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汽車經驗:長城汽車6月銷量出爐!,歡迎閱讀。
7 月 1 日,長城汽車通過官方微博發布 6 月新能源銷量數據,數據顯示:6 月長城汽車新能源乘用車銷量 26643 輛,同比增長 110.1%。1-6 月新能源累計銷量為 93069 輛,同比增長 46.4%。
據了解,目前長城旗下哈弗、歐拉和魏牌三個品牌涉及新能源產品序列。具體來看,6 月哈弗新能源銷量 10026 輛,新能源枭龍系列 6 月銷量 6098 輛,與 5 月銷量 3088 輛相比增加了 3010 輛。不然看出,有了新車型的加持,對于哈弗品牌的增長起了推動的作用。實際上,進入 2013 年後哈弗品牌在前幾個月的銷量并不理想,相關數據顯示:2023 年 1-4 月哈弗品牌累計銷量 178,037 輛,同比下滑 9.11%。
為此,哈弗品牌也進行了調整,3 月 27 日長城汽車将哈弗品牌命名為 " 哈弗龍網 ",其銷售的新能源汽車產品将采用獨立的銷售渠道,與燃油車產品進行區分。5 月 9 日,哈弗枭龍 / 枭龍 MAX 上市,2 款車型均為插混版車型,其中哈弗枭龍定位緊湊型 SUV,主打主流走量的消費群體市場,售價區間為 13.98-15.68 萬元。枭龍 MAX 定位中型 SUV,主打高階市場,售價區間為 15.98-17.98 萬元。
據官方透露消息,年底枭龍還将推出純電動車型,屆時通過純電 + 插混動力的產品矩陣,也将會給哈弗品牌帶來更強的競争力。
魏牌作為長城汽車旗下高端品牌,繼 5 月實現大增後,6 月銷量繼續保持增長,其 6 月新能源銷量為 6602 輛,環比增長 14.42%。 相關資料顯示:魏牌成立于 2016 年,是長城汽車推出的首個高端品牌,一開始以 "VV+ 數字 " 方式命名產品,推出 VV5、VV6、VV7 三款車型迎來了高光時期。數據顯示,2017-2018 年 WEY 全年銷量分别為 8.6 萬輛和 13.95 萬輛,但好景持續不久,此後幾年則是連年下滑,2019-2020 年銷量分别下滑至 10.0 萬輛和 7.85 萬輛,分别同比下滑 28.28% 和 21.53%。
2021 年,長城汽車對魏牌進行戰略調整,明确魏牌 " 新一代智能汽車 " 的品牌定位,同時引入咖啡智能平台和智能混動 DHT 方案并發布摩卡、瑪奇朵及拿鐵等多款咖啡系列車型,然而產品煥新後依舊無法提升銷量。
進入 2023 年後,魏牌的銷量依舊不起眼,今年一季度魏牌累計銷量為 3,403 輛,同比暴跌 76.18%。針對銷量不佳,魏牌在 4 月 13 日,推出全新車型 " 藍山 DHT-PHEV",新車共推出 2 款車型,售價區間為 27.38-30.88 萬起。新車型的帶來也給魏牌帶來一線生機,5 月魏牌銷量實現了大漲,單月銷量為 5,770 輛,同比增長 128.97%,成為長城汽車旗下增幅最大品牌,其中魏牌藍山 DHT-PHEV5 月銷量為 5136 輛,貢獻了魏牌大部分的銷量來源。
新車型的推出效果顯著,魏牌又在 6 月 1 日,推出魏牌新款摩卡 DHT-PHEV 車型,售價 23.18 萬元。作為中期改款車型,新款摩卡 DHT-PHEV 換裝了最新的家族式設計風格,有着小号藍山的影子。随着魏牌汽車新車型的陸續投放,7 月其銷量或将繼續保持增長。
歐拉品牌 6 月銷量 10015 輛,與 5 月銷量 10,616 輛相比減少了 601 輛。作為長城汽車旗下唯一的純電品牌,進入 2023 年後,由于沒有新車型的推出,銷量整體提升不大。歐拉品牌一直以來其主要銷量來源是歐拉黑貓、白貓兩款低價車型,定價 10 萬元以内在市場上赢得了不少女性車主的青睐。然而,迫于成本壓力,歐拉停止兩款車型的生產,使得歐拉品牌銷量大幅縮水。此外,由于好貓車型出現 " 換芯門 " 事件,也讓歐拉品牌在市場上的表現持續萎縮。雖然歐拉品牌在停售黑貓白貓停後,又陸續推出了閃電貓、芭蕾貓,但兩款車型的銷量都不理想。
為了提升銷量,長城汽車對歐拉品牌進行調整。3 月 22 日,長城汽車宣布歐拉品牌與沙龍品牌正式整合,沙龍品牌首款車型機甲龍将在歐拉 APP 中顯示。長城汽車副總裁傅小康表示:" 調整後,歐拉和沙龍采用雙品牌運營的模式,進一步集中優勢資源,全面提升運營效率和協同,更好應對 2023 年更趨激烈的競争,打好全球化、高端化、新能源這三場戰役。" 如此大刀闊斧的改革,可見歐拉 " 求變 " 的迫切心情。不過以 6 月的銷量來看,變革後帶來的效果還是有限的。
按照官方計劃,2023 年長城汽車銷量目标為 160 萬輛,其中新能源汽車滲透率達到 40%,也意味着今年長城汽車的新能源銷量目标為 64 萬輛,相關數據顯示,1 至 6 月長城汽車銷售新能源汽車銷量為 93,069 輛,僅完成目标的 14.54%。如果要達成 64 萬輛的目标,接下來的 6 個月内,平均每個月新能源銷量要超 9 萬輛,從目前來看,基本很難實現。
汽車行業關注 人氣汽車新傳媒
每天分享有價值的汽車新聞
汽車人的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