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科技經驗:Vision Pro用上micro-OLED,未來會普及嗎,歡迎閱讀。
在不久前舉行的 WWDC23 上,蘋果方面正式發布了售價高達 3499 美元的空間計算設備 Vision Pro。這款設備在引發了外界諸多熱議的同時,其所配備的螢幕材質也吸引了大量關注。
據悉,Vision Pro 所使用的是由索尼獨家提供的 4K 分辨率 micro-OLED 螢幕,其可以被視為兩個部分,分别是由索尼提供的帶彩色濾光片的 OLED 前面板,,以及另一部分由台積電生產的矽質背板。而這則是由于螢幕尺寸僅為 1.42 英寸,因此只能由芯片廠代為加工。
micro-OLED 螢幕的結構
目前有消息源透露,這一矽質背板采用的并非台積電最新的 3nm 制程。實際上,這也較為合理,畢竟台積電現在一方面正在努力提升 N3B 工藝的良品率,另一方面可能還忙于将 N3B 切換到 N3E,因此從精力和產能方面都不太可能兼顧先進制程的 micro-OLED 矽質背板。
台積電此前與索尼在傳感器方面有過合作
由于蘋果在此次活動中曾透露,Vision Pro 的兩塊螢幕均具備 " 比 4K 電視更多的像素 "、總像素數量大致為 2300 萬,因此單塊螢幕的像素約為 1150 萬。通常情況下,4K 電視的分辨率為 3840 × 2160 像素,總像素為 829.44 萬。這也就意味着在這塊 1.42 英寸的螢幕上,像素數量已經超過了更大尺寸的電視,所以顯示效果自然将會更為出色。
micro-OLED 與 OLED 的簡單區别
雖然蘋果方面還沒有公布這塊螢幕的距離比例,但有曾有觀點推測其可能為 3600 × 3200 分辨率,單像素寬度為 7.5 μ m,像素密度至少超過 3000PPI,甚至可能達到了傳聞中 4000PPI 的程度,因此畫面的細膩程度顯然将遠超其他螢幕。作為對比,三星目前的頂級旗艦機型 Galaxy S23 Ultra 的那塊 6.8 英寸螢幕,也只有 500PPI,兩者的差異可以說是非常誇張。
而至于 Vision Pro 為什麼要用上這麼高素質的螢幕,答案其實非常直接,就是因為 " 需要 "。作為一款頭戴式產品,Vision Pro 從螢幕到用戶眼部的距離幾乎可以忽略不計,因此想要實現最佳的顯示效果,就必須使用更好的螢幕,同時還需要兼顧體積、重量、功耗等方面的問題。因此具備高亮度、高對比度、高耐溫性、低功耗等優勢的 micro-OLED,也就成為了現階段的不二之選。
Vision Pro 在觀看視頻時,刷新率會提升至 96Hz
與 OLED 相比,micro-OLED 的重大改變是采用了單晶矽晶圓作為基板,由于沒有使用玻璃材質,因此也可以做到更輕薄、體積更小。但同時由于也具備 OLED 的特性,因此可以實現高刷新率以提高畫質,據悉在遠期規劃中,micro-OLED 還可以進一步降低成本。但需要注意的還是,在 WWDC 的開發者訪談中有相關人士透露,Vision Pro 的大多數内容顯示刷新率為 90Hz,但在觀看視頻時,刷新率會提升至 96Hz,因此這也就意味着 Vision Pro 實際上可能還留有一定的提升空間。
Vision Pro 所使用的索尼 micro-OLED 面板
目前有消息顯示,Vision Pro 所采用的這兩塊螢幕成本為 700 美元,即單片成本高達 350 美元、約合人民币約 2490 元,顯然不可謂不高昂。但當前除了索尼之外,其他屏廠還無法供應類似規格的元器件,因此在這類只有唯一解決方案的 " 獨門生意 " 面前,這樣的價格或許已經算是比較厚道了。
micro-OLED 主要性能參數以及與其他類型面板的對比
不久前還曾有傳言稱,蘋果方面曾向索尼提出追加產量的要求,但最終卻被索尼方面拒絕,原因則可能是因為後者的產能每年只能供應 90 萬塊。不過有消息顯示,來自國内的視涯技術 ( SeeYA Technology ) 和韓國 LG 可能會提供類似規格的產品。
相信許多朋友在看到 micro-OLED 極其優異的參數時會想到,為什麼不将其用到電視這樣對螢幕素質要求同樣很高的產品上。其實答案有兩個,一是暫時還沒必要,其二則是成本還過于高昂。
Vision Pro 屬于 " 騎臉輸出 ",但想必不會有人把臉貼上電視觀看
其實在 " 必要性 " 方面,電視與頭顯有着本質的區别,頭顯可謂是 " 騎臉輸出 "、電視則是 " 距離產生美 ",畢竟不會有誰将這兩樣產品反過來用。此外,現有的各種顯示技術已經足夠滿足用戶對于電視清晰度方面的要求,因此至少現階段還沒有太多必要将 micro-OLED 用到電視上。
而關于 micro-OLED 電視的成本問題,其實已經有廠商發布了這類產品,例如 LG 就曾推出首款搭載 micro-OLED 螢幕的電視,其型号為 OLED85C9F。但截至目前,LG 的 micro-OLED 產線還在搭建過程中,因此其仍處于概念產品的底部,後續還有待更進一步的觀察。事實上,索尼曾在自家相機的取景器用過類似的螢幕,但與電視、手機這樣的產品相比,相機取景器的市場份額顯然還達不到支撐產業前進的地步。
然而在用戶對于高清顯示始終存在需求,尤其是在類似手機這樣的小型設備上,現在甚至已經卷到了要強調 3840Hz 零風險調光方案的地步。因此未來只要 micro-OLED 面板的成本降至合理區間,勢必會有手機廠商為了打造差異化產品而選擇這一解決方案。
【本文圖片來自網絡】