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互聯網經驗:大模型之戰,科大訊飛拼了,歡迎閱讀。
圖片來源 @視覺中國
文 | 價值星球 Planet,作者 | 梓陌,編輯 | 唐飛
科大訊飛正在奮力一搏。
2023 年 5 月 6 日,科大訊飛正式對外發布訊飛星火認知大模型。在此之前的一年,科大訊飛迎來了至暗時刻,連續 10 年的業績增長神話終結。
财報顯示,2022 年科大訊飛實現營收 188.2 億元,同比僅增長 2.77%;歸母淨利潤 5.61 億元,同比下滑 63.94%。這是近五年來科大訊飛淨利潤的首次下滑。過去的三個季度,科大訊飛營收和淨利潤增速也在下滑。
遙想 2020-2021 科大訊飛年度計劃大會上,董事長劉慶峰雄心勃勃,提出未來五年奮鬥目标:達到十億用戶、實現千億收入、帶動萬億產業生态。可按照當前的營收增速看,這個目标似乎很難實現了。
對于下滑的業績,科大訊飛表示,營收不利主要是因為國内經濟延緩了公司相關項目的工作進度。同時公司 2019 年被列入美國實體清單後,2022 年又被再次施壓。淨利下滑的主因是加大了業務投入,同時持股的三人行、寒武紀等金融資產,因股價波動導致公允價值變動收益金額較上年同期減少 5.82 億元。
簡言之,開銷增加、進項縮減,疊加投資流年不利、國外承壓等,共同導致了業績變臉。
圖源:科大訊飛财報
眼下,尋找新的業績增長點迫在眉睫。2022 年 12 月,科大訊飛啟動了 "1+N" 認知智能大模型專項突破瓶頸,當然新增投入也影響了當期利潤表現。2022 年科大訊飛總研發投入 33.6 億元,同比提升 14.28%。如此巨大的投入,也足以看到科大訊飛 " 押寶 " 大模型的決心。
劉慶峰更是對星火大模型充滿信心,在發布會現場公布了迭代計劃,宣布未來将在中文能力上超越 ChatGPT。
" 針對大模型的技術投入,我們該投的投,絕不手軟,應投盡投,飽和投入。我們不需要那麼多的人力和資金,現在訊飛的團隊和資金完全靠得住。這些投入是自主可控的,我們可以保證它不被國外卡脖子,從長期發展上來說,可以一步一個腳印地持續往前走。" 劉慶峰表示。
但問題也随之而來,大模型能夠成為科大訊飛的 " 新故事 " 嗎?
大模型能 " 救 " 科大訊飛嗎?
自從 OpenAI 于 2022 年 11 月推出 ChatGPT 後,一場波及全球科技的 " 海嘯 " 就此爆發。國内大模型開始扎堆,中國幾乎所有知名的科技企業,都發布了類 ChatGPT 的 "AI 大模型 "。各家公司在 AI 領網域 " 卷 " 個不停,大模型的集中爆發,被評價為 " 頗有十年前互聯網‘百團大戰’甚至‘千團大戰’的氣勢 "。
但實際上,人工智能產業已經發展多年,但一直并未出現殺手級的應用,直到 OpenAI 公司發布 ChatGPT 所帶來的震撼產品體驗,一下子征服了廣大用戶,眾多行業專家也都公認其為人工智能領網域的 "iPhone 時刻 "。
在國内大模型混戰中,科大訊飛也想分一杯羹。
早年的科大訊飛依靠語音系列產品起家,2009 年起語音系列產品占據過半營收,2013 年占據中文語音主流市場 70%,整體市場 50% 以上份額,語音雲平台用戶數超過 3 億,俨然成為了行業王者。2016 年羅永浩的錘子手機發布會再一次帶火了科大訊飛,羅永浩向公眾宣布科大訊飛語音輸入的準确率可達 97%。發布會後幾天,訊飛輸入法成功登頂 APP Store 免費榜。
但随後隐憂也在滋生。早在 2015 年,科大訊飛年報就顯示語音支撐軟體的毛利率同比下降 8%,電信語音增值產品與語音數碼產品的毛利率亦出現下滑。這一方面是由于語音識别市場逐漸飽和,增長趨于平緩,另一方面也有更多的巨頭開始瓜分市場,競争日趨激烈。
行業分析師郭興表示,越是前沿新興賽道,技術迭代越快。智能語音中的深度學習,可節省諸多語音模型創建環節,降低開發者的難度、時間和成本。幾代技術迭代颠覆中,科大訊飛的產品優勢被削弱,競争力下滑。
AI 技術的迭代更是如此,目前生成式 AI 成為新趨勢,但 AI 技術的迭代路徑已不在科大訊飛的優勢區網域,這或許也是它連續 10 年業績增長神話終結的主要原因。科大訊飛 " 押寶 " 大模型能否成功也要畫上問号。
近日有網友發現,訊飛星火大模型在有些 " 問答 " 中會出現 " 我是由 OpenAI 開發的 " 等内容,由此一則關于 " 訊飛星火大模型被質疑‘套殼 OpenAI 的 ChatGPT ’ " 的消息傳播開來。
5 月 11 日,科大訊飛在最新披露的投資者關系活動記錄表中表示,星火大模型 " 套殼 OpenAI 的 ChatGPT" 既不符合事實,也不符合邏輯。如果是套殼 ChatGPT,就不可能出現訊飛星火大模型的響應速度比 ChatGPT 還快,更不會出現訊飛星火大模型在文本生成、知識問答、數學能力等方面的結果均優于 ChatGPT 的情況。
推出大模型,再經歷被質疑 " 套殼 OpenAI" 事件,科大訊飛想要殺出重圍不容易。
據了解,大模型的好壞與否,主要涉及三個方面:算力、算法和數據。算法決定了其本身的學習能力,算力則影響着算法的學習效率,數據決定了 AI 的訓練效果。
因此,一個公認的事實是,相對于普通玩家,大廠們往往更占優勢。關于這一點,科大訊飛自己也很客觀,劉慶峰表示:" 我們跟國際大廠相比,在基礎科研能力上還是有差距。大廠從芯片算力、行業資源上,比我們好很多。"
不能光 " 炫技 ",賣出去才行
AI 熱潮下,越來越多的公司蠢蠢欲動,準備從不同角度切入大模型的研發與應用嘗試。有些搶速度,有些拼技術,生怕趕不上這趟 " 車 ",但是上車之後,就該考慮 " 掙錢 " 的問題了。
在大模型誕生之前的人工智能產業,其實就存在着一個較大的發展障礙——商業化變現。很多人工智能企業都是先研發技術,然後再為技術尋找應用場景與變現通道,這往往導致這些企業長期入不敷出、生存困難。
現在,AI 大模型商業化也成為當前行業發展的終極思考。
一位業内人士對價值星球表示,現在湧現出很多大模型產品,但圍繞大模型的訓練和調試成本投入非常高,對于一般公司來說是很難承受的,同時對中小企業來說,自己研發的經濟性較低,未來競争更大可能發生在巨頭之間。
舉例來說,根據英偉達的研究,GPT3 最大規模的模型需要使用到 175 Billions 的參數量,需要使用 512 顆 V100 顯卡訓練 7 個月時間,或者使用 1024 顆 A100 芯片訓練長達一個月的時間。每月大模型訓練成本在數百萬美元以上量級。此前,華為雲人工智能領網域首席科學家田奇在演講中也提到,大模型開發和訓練的單次費用高達 1200 萬美元。
大模型開發成本高昂,但應用成本(收費)卻很低。OpenAI 在今年 3 月開放 API ( 應用程式接口 ) ,接口服務定價為 0.002 美元 / 每 1000 tokens,這一定價較 GPT 3.5 模型便宜約 90%。從經濟角度考慮,這一定價很難将巨額研發投入賺回來,更不用說盈利了。所以,可能只有巨頭才有資金、資源投入,可以搶占未來的一席之地。
大模型的競争,數據是關鍵,巨頭在這方面的優勢明顯。比如阿裡有天貓、淘寶的電商數據,菜鳥系的物流數據,這是其他企業無法獲取的獨有數據,而科大訊飛在流量入口方面與科技巨頭差距較大。
由于成本高、資源投入有限,因此目前已發布大模型產品的企業,也都另辟蹊徑,将大模型能力内置到了自身已有的成熟產品中。" 這一做法既能提高現有產品的 AI 能力,又可吸引更多客戶為具體產品買單,而不是僅收取接口服務費。" 有業内人士指出。
圖源:科大訊飛年報
據了解,訊飛星火将在教育、辦公、汽車、數字員工四個領網域尋找應用方向,與訊飛旗下教育產品 AI 學習機以及辦公產品訊飛聽見相結合,尋找落地場景。但是否真的能掘金成功,還要看接下來用戶的實際反饋情況。
尋找第二增長曲線難嗎?
1999 年創業之初,科大訊飛的目标就是讓機器像人一樣能聽會說,此後的科大訊飛一直在語音領網域深耕、進階,成為行業龍頭,這為其業績增長奠定了較為堅實的基礎。
" 科大訊飛在智能教育硬體和教育信息化方面做得比較好,這也讓它的基本盤發展是比較穩的,但是一個領網域發展到一定階段就會出現天花板,再找到突破口去發展第二增長曲線就比較難了。" 一位長期觀察教育行業的資深人士告訴價值星球。
對于科大訊飛來說,作為業績貢獻主力的教育產品和服務的毛利率最高,常年保持在 50% 以上,但整體已呈下降态勢。2019 — 2022 年毛利率為 54.34%、54.25%、51.66% 和 49.39%,同比分别下降 3.74%、0.09%、2.59%、4.59%。
為了尋找第二增長曲線,科大訊飛構建了面向 G/B/C 三類客戶的業務體系:G 端業務主要以市縣區等區網域建設為主體,涵蓋面向區網域内各類學校及用戶的因材施教整體解決方案等;B 端業務主要以學校建設為主體,包括面向學校的智慧課堂、大數據精準教學、英語聽說課堂、智慧作業等;C 端業務主要以家長用戶群自主購買為主,包括 AI 學習機、個性化學習手冊、課後服務課程服務等產品。
2022 年科大訊飛各產品營業收入及占比,部門:元圖源:年報
年報顯示,撐起科大訊飛營收的分别是教育產品與服務、信息工程和開放平台,其中 " 教育產品及服務 " 占比高達 32.74%,另外兩個業務占比則在 14% 左右。
科大訊飛智慧教育業務的邏輯是通過 G 端的因材施教解決方案和 B 端學校的賦能英語聽說考試等業務,提升科大訊飛產品的知名度和信任度,從而帶動 C 端學習機等硬體的銷售。
智能教育業務全景圖。圖源:科大訊飛年報
在科大訊飛的構想中,學習機收入目标增長 200%+,但實際增長僅有 53%,這和 C 端市場競争太過激烈有關。IDC 數據顯示,教育硬體雖然是個千億大市場,但玩家眾多,不僅有步步高等老玩家,還有百度等互聯網大廠,從市占率來看,科大訊飛并不如步步高等品牌。而由于學習機業務内容無差異,AI 屬性不明确,科大訊飛很難通過建立產品優勢。
除了主營業務未達預期外,科大訊飛的智慧城市、智慧汽車、智慧醫療等業務表現也較為一般。比如智能汽車業務,2022 年營收僅為 4.65 億元,體量小、營收占比低。智慧城市下屬的信息工程、數字政府行業應用、智慧政法行業應用三大板塊與開放平台業務均呈現同比下降态勢。智慧醫療和智慧城市領網域,二者都是大客單價的采購模式商單,該業務穩定卻較難爆發式增長,同時随着競品不斷湧入,賽道競争也在加劇。
" 科大訊飛的 TO B 業務主要是面向學校,這個主要靠資源積累,科大訊飛在安徽當地表現搶眼,主要是源于安徽對于本土企業的扶持,如果繼續開拓其他地區的業務,就不太容易了,未來這塊業務的增長前景仍然是堪憂的 ",上述資深人士說道。
長期來看,大模型的研發确實有利于科大訊飛更好地通過軟硬體結合來捕捉教育、辦公、汽車等產業機會,進而完善更多元化的收入結構。
但當前階段巨大的研發投入體量也在困擾着科大訊飛,今年一季度,科大訊飛的研發投入達到 7.157 億,同比增加了近 6%。可以預見的是,如果想在激烈的競争中勝出,未來的研發投入只會多不會少,這對于一季度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淨額只有 -16.68 億的科大訊飛來說并不容易。
更多精彩内容,關注钛媒體微信号(ID:taimeiti),或者下載钛媒體 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