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娛樂經驗:她被逼下海,有多陰間?,歡迎閱讀。
在日本傑尼斯事務所因性侵醜聞解體後,日娛并沒有就此變得平靜。
寶塚這個日本百年少女歌劇團恐怕也要迎來它史上最大的公關危機。
前腳是寶塚出身的櫻月乃亞宣布下海拍,後腳則是 25 歲的寶塚 " 宙 " 組娘役有愛紀伊跳樓自殺。
而有愛紀伊自殺前給母親發出的最後一條信息是:
" 我決定在 9 月 28 日晚上從公寓跳下去。"
随後《周刊文春》報道寶塚歌劇團其實一直存在着嚴重的欺凌問題,有愛紀伊就是因為無法承受内部霸凌,精神已經崩壞了才選擇自殺。
寶塚内部不僅存在着復雜的上下級關系,甚至還壓迫團員完成高強度的演出量。
無論過去寶塚如何标榜自己幫助女性實現夢想,對女性友好,但如今看來,寶塚對女性來說不過是一個封閉且壓抑的血汗之地。
傲慢至極的寶塚,終于也要倒塌了?
寶塚歌劇團成立百年,在日本極為受歡迎,也是很多年輕女孩的夢想音樂殿堂。
歌劇團的團員要求全都是未婚女性,扮演男性角色的女演員被稱之為 " 男役 ",扮演女性角色則是 " 娘役 "。
男役、娘役成為了寶塚最有魅力的特色,甚至成為了一種文化符号。
我們過去所熟知的天海佑希、黑木瞳、大地真央等明星都曾加入過寶塚歌劇團。
寶塚歌劇團分為了 " 花、月、雪、星、宙 " 五組表演小分隊。
他們招收團員的标準十分嚴格," 學生 " 需要在寶塚音樂學院培訓兩年後,才有資格被選入劇團,而入團滿 6 年,寶塚才會籤藝人合同。
整個演員培訓系統十分封閉,也謝絕外部演員參演,而團員一旦結婚就必須退團,且不能再次加入,更像是在維護歌劇團的純潔。
" 清純、端莊、優美(清く正しく美しく)",一向是寶塚的座右銘,而如今卻頻繁發生與之相違背的醜聞,寶塚必然會被外界質疑。
有愛紀伊本名叫井上奈美,是寶塚第 103 期的成員。
有愛紀伊的家人整理過她生前的時間表,發現她自殺前的最後一個月,工作時間居然超過了 400 小時,加班時間超過了 270 小時,很長一段時間她每日只睡到 3 小時,壓力極大。
父母還控訴寶塚内部有前輩對她實施霸凌,甚至有人借着幫她卷頭發的理由,故意用電卷棒燙傷自己的女兒。
盡管如此,寶塚在回應中還是否認了内部有霸凌事件,并對有愛紀伊因過勞而導致身心障礙最終輕生的消息表示哀悼。
" 雖然已經進行了内部調查,但前輩對後輩提供發型建議是常有的事,燙到額頭是誤打誤撞,沒有證據表明是強壓的。"
在有愛紀伊自殺事件發生後,寶塚開始暫停演出,但依然無法平息外部輿論,且對霸凌問題避重就輕。
而早前宣布下海的櫻月乃亞,是寶塚音樂學校第 102 期學生。
2014 年,當時那一屆寶塚的錄取比例是 "26.7:1",盡管是競争最激烈的一年,但櫻月乃亞還是以優秀的成績成功考進了寶塚,2016 年就加入了歌劇團,而同期的舞空瞳,如今已是星組的首席娘役。
2022 年,人氣處于上升期的櫻月乃亞宣布退團。
緊接着就宣布自己将會以 " 渚戀生 " 這個名字下海拍 AV,甚至被稱為是成人影片中最華麗的新人,畢竟此前她是寶塚出身的,家境也不窮。
她的出道新片也因為輿論争議,很快就拿下了銷售的第一名。
櫻月乃亞一宣布下海,就有人開始擔心寶塚的百年來 " 清正美 " 的聲譽被玷污,會被外界認為不再純潔幹淨,而出身高雅、跳了 20 年芭蕾舞的櫻月乃亞也開始被罵下海是自我堕落。
當然有人猜測櫻月乃亞退團是因為在團内遭到了霸凌,下海是為了報復寶塚,但也有媒體報道她 AV 藝名中的 " 渚 ",其實源自于她媽媽,報復的是家人。
有網友開始想到了 96 期的前輩鈴木御子,當時她為了報復寶塚,就選擇了下海。
當年鈴木御子一入學就被同期欺負,不僅誣陷她偷東西,甚至還不斷造謠她有盜竊癖的精神病,在退學官司打赢後,鈴木御子不甘心于是憤怒下海,但當時的片子卻被寶塚花錢買下了版權。
寶塚歌劇團百年以來都是如此封閉,雖然它為眾多女性提供了表演舞台,但日本社會對其的追捧早已讓這個歌劇團成為了一座壓迫女性的象牙塔,深受男性凝視。
這 " 女性聖殿 ",也是父權社會陷阱
" 東有東大,西有寶塚 " 這是日本坊間流傳着的一句話。
由此可見,寶塚在日本的社會地位是有多高,日本的上流社會家庭也必然不會放過把自己孩子送進去的機會。
創建寶塚歌劇團的男人叫小林一三,最初他只是為了能增加自己的電車乘客量和泡溫泉客人,因此把一座已關閉的遊泳池改成了舞台和觀眾席,讓一眾女孩在這裡演歌劇,吸引遊客。
但他自己也沒想到全女性的歌劇會如此大受歡迎,因此日後的寶塚也就沿用了這一條例,并且對歌劇的表演者進行音樂教育和人格教養,成立女子音樂隊。
為了給觀眾制造一個夢幻的、可幻想的世界,寶塚規定只有未婚女性能登上舞台,并且嚴格要求女演員 " 清純、正直、美麗 ",像是在貫徹某種純正血統。
甚至寫出了《醜女 25 條》:
他認為寶塚有一種男人世界裡沒有的,唯有女人才能營造出的氛圍。
" 就像做菜,做出頂級美味的或許的确是男廚師,但是在家裡能很快做出一桌飯菜來的還是女人。"
寶塚雖然是全女性成員,但她們仍要飾演男性角色,因此才有了 " 男役 " 和 " 娘役 ",小林一三認為女人眼中的男人,是比男人還要男人的存在,而由女性來扮演男性角色,女性觀眾會更為傾慕。
" 男役 " 和 " 娘役 ",其實最終還是凸顯了男尊女卑的父權社會本質。
歌劇的劇本大部分還是在圍繞男役,而男役則需要從小就開始觀察男性模仿男性,以便在舞台上能展現出更好的男性品質,而男役私底下還不能穿裙子,颠覆形象。
娘役的角色時常是為了襯托男役,對男役進行絕對服從,男役的人氣、地位也通常會比娘役高,處于金字塔體系的頂端,而能成為首席男役的更是不足百人。
中山可穗在《男役》中就寫了這麼一段話。
寶塚确實會培養優秀的劇團人才,但背後還是難以逃離父權的操縱。
他們所追求的 " 完美女性 " 也成為了一大吸引點,原本入學就已經有很高的門檻,加上長期以來昂貴的學費支出,學生基本都是來自非富則貴的家庭階級。
他們要求培養現代女性擁有 " 清純、正直、美麗 " 的品質,也便于她們在退團後能夠成為家庭中的賢妻良母,也符合男性對家庭婦女的想象,是音樂學校,但也像是新娘學校,他們流傳着這樣的一句話:
" 男人能娶到寶塚出身的女孩,是非常幸福的。"
早前豐田的太子就公開了自己的婚訊,女方是寶塚的台柱星蘭瞳,甚至被譽為是奧黛麗赫本的寶塚版。
有人說自己欣賞寶塚是因為看到她們那種由内而外所透出的拼盡全力的精神,而這種精神是當今女性所需要的。
寶塚作為一個夢想之地,女性能有機會在舞台上展現自己,能依靠這種精神去完成自我解放固然是好事。
但寶塚把女性培養得如此完美,也是為了讓她們的形象能夠符合社會男性的憧憬,為了控制她們,以便于更好的服務男性,本質上,這就已經是一個父權陷阱,女性仍然是作為被凝視的客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