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财經經驗:你,喜歡你們公司的流程嗎?,歡迎閱讀。
你,喜歡你們公司的流程嗎?
的确。我們都知道,流程很重要。它能讓復雜的工作變得簡潔高效,能讓你從重復工作中解放出來,也能幫你把非标準化的工作理出頭緒。
但很多時候,流程也很麻煩。比如,冗長的流程會讓客戶等待時間過長;比如,僵化的秩序跟不上變化太快的市場;又比如員工培訓不到位反而被流程耽誤工作進度。
流程,真是讓人又愛又恨。我們到底該怎麼制定流程呢?
前段時間,劉潤讀書會直播間邀請來了一位管理咨詢專家,陳果。至今,陳果老師在流程管理的路上,走了35年了。
1988年復旦大學管理科學系畢業,1992年從中國工商銀行出來後,他就一直從事咨詢管理工作,曾在惠普、IBM、頂尖咨詢公司MBB裡的波士頓咨詢擔任過經理和顧問。現在,陳果老師是企業知識開源計劃的創立人,是新書《業務流程》的作者。
陳果老師說,你去看那些業務冠軍,多半是一些很擅長做流程的人。
不擅長,抄作業不行嗎?不行。
聽完陳果老師的分享,你或許會發現,這些年對于"流程",有這麼多的誤解。
怪不得,人人都想抄華為,抄成功者寥寥。
直播間裡,陳果老師還分享了許多精彩見解。比如這一點,讓我印象挺深:只有建立公認的知識,大家才能用。而只有大家都用上了,才能讓戰略落地,才能降本又增效。
小到出差怎麼報銷,大到公司的戰略結構搭建;從簡單拆解工作标準,再到未來結合數字化和AI科技做流程挖掘......都是如此。
具體怎麼理解呢?
按照國際慣例,從一個故事開始說起吧。
遇事不決拉個群,是種低效工作方式
去年年底,陳老師剛從波士頓咨詢出來,準備做企業知識開源計劃。
這時一位老客戶聯系到他,愁雲滿面,說有些管理上的問題很想跟他探讨。
于是陳老師直接打了個飛的,從上海飛去深圳和這位老客戶吃午飯,吃完又飛回上海。
也正是這次午飯,啟發了他要寫一本業務流程的書。
讨論什麼問題呢?微信群。
這位老客戶,是一家保險經紀公司的董事長,公司規模越做越大,從幾百人做到了幾千人。
現在老客戶最困擾的問題,就是手機上,有300個微信群。
公司内部要協調一件事情,動不動就在微信上拉個群。
畢竟好多事兒都需要老板知情、敲定,這300個群,都得把他拉進去,一塊兒談事。
真頭疼啊。一天哪有這麼多時間,每條微信都看,看了還要回復。其他事情還要不要做了?
300個群。就算有30個老板,一人管10個群,都完全"不經用"。
但如果哪個微信群退掉或者不看的話,又生怕錯過了重要的事情。
怎麼辦?
不愧是"老"客戶。對方緊接着就問陳老師,說我們這公司,是不是因為缺乏業務流程?要不給我們做個培訓吧?
陳老師笑了。的确是這樣,300個群,完全可以沉澱出10個流程。
以後每次就自動走流程,篩選掉重復的任務,最後留下少部分再來找董事長敲定。
簡化,高效。
但是具體怎麼把300個群,提煉出10個流程?
回答這個問題前,你可能需要先了解一下,到底什麼是流程。
原來,人們對流程有這麼多偏見
說起業務流程這個詞,你可能會覺得既陌生又熟悉。
有的人很恨它,認為它會讓工作死板、沒有創新,還是領導裁人不增效的借口。
但也有人很依賴它,覺得人是很不穩定的,沒有流程來規範,何談确定的結果。
陳老師說,管理裡面常提到的"流程",是在講"業務流程"。而科學的業務流程,應該是能讓工作更好做,收益更大化的。
那麼為什麼還有這麼多對流程的偏見呢?那是因為沒有設定好科學的流程。
業務流程是一個"舶來品",2000年左右才從發達國家傳到國内。到現在,許多國人提到它,依然還處于"盲人摸象"的階段。
有的人看到了大象腿,認為業務流程就是标準化SOP文檔。
還有的人看到了大象鼻子,認為業務流程是從采購到支付、生產計劃的運營過程。
只看到一小部分,就太可惜了。
一個人,只有力氣搬運20公斤貨物。而一頭大象,能馱運9噸重的行李。只看到象腿的人,是無法想象到,原來可以讓大象來幫忙搬運的。
那麼業務流程,到底是什麼?
陳老師從宏觀、中觀、微觀結合的角度,總結了一個公式:業務流程=價值鏈+流程+任務。
我和你挨個解釋。
1)價值鏈
假設你現在開了一個茶園。
你研發新款茶產品、設計外包裝、采摘和生產茶葉、營銷茶葉,到售後服務等,這一系列相互關聯的價值活動的總和,就叫做價值鏈。
你得先從宏觀的層面,把各項有價值的業務,研發-設計-生產-營銷-售後等全鏈條,進行不重不漏地分類、分層。
2)流程
陳老師說,流程,是業務流程的一個部分。
明确價值鏈之後,便是針對裡面涉及的每項業務描述流程。
怎麼描述?逐一展開成一串"動詞+名詞"來命名的活動。
比如,茶園的采茶工請假了。
"休假"本身并不是一個流程。"申請休假"才是。因為申請休假會有一個產出,就是"已批準的休假"。
這一串活動,相互獨立,不重不漏。越細越好。
拆到這一步,一個相對完整的流程框架就有了。接下來,就是每個業務具體怎麼落地:把活動拆成更具體的小任務。
3)任務
接下來,便是把每個活動,拆到最細,成一個個小任務,用最小顆粒度的信息來記錄。
這其實也是咨詢公司很愛用的一個模型:問題樹。
比如"把大象放進冰箱裡"是一個問題。
你可以拆成"打開冰箱門","把大象放進去","關上冰箱門"這三個小問題。這三個小問題就是三個任務。
又比如說,"通知客戶"叫做一個問題。
你可以把它拆成"打電話通知","發微信通知","發短信通知","上門通知"等小任務。
用這種方法,哪怕是一些看上去非标準化的工作,也是可以用顆粒度極細的流程拆分,從而保證60分及格線的產出。
你發現了嗎?
業務流程背後,其實不僅僅是操作、風控、審批,底層其實是管理思想。
業務流程,是組織向客戶"交付價值"的一種方式,可以把公司裡的各種資源,高效協調起來。
想降本增效,你得先細化流程
有無業務流程,會有什麼區别?
陳老師書裡,舉了個有意思的例子。
企業中的成本分攤問題,如果簡化一下,就像是幾位朋友一起吃飯,到底飯錢怎麼攤才公平。
比如,周末你和4位老同學聚餐吃涮羊肉。結賬的時候一看,一共花了1000元。
這時怎麼辦呢?傳統成本法會說,那就AA吧,5個人,每人200元。
這其實是一種不合理的方案。
業務流程裡有個比較典型的基于活動管理的ABC方法(Activity based management),會進行更細致的"歸因"。
比如,這1000元中,菜錢只占了一半,剩下一半是酒錢。
ABC方法在研究流程後發現,其中兩位老同學特别愛喝酒,你們其他三位壓根沒喝。
那麼沒喝酒的人,每人出100元。喝了酒的人,每人出350元。
這才是更好方案。
那麼到企業具體事務裡,這種流程方法是怎麼起作用的呢?
比如,能夠優化產品的定價策略。
陳老師舉了個他曾做過咨詢案例。
當時有一家連鎖零售企業,邀請陳老師去做咨詢。陳老師發現,它的銷售成本比較高。
是人的問題,還是產品的問題呢?都不是。是陳列方法的問題。
他一個個排查過去,發現企業的銷售督導人員工作效率很低。
倒不是因為他們消極怠工。是因為,這家企業的商品品種繁多,而商品擺放的位置,亂七八糟。
當銷售督導人員在巡店時,就要專門花許多時間,來指導門店改進陳列。
每一次巡店,都要這麼來一次,多浪費時間和人效啊!
于是陳老師建議他們,對某些門店的商品組合和商品數量進行調整,統一陳列标準和規範。
這樣做,督導人員巡店時,相當于拿着一份标準答案,讓門店對着抄就好。大大降低了這家企業的銷售成本。
企業有流程記錄和規範,間接成本就能被準确歸因和追蹤。
而識别每個產品真實的成本,就能準确發現,哪些產品定價低了,哪些產品被分配了不該承擔的成本。
比如有的問題明明在"人"和"場"上,而不是"貨"上,企業只是簡單把產品定價抬高了。消費者又不滿意了。進入了負循環,卻找不到改進原因。
工作簡化。效率優化。組織再造。
這是科學的流程給企業帶來的好處。
所以,業務想要降本增效,就要細化流程。
你可能會好奇:那些追求流程極致的人,可以把它細致到什麼地步呢?
19世紀,美國有一對很有名的科學管理夫婦,吉爾布雷斯夫婦。
他們會通過攝影技術,拍攝記錄人在工作中的所有動作軌迹和時間。
然後,逐一分析哪些動作可以優化,優化後歸納成标準的工作流程,從而改善工人的工作效率。
相比起極度需要創新的科技改革,或許,極致優化流程,是企業提升業務路上,性價比更高的選項。
流程這麼好,我要不要趕忙回去,把手上的每個業務都流程化?
别急,每個業務,需要做業務流程的程度,也是不同的。
流程識别,就是一個"找路"的過程
陳果老師自創了一個二維四象限模型,可以幫助你用來判斷,這個工作是否需要流程。
分類方式參考了兩個維度:
一個維度,是"工作的結構化程度"。
結構化,是看這個工作,是否可以分步驟、分層次。
接着,還能細抽成具體的活動和任務。
每個活動、任務都有明确的負責人,有标準化的作業可以抄。
結構化程度低,意味着會面臨不少臨時突發狀況,需要解決特定的問題。
另一個維度,是"產出的确定性"。
在建立流程之前,還需要做一個動作:流程識别。
流程識别,就像是一個"找路"的過程。
你這麼走,就一定能從A到B。這就是產出确定性高的。
那麼,在這兩個維度下,企業裡幾乎所有的工作,都是由這4種活動鏈組成的:流程、個案、項目和協同。
圖片來源:《業務流程:穿越從概念到實踐的叢林》
我們一個個來說。
1)流程
這個很好理解。
顧名思義,流程本身就有具體的步驟和層次,結構化很高。
并且,只要你按照這個流程去做,你出來的東西一定是你想要的結果。
财務、人力資源、倉儲物流、訂單交付等業務裡,那些穩定重復的工作内容,就是天然需要做流程來完成優化的。
借助數字化的手段,就形成了比如ERP、RPA這樣的流程化管理體系。
2)項目
項目是一種"半流程化"的工作。
它的結構化程度高,因為你清楚項目每步要做什麼。
但是就算按照步驟做下來,你的產出結果,卻是不那麼确定的。
所以,做項目就意味着有風險。但是風險控制是可以結構化的,那麼就可以通過業務流程設計來優化。
比如OA審批,就是一種風控流程。
3)個案
比如銷售、客戶服務等業務,就是這種類型。
像是派出所破案。這個案子,要麼破,要麼不能破,會有一個結果。
但是一個人被殺了,你怎麼知道這個人哪兒被殺了?又是什麼原因被殺了?
你每碰到一個案子,都只能根據這個具體的情況,去中間探明真相。
查案,就是完全沒有流程的工作。
只能在每一次"破案"後,記錄下來。
那麼記錄整理的内容,可以流程化,變成企業知識庫,方便日後比對規律,加速"破案"效率。
4)協同
做的過程中間是很随機的,出來的結果也很随機,就是協同。
企業裡的市場營銷、業務戰略等業務裡,有很多工作内容就屬于這一類。
比如前面講的300個微信群,把大家拉起來談一個事兒,就是個很典型的協同工作。
你怎麼談,并沒有個結構化的方法。最後你談的這個結果,也不知道是什麼。
好了。
流程。項目。個案。協同。四個象限。
過程結構化。結果确定性。兩個維度。
陳老師說,在真實工作場景中,結構化程度和确定性,是可以轉化的。
什麼意思呢?
比如微信群剛開始搭建,你并不知道客戶和同事會來溝通什麼問題。但是随着交流次數變多,就能沉澱出一些不斷重復、可以提煉總結的内容。
從而,從協同,慢慢往項目和個案上轉,最後總能轉到流程。
那麼接着,還需要解決的問題就變成了:怎麼判斷一個流程好不好呢?
好流程,只會從好的思想裡生長出來
一個常見的錯誤,是"煮大海"式業務梳理。
陳老師分享說,經常看到一些企業招标"全面流程管理項目"。意思是,想要通過一次昂貴的采購,就解決所有的業務問題。
這很難見效。
好的、科學的流程設定,是在有了這個流程之後,它所產生的效益是遠大過于投入的管理成本的。
這就需要,你先去找到特定要解決的業務問題和目标。
在一個明确範圍和目标背景下,開展具體的"流程識别",然後驗證流程的成熟度。
如果把流程識别比作找路,那麼有兩種方法。
一種,是放大。
就像是打開百度地圖,你不斷放大,才能找到你到目的地的路線。
另一種,是點亮。
現在你面前的地圖黑屏了,你只能通過東點一下,西點一下,通過不斷把視野點亮,連成片,你才能看清路線。
放大,對應的是一種"自上而下"的方法。
也就是,從最頂層的業務戰略和商業模式開始,往下一步步拆解業務活動和任務,再從中分解出流程。
比較常見的思路有兩種,
一個,是根據邁克爾·波特的"價值鏈"來劃分。
它把流程抽成核心流程和支持流程,是圍繞着企業具體的職能領網域做的劃分。
核心流程包括了比如設計開發、營銷銷售、交付售後等,基本價值創造的職能。
支持流程包括了比如間接采購、人力資源管理、财務會計管理等,支持核心流程的職能。
後來還延伸出了第三個類型,管理流程,則是為核心和支持流程提供指導的,比如戰略規劃、合規和風險管理、投資者管理,就屬于這一類。
另一個,則是根據"端到端"來劃分。
它指企業裡任何跨職能的需求,從"提出"到"得到滿足"的過程。
比如供應鏈相關,是訂單到交付。采購相關,是采購到支付。研發相關,是創意到產品。
價值鏈。端到端。
從上到下,不斷放大,放大,就能找到一條清晰的流程"路線"。
點亮,對應的則是一種"自下而上"的方式。
陳老師介紹了一種改進的流程識别模型,SIPOC模型。
SIPOC模型把企業抽象為5個環節:
1)供應商,提供流程需要的資源和材料。
2)輸入,流程接收供應商的輸入。
3)流程,描述從輸入到輸出的具體工作步驟和操作程式。
4)輸出,流程生成產品、服務或者結果。
5)客戶,接受輸出品的最終用戶,或者下遊流程。
每個環節,通過具體幹活的人去發現問題、找到瓶頸、改善工作,從而找到最能減少浪費的工作流程。
除了這兩種外,陳老師還補充了一個,那就是參考模型。
管理不是一門科研學科,而是一門百家争鳴、有迹可循的學科。
公認的知識,像是"國際公認标準",比如PCF、SCOR、ITIL,就很适合成為流程的參照。
陳老師說,你如果老想着,靠着自己去發明一些稀奇古怪的理論,它沒有被大家公認和應用,那麼你設計出來,後面落地是會非常困難且低效的。
美的有過一場非常著名的流程改革,可以說是結合了這三種方法。
在管理上,美的提出過"一個美的,一個體系,一個标準",想要簡化目标。
為此,美的啟動了名為"632計劃"的管理變革項目,主要參考的是精益管理标杆,丹納赫的DBS系統。
他們把冗雜的部門,簡化成6個運營系統,3個管理平台,2個技術平台。然後,取消了中間管理層級,都由公司一把手來擔任領導。
落地方面,設定了五級流程框架:
1到4級在總部統一制定,這樣在頂層設計上是統一的。而五級以下的詳細流程,則是各個事業部個性化定制。
從上到下有統一标準,從下到上有問題改善。
"632計劃"建設,為之後的數字化轉型打下了夯實的基礎。
陳老師在書裡給出了美的的數據:
通過3年的"632計劃"建設,美的因此獲得了巨大成功,市值增長了5倍,營收增長150%,產品SKU數下降了60%,利潤率達到了10%。
内容來源:《業務流程:穿越從概念到實踐的叢林》
自上而下、自下而上、參考模型。
從這三方面着手,會更科學一點。
流程建設完成後,如果依然不放心,還可以去進行流程評估。
陳老師提到了兩種評估方式。
一種,是成熟度評估模型。
比如PEMM模型,就是專門用來幹這個的。
簡單來說,它會先看你的流程是不是寫下來了,被IT執行了。接着跟蹤企業是不是守這個流程規矩,是不是能夠持續變革。
另一種,是結果反推流程。
流程好不好,最後還是要通過結果來體現的。
比如美國的APQC模型,則會參考績效等結果,來反過來推測流程的好壞。
看到這裡,不知道你有沒有這種感覺:
與其說流程是一種工具和方法,不如說,流程是一種思想。
很多人都在擔憂焦慮AI取代人類,但其實,簡單重復的工作,靠流程就能取代。
而那些不怕被取代的,永遠是深度思考、擁抱工具的人和業務。
與其懼怕AI,不如把AI當做工具,從而讓工作變得更容易。
流程也是如此。
談起未來,企業對于流程的修修剪剪,其實完全可以借用數字化和人工智能的力量。
我們接着說。
如果,有個"招聘機器人"......
現在,假設你是一位招聘專員。
你平日的工作是怎樣的?
你可能需要去招聘網站上批量下載簡歷。你會不斷刷新頁面,不斷點下載的動作。對不對?
你可能下載了100個簡歷後,歸類篩選10個到一個檔案夾,然後打包郵件給你的招聘經理。
你成天在電腦上操作這些動作,然後你的電腦有一個監控設備把你的動作全部記錄下來,進行分析整合。
于是會得出一個你招人的流程,你通過刷新、下載、打包、郵件等等動作,最後邀請了一個人來參加面試。
這一串動作,就可以變成一個"招聘機器人",每天自動幫你處理前端這些動作。
這個,就叫做任務挖掘。
陳老師在直播中,還提到了一個特别有意思的概念:流程挖掘。
如果說,流程化是人去想辦法,把戰略、業務、活動、任務一層層拆解,畫出來;
流程挖掘,則是完全反過來的一個動作。
它從你的動作、信息、業務等等裡面,通過人工智能的算法,把流程給提煉出來。
聽起來似乎很復雜,但如果說流程識别是找路,那麼流程挖掘,其實就像是GPS。
你不知道GPS的原理,但是你安裝上GPS,就能幫你導航路線了。
你就算不懂,但你用起來特别順手,它用人工智能算出來,總能自動給你推薦哪一條路是最合理的。
流程挖掘,進一步,又能拆細成任務挖掘。
聽起來非常好用。
這個技術理論其實很早就提出來了,2016年左右開始了企業級應用。
而随着現在數字化和人工智能的加速發展,這樣的反向挖掘,可能會更加普及。
但就像是有了車後,還需要駕駛員。更進一步,有了無人駕駛的車,還需要一位安全員。
先不說每個公司都用上流程挖掘還需要多久,就算用上了,還需要懂流程的人去維護和迭代。
所以,流程是一種管理思維。
而這個思維,人人都需要擁有。
越早越好。
陳果老師說,即便很多專家,能講清楚華為的流程怎麼操作的,也依然無法復刻華為的成就。
因為對于華為來說,重要的不是這個流程,而是長期沉澱下來的企業知識。
這些知識通過流程,不斷被員工應用、迭代,形成了企業的"肌肉記憶"。
這塊肌肉越來越強壯,員工運用得越來越熟練,才澆築成了華為這樣的巨人企業。
流程,從來不是萬能藥。
它不是一個花了不多錢就能購買的"神器"。并不是有了流程後,你就可以安然當個甩手掌櫃,企業自發運轉,員工自發拼命。
但是流程,是一個幫助你把業務落實,讓成功有迹可循,讓成就變得可復制的科學思路。
有一句歐洲諺語,叫"阿喀琉斯之踵"。
荷馬史詩中,有個叫做阿喀琉斯的英雄,他唯一的弱點就是他的腳踝。
他身體的其他部位都被冥河水浸泡過,無堅不摧。唯有腳踝,當時被母親緊緊捏住,沒有被冥河水浸泡,被箭射中,他就死了。
那麼流程,就是大企業的腳踝。
這個脆弱的地方解決了,才能是更強大的公司。
感謝陳果老師。
祝你,做事有章法。
祝你,能一遍遍復制你的成功。
*文章為陳果獨立觀點,僅供參考。參考資料:
1、《業務流程:穿越從概念到實踐的叢林》,陳果
觀點 / 陳果 主筆 / 木言聲 編輯 / 二蔓 版面 / 黃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