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電影經驗:票房口碑雙雙崩盤,史詩級爛片,名不虛傳,歡迎閱讀。
新拍的紅樓夢電影,徹底崩了。
上映一周,票房還沒過 500 萬。
評價方面,打開豆瓣,放眼望去,感覺十個有九個都恨不得打零星。
前些天,導演還在觀影團映後現場表示:
16 号公映,17 号我就出國了,不管了,剩下的就留給大家,它什麼票房,愛多少就多少,随它去吧,就這麼回事,反正 18 年,我對得起紅樓夢了。
8 月 17 日,導演在微博上重申:
下面的事情交給觀眾,我就是一個傾聽者在傾聽 ......
圖源微博 @胡玫導演
很快,導演便從傾聽者,化身成了維權戰士。
8 月 19 日,導演發博表示,有人惡意诋毀,已經委托律師存證。
三百多條留言,一條都放不出來。
圖源微博 @胡玫導演
8 月 19 日,導演繼續發博,正面硬剛批評林黛玉選角太醜的網友們。
聲稱流傳的一張黛玉 " 醜圖 " 并非官方發布,系網友惡意 P 圖,涉嫌違法侵權。
圖源微博 @新浪電影
随後,這條微博被删除,換成了一條視頻,并配文:
這個妹妹真的很醜嗎?
這次沒有開啟評論精選,而是直接關閉了評論功能。
圖源微博 @胡玫導演
8 月 20 日,導演連發幾張黛玉的現場劇照,繼續為選角顏值正名。
随後,導演轉載了一則疑似為屏攝的 " 寶黛共讀 " 片段,繼續硬剛。
圖源微博 @胡玫導演
8 月 21 日,導演轉載了一篇稱新紅樓夢為 " 經典大片 " 的長文。
文章中提到了有人專門請人來黑本片,以及發行費和排片少的問題。
文章作者還提到,據他了解,與本片同期上映的日本卡通片(《名偵探柯南》新劇場版)發行費上億,首日排片高達 40%。
然而,貓眼專業版和燈塔專業版的數據都顯示柯南的首日排片占比為 21.8%。
最後,文章作者還表示:以他的觀察,估計導演不會在意這些泡沫口水了。
然而,從現狀來看,這位文章作者似乎觀察錯了。
圖源微博 @橘子娛樂
戲外的活,已經令人嘆為觀止。
而更讓人震驚的,還在戲内——
「紅樓夢之金玉良緣」
2024.8.16
愛情故事
原著浩繁復雜,想将所有内容納入一部電影,幾無可能。
所以,《紅樓夢之金玉良緣》(以下簡稱《金玉良緣》)選了一個點,做單點突破:
寶黛的愛情之路受阻,最終迫于世俗的阻礙被拆散。
書中,兩人遇到的阻礙多種多樣,有現實也有宿命。
而《金玉良緣》将其濃縮為了一個更加簡直給的陰謀論。
原著第七十二回中,眼見着處處需要用錢,賈琏忍不住感嘆了一句:
這會子再發個三二百萬的财就好了。
所以很多人猜測,林黛玉父親去世後,林家的家產可能被賈府挪用了。
本片便是基于這一假說,加入了不少情節。
總而言之就是為了表明一點:賈家很缺錢。
雖然很缺錢,但是賈政出場還是一股黑幫大佬範
由此,便引到了黛玉寶钗之争。
雖然黛玉和寶玉兩小無猜,情投意合。
但,寶钗背靠薛家," 豐年好大雪,珍珠如土金如鐵 ",富得流油。
主管财務的王熙鳳,便看上了這段 " 金玉良緣 "。
恰逢寶玉丢了通靈寶玉後,變得痴痴呆呆,不知該如何是好。
王熙鳳便趁機以衝喜之名,撺掇賈母,讓寶钗寶玉喜結良緣。
簡單點說就是,木石仙緣,沒能敵過柴米油鹽。
不知所雲
這個改編思路,其實是沒什麼問題的。
該有的戲劇衝突也有,以愛情故事為核心,也更适合當代年輕觀眾。
只可惜,最終執行出來的效果,只能說是慘不忍睹。
先不說其它的,《金玉良緣》的特效,便看得讓人頭大。
比如太虛幻境,先前放出的概念圖倒是陣仗頗大,宮宇樓台,恢弘壯闊。
結果,就只拍了個牌坊和大殿。
這兩處還前胸貼後背,看起來就好像随便拉了張圖貼過來一樣。
整個場景也是雲煙缭繞,根本看不清全貌,更不用說什麼細節特寫之類。
高情商:還原太虛幻境的夢幻感。
低情商:沒錢硬要做特效。
後面大部分用到特效的地方,給人的感覺也都是如此。
光影的細節不夠,最終導致畫面看起來滿滿的遊戲 CG 既視感。
然後,咱們再來談談劇情。
一句話評價:
既想改編得更年輕化,卻又放不下對原著經典情節的執念。
無論你讀沒讀過原著,都會看得很難受。
對于前者,他們當然不大可能不知道紅樓夢。
但,有可能僅限于知道這是個有關寶黛钗的愛情故事。
那麼你就好好拍寶黛钗的三角戀呗?導演偏不。
她偏要拍各種與主線無關的情節和角色。
比如,第二場戲,便是賈環偷雞腿,柳嫂子搶上來罵。
看過原著的,當然知道導演是想見縫插針地表明賈環的人設。
但,這兩人跟本片的主線故事,有半毛錢關系嗎?
為什麼這種不重要的角色,還要給他們打上字幕,标注出他們的名字呢?
對沒讀過原著的觀眾來說,難道不會誤以為他們是什麼重要角色嗎?
其他諸如什麼秦可卿,王子騰,賈政,紫鵑 ......
上來就給一大堆這種無關主線的角色打上名字。
這是指望誰能分得清?記得住?
角色如此,情節亦然。
劉姥姥進大觀園,元春省親,寶玉誤踢襲人 ......
這些故事放在整個《紅樓夢》的故事裡,确實是經典。
但,這些情節在《金玉良緣》中,與主線根本就沒多大關系。
此外,時長所限,片中很多情節都是掐頭去尾,沒了前因後果。
影片也沒想着加上一兩句台詞幫忙解釋一下,純粹是在生搬硬套復刻情節。
對于沒讀過原著的觀眾來說,只會看得滿頭問号,不知所雲。
而上述種種冗雜拍法,導致了《金玉良緣》的核心問題——
無關劇情太多,導致最重要的寶黛戲份過少,觀眾無法感受到兩人的感情。
至于寶钗,就更不用談了,根本就沒有時間去塑造她的人設性格。
完全成了一個沒說幾句話的工具人。
戲份不多,犧牲倒是蠻大,還拍了裸戲
邏輯混亂
這還算好的。
沒讀過原著的,只當看了個莫名其妙的國產愛情片。
但,對于看過原著的觀眾來說,那就比較折磨人了。
除了沒什麼辨識度外,最為重要的黛玉,選角便讓人難以理解——
書中寫黛玉,是 " 态生兩靥之愁,嬌襲一身之病 " 的病美人。
然而飾演黛玉的張淼怡,好看倒是好看。
但,圓臉豐唇,怎麼看都是氣質偏可愛的甜妹一個。
看到片中賈雨村對着胖嘟嘟的黛玉說:幾日不見,你越發消瘦了。
真的很難讓人不笑場。
再至于影片中呈現的那些所謂經典橋段。
導演想拍的名場面實在太多,奈何電影只有不到兩小時。
于是只好把原著的時間線打亂,各種經典場面想方設法硬湊在一起。
只為復刻經典場面,經典台詞,卻忘了時間上,情節上,角色上的基本邏輯。
比如,寶黛午後嬉鬧一段。
書中,是寶玉見過寶钗,聞到了冷香丸的香氣。
所以才有了黛玉拿 " 冷香暖香 " 之說,來調侃寶玉的橋段。
但在片中,這時的寶钗還沒進賈府呢,哪來這一說呢?
又比如,黛玉探寶钗一段。
導演還是按照原著中的邏輯在拍黛玉吃醋,說話夾槍帶棒。
但問題是,原著中是大家都已認識,而片中這裡是寶黛钗初次見面。
哪有一見面就給人臉色看的?
好好的 " 探寶钗黛玉半含酸 ",被活生生拍成了黛玉沒家教。
黛玉這裡突然出現,還蠻恐怖的
以及影片結尾着重體現的,寶黛初見的場景。
因為黛玉說了一句 " 我沒有玉 ",寶玉将那玉摘了便往地上一摔。
稍微帶點邏輯想一想,黛玉此刻都應是深感自己闖下大禍,不知所措。
但您猜《金玉良緣》怎麼拍的——寶玉和黛玉站在亂作一團的人群中,相視而笑。
這已經不是罔顧角色和情節邏輯了,這大概是在致敬國產狗血愛情片——
愛就完事了,别管其它有的沒的。
還有諸如鳳姐在老太太面前開口閉口提錢、寶钗旁若無人地撲蝶、賈琏被拍成了地痞流氓、薛蟠當着母親的面調戲香菱、劉姥姥進的不是理想鄉象征的大觀園而是賈府府宅 ......
若是純粹魔改也就罷了,或許觀眾的寬容度會更高。
但《金玉良緣》想要的,明顯還是在整體人設情節上遵循原著。
結果反倒是拍成了對原著的瘋狂魔改,頗有些無心插柳柳成蔭的意思。
作為影片主線的寶黛愛情,同樣是一言難盡。
就我個人而言,寶黛之間,好看的不是兩人打情罵俏,嬉鬧玩耍。
而是寶玉躊躇半天,心急如焚又不知該如何開口,最後磨出一句 " 你放心 "。
是兩人酒足飯飽,黛玉問 " 你走不走 ",寶玉迷糊答道," 你要走,我同你一起走 "。
是兩人情不知所起,心有靈犀一點通的默契與自然。
而不是像片中這樣,動不動就嘴裡說着 " 人家想你了 ",手上還拉拉扯扯。
再至于更為深刻的批判部分,也是潦草至極。
雖然影片拍了賈府爬灰,賴大罵街,也拍了修建大觀園的中飽私囊。
能看得出來,《金玉良緣》有那麼一點點想拍家族衰落背景的意思。
但正如前面所說的,限于時長,這些都只是一筆帶過,未能深入描繪。
從片中來看,皇權的不可違抗,賈府家族内部的腐敗,是因。
賈家的缺錢,最終壓垮了寶黛的純真愛情,是果。
但影片沒能拍出前者,只拍出來了 " 賈家缺錢 " 這個最表面的結果而已。
總而言之,什麼都想拍,最終什麼都沒拍好。
不出意外的話,這一版大概率是要石沉大海,無人問津了。
但話又說回來,我還是期待着有後來者再接再勵,重塑經典的那一天。
一千個讀者,有一千版《紅樓夢》。
當然不排除有一些極端飯圈粉絲,抱着原著不放 手。
但我覺着,大多數觀眾應該還是開放的。
諸如《東成西就》《大話西遊》,即便是魔改,也經住了時間的考驗。
經典不該被束之高閣,魔改也從來都不是問題。
是騾子是馬,說到底,還是得靠作品自己說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