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娛樂經驗:七年,芒果台就憋出這垃圾玩意兒?,歡迎閱讀。
最近,韓綜《海妖的呼喚:火之島生存戰》以 9.6 的高分火遍全網。
24 位女性參賽者,分别是保镖、警察、軍人、消防員、運動員、特技演員。
她們按照職業 4 人一組,在荒島上為生存而戰,堪稱真人版 " 飢餓遊戲 ",讓人看了大呼過瘾!
而與此同時,芒台也有一檔停播了 7 年,姑且也算是極限戶外比拼的經典 IP 回歸了。
這節目之前同樣有中國版 " 飢餓遊戲 " 之稱,可不比不知道,這一對比,真丢人丢到奶奶家了。
今天,就一吐為快吧——
《全員加速中 2023》
要說這節目的第一季,都得追溯到 2015 年。
當時導演洪濤帶隊,引進日本富士電視台的《全員逃走中》進行本土化改編。
類似于真人 RPG 遊戲,在一個虛拟的世界架構中,參與者要被獵人追捕,只有完成支線任務并留到最後才能獲得勝利。
第一季的嘉賓有講義氣的小明、青春陽光團結的三小只、機敏的田亮,搞笑的娘娘、聒噪的黃媽 ……
這些嘉賓看似毫無關聯,但搭配在一起卻產生了讓大家驚喜的化學反應。
于是,體體面面的豆瓣 8.7 分,觀眾基礎扎實,給足了節目組打造第二季的勇氣。
然而正如國產綜藝的魔咒一樣,第二季就撲得那叫一個瓷實喲!
規則越改越扯淡,節奏一整個兒大拉稀,無腦娛樂替代了拼搏努力,廣告植入接二連三堆砌 ……
總之,大!失!敗!
在這個形式下,第三季還有沒有繼續下去的理由?
回答這個問題,一等就過了 7 年。
大概是節目組以為時間可以衝淡大家大跌眼鏡的集體回憶?
這盤放在冷凍層,凍成化石的冷飯,竟然奇迹般地又出鍋了。
期待?不,是獵奇!
但凡有點兒想象力就知道,陳年舊飯,佐料再好也咂摸不出味兒啊!
何況這屆佐(嘉)料(賓),也就表現平平。
這兩年 " 元宇宙 " 火了,什麼領網域都要加點兒這個概念。
所以第三季的故事系,就主打一個多元時空,多線并行。
一個上帝視角的博士負責下達任務;每期主題的劇情則由專業演員扮演 NPC,給嘉賓提供幫(誤)助(導),嘉賓完成任務以減小難度,如果完成不了,那就跑吧 ……
所以,除去這些花裡胡哨的外皮,遊戲核心還是小時候玩兒的 " 逮人 "。
要麼能跑,要麼能躲。
獵人們都是什麼特種兵、運動員出身,壓迫感一如既往,想跑赢可能性幾乎為零。
甭管什麼 " 數字賦能 "" 大國重器 " 的虛空概念,跑得快、躲得巧、藏得妙、做任務,才是節目精髓,也是吸引觀眾的地方!
這些弄幹了,世界觀鋪再大也無聊至極!
畢竟是當年想對标 " 跑男 "" 極挑 " 的快綜,試問哪個觀眾是為了剖析知識點去看的?
何況 " 元宇宙 " 在 ChatGPT、AIGC 成為時代新寵後,就已經轉涼了 ……
節目裡非得加個虛拟空間做任務,概念理解得狹不狹義都另當别論,單就那個任務過程都足夠讓人做眼保健操——腳趾抓地!
再加上參與者陣容喜憂參半,當節目出現負面評價後,時代少年團作為一個流量龐大的常駐主體,首當其衝成了眾矢之的。
七人團在人數上幾乎占據嘉賓一半,招黑這事兒算玄學吧。
實話說,幾個弟弟表現突出的有之,他們也是為數不多選擇與獵人正面交鋒的。
但是,偶像團體總是一榮俱榮,一損俱損。
不管出于剪輯問題,還是他們本身的個性,在節目裡的表現還不能讓人滿意。
尤其是部分本來就對 " 流量 " 帶有刻板偏見的路人,就更容易上頭将節目制作問題歸罪于這些小朋友。
其次,再說女嘉賓,常駐 4 位。
節目性質來講,對女嘉賓一如既往惡意大。
體力不占優勢,如果在做任務過程中又不積極,只能以被保護的形象出現,那麼必然不會有正面評價。
第一季的娘娘靠着自己的一腔熱血,以及幾次高光時刻,已經交出了 " 高分答卷 "。
賈玲同樣劍走偏鋒,即便被抓,即便 " 啥也不是 " 也能做出綜藝感。
但總歸要有自己的特點,不怕髒值得肯定,但白開水式的躲藏和輔助效果不夠!
而《狂飙》中的李響和小虎作為綜藝小白參加節目,反而帶來了一些小驚喜。
開局就挂,連着兩期 " 牢底坐穿 " 的倒黴蛋代表。
節目表現為 0,場外表現真誠永遠是必殺技。
當然還有一些不可抗力,讓節目既受關注又消化不良。
笑果的亂七八糟的事兒,徐志勝、呼蘭的鏡頭慘遭一剪沒!
尤其徐志勝還是在節目後半段才被獵人抓住,甚至有網傳有一期他還堅持到最後了?
不論講段子、做任務、做輔助,這些部分的删減都必然導致節目不連貫。
如果結局都要改就只能靠補拍了,這樣一來叙事也大打折扣。
為數不多能整活的還剪了,那還看啥呀?
一再強調,只有做任務才能減少獵人數量,才能降低遊戲難度。
但是這麼簡單易懂的話,它不往嘉賓腦子裡進啊!
當然還是有為數不多的幾個嘉賓擔當起了責任,像作為隊長的陳偉霆和搞笑屬性極強的高瀚宇就一直在努力推進進度。
只不過有的時候智商捉急,杯水車薪。
這樣,反而顯得任務設定不夠吸引人,也不精彩。
不過咱就是說,工作人員都快到耳邊提示了,還沒當作是線索也真的沒誰了 ……
可能任務真不簡單?獵人也确實多?
但也不至于劇情最後真的是 NPC 靠自己努力完成的吧???
當旁白一本正經地用播音腔說出這句話時,一時不知是該笑還是該噴。
要綜藝感沒綜藝感,要性格沒性格 ……
" 裝傻 "" 躺赢 "" 佛系 " 好像更貼近這些參與者的表現。
可如果這樣,還不如回歸慢綜,去救救馬上結束的《向往的生活》。
使個大勁整這離譜的,何必呢?
這也能算 " 極限 " 綜藝,也配得上 " 開挂 " 二字,那真的很丢臉啊!
尤其同期播出的《海妖》,就更像一記重錘!
國綜此時如果再沒有危機感,真的會越落越遠。
《海妖》之所以讓人上頭,除了規則本身足夠有趣外,女性力量的成功展現也是節目成功的原因之一。
謀略、合作、搏鬥、偵查這些絕對實力為 " 她們 " 帶來了自信。
此外,參與者的信念感則更是錦上添花!
抛開性别,在體力上讓普通藝人和職業大神比較有失公允。
那麼我們就從綜藝節目制作的角度來談,嘉賓對遊戲的信念感已經是雲泥之别!
一邊是 " 倒數第四個被抓就好 ",一邊是 " 賭上職業尊嚴 ",态度顯而易見,節目精彩度立竿見影。
只是更悲哀的是,《加速》這樣的節目目前都已經算運動量較大的快綜了。
其他的那些,相信不用我多說,大家心裡也有數兒。
但好在我們一向學得快,說不定過不了多久國產版《海妖的呼喚》就上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