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汽車經驗:從投資到合資,詳解豐田與小馬智行自動駕駛合作的6個細節,歡迎閱讀。
· 汽車十三行 ID:wzhauto2023 ·
8 月 4 日,豐田中國宣布與小馬智行、廣汽豐田三方成立合資公司,支持下一步自動駕駛出租車前裝量產和規模化部署。根據協定,三方合資公司将于今年年底成立,投資額超過 10 億人民币,未來合資公司将對外提供由廣汽豐田生產的用于自動駕駛出租車的豐田純電動車輛平台。
和之前大眾中國旗下軟體公司宣布與地平線成立合資公司相比,豐田汽車是第二家圍繞自動駕駛等智能化技術在中國開展技術合資的跨國車企。外界對此次雙方合作提出問題,為什麼豐田會選擇小馬智行作為自動駕駛合資夥伴?豐田與小馬智行的合作為什麼從此前投資演進到現在的合資?廣汽豐田與豐田中國在此次合作中扮演什麼技術角色?三方合資公司如何進行協同分工?與小馬智行合作,是否意味着豐田正式開啟在華智能化合作大門?
豐田年初已釋放 " 建立中國自循環技術體系 " 信号
此次與小馬智行、廣汽豐田圍繞自動駕駛成立合資公司,與年初豐田汽車集團全球管理團隊制定的 " 產品為中心、區網域為中心 " 戰略有緊密關系。2023 年 4 月,豐田汽車全新經營管理團隊決定,未來在全球各市場明确圍繞現地特征,開展針對性體制、技術與產品布局。
2026 年前,豐田汽車首要任務是建立智能與純電動汽車體制機制,為 2026 年下一代純電動汽車打好基礎。按照計劃,豐田從 2026 年開始純電動汽車年銷售量将達到 150 萬輛,其中大部分銷量來自中國。為此,豐田汽車全球對中國市場作出具體布局。
2023 年開始,豐田汽車将建設以中國為自循環的智能化和新能源汽車研發體系,今後不排除将中國研發向全球擴展。2024 年,豐田在華推出兩款本土研發的純電動汽車。為了加快這一戰略部署,豐田将中國與北美兩個區網域市場負責人納入全球經營管理委員會,中國市場是唯一一個由經管會成員直接領導的區網域國家市場。上海車展期間,豐田汽車集團全球 CTO 表示,今後中國事務可以由豐田中國團隊直接決定,以此提高豐田在華現地發展效率。
目前,豐田在華開展現地化技術體系主要從以下幾個方面着手:1、和中國現地合作夥伴共同研發中國現地純電動車;2、與中國智能化與新能源前端技術企業展開深度合作;3、除了在 BEV 與 PHEV 發力,豐田在華繼續加大 HEV 研發力度;4、豐田中國将提升在華一級、二級與三級供應商現地化比例;5、加大豐田零部件采購轉向中國廠商;6、強化中國現地技術人才的培養。
豐田中國技術中心更名,從 " 全球技術适配中國 " 向 " 中國前沿技術整合 " 轉型
宣布與小馬智行、廣汽豐田成立合資公司不久前,豐田在華研發基地 " 豐田中國技術研發中心 " 剛剛更名為 " 豐田智能電動汽車研發中心(中國)有限公司 "(簡稱 " 豐田中國智能電動汽車研發中心 ")。此次更名,意味着豐田中國技術研發中心主要任務從過去對全球技術引入中國進行适配實驗,向整合中國新能源與智能化前沿技術轉型。
豐田中國智能電動汽車研發中心
未來,豐田中國智能電動汽車研發中心将整合一汽豐田、廣汽豐田和比亞迪豐田三家合資公司研發中心工程師,打破不同合資公司之間的研發組織壁壘,由豐田中國智能電動汽車研發中心主導協調各研發項目,這與另一家跨國車企大眾汽車集團在華成立的 " 大眾中國科技公司 " 屬性相似。
在電動化方面,豐田中國智能電動汽車研發中心圍繞純電、插混、混動以及氫燃料不同路線開展本土研發。該中心還将豐田汽車旗下電裝公司與愛信公司兩家關鍵零部件企業納入研發體系,打破跨組織壁壘,加快豐田在華電動化動力總成的研發進度。
豐田中國智能電動汽車研發中心在電動化與智能化領網域為了提升競争力,将通過 " 拓展本土供應商 "、" 改良零部件設計 "、" 改革生產技術與制造工藝 " 三個領網域實現成本和效率提升。不難推斷,豐田在華與小馬智行類似合作只是開始,不排除接下來會有更多相關方面的合資合作。
豐田選擇與小馬智行合資的原因是什麼?
選擇與小馬智行成立合資公司,源自豐田與其多年的合作淵源,以及小馬智行在自動駕駛行業的全球定位。
豐田與小馬智行合作開始于 2019 年,小馬智行成為豐田汽車自動駕駛移動服務戰略合作夥伴。2019 年 9 月,雙方在中國公開道路推動自動駕駛出租車項目。2020 年,豐田領投 4.62 億美元小馬智行 B 輪融資,是目前小馬智行單輪融資額最大的投資。2023 年 4 月,搭載小馬智行第六代 L4 自動駕駛軟硬體系統的豐田汽車在北京和廣州開展公開道路測試。
小馬智行融資經歷
之所以雙方有如此深厚的合作,源于小馬智行是全球首家在中美推出自動駕駛出行服務的公司,能夠與豐田全球自動駕駛業務進行更好合作。豐田全球自動駕駛技術真正意義上的研發開始于 2016 年,豐田從矽谷引入 " 矽谷技術大神 "Gill Pratt、" 谷歌機器人部門聯合創始人 " 詹姆斯 · 庫夫納(James Kuffner)。2018 年 3 月,豐田聯合愛信精機、電裝投資 28 億美元成立豐田研究院高級研發公司(TRI-AD),用以加快自動駕駛軟體研發,詹姆斯 · 庫夫納(James Kuffner)被任命為該公司的首席執行官。2018 年,豐田同步在美國、中國與日本開始自動駕駛路試,其中兩個重要合作夥伴分别是 Uber 和小馬智行。
尤其在中國市場,豐田以投資者身份布局自動駕駛上遊技術企業。2020 年,豐田領投 4.62 億美元 B 輪投資小馬智行。2020 年 3 月 18 日,Momenta 宣布同豐田達成戰略合作,提供基于攝像頭視覺技術的高精地圖及更新服務。雙方将共同推進豐田的自動化地圖平台(AMP)在中國的商業落地。
截止 2022 年 7 月,小馬智行已向公眾提供 90 萬次自動駕駛出行服務。來自中美兩國的自動駕駛測試經驗與數據,不僅可以有效為豐田中國智能化技術賦能,也能夠在日後為豐田中國技術外供全球提供可能。
豐田與小馬智行合作關系為何從投資轉向合資?
2017 年開始,随着新能源與智能化技術在全球汽車產業快速興起,跨國車企巨頭開始紛紛布局兩項戰略技術。與良性造血的傳統燃油車業務不同,新能源與智能化關鍵技術出于萌芽階段。在此背景下,各個跨國車企紛紛成立風投基金,希望通過投資初創新興企業,用最小的資金摸索前瞻技術的發展,從而實現汽車技術轉型的嘗試。
小馬智行聯合創始人、首席執行官彭軍
作為矽谷人才,小馬智行 CEO 彭軍和 CTO 樓天城都曾在谷歌就職,是對自動駕駛前沿技術最敏銳的第一批初創企業代表人物。基于此,經過 3 年時間在中國與美國的技術與示範運營摸索後,2020 年,小馬智行從豐田獲得了 4 億美元產業融資,豐田汽車從整車與資金兩方面支持小馬智行初期發展。
近三年來,小馬智行不僅在中國與美國兩地獲得多項自動駕駛或無人駕駛相關運營牌照,還與多家整車、上下遊頭部企業合作,成為全球最有價值的自動駕駛公司之一。截至 2023 年 6 月,小馬智行自動駕駛運營裡程累計超過 2200 萬公裡。
從 2022 年開始,中國高等級自動駕駛技術未來 3 年是實現單一模式商業化的關鍵期,也決定着今後 10 年徹底商業化的發展方向。尤其是近 3 年内,自動駕駛產業鏈從過去投資試水開始進入大規模示範運營、精細化發展,這就為自動駕駛解決方案提供商創造了巨大發展機會,也意味着自動駕駛行業初創投資時代徹底結束。整車企業要想在非全棧自研方面展開深度合作,必須選擇與一級自動駕駛技術配套商合資,圍繞自身產品進行整合開發,從而進一步擴大自身在自動駕駛未來市場的商業機遇,這是豐田與小馬智行從過去投資轉向今天合資的主要原因。
為什麼承擔自動駕駛出租車產品生產主體的是廣汽豐田?
在此次自動駕駛合作中,承擔用于 Robotaxi 的豐田純電動車輛平台生產主體是廣汽豐田,這讓人不免產生疑惑,為什麼豐田沒有選擇在電動化領網域更有市場經驗的一汽豐田?
搭載小馬智行第六代自動駕駛軟硬體系統的廣汽 Aion LX Plus
盡管小馬智行目前在北京與廣州都獲得了自動駕駛出租車運營許可,但從成立至今,小馬智行與廣州和廣汽集團的合作更加緊密。2017 年成立初期,小馬智行在北京與廣州分别建立研發中心。2018 年,小馬智行在廣州成立中國首支常态化運行的自動駕駛車隊,并與廣汽集團籤署全面戰略合作協定。2019 年,小馬智行獲得廣州首批智能網聯汽車路測牌照,并聯手廣汽集團旗下品牌開展 L4 級自動駕駛汽車平台研究。尤其在 Robotaxi 領網域,2021 年,小馬智行與廣汽集團旗下如祺出行推動自動駕駛商業化落地,随後在廣州、深圳多地獲得運營測試許可。由廣汽豐田承擔生產任務,對豐田與小馬智行未來圍繞 Robotaxi 運行更具效率。
另外,廣汽豐田目前純電動汽車平台還處于開發階段,可以為小馬智行自動駕駛軟硬體提供切入口,豐田中國智能電動汽車研發中心可以借此快速實現技術整合落地,對接下來合資公司運營帶來高效率發展。雖然此次由廣汽豐田合作,但小馬智行目前與一汽集團的合作也十分深入,雙方主要圍繞自動駕駛卡車業務進行戰略合作,一汽集團也是小馬智行的產業重要投資者。
豐田與小馬智行的自動駕駛合作分工是什麼?
作為自動駕駛與 Robotaxi 技術方,小馬智行為 Robotaxi 產品化落地提供成熟的底層支撐,主要包含五大板塊:
小馬智行自動駕駛軟硬體系統 PonyAlpha X 搭載于雷克薩斯車型
1、系統生產自動化,實現自動駕駛系統生產時的全自動化配置和部署。從產線生產、性能驗證到器件管理,小馬智行摒棄人工參與可能造成的誤差。因此,每一台投入運營服務無人車在軟硬體配置上都是 " 孿生兄弟 ",這是產品化的重要前提。
2、軟硬體版本管理,保證了技術的有機迭代和功能更新,它包括軟體迭代、硬體固件更新,并且小馬智行支持将迭代或更新 " 一鍵部署 " 到 Robotaxi 車隊上。
3、車輛實時信息共享,小馬智行自主研發了一套雲平台,除了實時監控系統運行情況,還負責處理及分發運營時感知到的路況信息,比如臨時施工的錐桶、暴雨天裡快速積漲的水坑等。無人車不再是 " 單兵作戰 ",能夠快速響應復雜多變的城市路況,可支持城市智慧大腦。
4、出行服務管理,即 Robotaxi 應用平台,支持靈活拓展,可與第三方出行平台深度融合。
5、用戶體驗管理,為了從乘客 " 舒不舒服?安不安全?" 的主觀感受中找到規律,小馬智行設計了一套自動化流程分析車輛表現和用戶反饋,幫助研發工程師有迹可循地調試技術。
在 Robotaxi 底層技術支撐下,小馬智行第五代自動駕駛乘用車系統 PonyAlpha X 為豐田提供标準化生產的自動駕駛軟硬體系統。
PonyAlpha X 的車頂傳感器集成裝置
硬體方面,PonyAlpha X 車輛集成度提高了對振動、溫度、溼度、電磁等抗幹擾能力;采用一體化設計,車頂傳感器裝置重量下降 22%,備份箱可使用率超過 90%。軟體方面,該系統可實現 200 米的全網域視野,其中采用的補盲激光雷達和左向毫米波雷達,可以消除感知盲點,提升系統對于各類長尾場景處理質量和反應速度;車内人機互動界面全面煥新,分别推出面向乘客的 PonyHI 和面向測試安全員的 PonyDash,保證規模化路測和技術研發的效率,提供優質的出行體驗。
PonyHI 是面向乘客的互動界面,安裝在前排座椅背面。PonyHI 具備豐富視覺呈現效果,規範自動駕駛乘車流程,能幫助乘客更好地理解自動駕駛汽車決策行為和路徑規劃,比如轉向、變道、減速等。乘客可以實時反饋乘坐體驗,反饋至研發流程中,促進技術提升。通過 PonyHI,乘客能獲得生動有趣技術說明,緩解初次乘坐的緊張。
第六代自動駕駛乘用車系統傳感器配置
PonyDash 是面向測試安全員端互動界面,安裝在前座。PonyDash 加強了 Robotaxi 服務模塊的展示,涵蓋訂單詳情、路線規劃、後台消息、故障上報等。其次,PonyDash 優化了整體界面和 3D 場景顯示,操作更加便捷。
在小馬智行自動駕駛與 Robotaxi 底層支撐下,更名後的豐田中國智能電動汽車研發中心提供可滿足無人自動駕駛的車輛冗餘系統,廣汽豐田負責生產用于自動駕駛出租車的純電動汽車。
冗餘設計又稱餘度設計技術,是指在系統或設備完成任務起關鍵作用的地方,增加一套以上完成相同功能的功能通道、工作元件或部件,以保證當該部分出現故障時,系統或設備仍能正常工作,減少系統或設備的故障概率,提高系統可靠性。随着輔助駕駛等級越來越高,駕駛主體從駕駛員逐漸轉變為車輛系統,為保證其始終處于運行狀态,冗餘系統必不可少。未來,當實現 L3 及以上輔助駕駛時,冗餘系統将成為車企造車标配。
目前,高級輔助駕駛冗餘範圍主要有感知定位冗餘(環境監控)、控制器冗餘(大腦)、執行器冗餘(制動、轉向)、通信冗餘(控制信息傳遞)、電源冗餘(支撐失效降級)。根據梳理,豐田提供的冗餘系統大概涵蓋感知冗餘、控制器冗餘、架構冗餘、電源冗餘、制動冗餘、轉向冗餘,是有效實現小馬智行自動駕駛軟硬體感應的反應系統。
————
友情提示
關注并回復 " 豐田中國 2.0 商業化思路 "
可獲得完整銷量分析清晰報告
—— END ——
目前已入駐平台
今日頭條|一點資訊|新浪微博|汽車之家
新浪财經|富途牛牛|同花順|東方财富|雪球
鳳凰|騰訊|搜狐|網易|易車|知乎|百家号
商務合作
郵箱 | [email protected]
版權聲明
文章版權歸汽車十三行所有
轉載請注明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