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财經經驗:724政治局會議,傳遞10大信号!,歡迎閱讀。
作 者:張奧平 經濟學家、經觀未來研究院院長
來 源:正和島(ID:zhenghedao)
本文十大重點:
1. 下階段經濟工作總基調:穩中求進,擴内需、提振信心,全面深化改革開放;
2. 延續一季度政治局會議的六大主要經濟工作重點内容,但排序有所調整(具體見下文);
3. 高質量發展:加強逆周期調節;保持匯率穩定;活躍資本市場,提振投資者信心;
4. " 加強逆周期調節和政策儲備 " 表示宏觀财政貨币政策在擴大有效需求上将更加積極作為;
5. 擴大國内需求:加快地方政府專項債發行和使用(擴基建);制定出台促進民間投資的政策措施(促民企);
6. 推動現代化產業體系建設:數字經濟與先進制造業、現代服務業深度融合,人工智能安全發展仍是重點;
7. 深化改革開放,堅持 " 兩個毫不動搖 ":鼓勵企業敢闖、敢投、敢擔風險,積極創造市場;
8. 防範化解三大重點風險:房地產、地方政府債務、金融;
9. 删除 " 房住不炒 " 的表述," 供求失衡 " 已成為管理層對房地產市場最關心的問題;積極推動城中村改造,不應過分解讀為新一輪 " 棚改貨币化 ";
10. 加大民生保障力度:把穩就業提高到戰略高度通盤考慮。
中共中央政治局 7 月 24 日召開會議,分析研究當前經濟形勢,部署下半年經濟工作。
季度政治局會議是中央對季度經濟運行的定調,以及宏觀政策、產業政策、社會政策等進行調整指導的視窗,是季度經濟工作的風向标,對下一個季度的經濟走勢有着決定性的影響。
此外,7 月底所召開的年中政治局會議更是具有全年承上啟下的關鍵作用,所定基調往往會持續到年底。
當前,外部環境復雜嚴峻,内部需求不足,企業經營困難,重點領網域風險隐患較多。
從數據來看,一季度 GDP 同比增長 4.5%,二季度增長 6.3%。二季度,經濟同比高讀數的一大原因是去年同期低基數(2022 年二季度 GDP 同比增長 0.4%)。去除基數影響後,上半年經濟呈現 " 先上後下 " 的走勢。
下一階段,如何推動經濟運行持續好轉、内生動力持續增強、社會預期持續改善,政治局會議所釋放的政策信号尤為重要。
本次政治局會議,對當下市場普遍關切的問題作出了全面回應。包括:下階段經濟工作總基調及主要任務;用好政策空間推動高質量發展;擴大國内需求;現代化產業體系建設;深化改革開放;防範化解重點領網域風險;加大民生保障力度等。
下階段經濟工作總基調:
穩中求進,擴内需、提振信心,
全面深化改革開放
在經濟形勢判斷部分,首先,對上半年經濟工作成績充分肯定,成績講足。
會議認為," 國民經濟持續恢復、總體回升向好,高質量發展扎實推進,產業更新厚積薄發,糧食能源安全得到有效保障,社會大局保持穩定,為實現全年經濟社會發展目标打下了良好基礎 "。
其次,将當前經濟運行困難講透。
會議認為," 當前經濟運行面臨新的困難挑戰,主要是國内需求不足,一些企業經營困難,重點領網域風險隐患較多,外部環境復雜嚴峻。疫情防控平穩轉段後,經濟恢復是一個波浪式發展、曲折式前進的過程 "。
最後,做好下半年經濟工作的總基調與總目标為:
1. " 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完整、準确、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 ";
2. " 全面深化改革開放 ";
3. " 加大宏觀政策調控力度,着力擴大内需、提振信心、防範風險,不斷推動經濟運行持續好轉、内生動力持續增強、社會預期持續改善、風險隐患持續化解,推動經濟實現質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長 "。
筆者認為,從下半年經濟工作總基調與總目标來看,首先,擴内需、提信心重要性凸顯。
一季度經濟處于疫後修復期,二季度在疫情防控平穩轉段後,内外部需求開始同步收縮,經濟環比下行。
從經濟先行指标 PMI 來看,一季度處于擴張區間(1 月 50.1%、2 月 52.6%、3 月 51.9%),二季度則進入收縮區間(4 月 49.2%、5 月 48.8%、6 月 49.0%)。
需求不足,民間投資和民營企業預期較弱是制約經濟企穩向上的關鍵。
故對比一季度政治局會議的下階段經濟工作總基調,新增強調 " 加大宏觀政策調控力度,着力擴大内需、提振信心、防範風險 ",重要性凸顯。
一季度政治局會議對下階段經濟工作的總基調與總目标為:
2. " 全面深化改革開放,把發揮政策效力和激發經營主體活力結合起來,形成推動高質量發展的強大動力 ";
3. " 統籌推動經濟運行持續好轉、内生動力持續增強、社會預期持續改善、風險隐患持續化解,乘勢而上,推動經濟實現質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長 "。
其次,會議繼續強調," 全面深化改革開放 "。
筆者認為,今年将會是 " 改革調結構大年 "。4 月 21 日召開的二十屆中央深改委第一次會議強調," 今年是全面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的開局之年,也是改革開放 45 周年和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召開 10 周年。實現新時代新征程的目标任務,要把全面深化改革作為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根本動力 "。
下半年更多政策将圍繞供給側調結構,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展開,企業發展将機遇與挑戰并存。
最後,通稿後文的下階段六大主要經濟工作,除新增一項工作部署外,基本延續了一季度政治局會議的六大主要經濟工作重點内容,但排序有所調整。此次會議六大工作部署為:
1. 要用好政策空間、找準發力方向,扎實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新增于第一位);
2. 要積極擴大國内需求(一季度政治局會議排第二位);
3. 要大力推動現代化產業體系建設(一季度政治局會議排第一位);
4. 要持續深化改革開放,堅持 " 兩個毫不動搖 "(一季度政治局會議排第三、第四位);
5. 要切實防範化解重點領網域風險(一季度政治局會議排第五位);
6. 要加大民生保障力度(一季度政治局會議排第六位)。
(讀者可閱讀筆者所撰寫的一季度政治局會議解讀:,與下文重點内容對比來看)
高質量發展:
加強逆周期調節;
保持匯率穩定;活躍資本市場
此次會議新增 " 要用好政策空間、找準發力方向,扎實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 " 工作部署,并排在六大經濟工作第一位。
在宏觀政策部分指出," 要精準有力實施宏觀調控,加強逆周期調節和政策儲備。要繼續實施積極的财政政策和穩健的貨币政策,延續、優化、完善并落實好減稅降費政策,發揮總量和結構性貨币政策工具作用,大力支持科技創新、實體經濟和中小微企業發展 "。
筆者認為," 加強逆周期調節和政策儲備 " 表示宏觀财政貨币政策在擴大有效需求上将更加積極作為,政策操作的着力點将從寬貨币(增加基礎貨币)向寬信用(實體使用貨币)轉變。降準、降息總量工具依舊在政策工具箱之中,結構性政策重點為科技創新、實體經濟和中小微企業。
在穩定匯率部分指出," 要保持人民币匯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穩定 "。筆者認為,7.3 的短期匯率政策 " 底 " 已較為明确。
此外,會議罕見提及資本市場,指出 " 要活躍資本市場,提振投資者信心 "。筆者認為,資本市場一端連着資產端(行業優秀企業),一端連着資金端(投資者),活躍資本市場,有助于市場信心總體恢復,也是促進經濟高質量發展,打通科技與產業的重要一環。
雖在市場信心未完全恢復之前,依舊不能确定市場短期走向,但作為長期主義投資者,當前已是最好的時機。
擴大國内需求:
加快地方政府專項債發行和使用(擴基建);
制定出台促進民間投資的政策措施(促民企)
會議強調," 要積極擴大國内需求,發揮消費拉動經濟增長的基礎性作用,通過增加居民收入擴大消費,通過終端需求帶動有效供給,把實施擴大内需戰略同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有機結合起來 "。
在消費方面指出," 要提振汽車、電子產品、家居等大宗消費,推動體育休閒、文化旅遊等服務消費 "。
區别于一季度政治局會議," 促進文化旅遊等服務消費 ",新增汽車、電子產品、家居大宗消費及體育休閒服務消費,以上方向将是下半年促消費的重心。
在投資方面指出," 要更好發揮政府投資帶動作用,加快地方政府專項債券發行和使用。要制定出台促進民間投資的政策措施 "。
區别于一季度政治局會議," 要發揮好政府投資和政策激勵的引導作用,有效帶動激發民間投資 ",新增指出,加快地方政府專項債發行和使用,及制定出台促進民間投資的政策措施。
筆者認為,其背後的主因是:
首先," 制定出台促進民間投資的政策措施 " 是因當前私人部門中民企投資生產經營壓力較大,預期不足。
6 月,大、中、小型企業 PMI 分别為:50.3%、48.9% 和 46.4%,大型企業比上月上升 0.3 個百分點,處于擴張區間,但中、小型企業均處于收縮區間,且小型企業比上月下降 1.5 個百分點,景氣水平長期較弱。
而内需中,消費是收入的函數,收入是就業的函數,就業是企業投資發展,尤其是民營企業投資發展的函數。民營企業投資預期不足,居民消費預期則難以改善。
其次," 加快地方政府專項債發行和使用 " 是因上半年公共部門并未實現基建投資發力,維持内需增長,下半年基建投資将逐步發力。
1-4 月至 1-6 月基建投資同比增速為:8.5%、7.5%、7.2%。其主要原因便是地方财力受制于穩定債務的影響,在維持 " 三保 "(保基本民生、保工資、保運轉),尤其是對穩就業的加碼後,擠出了财政資金對基建投資的使用。
往未來看,積極擴大國内需求已成為下階段經濟工作中的重中之重。當前因總需求不足而制約經濟内生性復蘇難題,将伴随後續擴内需相關政策具體落實而逐步緩解。企業家與投資者需走在經濟周期曲線之前,提前布局,抓住長期的确定性。
推動現代化產業體系建設:
數字經濟與先進制造業、
現代服務業深度融合
在 " 推動現代化產業體系建設 " 部分,此次會議有三大重點:
1. " 加快培育壯大戰略性新興產業、打造更多支柱產業 ";
2. " 要推動數字經濟與先進制造業、現代服務業深度融合,促進人工智能安全發展 ";
3. " 要推動平台企業規範健康持續發展 "。
筆者認為,區别于一季度政治局會議新增提出," 要推動數字經濟與先進制造業、現代服務業深度融合 ",并再次提及 " 促進人工智能安全發展 ",将是下階段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的重點工作。
此外,5 月 5 日,二十屆中央财經委員會第一次會議在 " 加快建設以實體經濟為支撐的現代化產業體系 " 部分中強調," 要把握人工智能等新科技革命浪潮 "" 推進產業智能化、綠色化、融合化,建設具有完整性、先進性、安全性的現代化產業體系 ",明确了未來現代化產業體系的發展方向。
并強調五大堅持:" 要堅持以實體經濟為重,防止脫實向虛;堅持穩中求進、循序漸進,不能貪大求洋;堅持三次產業融合發展,避免割裂對立;堅持推動傳統產業轉型更新,不能當成‘低端產業’簡單退出;堅持開放合作,不能閉門造車 "。
筆者認為,現代化產業體系建設中,人工智能安全發展已是智能化的重心,而實現數字經濟與制造業、服務業的深度融合則是融合化的具象表現,其中蘊含着長期商業機遇。
深化改革開放,堅持 " 兩個毫不動搖 ":
鼓勵企業敢闖、敢投、敢擔風險,
積極創造市場
在 " 持續深化改革開放,堅持‘兩個毫不動搖’ " 部分,此次會議有四大重點:
1. " 要堅決整治亂收費、亂罰款、亂攤派,解決政府拖欠企業賬款問題 ";
2. " 要建立健全與企業的常态化溝通交流機制,鼓勵企業敢闖、敢投、敢擔風險,積極創造市場 ";
3. " 要要支持有條件的自貿試驗區和自由貿易港對接國際高标準經貿規則,推動改革開放先行先試 ";
4. " 要精心辦好第三屆 " 一帶一路 " 國際合作高峰論壇 "。
筆者認為,首先," 整治亂收費、亂罰款、亂攤派,解決政府拖欠企業賬款問題 " 與 " 建立健全與企業的常态化溝通交流機制 " 等相關工作部署,在 7 月 19 日發布的《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促進民營經濟發展壯大的意見》中都有具體表述,例如:
在持續優化民營經濟發展環境部分中指出," 将機關、事業部門的違約毀約、拖欠賬款、拒不履行司法裁判等失信信息納入全國信用信息共享平台 ";
加大對民營經濟政策支持力度部分中指出," 完善拖欠賬款常态化預防和清理機制。嚴格執行《保障中小企業款項支付條例》,健全防範化解拖欠中小企業賬款長效機制,依法依規加大對責任人的問責處罰力度 "。
以及 " 支持各級政府部門邀請優秀企業家開展咨詢,在涉企政策、規劃、标準的制定和評估等方面充分發揮企業家作用 "。
以上,将是下階段各部門各地方切實優化民營企業發展環境方面的工作重心。
其次,關于對外開放,此次會議再次強調," 要支持有條件的自貿試驗區和自由貿易港對接國際高标準經貿規則,推動改革開放先行先試 "。
6 月 1 日,國務院印發《關于在有條件的自由貿易試驗區和自由貿易港試點對接國際高标準推進制度型開放的若幹措施》中已提出 33 條具體措施,并指出" 加快建設海南自由貿易港 "。外貿型企業可重點關注上述檔案,因本文篇幅有限,不再贅述。
防範化解風險:
房地產、地方政府債務、金融
在 " 有效防範化解重點領網域風險 " 部分,此次會議有三大重點:
第一是房地產風險,會議指出," 适應我國房地產市場供求關系發生重大變化的新形勢,适時調整優化房地產政策,因城施策用好政策工具箱,更好滿足居民剛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促進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
要加大保障性住房建設和供給,積極推動城中村改造和 " 平急兩用 " 公共基礎設施建設,盤活改造各類閒置房產 "。
筆者認為,區别于一季度政治局會議,首先,房地產風險排在首位,表明重要性。其次,删除了 " 房住不炒 " 的表述,改為 " 适應我國房地產市場供求關系發生重大變化的新形勢 ",表明 " 供求失衡 " 已成為管理層對房地產市場最關心的問題,而不再是 " 房住不炒 "。
最後,後續穩地產具體工作中 " 積極推動城中村改造和‘平急兩用’公共基礎設施建設 " 仍将是重心,但不應過分解讀為新一輪 " 棚改貨币化 "。
第二是地方政府債務風險," 要有效防範化解地方債務風險,制定實施一攬子化債方案 ",區别于一季度政治局會議,删除了 " 嚴控新增隐性債務 " 的表述,并明确指出 " 制定實施一攬子化債方案 ",上文中筆者已指出,當前地方财力受制于穩定債務。
伴随着後期化解地方債務具體方案落地,市場各方參與者預期也将得到穩定,公共部門基建投資也将啟動發力穩經濟。
第三是金融風險," 要加強金融監管,穩步推動高風險中小金融機構改革化險 "。
加大民生保障力度:
把穩就業提高到戰略高度通盤考慮
在 " 加大民生保障力度 " 部分,此次會議有三大重點:
一是就業與收入," 把穩就業提高到戰略高度通盤考慮,兜牢兜實基層 " 三保 " 底線,擴大中等收入群體 ";
二是鄉村振興," 要加強耕地保護和質量提升,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全面推進鄉村振興 ";
三是安全與供應," 要堅決防範重特大安全事故發生,保障迎峰度夏能源電力供應 "。
其中,首次提出 " 把穩就業提高到戰略高度通盤考慮 ",足以見得管理層對保就業的重視程度。可預計,後續保就業相關政策措施也将加速落地。
往未來看,經濟将實現内生性復蘇,同時改革将進一步深化。唯有以後天的視角思考明天的格局,以明天的格局做出今天的決策,才可面向未來,做實未來!
* 本文作者張奧平系知名經濟學家、經觀未來研究院院長,同時兼任人民網創投專家咨詢委員會特聘專家,山東省青企協、山東省私募股權投資基金業協會、新鄉市企業家聯合會等特聘經濟顧問,山東省财金投資集團研究院特約研究員、廣州市天河區促進民營經濟發展服務中心顧問、中關村數字文化產業智庫專家委員、越南建設證券中國區首席經濟學家、正和島資本服務中心顧問等,2021 年獲南開金融首席經濟學家論壇 " 青年經濟學者 "、2022 年獲第一财經 " 青年财經思想者 "。
好文推薦:
《< 長安三萬裡 >:原來小時候背過的詩,都是長大後才懂的…》
排版 | 武小周
編輯 | 孫允廣 主編 | 孫允廣
探訪傳承标杆企業
——走進方太集團杭灣書院
時間:7 月 29 日 參觀 + 交流
地點:方太集團
特邀嘉賓:
茅忠群,方太集團董事長兼總裁,方太學校校長,杭灣書院發起人、院長
張中鋒,中國家族企業傳承教練領網域的開創者
企業家與其子女在活動中同桌共談,近距離的共同學習與輸出促進兩代 " 一把手 " 相互理解,共同尋找适合的家族傳承。 點擊圖片掃碼報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