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财經經驗:2萬億俱樂部有望擴容:武漢杭州衝線,誰能“搶八”成功?,歡迎閱讀。
本文來源:時代财經 作者:王晨婷
各地陸續進入 " 兩會時間 ",其 2023 年的經濟成績單也将逐一揭曉。每年此時,地方的地區生產總值 ( GDP ) 是否可以邁上新台階,都是備受關注的話題。
本次," 兩萬億俱樂部 " 有望迎來兩名新成員。
武漢市近期表示,全年地區生產總值 " 有望邁上 2 萬億台階 ";杭州市政府官網 2023 年 12 月 28 日轉載的《2024, 杭州持續向上攀登》一文中指出,這一年,杭州城區人口突破千萬、跻身超大城市行列,地區生產總值即将突破 2 萬億元。
在此之前,已有上海、北京、深圳、廣州、重慶、蘇州和成都 7 個城市的 GDP 突破 2 萬億元大關,如果武漢、杭州雙雙晉級,那 "2 萬億俱樂部 " 成員将增加到 9 席。
2022 年 GDP 在 1.5 萬億元以上的城市(制表:時代财經 / 王晨婷)
5 個備份軍誰先晉級?
從 2022 年城市 GDP 來看,處于 1.5 萬億元 -2 萬億元的城市共有 5 個,分别為武漢、杭州、南京、天津和寧波。
南京、天津和寧波三地在 2022 年的 GDP 低于 1.7 萬億元,這意味着如果要在 2023 年突破 2 萬億大關,至少需要 18% 以上的名義增長,可能性較低。1 月 16 日,南京市市長陳之常在作政府工作報告時已表示,2023 年南京全市地區生產總值增長 4.7% 左右,總量 1.75 萬億元左右、繼續保持全國前十。
天津市 " 兩會 " 尚未召開,其 2023 年前三季度 GDP 同比增長 4.6%,預計全年 GDP 也能突破 1.7 萬億元;寧波則預計 2023 年地區生產總值增長 6% 左右,今年目标增長 6% 左右。
雖然南京、天津、寧波三地 2023 年 GDP 突破 2 萬億元的希望不大,但都有望在未來三年内成功晉級。值得一提的是,這三座城市的 "2 萬億争奪戰 " 同樣也是 "GDP 第十城 " 的卡位戰。
武漢(圖源:圖蟲創意)
而最有可能突破 2 萬億大關的武漢和杭州,到底誰能成功 " 搶八 "?
武漢 2022 全年 GDP 為 18866.43 億元,領先杭州 113 億元。但在 2023 年前三季度,杭州 GDP 實現反超,前三季度總值高于武漢 274.1 億元。
杭州的領先能否保持到年底,尚有懸念。武漢在政府工作報告中 " 官宣 ",2023 年,武漢經濟增速逐季回升,一季度增長 4.5%,上半年增長 5%,前三季度增長 5.5%,預計全年增長 6% 左右,地區生產總值有望突破 2 萬億元。
杭州則在發布 2023 年前三季度經濟運行情況後,首次提及 " 衝刺兩萬億 " 的目标。前三季度,杭州全市 GDP 已經達到 14438 億元,同比增長 5.8%。如果要到突破 2 萬億大關,需要杭州的四季度 GDP 達到 5562 億元。
雖然尚有缺口,但一般來說四季度往往是杭州全年經濟的重頭戲。如 2022 年四季度杭州 GDP 達到 5685 億元,這也意味着只要四季度杭州經濟未現明顯負增長,則突破 2 萬億元并無太大問題。
漢杭增速均高于全國平均水平
有望在 2023 年實現地區生產總值 " 更上一級台階 ",大概率衝刺成功的武漢和杭州做對了什麼?
從前三季度的數據來看,武漢和杭州都實現了增速超過全國平均水平。其中,杭州前三季度增速高于全國 0.6 個百分點,武漢預計全年增速高于全國 0.8 個百分點。
分產業來看,杭州三大產業分化較大,前三季度服務業增加值高達 7.8%,但第二產業增加值增速僅有 1.1%;武漢三大產業增加值增速則較為平均,分别為 4%、4.4、6.1%。
杭州市前三季度經濟數據(圖源:杭州市統計局)
工業或許是這兩座城市最值得關注的產業。對于武漢來說,工業一直是最大的标籤,尤其在汽車和光電子領網域。2022 年,武漢汽車城市產量為 134.6 萬輛,在全國各個城市中排名第 6。2023 年 1-11 月,武漢市規模以上汽車制造業增加值增幅 1.5%,規模以上汽車產量 110.58 萬輛。
在多地争奪 " 汽車之城 " 的背景下,1.5% 的汽車制造業增加值增速顯然不太讓人滿意。在武漢市新能源汽車產業協會特聘專家雷洪鈞看來," 武漢要換道超車,傳統汽車一條供應鏈、新能源電動汽車又是一條供應鏈,新建與重建零部件供應鏈,任務十分繁重。本地零部件企業與本地整車企業配套率偏低、產業協同和供需對接不足等短板客觀存在。"
武漢要補上在新能源汽車產業版圖上的缺位,或許還需要繼續奮起直追。
杭州的工業則略顯尴尬。作為傳統 " 電商強市 ",20 餘年來工業在杭州的地位仍待進一步提升。2022 年,杭州第二產業占比為 29.97%,在萬億城市中位居最末。
2019 年,随着阿裡 " 新制造業計劃 " 的實施,全市工業投資占固定資產投資的比重止跌回升。雖然第二產業增加值增速較低,但杭州近年工業投資增速較快。
2023 年 1-11 月,杭州工業投資、制造業投資分别增長 30.0% 和 29.7%,高新技術產業投資同比增長 28.1%。從 2021 年到 2023 年 11 月,杭州工業投資增速已經連續 35 個月保持兩位數高速增長。
去年舉辦的亞運會,也給杭州帶來了巨量的投資,但部分項目竣工導致全年基礎設施投資降幅較大,同比降幅達 29.9%。
杭州西湖(圖源:時代财經 王晨婷 / 攝)
2 萬億之上,聚焦今年,武漢已經提出了經濟增長 6% 的目标,固定資產投資、外貿進出口總額增長的目标為 8%。
" 我們清醒認識到,武漢發展還存在一些困難和挑戰。投資、外貿增長乏力,汽車、鋼鐵等行業仍然承壓,部分中小企業經營困難,動能轉換有待提速。" 武漢市委副書記、市長程用文指出,武漢将在 2024 年加快打造科技創新中心、構建現代化產業體系,培育形成新質生產力。
杭州市政府工作報告雖尚未出爐,但從去年底的經濟工作會議也能大概窺見其今年的發展重點。作為引才大市,人才仍被放在杭州 2024 年發展的首位。在產業方面,杭州将推進 " 數字經濟二次攀登 ",并計劃要最大限度激發平台經濟發展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