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汽車經驗:“自主五強”出海哪家強?奇瑞、長城領先,比亞迪、吉利後勁足,歡迎閲讀。
不出海就出局,這已是大多數中國企業的共識。對于立志成為世界級的中國品牌車企而言,出海是不可缺失的一環。
汽車本身就是全球化產業,中國也已成為全球第一大汽車出口大國,今年出口總量将達 600 萬輛,但遭遇越來越多的關税壁壘。
在眾多中國品牌車企中,比亞迪、奇瑞、吉利、長安、長城被認為是 " 自主五強 ",五者約占據國内車市半壁江山,更是開拓國際市場的先鋒。于是,問題就來了,這 " 自主五強 " 出海能力哪家強?
1
國際巨頭海外銷量占比超 8 成,中國車企差距巨大
▲比亞迪、奇瑞、吉利、長安、長城是中國品牌汽車的前 5 強,今年前 11 個月均實現了同比增長。
與全球汽車巨頭相比,中國品牌車企無論是總銷量還是海外(本土以外)銷量,都有不小差距。要成為一家真正意義上的全球巨頭,海外業務比重得超過一半,不然就是個區網域品牌。
從 2003 年來看,全球前五的汽車集團門檻都在 600 萬輛以上,也就是月銷量超 50 萬輛,即使是去年進入全球 TOP10 的比亞迪也排在後頭。
随着總銷量的快速增長,中國車企在銷量榜上的排名不斷提升。今年第四季度,比亞迪以 50 萬輛的月均銷量攀升至全球前五;吉利控股也提升至第九,但海外業務比重并沒有縮小與國際汽車巨頭的差距。
以全球最大的豐田汽車集團(含大發)為例,2023 年全球銷量為 1123 萬輛,在日本的銷量為 223 萬輛,本土占比不足 20%,也就是説 8 成以上的銷量在海外實現。
我們再看看排名第二的大眾集團(含奧迪、斯柯達等),2023 年全球銷量 923 萬輛,但在德國的銷量不足 100 萬輛,占比約 12%;即使是在整個歐洲市場也只賣出了 377.45 萬輛,占比 4 成左右,等同于中國一個單一市場(323.6 萬)。
第三的現代 - 起亞集團 2023 年總銷量為 723 萬輛,但其在韓國的銷量約為 120 萬輛,占比 16.6%,剩下 83.4% 的份額在海外實現。
考慮到中國車市約占全球的 30%,中國車企剛起步,這一比例降低一些,50% 也不為過。
如果再進一步分析,大部分國際汽車巨頭在中美歐三大市場都有生產基地,實現 " 在當地、為當地 " 的目标,融入了當地市場。
僅中國就吸引了包括大眾、豐田、通用、福特、BBA、現代、本田、日產、特斯拉等巨頭前來設廠,如果不在全球最大市場立穩腳跟,就稱不上是真正意義上的全球巨頭。
▲奇瑞在西班牙合資工廠的首款車型下線。
奇瑞是中國車企出海的優等生,早就意識到了當地設廠的重要性。11 月 23 日,奇瑞與西班牙 EV MOTORS 合資工廠的首款產品—— EBRO 品牌 S700 下線,标志着奇瑞在歐盟市場獲得了一個新立足點。
2
出海:奇瑞、長城暫時領先
按照海外占比一半來計算,目前唯一有望達标的只有奇瑞汽車了。
截至目前,奇瑞的業務已覆蓋全球 110 多個國家和地區,累計汽車用户超過 1540 萬,其中海外用户達到 440 萬,是第一個累計出口銷量突破 400 萬的中國品牌,且連續第 22 年保持中國乘用車品牌出口第一。
每 4 輛走出國門的中國乘用車中,就有一輛屬于 " 奇瑞造 ";平均每 27 秒,就有一輛 " 奇瑞造 " 交付海外。
這也是奇瑞多年耕耘的結果。從 23 年前第一批 10 輛汽車的出口,到如今年突破年出口 100 萬輛。
▲瑞虎 7 裝船出海,這是奇瑞今年出口的第 100 萬輛汽車,在中國汽車出海中一騎絕塵。
但奇瑞在海外也遭遇了瓶頸——從單純出口要向屬地生產轉變,11 月的出口量環比下降就是一大迹象。
此外,奇瑞的出口太集中在最大海外市場俄羅斯,占比約 1/4,在更為重要的歐盟、美國市場力量相對薄弱。
出乎意料的是,長城的海外業務目前排到第二,11 月海外銷量高達 4.32 萬輛,同比增長 21.66%。今年 1-11 月,長城汽車在海外市場的累計銷量已達 41.18 萬輛,占總銷量的 37.5%,這一比重僅次于奇瑞。
▲俄羅斯是中國汽車海外最大的單一市場,長城的哈弗品牌在 10 月份排名第二、奇瑞有四個品牌(奇瑞、歐萌達、捷途、星途)進入前十。
與奇瑞類似的是,長城的海外市場更集中在俄羅斯一個市場,僅哈弗一個品牌在當地的銷量就占據長城 10 月總出口量的 54%,2018 年建成的俄羅斯圖拉工廠發揮了巨大作用。
▲作為中國汽車首個海外全工藝整車基地,俄羅斯圖拉工廠在長城汽車海外業務中地位舉足輕重。
11 月份俄羅斯車市不好,長城的出口随之環比下跌了 2.8%。
3
比亞迪 2025 年或迎來海外市場爆發
長安汽車的海外市場也表現不錯,11 月份乘用車出口銷量達到了 3.79 萬輛,同比增長了 7.9%。
相比之下,比亞迪和吉利汽車集團的海外表現還稍遜一籌,這可能也是兩者的潛力所在。
尤其是比亞迪,今年 1-11 月,累計銷量 375.73 萬輛,同比增長 40.02%,在總銷量上已經是中國車企的 " 扛把子 ",但其 11 月的海外銷售量為 3.10 萬輛,1-11 月,總計 36 萬輛,占總銷量的比重不到 10%。
首先是起步慢了。2021 年 5 月,比亞迪才宣布 " 乘用車出海 " 計劃,距今才 3 年多時間。
此外,為了歐洲市場,比亞迪戰略性放棄了俄羅斯市場,相當于缺失了一大銷量來源。
還有是美國、歐盟對中國電動車加征關税,對比亞迪的純電動車出口產生一定影響,但比亞迪的插混車在中國已經證明了其競争力,相信在海外市場也會慢慢得到認可。
▲為了成為全球汽車巨頭,比亞迪必須拿下國際市場尤其是歐盟市場。為此,比亞迪甚至打造了自己的滾裝船。
2025 年,比亞迪或迎來海外爆發之年。今年 8 月份,年產 15 萬輛的泰國工廠建成投產,除了供應泰國市場,還将出口到東盟等市場;此外,比亞迪匈牙利工廠将于明年建成投產,預計年產能在 20 萬輛左右,屆時,該工廠将成為比亞迪輻射歐盟的橋頭堡;在重要的巴西市場,比亞迪規模最大的海外工廠預計明年建成投產,初期產能 15 萬輛,随後增加到 30 萬輛,将輻射包括巴西在内的整個南美市場。
4
吉利控股在歐美布局好
吉利汽車也将很快在海外市場顯現出力量。根據中汽數研的統計,11 月吉利海外銷量達 3.28 萬輛,同比增長超過了 13%。1-11 月份約 38 萬輛。
如果是加上沃爾沃等品牌的大吉利(吉利控股),這一數據更為可觀。
根據吉利控股集團發布的數據,11 月總銷量超過 35.5 萬輛,同比增長 20.7%,1 — 11 月累計銷量超 300 萬輛,已經跻身全球前十。
從品牌來看,沃爾沃汽車 11 月銷量 66977 輛,同比增長 5%,其大部分銷量海外市場實現。
馬來西亞的寶騰汽車 11 月銷量 12194 輛,1-11 月累計銷量 137751 輛。
由于擁有了收購而來的沃爾沃、極星、路特斯等品牌,吉利控股在海外具有天然的優勢,尤其是在歐美兩大市場,已經有先入為主的品牌和渠道,再加上吉利智能電動化技術的賦能,潛力巨大。
▲吉利控股旗下的沃爾沃美國工廠已建成投產。這樣,沃爾沃在中美歐全球三大市場均設有工廠,并在當地銷售,為真正意義上的全球化品牌。
美國已經對中國電動車征收 100% 的關税,相當于堵死了中國電動車進入之路;歐盟也對中國電動車加征關税,讓中國車的競争力大減。
沃爾沃在歐洲就相當于本地品牌,占有一席之地;在大部分中國車企無法涉足的美國市場,今年第三季度,沃爾沃赫然出現在第 23 名,銷量超過了 2.8 萬輛;極星和路特斯也來自吉利控股,分别賣出了 4000 輛、150 輛。
這麼看來,美國對中國電動車加征關税,是不是加了個寂寞?
( 本文僅為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 DearAuto 立場。 )
———— END ————
法
律
顧
問
廣東格林律師事務所李國勇律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