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财經經驗:發行人不配合現場督導偷偷删除郵件?監管一日連發四張投行罰單,一案多罰是常态,歡迎閱讀。
财聯社 7 月 17 日訊(記者 肖斐歆)投行業務合規一直屬于監管重點。據統計,上半年各級證監部門共派出 165 張罰單,其中 43 張涉及投行業務違規,占比超過四分之一。
7 月 14 日,深交所接連公布四張罰單,事出谷麥光電 IPO 項目。發行人、保薦機構、保薦代表人和會計師同時被罰。
谷麥光電 IPO 拟登陸創業板,保薦機構為長江證券。公司于 2021 年 12 月向深交所遞交申請材料并被受理,2022 年 9 月公司申請撤回發行上市申請檔案,深交所決定終止對其 IPO 的審核。
保薦機構被出具書面警示
長江證券作為保薦機構被監管出具書面警示。據罰單表述,在以下違規行為:
第一,未審慎核查發行人與主要客戶之間的業務模式。
保薦機構對發行人與安徽精卓、湖南迪文、榮創的業務模式和會計處理方式執行了查閱合同及憑證、訪談相關人員、對比同行業可比公司相關業務的會計處理等核查程式,但未發現發行人與榮創之間存在《委托開發與制造合約書》,且發行人不實質承擔原材料的價格風險,發表的核查意見不準确。發行人與榮創的交易應為受托加工業務,應采用淨額法進行核算,但在招股說明書中采用的是總額法核算。
第二,對發行人新增液晶模組業務及新增客戶核查不到位。
保薦機構未充分核查發行人新增液晶模組業務及發行人與新增客戶安徽精卓之間的銷售訂單實際發貨和物流情況,未核查物流單、派車單等運輸單據,對發行人物流對賬單存在缺少關鍵要素的情形未予以充分關注并進一步核查。
第三,未充分關注發行人銷售、產品質量相關内部控制存在的薄弱環節。
保薦機構未充分關注到發行人的薄弱環節并進行審慎核查,其中包括:發行人銷售訂單存在編号不統一且不連續、銷售訂單數據與入賬金額差異較大等情況;發行人存在相關銷售對賬單确認時間早于發貨日、日期缺失或補籤等異常情況;發行人披露背光 LED 器件檔内外產品的劃分标準為按色區劃分,但實際按色區、亮度、電壓等多個指标人工判斷劃分。
第四,對發行人相關方股權轉讓款核查不到位,發表的核查意見不準确。
保薦機構作為項目保薦人,未按照《保薦人盡職調查工作準則》等執業規範的要求,對發行人與主要客戶的業務模式、新增業務與新增客戶、内部控制、股權轉讓款的資金流向等方面存在的異常情形保持充分關注并進行審慎核查,發表的核查意見不準确。
與此同時,谷麥光電因未準确披露與客戶之間的業務模式,未充分披露銷售、產品質量相關内部控制存在的薄弱環節被監管通報批評。此外,谷麥光電還存在不配合現場督導工作的情形,未按照督導組要求提供 OA 系統完整權限。經多次督促開通後,系統顯示發行人已删除部分郵件以及疑似關聯方的信息。
保薦代表人辛莉莉、郭嘉,籤字會計師王季民、陳容炜也難咎其責,雙雙遭罰。
值得注意的是,在 2023 年第 3 期《深交所上市審核動态》中,深交所警示分享了近期典型的現場督導案例,其中通報的一則案例是 " 發行人涉嫌不恰當地以總額法代替淨額法确認收入、2021 年新增業務的銷售真實性存疑,督導過程中,發行人和保薦人主動申請撤回申報。目前深交所正在推進對發行人、中介機構及相關人員的監管處理。" 這正是指的谷麥光電 IPO。
信披環節成重災區,一案多罰是常态
從今年發布的 IPO 項目罰單指向來看,招股說明書的信披環節是重災區,且一案多查成為常态。
今年 7 月初,上交所連開三張罰單,指向已撤回申報材料的集創北方 IPO。由于在發行上市的申請過程中存在違規行為、專業職責履行不到位,發行人、保薦機構華泰證券及保薦代表人、立信會計師事務所及籤字會計師均被予以監管警示。
5 月底,中天智裝 IPO 存在實際控制人關系密切自然人向客戶提供資金支持相關風險未披露,關聯方及關聯交易未充分披露,随意調整期初數、無依據調整應收賬款往來餘額等會計基礎工作不規範情形等問題。發行人、保薦機構金圓統一證及保薦代表人、審計機構大華會計師事務所及籤字會計師接連領罰單。
4 月,邁百瑞 IPO 由于信息披露違規,招股書中将 2019 年股份支付費用 "-19,306 萬元 " 錯誤披露為 "19,306 萬元 ",導致當年非經常性損益、扣非後淨利潤計算和披露錯誤。發行人、華泰證券保薦代表人、安永華明籤字會計師同時遭罰。
中央财經大學教授、資本市場監管與改革研究中心主任陳運森認為,一案多罰是對于所有參與者責任的明确,将責任落實到具體負責人,壓實中介機構 " 看門人 " 的責任,使投行業務的合規性更強,更有利于防範系統性風險,也能更好地保障市場的公平性和公正性。
現場督導進一步細化,逼退 " 帶病闖關 "IPO
谷麥光電 IPO 的違規行為,大多是現場督導後查明。監管層對保薦業務的現場督導一度讓 IPO 企業和中介機構聞風喪膽,有些甚至 " 一督就撤,一撤了之 "。
數據顯示,2022 年上交所共啟動 19 次保薦業務現場督導,對 14 家保薦項目啟動問題導向現場督導,其中 9 家在督導進場前撤回申請。
近年來,交易所對中介機構監管力度不斷加大,督促保薦人提高執業質量。上交所在今年第二期《上市審核動态》中通報了現場督導發現保薦人投行業務的六大共性問題:一是建制執制;二是質控内核履職及意見跟蹤落實;三是工作底稿管理;四是報送檔案審批;五是整改與問責;六是系統支持。深交所也于近期發布了 2023 年 IPO 企業現場督導檢查發現的 18 個方面問題,并在每期的《上市審核動态》中全面曝光 " 一督就撤 " 的典型案例。
同時,監管部門今年 2 月發布的《關于進一步督促會員提升保薦業務執業質量的通知》,更是将現場督導、專項自查要求進一步細化。項目撤否率達到對應比例的保薦機構将被抽取實施現場督導," 帶病闖關 " 只會帶來惡性循環。
Wind 數據顯示,2023 年上半年共有 108 個項目主動撤回,同比減少兩成,主動撤回情況有所減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