拼多年的商業嗅覺,柳新榮看到了咖啡在國内的巨大增長空間,決定入局咖啡市場。
咖啡,也被柳新榮視為他的二次創業。他當時在辦公室的黑板上寫下這樣一句話," 等到國人人均一天喝 1 杯咖啡的時候,中國咖啡市場将會空前巨大。"
而那時,國内的咖啡行業,人才、市場、技術都非常欠缺。為了解決人才瓶頸,柳新榮将公司從生產組長到研發、銷售,全部派到德國培訓。與此同時,佳禾還引進了德國的先進設備,建立了年產千噸的咖啡生產線。
柳新榮後來回憶," 當時投咖啡的工廠,我們怎麼算都是虧的。"
剛做咖啡業務時,佳禾選擇的是速溶咖啡,柳新榮給佳禾咖啡業務的定位是咖啡伴侶供應商。不過随着咖啡行業的發展,佳禾食品也正向精品咖啡轉型。這也符合全球咖啡產業的發展路徑——從速溶咖啡,到品牌連鎖,到精品咖啡。
2018 年,佳禾将旗下的咖啡業務分拆出來,成立了單獨子公司——蘇州金貓咖啡有限公司,旗下咖啡產品覆蓋了咖啡全產業鏈,包括咖啡粉、咖啡液、咖啡豆等。截至目前,咖啡已成為佳禾食品的第二大業務板塊。
但佳禾的咖啡業務規模和營收占比仍較小,還未成為佳禾的新增長引擎。且由于下遊客戶采購規模較大,議價能力較強,同時終端市場競争激烈,供應鏈内卷嚴重,佳禾的咖啡業務毛利率整體處在較低水平。财報顯示,2023 年咖啡業務毛利率僅為 12.94%,淨利潤僅為 103.01 萬元。
近幾年,佳禾的業務也在向 C 端發力。
從 2021 年開始,佳禾開始嘗試 C 端業務。2023 年,單獨成立了 C 端業務條線。不光是咖啡,旗下燕麥奶產品等也都向 C 端發力。此前,佳禾主要是以 B 端為主,九成以上業務來自 B 端。
上述接近佳禾人士告訴記者,目前佳禾的咖啡業務,B 端和 C 端都做,C 端是發力重點。
此前,1 月 17 日,佳禾食品發布了 2024 年業績預告,預計 2024 年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為 8450 萬元到 11950 萬元,同比下降 53.64% 到 67.22%。佳禾食品在公告中便提到,業績下降,一是由于公司拓展 C 端銷售渠道,導致營銷費用較上年同期增長;另外也受宏觀市場環境影響,導致營收較去年同期下降。
截至目前,金貓咖啡在 C 端的品牌勢能仍較弱。且當下,國内咖啡市場競争格外激烈。線下有瑞幸、星巴克等連鎖咖啡店品牌,在線上也有雀巢、三頓半等品牌,早已搶占了部分市場份額,留給金貓咖啡的空間還有多少?
2023 年接受采訪時,柳新榮曾表示," 在整個(咖啡)行業中,我是半路出家的。" 但他也表示," 金貓咖啡精通技術,精通對大數據的分析,而且我個人對咖啡科學領網域方面有點興趣,我會盡自己最大的努力,為金貓咖啡實現更好的發展。"
重押咖啡,對佳禾而言,是最好的出路嗎,仍有待時間的考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