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娛樂經驗:這一對最後be,還真讓人可惜了?,歡迎閱讀。
前幾天,我連夜追完《古相思曲》的大結局,心裡百轉千回,欲罷不能。
雖說從第一集就知道男女主注定 BE,也做好了被虐的準備。
但當結局真正來臨,他們微笑着告别,清醒、果敢地奔赴自己既定的命運,反而有一種哀而不傷的感覺。
整個故事的格局又往上拉了一拉,這才是最叫人咂摸回味的。
開播之初,《古相思曲》可以說是無人在意。
制作班底是 B 站 up 主,主演是叫不上名号的小糊星,預算捉襟見肘,熱搜更不見蹤影。
古裝 + 穿越元素的愛情片,從 2011 年的《步步驚心》直到今天,本就很難拍出新意了。
但這部劇愣是憑着口碑,在豆瓣打出了 8.5 的高分,小小地破了一次圈,給苦古偶劇久矣的觀眾一個巨大的驚喜。
《古相思曲》的故事創意,源于 B 站一位 up 主的拉郎混剪視頻。
因為視頻播放太火,被 B 站買下版權拍成了劇。
它講的是來自現代的歷史暢銷書作家沈不言(郭迦南 飾),穿越至他研究了多年的南晟國,與著名 " 妖後 " 陸鸢(張雅欽 飾)發生的一段千年愛戀。
若按以往的穿越常理來拍,無非是穿越者遇見史書上的紙片人,随着時間發展與之相識相愛。
很難不落入俗套,泯然眾人。
但《古相思曲》反其道而行之,為沈不言設定了一個" 逆時空穿越 "。
什麼意思呢?
劇中沈不言經歷了四次穿越,先後是元啟十五年、元啟五年、元啟元年、景平三十年四個時間節點。
分别對應着陸鸢的 36 歲、26 歲、21 歲和 18 歲。
也就是說,沈不言會一次次遇見更加年輕的陸鸢。
當他第一次見到陸鸢(36 歲)時,卻是陸鸢最後一次見到沈不言了,他本人卻渾然不知。
第一次穿越,陸鸢已是百姓口中的 " 妖後 ",傳言她生活奢靡、蛀空國庫,謀害賢相、架空皇權。
對此深信不疑的沈不言,一見她就萬分防備,出口傷人。
但站在陸鸢的視角,她已經愛了沈不言多年,一腔深情無法訴說。
為他整理衣裳,他躲;
陸鸢:你退半步的動作認真的嗎?
她用柳枝沾水為他祈福,他一臉冷淡:" 我從不信這些。"
也并非毫無動搖,她帶他吃了一頓家常飯,在無人的街頭過了一次上巳節。
他窺見了陸鸢私下尋常的樣貌,那與傳聞大相徑庭。
而之後的一切,都不再按史書所記載的展開。
名垂千史的 " 賢臣 " 李擁,實則是投敵叛國的大奸臣。
李擁盜下城防圖打算連夜潛逃,被親自帶兵的陸鸢堵在城門。
原來,人人唾棄的 " 妖後 ",才是那個維護家國的南晟英雄。
混戰的危急關頭,陸鸢為沈不言擋下致命一劍。
沈不言心頭百般疑惑,他不懂這個女人為何初見就為他奮不顧身,而陸鸢眼底,更有千言萬語難以說明。
這種男女主的時間互逆,正是《古相思曲》最大的看點和虐點。
一個人站在故事的結局,另一個人才剛剛初見。
正如劇中台詞所言," 魚在水中遊,是尾也是頭。往事已成空,還如一夢中。"
當你打開追劇頁面的時候,也會發現,第一集的集序是 14 集。
因為對于女主角陸鸢來說,第一集就是大結局。
女主随着年齡增長而愈發深愛男主,男主卻一次次對她更加陌生、疏遠。
這時,再回想起沈不言第一次見她的那個上巳節夜晚,則顯得倍加痛心。
明明曾經最大的願望,是陪她過一個又一個上巳節,如今卻在祈福儀式時,說出 " 這些沒有意義 " 的話;
明明是自己親手教她治國之道,眼睜睜看她被污蔑而無可奈何,如今卻親口向她喊出 " 妖後 " 之名。
一場雙向奔赴的穿越之戀,發生在一條背道而馳的時間線上,宿命感簡直拉滿。
彈幕上一會兒 " 好甜好甜 ",一會兒 " 别刀我别刀我 ",觀眾一整個仰卧起坐。
第一次穿越的時候,沈不言只是一個旁觀者,為了寫書賺錢找史料,一副公事公辦的态度。
等他一次次回到南晟,無可自拔地愛上陸鸢,他決心改變陸鸢的命運,與她結廬鄉野,做個安穩度日的平凡人。
然而,無數經典穿史劇告訴我們:
所有試圖更改結局的穿越者,都會不可避免地成為推動歷史的一環。
沈不言也不例外。
比如,當他第三次穿越,本意是想提前解決掉李擁這個叛賊,好帶陸鸢遠離廟堂紛争。
他先是出手刺殺正坐冷板凳、尚未有謀反之心的李擁,随後還向皇帝進言發展工技和文化。
一下就被年輕氣盛的皇帝封了個 " 丞相 ",奪了李擁飯碗。
李擁徹底心灰意冷,聽信了敵國說客的花言巧語,走上了不歸路。
再比如,他教已變痴傻的皇帝在朝堂上指證李擁的罪證,卻不想被狡猾的李擁揭穿。
李擁反把教唆之罪推至陸鸢身上,導致陸鸢 " 妖後 " 罵名始起。
我們和沈不言一同殘酷地發現,他想改變的未來,正是他親手寫就的。
除了強烈的宿命感,兩個人在互逆的時空中相愛,依然有着作為獨立個體的成長線。
沈不言剛出現時非常不讨喜,懵懂無知又咋咋呼呼的。
随着一次次穿越,嵌入那段歷史越來越深,同時受到陸鸢很大影響,他變得成熟穩重,魅力值直線 up。
陸鸢的變化更加明顯,初登場是冷靜而富有謀略,越往後,年紀越小,她身上是掩蓋不住的少女活潑與靈動。
而無論在哪個階段,陸鸢始終心懷大義,沒有囿于小情小愛。
決定進宮牽制李擁、暴動時擔起皇後之位,都是她把個人私欲置于家國之後做出的選擇。
就像沈不言在又一次失去她時,忍痛欽佩道:
" 喪弟之痛,復仇之恨,家國之責,似乎哪一樣都比你我之情更加重要。"
在現如今華而不實的古偶市場裡,低成本、無流量的《古相思曲》默默出圈,其實已經體現了觀眾真實的審美和無聲的反抗。
扎實的劇本、新奇的設定、有質感的畫面,在很多大制作裡都稀缺的東西,《古相思曲》做到了。
幕後團隊曾透露,這部劇與業内 S 級古偶之間的經費差距,差不多就是另一部 S 級。
雖然窮,劇組服化道卻不含糊,很多物件都有深意,細節上十足用心。
例如男女主衣服的顏色濃烈,對應着愛意或者說遺憾的深淺。
你會發現,沈不言的的長衫顏色越來越深,而陸鸢的衣服,則是從大紅華服漸漸變成了少女淺白。
也因為窮,碰上拍不起的大場面,劇組會利用情感流代替宏大叙事。
這個新銳的創作團隊,沒有那麼多條條框框,為了趕進度,好幾個鏡頭都是用微單拍攝的。
她們還非常擅長以剪影、前景、留白等方式,塑造如詩如畫的唯美感。
片頭文字小述和動畫也是跟着劇情走的,每一集都不一樣;
就連片尾字幕滾動的方向都用心設計過,巧妙呼應男女主逆向時空的設定 ……
此外,我還有一個私心的猜測。
可能由于主創團隊大部分是女性的關系,這部劇還多了一層深刻的立意——
對 " 妖後 " 的去污名化,對女性被歷史和社會塑形的反抗。
眾所周知,女性從未真正擁有上位者的權力,卻總是容易成為歷史的罪人。
古有層出不窮的 " 紅顏禍水 "、" 妖後禍國 ",今天依然有對 " 學術妲己 " 的讨伐。
劇中沈不言穿越後發現," 一代妖後陸鸢 " 原來是被抹黑的,真實的她,隐忍堅韌、能歌善武、敢愛敢恨。
這種形象還原實在動人,史書上、現實中,又有多少 " 陸鸢 " 背負着這樣的标籤,不被真實地看待呢?
這是編劇小姐姐們和所有女孩子的同頻共振。
在大結局裡,編劇還借主角之口表達了對每一個女性的鼓勵和期盼:
" 你不需要聽任何人的,愛你所愛之人,做你想做之事,終有一天你想要的都會實現。"
在被眾 IP 劇壟斷的當下,小小的《古相思曲》,值得你為它投去目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