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親子經驗:娃讀不懂數學題,居然要怪語文沒學好?,歡迎閱讀。
你們好,我是 biu 媽!
趁神獸們放假前的最後日子,和幾個好朋友約出來聊天,聊到後來話題都會繞回到孩子
有個朋友一邊吐槽娃,一邊苦口婆心地和我們這些閨蜜叨叨:語文好很重要的,學不好語文,讀不懂題,數學也是學不好的!
原來她孩子計算一直都又快又準,一到做應用題就容易出錯。
既然是真 · 好朋友,我也就不客氣地 " 怼 " 了她一句:你娃數學做不對題反而怪語文,那要不要讓語文老師來補一補數學課?
這幾年我經常會聽到一種說法:語文是一切學科的基礎,學不好語文,别的學科也學不好。
講真,這句話乍一看沒啥問題,但恕我直言,也就是一句正确的廢話。
這裡說的 " 學好語文 ",其實是指孩子要有對文字的閱讀理解能力,畢竟無論學什麼學科,做什麼題,都首先得理解它講的是什麼意思。但這和學好 " 小學語文學科 ",其實是沒啥關系的。
比如下面這道二年級的應用題,如果沒有抓取到題幹的關鍵信息—— " 小明、小紅家、學校的位置關系 ",就肯定做不對。
這能怪孩子語文沒學好嗎,明明是孩子對 " 數學語言 " 理解不了啊,孩子不能通過文字信息判斷幾個位置的空間關系,找不準題中的數量關系,是娃的空間思維、量化思維還不過關啊!
所以咱們得正視問題,數學讀不懂題,表面上是個 " 閱讀理解 " 的問題,但本質上來說,還是孩子對數學概念理解不透徹,數學思維沒有真正建立起來。
所以孩子沒辦法熟練地把文字語言和符号、算式等 " 數學語言 " 進行相互轉化。
不過早在啟蒙階段,我們就可以有意識地去鍛煉孩子 " 數學的閱讀理解能力 "。
01
提醒孩子注意生活中的數學
數學在我們身邊,實在是太常見了。
比如進超市買東西會問價格,爸爸媽媽上班買杯咖啡要表達大中小杯的需求,最近的新聞可能談到高考的錄取率,家裡幾個房間面積有大有小。
這些日常語言裡邊,就有太多數學信息。
我們可以有意識地去提醒孩子注意這些信息,讓他們對生活中的數學更加關注。
首先就是要多用量化的語言和孩子交流。
我們生活中經常會用 " 幾個、一群、一些 " 這樣的模糊表達,但是如果想讓孩子對生活中的數學更關注,就可以多用 "2 個 "、"6 人 "、"15 本 " 之類有明确數的量化語言和孩子交談。
一個很常見的遊戲可以做起來,就是讓孩子幫忙拿東西。
比如請孩子拿 2 個雞蛋,3 雙筷子等等,具體的難度可以随着孩子的能力進行調整。
一開始可以只涉及數量,比如說:可以幫忙拿 3 個蘋果來嗎?
然後可以引入運算,比如:
媽媽想要 1 個蘋果,爸爸想要 2 個蘋果,可以一起拿過來嗎?(加法)
媽媽、爸爸、奶奶每人想要 2 個蘋果,可以一起拿過來嗎?(乘法)
你看這像不像是在做口頭的應用題?
因為所謂應用題,就是把數學還原到了生活中,給計算加上了一個具體的場景。
而生活場景本來就是孩子熟悉的東西,他們如果能很熟練的用數學解決生活問題,那麼面對 " 應用題 " 中的生活場景,也不應該有太多的陌生感。
這一步大多數家長也會有意識的去做,但是這還不夠,孩子能解決生活中數學問題,不代表他們能意識到自己在" 用數學 "解決問題。
那我們可以怎麼做呢?
1
提醒孩子,我們正在用數學解決問題。
比如下面幾個應用題,其實都是在用加法解決生活問題,而且數量都一樣,但是具體的語言表達都不同。
我看了 1 本書,又看了 2 本書,一共看了多少本書?
原本有 1 支筆,又買了 2 支筆,現在有多少支筆?
我有 1 個蘋果,媽媽有 2 個蘋果,一共有多少個蘋果?
我們可以帶孩子做一下總結,原來這些具體的生活問題,都是在用 " 加法 " 來解決。
而且 " 加法 " 可以有好幾種不同的表達方法。
既可以是 " 增加了 " 多少,常用的語言有 " 又來了 "、" 增加了 "、" 又有了 " ……
也可以是 " 合起來一共 " 是多少,常用語言有 " 一共有 "" 一起算 "" 合起來 " ……
這樣就可以讓他們慢慢意識到,原來我們遇到的很多問題,都可以用數學來解決。
2
讓孩子思考,是不是一切東西都可以用數學來解釋。
之前給 biu 看的一本繪本上有個例子挺有啟發的。
幾個小朋友想找到最受歡迎的遊樂場項目,先是看哪個項目排隊長,他們認為排隊的長短就可以代表項目的受歡迎程度。
但是他們又發現,隊伍長,不一定排隊的人就多。
最後想到了一個辦法,統計賣出去的票數,賣出去的票最多的雲霄飛車,就是最受歡迎的。
這就是把生活問題,轉化成了可以數學解決的 " 數學問題 "。
這樣的例子在日常生活中比比皆是,可以讓孩子自己去找一找類似的例子。比如:
用孩子用的彩筆消耗量,來判斷孩子最喜歡哪個顏色。
幼兒園用孩子小紅花的數量,來選出 " 最乖的孩子 "。
……
讓他們随時随地的嘗試用數學來解決問題,數學思維就會慢慢建立起來。
02
數學也應該做 " 閱讀寫作 "
在提醒孩子多注意生活中的數學問題的基礎上,我們還可以再做一些刻意的訓練。
分享 2 個我覺得可以很容易做起來的方法,一邊 " 閱讀 ",一邊 " 寫作 "。
" 閱讀 "
讀數學故事 , 做好圖形記錄
閱讀,就是帶孩子閱讀包含了數學問題的故事或者文字,讓孩子把它們轉化為數學的語言。
啟蒙階段最好不做下面這樣簡單粗暴的算式訓練,還不如直接閱讀理解 " 應用題 "。
這裡需要注意的一點是,閱讀的過程中,如果光靠腦子 " 翻譯 " 文字信息很費勁,一定要讓孩子在閱讀的過程中 " 做圖形筆記 ",用圖形幫助他們思考。
比如文章一開頭就提到的那道題:
其實畫個線段圖孩子就好理解了。
因為孩子對數學的認知是循序漸進的,有一個" 具體 - 形象 - 抽象 "的過程,數學啟蒙階段,孩子多是具體形象思維。
把文字 " 翻譯 " 成他們好理解的圖形,然後再 " 翻譯 " 成算式、數學符号等抽象的數學語言。
年齡小的孩子,甚至可以不列算式,只畫圖就夠了。
我帶 biu 做過的一些國外的學前思維練習冊,裡面也有數學閱讀的訓練。
下面這道題就很有意思,它答題的方式,并不要求孩子寫數字,而是畫圈。
這樣孩子沒有被抽象符号和算式 " 幹擾 ",而是把文字信息轉化為圖形,在以形象思維為主的啟蒙階段,這樣反而更有利于孩子理解文字信息。
" 寫作 "
編數學故事
倒不是真的寫啊,是進行開放式的數學語言表達練習,口頭就可以的。
操作起來也簡單,給孩子一個數字,給一個算式,或者給一些圖形,讓孩子去編一個和數學有關的故事。
比如給孩子 "16" 這個數字,讓孩子為這個數字編一個故事,孩子可以這麼編:" 寵物店裡有 27 條魚,這時來了 11 位小朋友,帶走了 11 條,問寵物店裡還剩幾條?答案是 16。"
對于小一點的孩子,可以不直接給到 " 數字 ",給一些圖形組成的數學問題,也可以編個故事。
比如畫 3 朵花,旁邊再畫 2 花,先讓孩子回答一共多少朵花,把花畫上了,再來編一個故事。
孩子可能說:我本來有 3 朵花,媽媽又給了我 2 朵花,最後我就有 5 朵花了。
這個編故事的能力非常重要,斯坦福大學數學教育學教授 Jo Boaler 強調過,孩子學習數學題要具有開放性,給他們思考的空間,
" 在我眼中,那些形成固化思維的封閉性問題就是只要求正确答案的題目。長此以往,孩子就會覺得上數學課是一種表演,就是答對問題。"
比如 27-11=?是個封閉性問題,但用什麼樣的故事能表達 16,就是個開放性的問題了,它的答案可以是無窮多種,孩子主動思考的過程中,對數學表達的理解能力,就能得到充分的鍛煉。
biu 媽叨叨:
有時候覺得,孩子的數學啟蒙真的不是多麼的難,重點是家長要正視問題,更要有意識去提醒孩子關注身邊的知識。
啟蒙階段多做一步,多和孩子聊聊天,孩子的很多進步和 " 頓悟 ",也許就在不斷的交流中產生了。
數學要學很多年,它的應用更是伴随着我們一生,一開始多找 " 感覺 ",很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