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娛樂經驗:元旦檔創紀錄了,為什麼還是覺得電影市場病怏怏的?,歡迎閱讀。
随着新的跨年檔總票房紀錄(12 月 31 日單日票房 7.32 億)的誕生,2023 年中國院線電影市場以全年總票房 549.15 億元人民币、城市院線觀影 12.99 億人次的成績收官。
雖然元旦檔整體票房再創新高,但大盤的風雲變幻、兩大港片的乏力、馮小剛新作的遇冷,都讓電影市場顯得外強中幹。一年下來,中國電影給人最深切的體會,是雖然很多數據已經在向疫情前看齊,但是很多觀影習慣、觀眾口味、各種觀眾構成比例都已經回不到從前了。
比如盡管今年恢復了引進片的數量,也恢復了好萊塢大片的全球同步上映,可國產影片依然以總計 460.05 億票房,占據了高達 83.77% 的份額,延續了近三年來對引進片的巨大優勢。年度票房前十名更是繼 2020 年後再次由國產片包攬。
再比如,全年僅觀看 1 部電影的觀眾依舊占比過半,高達 51.3%。年觀看 6 部及以上的高頻次觀影人群僅占 7.5%,遠低于 2019 年的 12.9%。此外,像 " 各級城市票房占比 "" 各大檔期票房占比 "" 觀眾在性别和年齡上的分布 " 等數據,相比于 2019 年,2023 年都更接近于對近三年的延續。
病怏怏的中國電影市場,急需除隐疾,開辟新的時代。此次元旦檔越發凸顯的三個現象,則與病根關系不淺。
儀式感
這個元旦檔的票房競争很有戲劇性。《一閃一閃亮星星》憑借破紀錄的預售成績,斷崖式領跑了 12 月 30 日和 31 日的單日票房榜,随後于 1 月 1 日被《年會不能停!》和《金手指》先後反超。
《一閃一閃亮星星》從兩日狂賺 5.51 億到單日不足 6000 萬的過山車軌迹,最大化地突顯了當下電影市場的第一個關鍵詞——儀式感。
近幾年,線上購票全面取代了線下購票,從而使得預售大行其道。預售的最大受益者,便是有着強儀式感屬性的影片。這類影片的特點,是有大量的粉絲(明星粉、劇粉、書粉、CP 粉等)會通過預售渠道提前占座。影片口碑好壞對于他們的購票意願沒有太大影響。
這類超高預售成績的影片在今年大量湧現,比如《滿江紅》《無名》《長空之王》《灌籃高手》等,以及同為元旦檔上映的《泰勒 · 斯威夫特:時代巡回演唱會》。
如果說之前明星粉的儀式感還僅限于自我感動,那麼這個元旦檔的儀式感可就已經外化到觀影行為了。
《一閃一閃亮星星》的預售集中在擁有儀式行為的 " 下雪場 "。在其票房爆火的前兩天裡," 下雪場 " 全部滿座," 非下雪場 " 則觀眾寥寥,甚至出現整個 IMAX 廳幾百個座位卻只有一兩個人 " 包場 " 的尴尬情景。
随着影片的正式曝光,無論是劇粉還是非劇粉,都產生了一些質疑。影版和劇版在劇情上沒有太大關聯,只在片尾彩蛋為劇版的結尾進行了補全。劇粉所期待的強儀式感,并沒有在觀影的過程中出現。很多人所期待的 " 下雪 ",更是因為部分影院造雪設備的拉胯,陡變 " 災難現場 "。
對儀式感的預期光速破滅,也就帶來了票房跨年後的大幅下滑。
同樣是粉絲向的《泰勒 · 斯威夫特:時代巡回演唱會》,則因為粉絲在影院裡的自發合唱,主動營造了比 " 下雪 " 更沉浸的儀式感。
該片也同樣是靠預售高開,上映首日就收獲了超 4000 萬的票房。在幾乎沒有非黴黴粉絲的路人觀眾入場的情況下,該片票房衝勁無以為繼,第二日便跌到了千萬以下。
雖然靠儀式感來斬獲高預售的行為被很多人質疑為營銷 " 詐騙 ",但是儀式感确實在新一代觀眾的觀影意願中占據了很重要的位置。今年就有一批吸粉影片,讓很多後進場的和二刷的觀眾,把自己的觀影行為,升華成了立場表達。
比如《流浪地球 2》《消失的她》《封神第一部:朝歌風雲》等片的口碑發酵到位後,很多人進影院去看它們已經不再是單純地欣賞電影,而是附帶了一種儀式,即用自己買票和觀影後的分享行為,表達自己對某些人、某些事、某些情懷的支持和聲援。
如何利用好現代觀眾對儀式感的需求,實現預售和長賣的兼得,是中國電影面臨的一大課題。
嘴替
想在票房上打出精彩的逆襲,必須有好口碑的支撐。今年元旦檔新片的豆瓣開分,除了純粉絲向的《泰勒 · 斯威夫特:時代巡回演唱會》之外,就屬《年會不能停!》的 8.1 分最高。其它幾部均在 6-7 分之間。
2023 年很多電影都從超長點映裡嘗到了甜頭。跟風過後,大家也都看到了超長點映的利弊所在。對品質有強烈自信的作品,可憑借超長點映提前發酵口碑。同時,超長點映也會消減影片上映首日的新鮮感。
元旦檔的幾部新片裡,只有《年會不能停!》進行了長時間的點映。在 29 日和 30 日,該片面對擁有豪華明星陣容的對手,顯出了票房号召力上的不足,被壓住了身位。
上映後,《潛行》和《金手指》都遭遇了口碑危機。《年會不能停!》在單日票房榜上一路 " 北伐 ",從第四名升到了榜首。
如果從創新性上來看,《年會不能停!》不足以影史留名。它甚至可以說只是一個長達 117 分鍾的春晚小品。有一些戲劇套路、情緒渲染的手法,都非常之傳統。
可是中國老百姓最喜歡的不就是春晚小品嗎?能把春晚小品的套路妥帖地沿用到電影裡來,自然能夠收獲老百姓的喜愛。況且,《年會不能停!》最突出的特點,是其押中了當下時代的一個流量密碼——嘴替。
在點映期,《年會不能停!》傳出的最有代表性的評價便是:" 打工人的嘴替。"
嘴替是眾多短視頻博主和直播主播的流量密碼。在人類剛剛進入自媒體時代,就有專家預言了 " 嘴替 " 必将盛行。如果一部電影能夠實現嘴替功能,勢必将擁有強大的競争力。
2023 年的全球票房冠軍《芭比》,就是一部典型的 " 嘴替電影 "。能夠把自己演唱會錄像賣到 2.57 億美元票房的黴黴,其創作和演唱的歌曲也帶有很強烈的 " 嘴替 " 屬性。
嘴替在電影領網域的更進一步形态便是 " 身替 ",也就是塑造角色,讓他們代替觀眾去經歷某些觀眾們沒有條件或無法承受的經歷。只不過以前觀眾喜歡電影替他們上天入地,現在觀眾喜歡電影替他們遭災受虐。
都說戀愛腦很危險,于是《消失的她》裡的李木子(黃子琪 飾)替觀眾看了眼海底星空;都說電詐集團很兇殘,于是《孤注一擲》裡的潘生(張藝興 飾)替觀眾挨了斷腿的一棍;都說官商之間很微妙,于是《堅如磐石》裡的蘇見明(雷佳音 飾)替觀眾周旋于權力和财富的極限拉扯之中。
替觀眾怼人、替觀眾經事兒,就回歸了電影的造夢本質。只不過現階段觀眾對造夢的需求,略微有點兒擰巴罷了。
老 IP
三個關鍵詞,前兩個是推薦業界用心的,後一個是推薦業界回避的。今年無論是中國還是外國,都有很多老 IP 時隔多年再出續作。這種老 IP 回歸,看上去是打了一手好情懷牌,可實際效果卻非常差。
馮小剛 + 葛優組合是中國賀歲檔的開創者,從 1997 年的《甲方乙方》到 2004 年的《天下無賊》,幾乎都是票房霸主。" 非誠勿擾系列 " 是馮小剛執導的已上映電影中僅有的系列化作品。《非誠勿擾 2》上映于 2010 年,與元旦檔上映的《非誠勿擾 3》間隔了 13 年。
按說《非誠勿擾 3》延續了導演和主演陣容,是一部可以調動情懷的正統續作。可是影片上映後的票房表現令人大跌眼鏡:首日 2433 萬,位列第五;次日 1870 萬,僅列第九,甚至不如已上映 17 天的《三大隊》和重映的《你的婚禮》。
《非誠勿擾 3》采用了分線發行,籤約影城需承諾不低于 15% 的排片。可是該片首日全國排片僅 13.3%,其後兩日分别降至 6.6% 和 5.7%。依照這個排片走勢,其票房很難再有起色。
同檔期另一部老 IP 新作,是卡通片《舒克貝塔 · 五角飛碟》。原作《舒克和貝塔》首播于 1989,是數代中國人的童年回憶。
雖然本片導演鄭亞旗是 IP 創作者鄭淵潔的兒子,但影片的故事風格已經完全現代化。對很多人而言,這只不過是換了個皮的 " 熊出沒 " 而已,都是前期打打鬧鬧,中間融一些流行梗,最後再喊幾句親情口号的低幼套路。
本片并未撬動合家歡觀影的剛需,上映後一直處于檔期新片中的末端位置。
回顧 2023 年,不僅内地老 IP 不靈光,國外的老 IP 也不靈光。時隔多年推出續集的《敢死隊 4:最終章》《奪寶奇兵:命運轉盤》無論是在内地,還是在北美、全球,票房表現都非常慘淡。
老 IP 的情懷能吸引目光卻無法轉化為票房,這和觀眾迭代有很大關系。據貓眼專業版的統計,雖然 2023 年觀影用戶中 25 歲以下占比 32%,但是新增用戶中 25 歲以下的占比高達 42%。
也就是說," 有情懷 " 的觀眾在大量流失。打情懷牌的影片只有把情懷打到催人淚下、感人至深,才有可能把閱聽人拉進影院。
如果把 IP 的概念再擴大一些,《潛行》《金手指》也屬于老 IP 新片。這個老 IP 就是 " 港片 "。内地不少新一代電影人是有港片情懷的,因此會邀請香港電影人來拍片,如《困獸》,或者自己模仿港片風格拍片,如《怒潮》。
于是大量真真假假的港片,讓中國觀眾進入了審美疲勞。《潛行》和《金手指》都是香港電影人們用心帶來的新故事、新人物,卻都在觀眾那裡被批成 " 老一套 "。不能怪香港電影人不努力,只能說觀眾看過的實在太多了。
元旦檔只有三天,卻翻湧着演繹了一年的故事。2023 年的諸多新現象,很可能将于 2024 年成為常态。中國電影新的時代,已經開始書寫了。
【文 / 滿囤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