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财經經驗:“寧王”競拍落敗的63小時,锂電行業已變了天!,歡迎閱讀。
圖片來源 @視覺中國
文 | 華夏能源網
上次競拍如此激烈,恐怕還是在房地產如日中天競地皮的時候。
8 月 13 日凌晨,在歷經 63 小時、11307 次報價後,四川省馬爾康市加達锂礦勘查探礦權終于 " 名花有主 "。令業界震驚的是,319 萬元的起拍價最後竟以 42.06 億元落槌,溢價超 1317 倍。溢價之高,連地產行業的 " 地王 " 都望塵莫及。
此前,四川省金川縣李家溝北锂礦勘查探礦權競拍結果也已出爐。最高報價為 10.1 億元,溢價 1771 倍。
高溢價競拍,主因是锂礦資源競争的火熱,另外也離不開一眾财大氣粗的巨頭助推。上述兩礦競拍,引來了雅化集團(SZ:002497)、盛新锂能(SZ:002240)等多家锂鹽巨頭的參與,自然也少不了锂電池龍頭寧德時代(SZ:300750)的身影。
華夏能源網注意到,在兩锂礦勘查探礦權出讓公告發布後不久,寧德時代就在四川注冊了一家具有礦產資源勘查的新公司。同時,其參股的天宜锂業也直接官宣 " 參與馬爾康市加達锂礦競拍 "。
但遺憾的是,兩大熱門锂礦均與寧德時代無緣。
在此前,在争奪锂礦上寧德時代可謂是 " 遇神殺神、遇佛殺佛 ",幾乎從未落敗。去年 2 月,寧德時代與天府礦業等公司籤訂協定,表示要加快四川锂礦資源的勘查開發,增加锂資源供給;同年 12 月,在斯諾威股權争奪戰中," 截胡 " 了熱門選手協鑫集團,以 64 億巨資拿下了斯諾威礦業 54% 的股權,獲得了四川德扯弄巴锂礦的探礦權。
時隔 8 個月,同樣在四川," 寧王 " 卻铩羽而歸。馬爾康锂礦競拍 63 小時過去,锂電行業已是不同時日的 " 兩重天 "。
" 新勢力 " 強勢崛起
" 寧王 " 落敗出人意料。
8 月 13 日,競拍一錘定音,業界還在猜測是不是寧王成功拿下。14 日,大中礦業(SZ:001203)發布了一則重磅公告,稱其子公司以 42.06 億元競得了四川省馬爾康市加達锂礦勘探權。
大中礦業是誰?锂電行業這一名字并沒有存在感。
公開資料顯示,大中礦業成立于 1999 年,2021 年在深交所主機板上市,是一家妥妥的民營企業,主營業務為鐵礦石采選、鐵精粉和球團的生產銷售以及機制砂石的加工銷售。
锂礦的勘探開采,不僅需要雄厚的資本,還面臨很高的技術壁壘。因此,業界也有發出質疑,大中礦業這位 " 跨界新兵 " 到底憑什麼?
為了對衝主業鐵礦石的周期性波動,保障業績的平穩,大中礦業在 2022 年開始涉足锂礦開采行業。彼時,大中礦業基于精湛的鐵礦石采選技術,已經具備從鐵礦尾礦中選取合格雲母的能力,同時還擁有锂礦開采的相關設備、工藝等。同年 4 月,大中礦業競拍取得了湖南省臨武縣雞腳山礦區的探礦權。
另一個質疑是,大中礦業能否一次繳清 42 億元拍賣價格?
華夏能源網注意到,财報數據顯示,截止 2023 年 6 月底,大中礦業持有貨币資金 13.5 億元;公司 2022 年全年實現營收 40.58 億元,淨利潤 9.76 億元;2023 年上半年淨利潤 5.05 億元。
顯然,一次性付清 42 億巨資可能存在很大的資金缺口,解決問題或将有賴于控股股東輸血或銀行貸款。大中礦業則回應稱:" 公司鐵礦業務較為成熟,可實現日常固定現金流流入,公司後續還将結合銀行貸款等融資方式進行支付。"
華夏能源網注意到,目前,大中礦業的負債率為 51%,如果貸款 30 億的話,負債率為 60% 左右,也在可控範圍之内。憑借手中擁有的優質鐵礦資源以及盈利能力,具備一定貸款能力。
或許有了上述底氣,大中礦業競拍加達锂礦時表現的極為強勢。有媒體報道,在競拍過程中,一旦其他競購方報價,大中礦業 " 會在數秒内報出更高的價格 "。
華夏能源網還注意到,在參與此次競拍的企業中還出現了許多地方國企的身影:四川路橋(SH:600039)、川發龍蟒(SZ:002312)等,他們也是 " 寧王 " 的強勁對手。
李家溝北锂礦勘查權,就是被四川能投搶走。四川能投成立于 2011 年,是四川省屬能源集團,資產規模超 2600 億元、年營業收入近 1000 億元。
華夏能源網注意到,今年 7 月,四川成立了兩大省屬資源型集團——四川西部锂業集團和四川省釩钛產業投資發展公司,以提升四川省屬國企在礦產資源勘查開發及產業發展上的話語權、主導權、控制權。
2023 年以來,各省(自治區)能源集團密集組建,其目的之一就是響應政策指引," 把能源的飯碗牢牢地端在自己手裡 "(點擊查看:《各省密集組建能源集團:新能源有望替代地產成地方财政重要來源》)。這裡的 " 能源 ",既包括煤炭、石油等傳統能源,也包括、風、光、锂等用于新能源領網域的上遊資源。四川地方能源企業加碼競拍本地锂礦,也符合邏輯。
可以預見,未來的锂礦争奪戰中,将出現包括地方能源企業在内的更多新面孔," 寧王 " 再想要随心所欲基本不可能了。
锂礦 " 内卷 " 加劇
高溢價競拍锂礦,在今年已經多次上演。今年 2 月,新疆志特新材以約 60.883 億元的價格,拍下了新疆若羌縣瓦石峽南锂礦勘查探礦權,溢價 385 倍。
企業如此不惜代價地競拍锂礦,或與近些年海外锂資源并購敞口收緊有關。寧德時代積極參與四川锂礦的競拍,也同理。
華夏能源網注意到,寧德時代早在 2018 年就開始大手筆布局包括锂資源等產業鏈上遊,投資或入股了多家海外锂礦公司。
坐擁锂礦資源的寧德時代,在锂電池制造上更有底氣,這是其躍升為全球锂電電池龍頭的堅實基礎。到了 2022 年,寧德時代在锂礦上雖然還在 " 買買買 ",但從已公開項目信息來看,海外布局持續減少,多以國内項目為主。
大背景是,新能源汽車和電化學儲能,已經成為全世界關注的兩大重要產業。锂作為兩大產業最為核心的元素,地位也日益突出。為了在新興產業中分的一杯羹,各國政府均加強了對锂資源開發的管控。
全球锂資源豐富的重要地區,一個位于南美洲的阿根廷、玻利維亞、智利一帶,也就是業界常說的 " 锂三角 ";另一個位于澳大利亞。前者以鹽湖為主,後者則以礦山為主。
美國地質調查局 2022 年數據顯示,目前全球探明锂儲量約為 8900 萬噸,其中玻利維亞探明锂儲量 2100 萬噸、阿根廷 1900 萬噸、智利 980 萬噸,南美锂三國擁有的探明儲量占全球儲量超過 55%。
2022 年以前,阿根廷、玻利維亞、智利等國的鹽湖開發主要以海外公司開發為主,這些企業主要來自美國、加拿大等發達國家。2022 之後," 锂礦國有化 " 的呼聲在這些國家日益強烈。為了追求锂資源價值最大化,通過壟斷來抬高锂價,掌握锂資源的絕對控制權,三國還準備組建南美洲锂礦生產國組織 " 锂佩克 "。
因此,中國企業在南美洲的項目開發前景充滿不确定性。此外,在澳大利亞,中國企業的锂礦開發也不容樂觀。2022 年以來,澳大利亞對國外投資的審核日趨嚴格,中國企業獲取澳大利亞锂資源的難度不斷增加。
澳大利亞可能對中國企業加大限制的悲觀信号出現在今年 4 月——锂鹽龍頭天齊锂業(SZ:002466)的控股子公司終結收購澳大利亞 Essential Metals Limited(簡稱 "ESS")100% 股權,對于終止收購的原因,天齊锂業稱:未獲得 ESS 股東大會審議通過。
一邊是新能源行業發展對锂材料需求增大,一邊是海外锂礦管控趨嚴,争奪國内有限的锂礦產業,成了能源企業的必然選擇。這必然帶來更高的溢價和更激烈的競争。
躺平的 " 锂鹽雙雄 "?
有意思的是,在加達锂礦競拍中,贛鋒锂業并未出現在名單上。而四川本土企業天齊锂業對競拍也并不熱衷。他們的邏輯是什麼?
贛鋒锂業(SZ:002460)和天齊锂業并稱 " 锂鹽雙雄 ",是國内最大的兩家锂鹽企業。
競拍前,天齊锂業的子公司天齊盛合锂業新增紫金礦業旗下公司為股東。外界稱,這或也與此次四川兩處锂礦的勘探權争奪有關。不過,此行為更多的推動力來自紫金礦業,而非天齊锂業。
锂鹽巨頭對引人關注的锂礦競拍居然不上心,對于這一反常之舉,有業内人士分析認為,這或許與兩家公司目前擁有的锂鹽儲量和公司戰略有關。
華夏能源網梳理發現,天齊锂業的锂礦資源主要有兩處,一處位于澳大利亞格林布什,一處位于四川雅江措拉。其中,其中前者為目前世界上正開采的儲量豐富、品質優越的理揮石礦,總資源量折合碳酸理當量 1310 萬噸,總產能已達每年 162 萬噸;後者總資源量折合碳酸理當量約 63 萬噸。
贛鋒锂業在全球直接或間接擁有權益的上遊锂資源更是達到了 15 處(截至 2022 年底),測算資源量合計約 7200 萬噸碳酸锂當量,權益資源量超 4500 萬噸碳酸锂當量。
上述兩家企業的锂鹽儲量相對豐富," 資源 + 加工 " 一體化程度非常高,并沒有其他企業買礦的 " 焦慮 "。
另一方面,加碼锂鹽資源已經不再是兩家公司的重點,其戰略重心已經放在了產業鏈的中下遊環節。
天齊锂業早在 2021 年已前瞻性布局下一代锂電池技術核心產品,拓展新的業務方向;贛鋒锂業在向產業鏈下遊拓展方面更為激進,去年就已實現了超 6GWh 動力 / 儲能出貨量,今年又投建了多個锂電池項目——主要原因是符合公司上下遊一體化發展戰略。
相比于锂鹽雙雄的 " 躺平 ",產業鏈中遊的電池企業對锂礦的興趣卻越來越濃厚,雖然天價買锂礦并不是一筆劃算的買賣——锂鹽期貨價格持續下跌,現貨市場锂鹽價格也在緩慢下降。
對此,寧德時代的回答極具代表性。在 2022 年度股東大會中,寧德時代表示:" 锂礦價格低的時候我們就采購,價格高就多挖點自己的礦 "。簡單來說,就是不讓锂鹽供給 " 卡脖子 "。
上遊企業殺向下遊,下遊企業向上遊衝鋒,如同已經相對成熟的風電、光伏新能源行業一樣,一體化在锂電池行業正逐漸成為一種趨勢。決戰一體化,正成為了锂電行業的重要走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