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科技經驗:做一次飯吃一周,點不起外賣的年輕人開始自制「預制菜」,歡迎閱讀。
一次性做好一周的飯,是不是也可以?
午飯如何解決,永遠是打工人的一大痛點。
至少對于 28 歲的七七來說是這樣。
七七在廣州上班,公司不包午餐。有時候,她會選擇靠外賣來填飽自己的肚子。可附近的外賣就那麼幾家,對着那些已經背到滾瓜爛熟的外賣商家,每天想午飯要吃什麼,都是一件很難的事情,總感覺一道菜要麼 " 昨天吃過了 ",要麼 " 大前天吃過了 "。
而且在七七的公司附近,一頓相對比較衛生、知名度高、且有門店的外賣并不便宜,光是想吃飽,就要 50 元起步,加上有時候想點個下午茶,一天花個上百塊也是常有的事。
至于那些價格低廉些的、20 元左右的外賣,都產自三無小作坊。親眼目睹過小作坊制作工序的七七,只覺得它們髒。
七七家住在城中村,巷子裡的底商基本都是些小作坊。甚至有些外賣平台上赫赫有名的牌子,也悄咪咪地攢聚在這裡。
印象中有一家輕食店,明明是外賣 app 上挂着漂亮照片的實體店,但每次七七途經這家店,映入她眼簾的,卻是被油熏黑的牆壁、結着蜘蛛網的牆角,與從未打掃過的灰塵。輕食的蔬菜,被老板切好後直接塞進塑料袋裡,像一袋垃圾一樣扔在地上,老板養的狗,正在一圈一圈地圍着那些食物打轉。
還有一次,七七取完快遞回家,穿過這些小作坊時,偶然瞥見一個大叔擤完鼻涕後摳了摳自己的屁股,然後就開始炒粉。目睹了這一切的七七再也沒在外面吃過炒粉,想吃也只敢自己做。
衛生環境不透明,也是阻礙大多年輕人點外賣的原因。
視覺受到衝擊的七七,覺得這是 " 壓垮她的最後一根稻草 ",以前還會外賣的她,開始每天自己帶飯。那時她還沒有添置冰箱,只能上班前做好午、晚兩頓的飯菜。後來入手了冰箱,她開始在前天晚上煮好第二天的飯菜,放到飯盒裡,帶到公司去。
做飯的次數越來越多,七七愈發覺得這是一件讓人煩躁的事情——她當然不能只做飯,還要幹很多雜事,洗菜、洗碗、洗鍋,循環往復,一天不落。她總感覺自己下班後的時間都花在做飯上了。每天早 10 晚 7 的工作,到家就得 8 點了,高強度工作了一天,又經歷了長時間的通勤,回家之後,她只想洗個澡煲個劇。
也在廣州的加加,對此感同身受。
想要做一頓飯,她必須花上一定功夫去準備," 比如你做牛肉那些,買回來你要洗、要腌制,然後炒完又要洗碗、要收拾、倒垃圾,但你吃完飯你動都不想動。" 尤其是到了夏天,一在廚房裡做飯,加加就感覺自己進了蒸籠,每次開火都是一種煎熬。
轉折發生在 2020 年,疫情的時候,七七被封在家裡,每天過得日夜颠倒。就算是餓了,也不想去煮飯,只有餓到實在受不了的時候,才拖着沉重的身體走向廚房。長時間的三餐不固定,她萌生出了一個念頭,先把飯菜煮好,放到冰箱裡凍起來,到時候直接 " 叮 " 一下不就能吃了嗎?先不管對身體好不好,起碼能強迫自己按時吃三餐啊。
最初,七七會提前煮好兩天的菜,過了一段時間,她覺得吃起來沒什麼異樣,就開始提前煮一周的,吃起來也沒差别,她又開始提前煮好兩周的菜,直到現在。
幾乎每個周日的晚上 7 點,七七都會待在廚房,花上 2、3 個小時的時間做好飯菜,并用在網上買的一次性飯盒分裝,放進冰箱凍起來。和外面賣的預制菜沒什麼差别,還沒有那麼多的添加劑與調味料。
日劇《昨日的美食》劇照,圖源網絡
在菜品的選擇上,七七沒有篩選标準。只要想吃,并且食材能買到,就會做成預制菜。數量也沒有限制,心情好的時候,她最多能煮 7、8 道菜。
去年,吃夠了外賣和快餐的甜貝,也想改善一下自己的工作日夥食。
受限于工作性質,33 歲的甜貝必須每天保持熱情狀态。疲于工作社交的她覺得如果自己帶飯,可以免去一部分的 " 午餐社交 "。
起初她像七七一樣,每天早上做好飯去帶。可每天做飯實在費時費力,她想 " 如果一次性把一周的米飯都蒸好(凍起來),是不是也可以?" 嘗試了沒多久,她轉念一想," 米飯都可以這樣做,肉是不是也能這麼做?"
而且,既然外賣都已經遍地預制菜了,為什麼不能自己做預制菜呢?
最佳之選?
提起外面的預制菜,人們大多想到的是口感差、味道次,沒營養。
在自己做預制菜之前,甜貝也有這樣的顧慮。
她專門上網搜了一下做預制菜的可行性。并且在一個公眾号中看到了一篇關于 " 隔夜菜的危害 " 的推文。文中還提到了國外預制菜的廣泛普及,比如在美國和加拿大,預制凍菜是非常常見的一種食物,不只是肉類會在冷凍後售賣,連蔬菜都會如此——把菜從地裡收割出來,成批量地清洗、削皮,然後送進工廠流水線上,進行清煮與烘烤,最終裝袋,拿去速凍。這意味着,這些蔬菜從離開土壤到成為商品,只花了一個小時的時間。
" 這是可以最大程度保存蔬菜營養的方法。" 推文裡介紹說。
甜貝半信半疑,畢竟這種說法和我們傳統中 " 蔬菜要現炒 " 的觀念不同,但她還是先試驗了一段時間——每周末花 2、300 塊統一去超市買好未來一周要吃的菜,并在回到家的第一時間,把這些菜全都處理好、做好,并在分裝後迅速放進冰箱的冷凍層。
甜貝做好的菜
就這麼斷斷續續吃了一年。起初甜貝還有些擔憂自己的健康狀況受損,今年的體檢報告卻給她吃了一顆定心丸——過往的異常指标全都回歸正常了,唯一的問題只有維生素 D 缺乏。" 它是不是也證實了(預制菜在)健康上沒有問題?"
而且在甜貝看來,冷凍預制菜遠比當場做或是前天晚上做好再放進冷藏要健康。因為在冷藏狀态下,溫度基本上控制在 4 度,把前天晚上做好的飯菜放進冷藏室,不只細菌繁殖的速度很快,營養流失的速度也快," 它遠遠不如冷凍。"
至于早上做好後直接放到保鮮盒裡帶去公司," 大家都覺得這種方式是很好,其實不會。" 甜貝說," 因為早上做了,出鍋後你從家帶到公司,這個過程哪怕再近,只有半個小時,食物的溫度差不多就已經到了 60 度以下了。從 60 度開始,細菌繁殖的速度是非常快的。"
幾種方式對比,甜貝反而覺得自制預制菜是最佳之選。
營養醫師泡芙,就是為了保證自己的每日營養需求,主動選擇自制預制菜的。
在自制預制菜前,泡芙每天都會根據自己的食譜來搭配自己的午餐。但上班很累的時候,她總會喪失營養搭配的耐心,對付着吃一口。後來,她開始讓家裡的阿姨在做晚飯時多做一份,等做熟了裝起來,再放到玻璃盒子裡冷藏。但她總覺得這種儲存方式會繁殖出很多細菌,每到第二天中午就沒有了吃下去的欲望。
今年 5 月,泡芙偶然在燒烤局上買了份鋁盒包裝的冷凍毛血旺,吃起來非常方便,只需要拆了包裝放在火上加熱就能吃。她靈機一動," 我幹嘛不自己做預制菜啊?"
在泡芙看來,自制預制菜的營養流失情況肯定是好過外賣的,而且營養流失與否和冷凍時長并無關聯,更多的是取決于烹饪方法。比如油炸食物的營養流失最為嚴重,高溫烘烤次之。以面包和饅頭為例,經過烘烤的面包,蛋白質和維生素 B 的損失程度,遠比 100 度蒸制的饅頭包子要嚴重得多。
" 只要烹饪方法合适,就不必擔心營養問題。"泡芙說。
此外,保存溫度越高,也會因細菌繁殖損耗營養和風味。最好的辦法就是," 出鍋就裝起來冷凍,不要等吃剩了再裝,減少細菌污染就比較好。" 而且就算是冷藏,泡芙也覺得它算是過夜菜," 畢竟冷藏還是有部分細菌在繁殖,冷藏的第二天口感也差了。"
自制預制菜後,泡芙再也不用每天考慮自己的飲食搭配了。每周末的下午,都是她集中處理食材的時候——比如她一周要吃 25 種食物,她先是會把這些食物做好,并按照熱量來進行分裝,一份蔬菜 22kcal,一份肉類 60-90kcal,一份主食 90kcal。接着,她會根據每天需要攝入的量,把這些食物進行排列組合,保證早餐 2 份主食、1 份雞蛋與 1 份牛奶,午餐 2 份主食、2 份肉與 1-3 份蔬菜,晚餐 2 份肉、1-2 份蔬菜、1 份餐水果,與 1 份蛋白粉。
泡芙的食譜
以主食為例,一份 90kcal 的主食,可以是 25g 大米,是半個饅頭,或是半根玉米。泡芙中午要吃 2 份主食,她就可以在每天上班前,直接從冰箱的冷凍層裡拿出凍好的半個饅頭和半根玉米。等量代換,也可以是一根玉米,或者是一個饅頭。
踩坑與填坑,就像開盲盒
只需要在周末花上 2、3 個小時,就可以保證每個工作日都能吃到健康、便宜的午餐,聽起來是一件多麼令人心動的事情。
但想要最大程度上保證自制預制菜的新鮮與口感,也是有些說道的。
保持口感是重中之重。
有時候做預制菜就像開盲盒,不到吃進嘴的那一刻,根本不知道這道菜的口感如何。
幾位 " 大廚 " 也是這樣。在 " 研究 " 預制菜的道路上,誰能沒吃過幾件失敗的實驗品呢?她們只能不斷地踩坑與填坑。
七七有一個打分表,每做完一道菜,她都會給這些菜記下來,并打分——哪些菜冷凍後是好吃的,哪些菜隔了一段時間再吃就不好吃了。慢慢地,她也整理出了一份獨屬于自己的預制菜菜單——
七七的菜單
比如黃焖雞,因為裡面有土豆,解凍後反而口感更好,也更入味了。菜裡有玉米、紅薯的同理。
解凍後的雞肉
預制的綠葉菜,則是七七口中最難吃的菜。
比如西蘭花炒肉片與青瓜炒肉片,盡管解凍加熱後還能吃,但在口感上軟趴趴的,一戳就爛,入口即融,完全稱不上美味。
解凍後的蔬菜會變色
如果實在想吃蔬菜,甜貝就會去大型商超裡看售賣的凍菜都有哪些," 主要是西蘭花、花菜,還有豆角、胡蘿卜。" 她推斷,也許十字花科和根莖類的蔬菜比較适合預制。
解凍後的西蘭花
而肉類的預制,在口感上則要比蔬菜強上許多。每次想要省事,加加就會把牛肉裹一點面粉腌一下,然後放進水裡燙熟,或者是把蝦煮熟并凍好。等帶去公司解凍并加熱的時候,口感就會特别豐富," 你一吃,它很勁道很 amazing。"
加加做的蝦
泡芙每做完一道預制菜,只要好吃,都會加到筆記裡,記好食材配料和做法,方便下次繼續做。至于不好吃的,就拉進黑名單,再也不做了。
泡芙的筆記
在她看來,想要保持口感,除了食物的選擇,還要注意冷凍的溫度。
比如芒果,用零下 20 度冷凍再解凍,吃起來是好吃,但口感水啪啪的,遠不如新鮮的好吃。但在零下 30 度冷凍的芒果,口感就很好,解凍後幾乎比剛切的還好吃。
保鮮鎖水也是必要的考量。
新鮮程度不夠,這是預制菜一直以來的弊病。外面的預制菜會通過大量的食品添加劑保證菜品的鮮美,但自己做的預制菜,想要保證菜品的新鮮程度,幾位 " 大廚 " 也需要下一番苦功夫。
密封裝備一定是必不可少的。
比如加加的玻璃保鮮盒,既不擔心加熱時會產生有害物質,又能循環利用,性價比極高。
加加的玻璃保鮮盒
七七的密封裝備則是一次性飯盒。這是她在某多多上買的,57 塊錢 300 個,PP 材質,沒有什麼異味,而且比玻璃飯盒輕多了,每次上班都是 " 輕裝上陣 "。
七七的一次性飯盒
而作為營養醫師,泡芙的裝備更是無比齊全。
她家裡有兩台大型保鮮裝備,一台價值 980 元的鋁箔封口機,與一台幾年前買的真空封口機。為了裝食材,她還買了些鋁箔盒和奶茶加料杯。
泡芙用奶茶加料杯裝水果
只是真空封口機的利用率并不高。因為泡芙做的每道菜幾乎都有湯水,每次抽真空,湯水都會被抽走。盡管真空包裝可以讓菜品裡沒有空氣,減少細菌,但是卻并不好用。只有煮花生、玉米和芋頭這些比較幹的雜糧時,泡芙才會用真空包裝袋冷凍。
真空袋保存的預制菜
而那些湯湯水水的飯菜,泡芙大多會用鋁箔盒裝,看起來和外面賣的冷凍預制菜并無二致。她會用标籤機給每個菜品打上标籤,不需要揭蓋就能知道盒子裡裝的是什麼,每次吃的時候只需要撕掉鋁箔蓋,并蓋上保鮮膜加熱就行了。
泡芙的鋁箔盒預制菜
這樣的 " 口味降級 ",你能接受嗎?
當然,也有人對預制菜的接受程度并不高。
無論怎樣鎖水與保鮮,經過了速凍與加熱後,它的口味還是會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影響。尤其是三餐中必不可少的蔬菜,冷凍後的奇異口感,更是勸退了一部分想要嘗試自制預制菜的人。
所以甜貝在每次做蔬菜時,為了保證口感與衛生安全,都不會在菜裡放任何調味料,只是在水裡煮一下,就撈起來,放到冰箱裡,等吃的時候,滴點醬油直接吃。雖然稱不上特别好吃,但甜貝也不挑," 因為我之前在國外生活過,我對口味的要求真的不高。"
不過當她曾經試圖把自己做過的預制菜,以 25 塊錢一份的價格賣給自己老公時,老公付了一次錢之後就告訴她," 你不用給我做了。"
對飯菜挑剔的年輕人,或許很難接受這樣的 " 口味降級 "。
也有一部分人,吃不慣預制菜是因為無法改變自己的飲食習慣。在傳統觀念裡,大家都覺得中式熱炒就是最好吃的東西,剛出鍋帶着熱氣的,就是最好的。
比如甜貝的婆婆,總會心疼兒媳婦,覺得甜貝這麼吃太辛苦、太可憐了,和她說 " 你吃了一個星期這種東西了,周末可得吃點好的,我給你做點好吃的。"
甜貝也曾在社交媒體上分享過自己自制預制菜的照片。有人評論說," 冷凍之後感覺無比惡心,一點沒胃口。"但甜貝卻覺得自己做的預制菜和現做的沒有太大差别," 其實像現在很多餐廳的菜也是中央廚房做的,我自己去這種店吃飯,也吃不太出來(這是預制菜)。"
更何況,自制預制菜也為她的生活帶來了極大的便利。
在做了自制菜之後,甜貝終于不用每天都浪費時間來思考自己午餐要吃什麼了,這讓她在無形之中多了很多個人的時間,提升了白天做事情的效率。
有時候,甜貝還會因為提前做好了一周的飯," 不得不 " 去推掉一些聚會。這也讓她屏蔽了很多不必要的社交。
對于七七來說,每周末提前做好工作日的飯菜,則意味着下班後她可以直接衝進浴室裡埋頭洗澡,然後躺在床上一動不動地煲劇。那些節省下來的做飯時間,也讓她不會再報復性熬夜了,畢竟之前每次 " 煮一個飯,就感覺會耽誤了很多時間。"
不止如此,在做預制菜之後,每周的買菜與備菜,都成了甜貝非常享受的過程。每周末在逛超市的時候,一邊選食材,一邊想着這些食材怎麼做,她都會特别開心。
就像加加的老公也不理解加加 " 為什麼要預制?又費錢又費力。" 每周備菜,她都要花上 80 塊買一斤牛肉,70 塊買兩斤蝦,加上七七八八的菜,每次要花個 2、300 塊。
但加加卻覺得自己做預制菜,是一個非常自主的過程," 比如我很喜歡吃肉,平時點個外賣,像一份小炒黃牛肉的價格要在 59 塊,但我自己炒的話,買個一斤或兩斤牛肉,可以做成三份。" 起碼在精神層面,加加得到了滿足,因為自己終于可以不受價格限制在工作日吃上自己喜歡吃的菜了,而且自己做的菜,吃起來心裡也踏實。
打工人為了犒勞自己忙碌與空虛了許久的胃,一直在努力。解決午餐的形式有很多,但無論選擇哪一種,就像加加所說,吃得開心最重要。
(應受訪者要求,文中泡芙為化名。封面圖源視覺中國。)
本文來自微信公眾号" 後浪研究所 "(ID:youth36kr),作者:楊小彤、薇薇子,36 氪經授權發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