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汽車經驗:E-NCAP新規,讓換擋撥杆和轉向撥杆“再次偉大”,歡迎閲讀。
圖片系 AI 生成
文 | 電車通
眼下,新能源汽車滲透率逐年提升,自 2015 年起,中國新能源汽車產銷已經連續多年位居全球第一。2023 年我國新能源汽車產銷量占全球比重超 60%。可以肯定的是,新能源車逐漸走進千家萬户。
伴随汽車一同改變的還有座艙設計,燃油時代的汽車,功能全靠物理按鍵和機械結構相互連接,構造雖然復雜,但用户能夠「一觸即達」。但由于智能座艙的發展以及成本控制需求,物理按鍵逐漸退化,越來越多的功能被集成到了巨大的中控螢幕當中,座艙設計簡約,那種「一觸即達」的便捷漸漸消失。
就像功能機時代過渡到智能手機時代一樣,少了那幾個按鍵,一開始總有一些不适應。不過手機和汽車無法相提并論,汽車上的物理按鍵越來越少,有些重要的功能需要靠觸屏來完成,無法順利盲操作,分散了駕駛員的注意力,進而增加行車危險。
目前沒有太多約束座艙設計的規範,大多數車企只是盡可能按照用户的互動直覺打造座艙互動。也正因如此,過于激進的設計則會引來外界的不滿。
有的車企在簡化座艙的路上越走越遠,有的受到了用户群體的吐槽「迷途知返」,也有的努力在按鍵和觸屏之間找到最理想的平衡。
近日,歐洲新車安全評鑑協會(Euro NCAP)宣布,将于 2026 年實施的新測試當中,降低過分依賴螢幕觸控操作的汽車的安全性評分。
Euro NCAP 評級與美國公路安全保險協會(IIHS)中的「頂級安全評級」類似,都是當前行業公認的一大安全性賣點,拿到了 E-NCAP 的五星評價,意味着車輛的安全性能通過了汽車行業的「最高許可」,十分有利于車企宣傳。比如小鵬 P7 是同時獲得了 Euro NCAP 和 C-NCAP 認證的雙五星車型。
顯然,Euro NCAP 測試評分标準的變動,大概率會直接影響汽車座艙的設計,不知道哪些車企會「急眼」呢?
安全評分标準生變,車企會「乖乖就範」嗎?
Euro NCAP 戰略發展總監 Matthew Avery 表示,觸控操作的泛濫是整個汽車行業的問題,幾乎所有的廠商都在将重要功能轉移到中控觸控屏上,這迫使駕駛員将視線從道路移開,增加了因注意力分散而引發事故的風險。
事實上,Euro NCAP 只是一家獨立的碰撞測試機構,沒有權利要求車企為所有功能增加實體按鍵,他們只是強烈建議為轉向燈、危險警示燈、雨刮器、喇叭以及歐盟的 eCall 緊急呼叫等功能配備實體控制裝置。
未來實施的測試新标準中,車企是否有針對重要功能提供對應的實體控制按鍵,也會影響到最終評分,對于想要獲得最高評分的車企而言有一定的約束力。
從營銷角度出發,如果因為物理按鍵不到位而拿不到五星評價,車企就「虧大了」。外界認為,受新測試标準影響最大的品牌是特斯拉。
特斯拉作為汽車電動化的「關鍵推手」,對汽車行業影響深遠,帶動汽車座艙向極簡化轉變,破天荒地取消了液晶儀表盤、絕大部分實體按鍵,把絕大部分功能集成到中控大屏内,包括空調風向。
最早從 Model S Plaid 開始,特斯拉就取消了方向盤兩側的擋杆,換擋集成到螢幕側邊,踩刹車踏板呼出,轉向燈、遠光燈則放在方向盤的左側面板上,通過按壓控制。
新車仍然保留危險燈和實體換擋裝置,集成在座艙頂部,也是靠按壓控制。雨刮、大燈等功能完全靠自動,只能在螢幕裏調節。功能進一步集成,特斯拉又可以省去一部分零部件,從而控制整車成本。
嚴格來説,特斯拉仍然保留了核心功能的實體控制按鈕,但互動上是否符合大多數人的操作直覺,小通暫且打個問号。根據 Euro NCAP 新的測試标準,特斯拉車型可能會因為按鍵布局不到位而丢失一定的評分。
表面上這些評分對特斯拉車型的銷售可能沒有太多影響,但這家汽車制造商也是關注安全性能方面的宣傳的。2022 年 9 月 7 日,特斯拉中國官網顯示,Model Y 在 Euro NCAP(2020-2022 評分标準)測試下獲得最高五星安全評級,乘員保護測試環節當中獲得 97% 的優異成績,一舉拿下總分榜第一。
至于其它車企,小通認為大多數還是保留了必要的實體控制設計,盡量迎合主流的操作直覺,應對 Euro NCAP 新測試标準問題不大。不過對于許多駕駛員,必要的物理控制設計還不止這些,現階段還是能夠越多越好。
物理按鍵仍然是汽車的「底線」
汽車智能化發展到下半場、觸屏互動、語音助手都已經達到了一個高度可用的狀态,但小通認為物理按鍵還是一輛汽車的「底線」,是寧濫勿缺的東西。
就算汽車智能化已經成熟,有一系列主動安全配套加持,但駕駛員仍然需要持續保持對道路狀況的關注。許多交通事故,都是來自駕駛員一瞬間的分心。觸屏點擊的盲操作效率定然沒有固定的物理按鍵高,要實現某些操作時,我們總是會下意識地看一眼螢幕再點擊,注意力分散也就無可避免了。
當然,從新車上手的角度來看,不同品牌的車機 UI 布局都不同,哪怕螢幕比例、尺寸相似,還是要重新學習和适應,至少要知道功能都放在哪裏。
小通平時要跟新能源汽車打交道,雖然很歡迎冰箱沙發大彩色電視機這樣舒适又實用的先進配置上車,但仍然認同物理按鍵對于一款汽車的重要性。現在的自動大燈很好用,上車基本不用調整燈光,不過遇到大雨天等惡劣天氣,需要打開霧燈時,大部分人可能都是一臉懵。
而且大多數車控功能并非擺在車機螢幕最顯眼的位置,要麼頂部下滑呼出,要麼點擊對應按鈕呼出,説到底還是沒有物理按鍵「一步到位」的感覺。
語音助手确實能夠幫助駕駛員解決某些「燃眉之急」,就連霧燈、後視鏡之類的功能都能夠實現調節,總之短期内沒搞懂的功能都可以讓語音助手幫忙。要小通説,語音助手的便捷在于日常場景,代替駕駛員完成許多觸屏的工作。關鍵是,語音助手從喚醒到識别再到執行需要過程,緊急情況顯然不适用。
許多車企在取消物理按鍵之前,在緊急操作上的考慮還是不夠周全。
另一方面,小通試駕過的部分車型,轉向燈和遠光燈都是物理控制,布局卻令人摸不着頭腦,點按之前還是要低頭看一看避免點錯,注意力又不可避免地被分散。智能座艙先進是人盡皆知的,相比之下用户更希望能夠盡可能地減緩适應過程中的陣痛,最好是能夠直接從老車型直接「平移」到新車。
再説了,現在從駕訓班考完駕駛證出來的新人,他又要怎麼去适應這些千奇百怪的座艙呢?
AI,或許是徹底「殺死」物理按鍵的關鍵
小通堅持一個觀點——當觸屏、語音等人車互動效率達到新的層次,物理按鍵才有可能被徹底取消。
就目前主流的智能座艙解決方案來看,更多的是對以前互動技術的一種量變堆疊,它只是變得可用或者更好用,卻無法徹底颠覆物理按鍵,改變我們用車的習慣。換句話説,汽車的智能不應該僅僅體現在安全、駕駛上的自動化,更要強調互動上的「自動化」,汽車具備了像人類「思考」的能力,駕駛員才可以逐步脱離對物理按鍵的依賴。
否則,再厲害的智能化,也不會有人願意把自己的生命安全置于其上。Euro NCAP 的新評分标準也是一種出于對行駛安全的考量,出發點是好的,但汽車正在把當年手機進化的盡力重走一遍,可以説物理按鍵被取代的趨勢是不會停下的。
或許,我們要把希望放在 AI 身上。如今的 AI 大模型已經很成熟,語言大模型的加持可以使得座艙理解成員的語義和「不甚嚴謹」的指令,并且加以自動化處理。多模态輸入成為主流的人機互動,比當前的互動形式更輕快高效,改變駕駛習慣也就成為了可能。
人車共駕這一狀态還将持續好幾年,人類依舊是主導汽車的那一方,許多操作必定是以人為主。等到 AI 徹底「占領」汽車,人們能夠「放手」的時候,才是把所有功能集成到中控螢幕上的最佳時機。但這一天還沒來到,行業需要時間來發展。在此之前,讓物理按鍵回歸汽車,讓人類重新「掌控」汽車,才是當下的最優解。
可以的話,小通還是希望車企自覺處理好人車之間的「矛盾」,而不是等到測試機構以及相關法規去限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