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财經經驗:張坤最新重倉股曝光,在管規模776億,距離高點縮水569億,二季度頂格持有這些股票,歡迎閱讀。
财聯社 7 月 20 日訊(記者 沈述紅)7 月 20 日凌晨,張坤管理的易方達藍籌精選、易方達優質精選、易方達優質企業三年持有、易方達亞洲精選 4 只基金公布了 2023 年二季報。數據顯示,截至今年二季度末,張坤管理的產品規模均有不同程度縮水,總規模 776 億元,較上季度末的 889.42 億元下滑了 113.42 億元,該數據距離張坤管理產品總規模的歷史高點—— 2021 年 6 月底的 1344.78 億元已縮水 568.78 億元。
其中,易方達藍籌精選二季度末規模為 491.94 億元,相較于一季度末的 562.09 億元縮水 70.15 億元;由易方達中小盤轉型而來的易方達優質精選,二季度末規模為 167.27 億元,較一季度末的 189.71 億元縮水 22.44 億元;易方達優質企業三年持有二季度末規模為 67.73 億元,相較于一季度末的 84.39 億元縮水 16.66 億元;易方達亞洲精選(QDII)規模為 49.05 億元,較一季度末的 53.23 億元縮水 4.18 億元。
上半年,易方達藍籌精選、易方達優質精選、易方達優質企業三年持有、易方達亞洲精選,淨值增長率分别為 -9.98%、-10.92%、-9.99%、1.21%,僅有一只產品實現正收益。
張坤在季報中坦言,最近三年,自己管理的組合市值雖有上下波動,但總體并沒有增長,其背後是估值的下移抵消了内在價值的增長。長期來看,目前不少優質公司的估值已經很有吸引力。" 如果投資者認為中等發達國家的目标依然能實現,目前遇到的困難和悲觀可能只是前進路上的小波折。" 在這個前提下,張坤對組合未來的内在價值增長依舊有信心,而且悲觀的市場預期已經反映在了低估值中。
他預計,未來組合内在價值增長有望至少投射為類似幅度的市值增長,除此之外,投資者還将獲得一個未來股票回歸合理估值的期權。他同時堅信,在任何市場和任何時代,優質的企業始終是稀缺的,具有護城河并能持續創造超額回報的優質企業才是股東收益的最可靠來源。
易方達藍籌精選:單季度縮水 70 億 持有港股市值超 200 億
二季度,張坤管理的四只產品股票倉位基本穩定,并對持倉結構進行了調整,個股方面仍然持有商業模式出色、行業格局清晰、競争力強的優質公司。
其中,易方達藍籌精選和易方達優質精選均增加了消費等行業的配置,降低了科技等行業的配置;易方達優質企業三年持有在增加消費等行業配置的同時則降低了醫藥等行業的配置;易方達亞洲精選調倉相對特别,它增加了科技等行業的配置,降低了消費等行業的配置。
以易方達藍籌精選為例,該產品今年二季度末規模為 491.94 億元,相較于一季度末的 562.09 億元縮水 70.15 億元,是四只產品中規模下降最多的產品。與之相對應的,是其淨值同期下滑 10.90%,股票倉位由一季度末的 93.92% 微降至二季度末的 93.74%。
值得注意的是,截至二季度末,該產品通過港股通交易機制投資的港股市值為 200.51 億元,占基金資產淨值比例的 40.76%。
其前十大重倉股合計倉位高達 79.78%,持有市值 392.49 億元,依次為:騰訊控股、貴州茅台、泸州老窖、五糧液、洋河股份、招商銀行、伊利股份、中國海洋石油、香港交易所、美團。
二季度,騰訊控股、貴州茅台、泸州老窖被不同程度減持。不過,鑑于易方達藍籌精選持有上述三只股票的市值占基金資產淨值的比重分别已達到 9.94%、9.93%、9.29%,這其中或有 " 被動 " 減持的成分。
此外,易方達藍籌精選重倉持有的其他 7 只重倉股數量與上一季度如出一轍,依舊保持不變。
易方達優質精選:騰訊茅台被 " 頂格 " 持有
由易方達中小盤轉型而來的易方達優質精選,今年二季度末規模為 167.27 億元,較一季度末的 189.71 億元縮水 22.44 億元。與之相對應的,是其淨值在同期下降 11.59%,二季度末股票倉位為 93.86%,較一季度末的 94.19% 略有下降。
截至 6 月底,該產品通過港股通交易機制投資的港股市值為 45.20 億元,占基金資產淨值比例的 27.02%。整體而言,這只產品主要投資于 A 股和港股,其中 A 股持倉市值占基金資產淨值比例達 49.30%,港股持倉市值占基金資產淨值比例達 45.12%。
與一季度末相比,該產品二季度末其前十大重倉股僅在部分持倉數量上有所變動,合計持倉市值高達 127.07 億元,合計倉位高達 75.97%,這些股票依次為:騰訊控股、貴州茅台、泸州老窖、五糧液、洋河股份、京東集團、招商銀行、伊利股份、阿裡巴巴、美團。
過去的二季度,該基金增持美團 10 萬股,至 660 萬股。而由于持有騰訊控股和貴州茅台的市值占基金資產淨值的比例已分别達到了 9.92% 和 9.91%,張坤不得不對它們進行減持。
同期,易方達優質精選持有的泸州老窖、五糧液、洋河股份、京東集團、招商銀行、伊利股份、阿裡巴巴等 7 只股票的數量與前一季度保持不變。
易方達亞洲精選:增持台積電 逾半數重倉股未見調整
易方達亞洲精選(QDII)二季度末規模為 49.05 億元,較一季度末的 53.23 億元縮水 4.18 億元,是四只產品中規模下降最少的產品。與之相對應的,是其淨值在同期出現了 5.46% 的回撤。
二季度末,該基金股票倉位為 93.98%,較一季度末的 94.43% 略有下滑。其中普通股票倉位為 73.90%,存托憑證倉位為 20.09%。整體而言,該基金二季度持有香港市場股票的倉位最高,達 53.30%,持有美國市場股票的倉位也有 40.94%,另有 0.44% 的倉位投資于韓國市場。
其今年二季度末前十大重倉股依次為:台積電、騰訊控股、阿裡巴巴、中國海洋石油、Sea、Grab Holdings、STAAR Surgical、京東集團、華住集團、美團。
和一季度末持倉相較,該基金二季度增持台積電 5.5 萬股,至第一大重倉股,持股數為 65 萬股,持倉市值為 4.74 億元。同樣被該產品持有市值達 4.74 億元的股票還有騰訊控股。不過,張坤持有該股的數量并未變化,已就位 155 萬股。
上述兩只股票持有市值占這只基金資產淨值的比重均已達到 9.66%,已接近持有上限。
同期,該基金還減持了中國海洋石油,持股數從一季度末的 3220 萬股減至 3100 萬股;減持華住集團,從一季度末的 960 萬股減至 900 萬股;
不過,在過去一個季度,該產品重倉的阿裡巴巴、Sea、Grab Holdings、STAAR Surgical、京東集團、美團等 6 只股票的數量依舊保持不變。
易方達優質企業三年持有:前十大持倉合計倉位近 9 成,8 只重倉股被減持
易方達優質企業三年持有今年二季度末規模為 67.73 億元,相較于一季度末的 84.39 億元縮水 16.66 億元。與之相對應的,是其淨值在同期出現了 11% 的回撤。
截至 6 月底,易方達優質企業三年持有股票倉位基本未變,一季度末其股票倉位為 92.60%,一個季度後為 92.59%。其前十大重倉股與一季度末如出一轍,僅在持股數上有所調整,依次為:貴州茅台、騰訊控股、泸州老窖、五糧液、洋河股份、招商銀行、伊利股份、中國海洋石油、美團、香港交易所。
持倉動向上,該產品二季度操作與易方達藍籌精選較為類似,二季度末,這只基金持倉非常集中,前十大重倉股合計倉位達 87.29%,前五大重倉股持倉市值占基金資產淨值比例均超過了 9.4%,接近持有上限。
為此,張坤 " 被動 " 減持多只股票。其中,前兩大重倉股——貴州茅台和騰訊控股的減持幅度分别達 13.57%、11.29%,泸州老窖和五糧液的減持幅度也在 5% 左右。
同樣被減持的還有伊利股份、中國海洋石油、美團、香港交易所四只股票。這也意味着,二季度,無論是出于主動還是 " 被動 ",張坤管理的這只基金減持的重倉股數量達到了 8 只。另外兩只持股數保持不變的股票,是其第五大重倉股洋河股份,以及第六大重倉股招商銀行。
近三年組合市值未增長 原因或是估值下移
張坤在季報中坦言,最近三年,自己管理的組合市值雖有上下波動,但總體并沒有增長。這三年期間,将持倉公司作為一個組合,估算其内在價值的復合增速在 15% 左右,而且總體保持了和三年前類似的競争力和護城河深度。
然而,其内在價值的增長為什麼沒有轉化為市值的增長?張坤認為最主要是在 2020 年中,市場先生對公司前景大多持樂觀的态度,給出了一個較高的估值,而 2023 年中,市場先生對公司前景大多持悲觀的态度,給出了一個很低的估值。估值的下移抵消了内在價值的增長。
" 雖然,我們在當時預計到估值會有一定回歸,但如此的幅度是沒有預料到的。" 他分析,一方面,市場對地緣政治、經濟内生增速等方面的擔憂不斷加劇;另一方面,相比三年前市場在定價中對生意模式和核心競争力的重視,目前市場在定價中對這些因素的權重降低了很多,而是更加關注邊際變化。
不少優質公司估值已很有吸引力
張坤認為,長期來看,目前不少優質公司的估值已經很有吸引力,即使產業資本将其私有化也是算的過賬的。而且,股票的實際風險水平和很多投資者感知的風險水平經常是相反的。
從方法論來說,他堅信,在任何市場和任何時代,優質的企業始終是稀缺的。不考慮博弈估值帶來的收益(這更多是零和博弈),股東收益的天花板就是上市公司的 ROE 水平。在殘酷的商業競争中,新進入的資本終将使絕大部分企業的資本回報回歸平庸。因此,具有護城河并能持續創造超額回報的優質企業才是股東收益的最可靠來源。" 我們會堅持原有投資框架,并不斷精進自身的研究水平。"
展望未來,按照國家的遠景目标,我國在 2035 年的人均 GDP 目标将達到中等發達國家水平。這也是張坤構建組合的一個重要基本假設,他認為組合中公司提供的產品和服務的需求增速會超越 GDP 的增速,并且這些公司有較強的業務壁壘和護城河,能夠将收入增長轉化為利潤和自由現金流的增長。
" 如果投資者認為中等發達國家的目标依然能實現,目前遇到的困難和悲觀可能只是前進路上的小波折。"
在這個前提下,張坤對組合未來的内在價值增長依舊有信心,而且悲觀的市場預期已經反映在了低估值中。他預計未來組合内在價值增長有望至少投射為類似幅度的市值增長,除此之外,投資者還将獲得一個未來股票回歸合理估值的期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