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财經經驗:拉動消費的底層邏輯,歡迎閱讀。
圖片來源 @視覺中國
文|長江商學院,作者 | 劉勁、段磊
根據國際經驗,對于任何一個成熟發達的經濟體,推動經濟增長的第一動力都是消費。
但中國長期存在消費不足的問題。這個問題在過去經濟增長快、投資回報情況較好、出口旺盛的時候并不凸顯。但對于現在和未來,這一問題的改善正變得越來越緊迫和重要。
經濟的需求來自消費、投資和淨出口。從長遠角度看,消費是其中最重要的一項。生產的目的是為了消費;投資是為了增大產能,而更大的產能是為了滿足未來的消費。所以,從本質上講,投資也是為了消費。
對于像中國這樣的巨型經濟體,雖然對外貿易永遠重要,但經濟的主體在發展成熟後一定是來自内需,來自消費。
本文将讨論消費領網域面臨的四大課題:消費需求不足、消費結構的變化趨勢、互聯網對零售的影響以及金融對消費需求的推動作用。
消費需求不足
伴随改革開放以來的經濟增長,中國已經成為全球第二大消費品市場(社銷零售總額 2021 年和 2022 年分别是美國對應數據的 87.8% 和 85.3%)。
新冠疫情這幾年,消費數據波動較大,2020 年和 2022 年社銷零售總額都出現了下滑。疫情後,消費者信心也還有待恢復。
但實際上,中國的 " 消費不足 " 是一個長期現象,通過兩組數據對比可以看得很清楚。
第一組數據:以消費在 GDP 支出中的比重來衡量,中國的居民消費和政府消費合計占 GDP 的 54.1%,低于美國的 82.5%、德國的 73.8%、日本的 77.3% 以及主要可比國家。
并且,居民消費占 GDP 比重呈現下滑的現象(1990 年占比 49.7%,2021 年占比 38.2%)。
第二組數據:發達國家的經濟增長和消費增長的長期趨勢一般基本是匹配的。
以美國為例,1960 年以來人均 GDP 增長 23.4 倍,人均消費累計增長 26.1 倍(均為名義增長)。
而中國的消費增長則顯著落後于經濟增長的基本面。1991 年以來,中國人均 GDP 增長 15.8 倍,而城鎮和農村的人均消費僅增長 6.9 倍和 8.8 倍(均經過通脹調整)。
民眾的消費欲望一般總是旺盛的,消費不足的重要原因,往往是消費行為受到收入和财富的約束,或者因為一些顧慮壓制了消費欲望,中國這兩種情況都有。
首先,民眾收入上分享到的經濟發展紅利相對較少。
中國住戶部門收入在國民總收入(GNI)中占 62%,企業部門和政府部門分别占 23% 和 15%。相比之下,美國的住戶部門在其國民總收入中的占比約 71%,比中國高出近 10 個百分點。
其次,受技術進步、全球化、寬松貨币政策等影響,過去幾十年,全球主要國家幾乎都發生了貧富分化程度加重的情況,也包括中國。
而經濟學中有邊際消費傾向随着收入水平提高而遞減的現象。通俗地說," 富人 " 的收入、财富轉化成消費的比率 / 效率更低,這也對消費的增長有負面影響。
第三,中國的消費者還面臨一個較大挑戰:相當大的收入、财富要花銷在住房上。
高房價對消費有明顯的擠出效應,對城鎮居民尤其如此。
中國的人均消費和人均的可支配收入之比,從 2003 年的 77.6% 下降到 2022 年的 66.5%,其中城鎮居民的該比例則下降更顯著,2022 年為 61.7%,側面體現了這種擠出效應。
相比之下,美國的該比例高達 95.2%,其它發達國家一般在 70% 至 90% 之間,如法國為 84.8%,加拿大為 80.5%,日本為 71.8%。
第四,對醫療、養老等保障的擔心會抑制消費的意願。民眾傾向于把收入的一部分儲蓄下來以備不時之需。
此外,除上述因素約束或壓抑了民眾的消費行為,中國對 " 高端消費 " 的遏制,也結構性的對中國的消費市場規模形成了負面影響。
消費結構的變化趨勢
參考美國等發達國家的消費市場規模、格局和消費者行為在過去随着經濟發展過程的演變,對理解中國當下、未來的消費市場趨勢變化有參考意義,因其中反映了一些社會消費演進的普遍性規律。
過去幾十年,這些國家的消費市場受到其經濟和社會發展的影響可以大致概括為:消費者更有錢了,消費者更有時間了,(相當部分國家)消費者更老了。
随着經濟的發展,居民收入水平不斷提高,基本消費品的需求在得到滿足後,其在居民消費結構中的比重會下降。
以美國為例,從 1959 年到 2022 年,食品和服裝在居民個人消費支出中的占比,分别從 19.4% 和 8.0% 下降到 7.4% 和 2.8%,這正是經濟學中 " 恩格爾定律 " 所描述的現象。
另一方面,消費者會把更多錢花在 " 非基本 " 的 " 更新 " 屬性的消費商品和服務上。
美國相同時期的娛樂和醫療健康在消費結構中的占比,從 1.9% 和 4.7% 分别提升到了現在的 3.5% 和 15.7%。
六十多年裡,美國居民消費總額年化增長 6.6%。顯著跑赢這個基本盤的細分消費領網域包括醫療保健(8.6%)、教育(7.8%)、金融服務和保險(7.7%)、娛樂產品和服務(7.6%)等,而食品飲料、服裝、家具家居、汽車等都跑輸基本盤。
這種消費結構的變化是 " 消費更新 " 的一個重要體現,當然,消費更新也體現在消費者對每一類商品的品質都不斷有更高的要求。
随着科技進步和經濟產出效率的提升,人們工作時間變短是一個普遍現象。
1950 年時,英國、法國和日本國民的平均年工作小時數都超過 2000 小時(英國 2184 小時,法國 2294 小時,日本 2335 小時);
到了 2021 年時則都逐漸減少到 1500 小時左右(英國 1497 小時,法國 1490 小時,日本 1607 小時)。
韓國人曾經工作非常拼命,1980 年時達到了驚人的 2864 小時,但現在也降到了 1910 小時。
以上這些降幅都超過 30%,相比之下,美國人辛勤工作的狀态保持的更長,從 1950 年的 1963 小時,下降至 2021 年的 1791 小時,也下降了約 9%。
這從另外一個角度解釋了,為什麼休閒娛樂等細分消費領網域得到了長足的發展,因為人們空閒時間多了。
另一組統計數據顯示:美國成年人平均每天的娛樂休閒時間,從 1970 年的 7.2 小時提升到 2013 年的 11.9 個小時。
有意思的是,娛樂休閒裡時間占比最大的并不是體育、遊戲等項目,而是一些可以被稱作被動、輕度的娛樂休閒項目。
過去幾十年," 看電視 " 一直占據着娛樂時間的榜首位置。
根據美國勞工統計局數據,2022 年美國人仍然平均每天要花 2.9 個小時看電視。當然現在不少人是通過電視看 Netflix 或者亞馬遜等的流媒體。
第二位的是互聯網社交和通信(0.5 個小時)。結合這前兩名的特征,可以一定程度上幫助我們理解 TikTok 在歐美的火爆。
随着醫療水平的普遍提升和廣泛的生育率下降,過去幾十年,很多國家普遍性出現了 " 老齡化 " 現象,這從另外一個角度刺激了醫療保健等領網域的消費增長。
上述這些趨勢已經或者将會不同程度體現在中國消費市場上。
2003 年以來,中國的消費支出年化增長 7.9%,服裝(5.5%)、食品煙酒(6.9%)等基本消費品已經跑輸基本盤,而醫療健康(8.5%)、交通通信(9.1%)則顯著跑赢。
教育文化娛樂(6.4%)過去近 20 年跑輸,但根據前面的分析,對這一領網域未來的增長應可持樂觀的态度。
當然,中國的數據和這些國家相比還有一個顯著差異,就是居住消費在消費結構中的占比提升較快,從 2003 年的 15.6% 提升到了 2022 年的 24%,是過去 20 年居民消費支出增速最快的細項,年化增速達 10.7%,這也是前文提到的 " 擠出效應 " 的表現。
互聯網對消費市場的深刻影響
互聯網對消費市場最直接的影響是帶來了銷售渠道的巨大改變。
2022 年,中國在線零售規模已占社銷零售總額的 27.2%,可以預期未來仍有提升空間。互聯網對中國消費渠道的影響,相比對一些發達國家的影響要大得多、快得多。
一個直接體現是中國的零售市場巨頭幾乎都是互聯網公司:阿裡、京東、拼多多、唯品會等,而蘇寧、永輝、大潤發等中國最大的幾家傳統零售企業,和電商大平台們的規模相比已經相去甚遠。
但美國最大的零售渠道依然是沃爾瑪,在最大的幾家零售企業裡面也只有亞馬遜是電商,排在第二的位置。
造成這種現象的重要原因是中國的傳統零售商有些生不逢時,線下渠道市場尚未建立成熟的時候,互聯網時代就洶湧而來了。
另外一方面,中國和美國等國家的零售相關成本結構有差異,也令中國具有發展電商的一些優勢,比如低人力成本和城鎮的普遍較密集居住,令中國最後一公裡的平均快遞成本比較低。
品牌顯然是理解消費類產品的一個重要維度,而互聯網對此也有深刻的影響。
一方面,線下時代,很多消費品的 " 品牌 " 和其渠道能力有着緊密關系,其品牌能力和渠道能力往往無法切割清楚,品牌方很容易把來自于渠道的優勢,誤認為是自己品牌力的一部分。
一個典型例子是曾經的女鞋霸主百麗,憑借旗下多品牌女鞋的產品組合和對耐克等體育品牌的代理,其往往能從商場争取到鞋類區網域最大的面積、最好的位置、最優惠的租金,一度發展得非常出色,成為備受矚目的品牌。
但百麗的渠道優勢在互聯網時代被嚴重削弱後,其市場表現迅速滑落。殘酷的市場現實告訴我們:原來其品牌力可能被高估了,并不扎實。
另一方面,線下時代是 " 大眾品牌 " 的時代,對小品牌是很不友好的。
想象一下,作為一個區網域性的日化公司,你很難進入大潤發或家樂福的采購目錄,進去了又發現很難和寶潔、聯合利華競争貨架空間。因為大潤發們能容納的供應商、能提供的貨架都是有限的,機會成本很高,其更願意把機會提供給需求量大、能帶來更高回報的大品牌。
但互聯網也通過 " 長尾效應 " 改變了這一點:互聯網令服務于小眾、個性化需求的小眾長尾品牌擁有了生存空間。
金融是促進消費發展的一個重要因素
前文讨論到,收入和财富對居民的消費形成約束。但消費的金融化程度,顯然對這種約束可以起到一定調節作用。
統計數據顯示,中國消費領網域的金融化率并不高。
2022 年,中國消費信貸餘額占 GDP 的比重僅為 15.2%,而美國為 23.9%(數據均采用狹義消費信貸,美國狹義消費信貸不含住房按揭,中國狹義消費信貸不含個人住房貸款)。
一個具體的例子是汽車消費金融。目前,中國汽車金融的滲透率大概是 58%(含汽車金融公司、銀行、融資租賃公司等各市場參與主體),而英國高達 92%、美國為 86%、印度為 75%。
不過,人行測算的中國居民部門杠杆率(63.3%,2023 年 3 月)已經處在歷史高位,雖然依然低于美國、日本等國的水平,但已經高于新興市場國家平均水平和歐元區的水平。
這可能對未來一段時間的消費金融發展形成一定壓制,這也是房地產對消費擠出效應的另一種體現。但長期看中國消費金融仍有較大的發展空間。
總結
中國長期存在消費不足的問題。這個問題在過去經濟增長快、投資回報情況較好、出口旺盛的時候沒有被足夠重視。但對于現在和未來,這一問題的改善正變得越來越緊迫和重要,以提振經濟和民生。
解決這一問題并不容易,但有些不同層面的工作可以展開:
改善居民部門收入在國民總收入(居民、企業、政府間的分配)中的占比,增加老百姓的收入;
通過加大轉移支付、稅收政策調整等手段促進共同富裕;
改善高房價對消費的擠出效應;
提升社會保障,改革戶籍制度,提升老百姓的消費信心。
提升國企效率可以是一個很重要的抓手,因為其可以影響上述工作的多個方面:
國企體系效率低,會造成社會和百姓通過金融體系和消費市場對國企進行隐形補貼,對老百姓收入和消費形成負面影響;
提升國企效率和利潤,可以支撐财政進行轉移支付和稅收調整;
提升國企對财政的貢獻,可以彌補土地收入下滑對地方财政的衝擊。
未來,消費結構會顯著調整,總體主題是消費更新:一方面,醫療健康、休閒娛樂、金融服務等還有很大增長空間;但服裝、食品等基本消費品則很難跑赢消費基本盤。另一方面,老百姓對每一類消費品的品質要求會不斷提高。
互聯網深刻地改變了消費市場:首當其衝是對消費渠道本身的影響;另一方面,重要的是對品牌的影響,讓品牌和渠道從線下時代的糾纏不清,一定程度上區分開來,讓品牌力更回歸到設計、質量、技術等這些支撐因素。同時,互聯網 " 長尾效應 " 也給小眾、個性化品牌帶來了很好的生存空間。
更多精彩内容,關注钛媒體微信号(ID:taimeiti),或者下載钛媒體 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