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互聯網經驗:國產手機影像硬體停滞:好事壞事?,歡迎閱讀。
作者:周源 / 華爾街見聞
從今年國内的旗艦機配置情況看,影像已卷不動,各家廠商普遍低調換成卷續航,配合卷螢幕,甚至外形設計,比如小屏,再加上回頭繼續卷性能,國内智能手機商的旗艦產品内卷,有點卷無可卷。
國產智能高端旗艦機,主攝傳感器硬體規格迭代停滞,這不是一家這麼做,這是集體行為,動作整齊劃一,他們都商量好了?這是前所未有的事兒。
今年的高端旗艦主攝傳感器硬體規格,之所以要麼原地踏步,要麼有所降級,從技術角度看,實際上是因為傳感器技術本身有了較大的提升,而且各家的影像算法也有大幅提高。
也就是說,由于技術提升,能以較低的硬體規格,實現和相對更高等級的硬體,差不多的影像效果。
更重要的是,各家還從以自我為中心的炫技,走向了以用戶為主角的可感知體驗。
這是一個可喜的變化。
從這些旗艦的實際銷量情況看,這種行業趨勢變化,也備受用戶認可。各家于 10 月先後發布的高端旗艦系列,與去年的前代旗艦品類相比,無不取得了良好的銷量成績。
各家影像配置之變
10 月,國内發布了一大堆旗艦手機:小米 15 系列、榮耀 Magic7 系列、vivo X200 系列(包括 iQOO 13)和 OPPO Find X8 系列(包括一加 13);11 月,華為 Mate 70 系列也将登場。
這些旗艦的主攝傳感器主要是兩家公司提供:索尼和豪威科技。
其中,小米 15 系列和榮耀 Magic7 系列,主攝傳感器都是豪威科技的 OV50H(1/1.3)——小米稱之為光影獵人 900,榮耀則叫做超動态鷹眼 H9000。
vivo X200 系列和 OPPO Find X8 系列的主攝傳感器都是索尼。
其中,vivo X200 系列分别用了索尼 IMX921(标準版)和索尼 LYT-818(Pro 版)、OPPO Find X8 系列則由索尼 LYT-700(标準版)和索尼 LYT-800(Pro 版)擔綱;一加 13 用了 LYT-808,iQOO13 搭載索尼 IMX921。
索尼 IMX920 感光面積尺寸 1/1.49,實際成像尺寸 1/1.56,和索尼 IMX921 相同。
即将于 11 月發布的華為 Mate70 系列,主攝傳感器倒是有小幅更新。那是因為 Mate60 系列的主攝傳感器型号實在太老,而且還沒搭載 DCG 技術,實在無法擔當華為的影像品牌。
DCG 是什麼?很重要嗎?這個說起來比較復雜,下文會有專門解釋。
華為 Mate60 系列主攝用了索尼 IMX766。這原本是一顆高端旗艦主攝傳感器,無 DCG 技術加持,型号也實在太老,近年來已很少有人将之用于旗艦主攝,大部分都用了索尼 IMX766 的各種更新款,比如索尼 LYT-800、LYT-808、LYT-920 和 LYT-921 等等。
索尼 IMX766 的衍生迭代小更新版有多達 8 個版本,只能說日本人很會做生意。
華爾街見聞之前獨家獲悉,華為 Mate70 标準版和 Pro 版主攝用國產豪威科技的 OV50H,Pro+ 版主攝用索尼的,具體型号可能是 LYT-900。
另據華爾街見聞了解,華為 Mate70 标準版主攝很可能會混用一小部分國產思特威傳感器,但數量并不多。
目前已經發布的各家高端旗艦主攝,搭載的傳感器有兩個特點:一個是相對各品牌的前代版本各主攝傳感器的規格有所下降,另一個是各家主攝傳感器完全一樣。
vivo X200 Pro 的主攝傳感器由上代 vivo X100 Pro 的索尼 IMX989,倒退到現在的索尼 LYT-818;vivo X200 标準版主攝傳感器從上代 X100 标準版的索尼 IMX920 小幅提升至本代的索尼 IMX921。
Magic7 系列、小米 15 系列和一加 13 的主攝傳感器保持原地踏步,除了一加 13 保持了一加 12 的索尼 LYT-808 不變,其餘的都用了豪威科技的 OV50H;iQOO13 的主攝傳感器從 iQOO12 和 iQOO12 Pro 的 OV50H,改成了索尼 IMX921。
盡管如此,在 AI 技術、SoC 主芯片(高通骁龍 8 至尊版和聯發科天玑 9400)和影像算法的加持下,成像效果在體驗端差異極小。如果不是專業攝影師,則基本無感。如果盲猜,很難看出差異。
當然,這三個技術加持,也不足以讓這些感光面積相對更小的傳感器實現 " 下克上 " 的影像效果。
真正起作用的,其實是——雙轉換增益(DCG:Dual Conversion Gain,包括 HCG:High Conversion Gain- 暗光環境和 LCG:Low Conversion Gain- 白天或強光環境)技術,也就是雙原生 ISO(高原生和低原生)。
傳感器技術更新
DCG 的技術功效,能讓相對更小的感光面積實現和大底傳感器相媲美的影像質量。之所以能實現這一點,關鍵在于 DCG 技術能控制功率放大器的放大倍數,并做出有利于影像最終成像質量的調整。
這一點是怎麼做到的呢?
CMOS 的本質,就是将光信号通過光電二極管轉換為電信号,之後以功率放大電路放大成足夠強度的影像信号後,再由 ISP(影像信号處理器:Image Signal Processor)做進一步處理。
由于轉換過來的電信号強度太弱,所以需要功率放大電路放大這些 " 弱雞 " 電信号。放大多少倍呢?少至十幾倍,多至幾十倍。
在外界光線充足的時候,比如強光環境,或者大白天,只需放大十幾倍的電信号,就能輸出高動态、低 ISO(感光度)的高畫質影像,但放大的信号強度太高,就容易過曝。
可到了晚上,或者弱光環境,只放大十幾倍的電信号,就 " 支撐 " 不了,否則可能得出的影像會有較高的噪點(模糊)。這時,就需要将光信号放大幾十倍,但同時還要抑制噪點,才能取得和白天差不多的影像質量。
那這兩個功率放大電路能不能合在一起,根據不同的光線環境,自由切換高低強度?
顯然可以,DCG 技術就是幹這個的。
問題是,最初的 DCG 技術,理論上能實現暗光低噪點、高動态的高畫質影像。但實際效果卻并不好,為什麼?
因為電信号在根據外界光線不同做強度調整時,各自獨立。在經過 ISP 處理之前,兩路信号由于各自獨立,故而保留了各自的缺點,無法達成優勢互補,缺陷隐藏。比如白天過曝和晚上高噪點,很難真正做到精準控制。
因此,大底傳感器在今年之前的高端旗艦機型上,仍是影像高畫質的硬體保證。
但 DCG 技術更新了,從雙原生 ISO 更新到雙原生 ISO Fusion。
更新後的 DCG,高低原生 ISO 的電信号,在光信号進入 ISP 之前實現了融合,這就消除了各自因為獨立存在的部分缺陷。
簡單來說,無論外界光線強弱,拍同幀畫面都能同時調用兩路倍率不同的功率放大電路,生成兩個強度迥異的影像信号;之後再通過 ISP 融合同幀但 ISO 不同的影像,最終得到一張原生的、色深極高的、寬容度極大的和噪點極少的高動态範圍照片。
從 DCG 技術角度看,今年國產機高端旗艦主攝傳感器的主流,都已不像往年那樣大幅提升硬體規格,這得益于傳感器本身的技術進步和各家算法能力提升,兩者綜合後實現的最終影像效果,與提升硬體規格的做法等同。
在此基礎上,高端旗艦開始更加注重可感知的體驗,比如:輕薄、強續航、手感棒,螢幕好等等。
這是好事還是壞事?
各大廠商從原來的自我炫技,向着用戶實際可感知的體驗轉變。從這個角度看,這無論如何說,都不能算是壞事。
原先喜歡無限提升硬體規格,不管實際終端用戶的體驗,能不能随着硬體性能提升而同步,這種做法是不可取的。
現在更重視用戶的實際可感知體驗,整機手感一流,這是個值得肯定的方向。
另外透露個消息,11 月 21 日,華爾街見聞從多個權威渠道獨家獲悉,10 月發布的高端旗艦機,截至 11 月中旬,銷量都比各自的前代旗艦機型要更好。這說明,影像傳感器硬體迭代停滞,廠商轉向優化用戶可感知的體驗方向,這個策略,得到了市場和用戶的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