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财經經驗:去年賣地收入十強榜:江蘇、浙江、山東位居前三,歡迎閱讀。
近些年受房地產市場調整影響,地方賣地收入下滑,但依然是地方重要财源,最新的土地出讓收入十強省份名單也已出爐。
根據粵開證券研究院依據各省份預算報告整理的數據,江蘇省 2024 年國有土地使用權出讓收入(即土地出讓收入)以 7270 億元遙遙領先,繼續穩居第一。浙江以 4721 億元排在第二,山東以 3973 億元緊随其後,四川位居第四。上海、廣東、湖北、北京、福建、貴州分列第五至第十。
粵開證券首席經濟學家羅志恒表示,從排名變化看,上海超越廣東跻身全國前五,北京排名上升至第八,福建排名上升 3 位重回第九,貴州歷史首次跻身前十。
羅志恒表示,江蘇省 1998 — 2005 年間土地出讓收入從第四躍升至第一,此後絕大多數年份穩居第一。浙江省自 1998 年以來土地出讓收入規模始終位居全國前列,在互聯網經濟的帶動下,浙江發展再添新動力、人口快速流入,2016 年起浙江土地出讓收入規模大幅提升并穩居全國前二。山東省立足工業大省優勢,大力推動土地招商,土地出讓收入自 2005 年以來均保持在全國前四,2022 年山東啟動新舊動能轉換,2024 年土地出讓收入連續三年位居全國第三。
去年土地出讓收入規模前十省份中,有 7 個省份來自東部,這也折射經濟發達地區房地產行業熱度相對高,土地市場相對活躍,因此收入規模相對高。
受近些年房地產市場調整影響,部分房地產開發商資金緊張,居民購房意願不足,土地成交量價齊跌。
财政部數據顯示,2024 年全國地方政府國有土地使用權出讓收入 48699 億元,比上年下降 16%。
去年除了黑龍江、雲南、天津、内蒙古、新疆、寧夏、湖北等省份土地出讓收入保持增長外,其他省份土地出讓收入都有不同程度地下滑。
羅志恒表示,2024 年,盡管超七成省份土地出讓收入繼續縮量,但積極的信号是,有 14 個省份土地出讓收入同比增速較 2023 年不同程度好轉。
" 去年 9 月中央政治局會議定調促進房地產市場止跌回穩,一攬子增量政策實施後,樓市已出現多重積極信号,一線城市等核心城市土地市場回溫明顯。2024 年四季度,全國土地出讓收入同比為 -6.3%,降幅較前三季度的 -24.6% 大幅收窄。" 羅志恒說。
财政部數據顯示,2025 年前兩個月,地方政府性基金中的國有土地使用權出讓收入 4744 億元,同比下降 15.7%。這一降幅較去年略微縮窄。
不過由于土地成交到土地價款進入國庫有一定的時滞,因此土地出讓收入數據相對滞後,今年前兩個月的土地出讓收入更多反映的是去年下半年土地成交情形,而市場機構土地出讓金數據能更好地反映當下情形。
中指雲數據顯示,2025 年 1~2 月,全國 300 城各類用地成交規劃建築面積同比下降 4.5%,但土地出讓金同比增長 19.3%;成交樓面均價同比上漲 25.0%,平均溢價率為 8.2%,較 2024 年同期增長 4.5 個百分點。分區網域來看,一線城市住宅用地出讓金同比增長最快,為 57.6%;二線城市住宅用地出讓金同比增長 30.9%,三四線城市僅為 9.9%。
羅志恒告訴第一财經,從目前數據及市場表現來看,今年以來土地市場确有回暖迹象,但整體呈現出區網域分化的特征,即一線城市土地出讓金增速和溢價率明顯高于其他城市,反映出一線城市房地產率先走向 " 止跌回穩 "。
今年預算報告預計 2025 年地方政府性基金預算本級收入同比增長 0.1%。由于政府性基金預算收入超八成來自土地出讓收入,因此整體來看地方預計今年土地出讓收入止跌,當然各個省份具體情況不一。
比如,根據各省份預算報告,江蘇預計 2025 年土地出讓收入為 5900 億元,同比下降約 19%。浙江預計今年土地出讓收入約 4420 億元,同比下降 6.4%。廣東預計今年土地出讓收入約 3000 億元,增長 10.6%。
當然,上述預計收入并非只是預期性收入指标,并非剛性任務指标,受實際房地產形勢變化,最終實際收入情況跟預計收入可能有比較大出入。
( 本文來自第一财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